导读:本文包含了亚心形扁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蚤,环丙沙星,生物量,繁殖率,营养盐,硝酸钠,生长。
亚心形扁藻论文文献综述
戴雅奇,仇建标,潘利平,彭欣,李彬彬[1](2018)在《模拟电厂温排水温升和游离余氯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受试藻种,模拟温升和游离余氯条件,研究浮游植物对核电厂温排水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春秋季温升对其生长影响较小,而在夏季,其生长受到显着抑制。亚心形扁藻对游离余氯非常敏感,0.1 mg/L游离余氯既能抑制其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游离余氯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升会加剧游离余氯的抑制作用,4℃温升和0.1 mg/L游离余氯联合作用对亚心形扁藻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加。由于温升和游离余氯的联合作用,即使在离排口较远的水域,仍然会导致亚心形扁藻数量减少。(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陈晓娟,廖利民,赵昕宇,赵超楠,张凯[2](2015)在《一株饵料微藻——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饵料微藻—亚心形扁藻快速生长,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光照、温度、氮源以及四种主要营养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亚心形扁藻的最适氮源为尿素,最适生长条件为光照强度3 000 Lx,温度28℃,尿素浓度0.0 375 g/L,Na HCO3浓度0.09 g/L,Fe Cl3·6H2O浓度5mg/L,KH2PO4浓度8.4 mg/L。在此条件下,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情况良好,生物量最大吸光度(OD680)可达0.686,是优化前的2.18倍。(本文来源于《福建水产》期刊2015年04期)
于建华,周玮,王国栋[3](2015)在《亚心形扁藻超滤浓缩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进行浓缩时,不同操作压力对单胞藻饵料浓缩机滤水率、藻细胞浓缩密度和藻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超滤技术,在操作压力分别为0.02、0.06、0.10、0.16、0.20 MPa的条件下,利用单胞藻饵料浓缩机对亚心形扁藻进行浓缩,并对不同浓缩时间的浓缩藻进行再培养。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浓缩机滤水率和藻细胞浓缩密度逐渐增大,压力为0.20 MPa时,浓缩机的滤水率最大、浓缩密度最大,浓缩8 h后,藻细胞密度最大,为(4.98±0.14)×106cells/m L;浓缩后藻细胞繁殖速度较快,超滤对藻细胞活性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友利,杨海波,于媛[4](2014)在《硝酸钠浓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与淀粉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硝酸钠浓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亚心形扁藻作为试验材料,以海洋微藻培养常用的普适性康维方营养液为基础,考察硝酸钠质量浓度为10 mg/L、60 mg/L、110 mg/L、160 mg/L和210 mg/L的培养基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硝酸钠浓度为10 mg/L时,有利于油脂、淀粉的合成,但此时扁藻生长慢,生物量低,使得这些生物组分的总产量低;当硝酸钠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油脂和淀粉含量较高,并且扁藻生长快,油脂、淀粉的总产量高;继续增加硝酸钠浓度时,扁藻生物量和各组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从微藻生物能源角度考虑,60 mg/L的硝酸钠质量浓度是培养亚心形扁藻的优化浓度。(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34期)
连鹏,葛利云,邓欢欢,赵长容,徐潇潇[5](2014)在《两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亚心形扁藻的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恩诺沙星和盐酸环丙沙星两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亚心形扁藻的毒理学效应。经多组不同浓度的两种抗生素处理后,分别对扁藻的96EC50、叶绿素和胞外聚合物(EP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抗生素在低浓度时对扁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体现抑制毒性作用。高浓度时,抗生素浓度越高对扁藻的生长、叶绿素和胞外聚合物抑制效果越明显,但当浓度达到一定高度后,抑制会达到其阈值。恩诺沙星和盐酸环丙沙星对扁藻的半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9.8 mg/L和28.7 mg/L。(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4年05期)
姜永和,刘帅朋,王友利,杨海波,于媛[6](2013)在《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方法]从无氮到富氮考察了5种不同NaNO3浓度对扁藻生长及细胞内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在流加培养方式下,适合扁藻生长和细胞内蛋白质积累的NaNO3含量为100 mg/L。在无氮和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中,扁藻细胞内的可溶性总糖、总脂和淀粉分别在培养后期、培养前期和培养中期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扁藻的代谢途径有关。[结论]从扁藻作为生物能源资源的角度考虑并兼顾扁藻生物量,应选择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培养扁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4期)
马龙,王培刚,朱葆华,潘克厚[7](2013)在《米氏凯伦藻与亚心形扁藻在不同营养盐水平下的种间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不同营养盐水平下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与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生长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单种培养体系中,米氏凯伦藻与亚心形扁藻的K值和r值均随环境中N、P营养盐浓度增加而增大。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受P限制作用较为明显,且较高或较低的N/P均不适宜米氏凯伦藻生长,N/P为24.4是该藻生长的最佳值。(2)共培养体系中,在各种营养盐水平下米氏凯伦藻均受到亚心形扁藻显着的抑制作用(P<0.5)。在营养盐较为充分的组分中,米氏凯伦藻在实验进行至7~9 d几乎全部死亡;而在营养盐极度限制的组分,虽然至实验结束米氏凯伦藻没有完全死亡,但其密度仅为初始接种密度的0.8~3倍。(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郑颖,王桂忠,艾春香[8](2012)在《叁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繁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探讨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对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繁殖及其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叁角褐指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产卵量由15.02±3.15 ind/d下降到3.25±3.15 ind/d(p<0.05),其卵的孵化率由22.88%±2.49%下降到14.84%±1.20%(p<0.05).而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其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投喂叁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相对于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增加了20.94±0.04μg/mg,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增加了15.812±1.240 U/mg.这表明相对于亚心形扁藻,叁角褐指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抗氧化性酶具有诱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12年02期)
