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各向异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各向异性,碳纤维,材料,复合材料,磨削,电极,物态。
各向异性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张昆,汤文辉,冉宪文[1](2019)在《正交各向异性CFRP材料的本构关系及其在平板撞击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类复合材料通常具有力学性能的正交各向异性,因此在对该类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中,其本构关系及物态方程必须考虑正交各向异性的修正。从经典的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本构方程出发,以某型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材料为研究对象,引入Tsai-Hill准则描述材料的塑性行为,采用Grüneisen物态方程描述压力与体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叁维弹塑性本构模型。并采用显式有限元方法,对叁维条件下平板撞击问题中的应力波传播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叁维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呈现出材料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对于靶板中平台压力,由于广义体积模量及正交各向异性修正项的引入,得到的压力相对于各向同性模型偏低。设定飞片以100~3 000 m/s的速度撞击静止靶板,对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发现随着飞片速度上升,正交各向异性模型中修正项对压力的贡献减小。最终正交各向异性模型趋近于各向同性模型。(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2期)
常青,张敏弟,马潇健,黄彪,黄国豪[2](2019)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对气泡形态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对气泡溃灭形态的影响,利用高速全流场显示系统记录和观测单向纤维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边界附近气泡形态,以及复合材料边界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对气泡在不同铺层角度复合材料边界附近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在气泡距复合材料边界相同初始距离下,针对铺层角度为0°、90°以及0°+90°交替迭加铺层的3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对比了复合材料边界附近气泡的形