郑颖,王桂忠,李少菁[9](2012)在《叁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繁殖、存活及其脂肪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藻类对桡足类的有害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讨不同浓度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对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orneoensis)的繁殖、存活及其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种叁角褐指藻对婆罗异剑水蚤世代培养的繁殖和幼体存活具有负面影响,各世代间婆罗异剑水蚤的繁殖率及其幼体存活率差异显着(p<0.05).而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婆罗异剑水蚤其繁殖和幼体存活无显着差异(p>0.05).且饵料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显着影响桡足类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也显着影响桡足类的繁殖性能.(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周灵利[10](2012)在《12种农药对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的长期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农药对海洋单细胞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较少,同时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获取海洋环境评价的基础数据和选择出比较敏感的藻或指标作为海洋环境的评价指标。本文把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两种单细胞海藻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2种常见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各4种)对两种海藻的长期毒性。结果如下:(1)12种农药对2种海藻的长期毒性基本符合以下规律:1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抑制率先上升,到最高点后又下降;2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高浓度出现毒害效应,低浓度可能会出现生长促进作用。(2)不同的农药对同一藻类的长期毒性会有差异。同一藻类,农药化学结构、作用机理的都会影响农药的长期毒性。再者同一农药,不同海藻也会表现不同的效应。叁类农药对2种海藻的毒性大小顺序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3)农药对藻类的最大抑制作用出现时间会随农药品种、浓度和藻种发生变化。对于亚心形扁藻,草甘膦最大抑制率出现在第3天,而双丙氨膦作用下,最大抑制率出现在第4天。叁唑磷作用于中肋骨条藻时,当浓度大于1mg L~(-1)时,最大抑制率出现在第3天,而浓度小于和等于1mg L~(-1)时,最大抑制率出现在第2天。对硫磷作用下,亚心形扁藻第3天受到最大抑制作用。而中肋骨条藻出现在第5天。(4)低浓度的农药可能会引起海藻出现刺激生长现象。整过实验过程中,只有双丙氨膦作用于亚心形扁藻和叁唑酮作用于2种海藻未出现低浓度促进现象。当浓度小于0.2mg L~(-1)时,速灭威对中肋骨扁藻的促进作用最大,促进率为60%。但不同的藻或者不同的农药作用下,生长刺激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对应农药浓度有差异。当浓度为2mg L~(-1)时,草甘膦胁迫下,中肋骨条藻于第7天出现生长刺激现象。而该浓度的双丙氨膦未出现此现象。甲霜灵胁迫下,当浓度为10mg L~(-1)和20mg L~(-1)时,亚心形扁藻在第8、9、10天出现生长刺激现象。而浓度高于和低于这个值时,都未出现该现象。(5)低浓度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下,亚心形扁藻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弱,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下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2-05-01)
亚心形扁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促进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饵料微藻—亚心形扁藻快速生长,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光照、温度、氮源以及四种主要营养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亚心形扁藻的最适氮源为尿素,最适生长条件为光照强度3 000 Lx,温度28℃,尿素浓度0.0 375 g/L,Na HCO3浓度0.09 g/L,Fe Cl3·6H2O浓度5mg/L,KH2PO4浓度8.4 mg/L。在此条件下,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情况良好,生物量最大吸光度(OD680)可达0.686,是优化前的2.18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心形扁藻论文参考文献
[1].戴雅奇,仇建标,潘利平,彭欣,李彬彬.模拟电厂温排水温升和游离余氯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影响的研究[J].海洋科学.2018
[2].陈晓娟,廖利民,赵昕宇,赵超楠,张凯.一株饵料微藻——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条件优化[J].福建水产.2015
[3].于建华,周玮,王国栋.亚心形扁藻超滤浓缩技术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5
[4].王友利,杨海波,于媛.硝酸钠浓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与淀粉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
[5].连鹏,葛利云,邓欢欢,赵长容,徐潇潇.两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亚心形扁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
[6].姜永和,刘帅朋,王友利,杨海波,于媛.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
[7].马龙,王培刚,朱葆华,潘克厚.米氏凯伦藻与亚心形扁藻在不同营养盐水平下的种间竞争[J].海洋环境科学.2013
[8].郑颖,王桂忠,艾春香.叁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繁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J].台湾海峡.2012
[9].郑颖,王桂忠,李少菁.叁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繁殖、存活及其脂肪酸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周灵利.12种农药对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的长期毒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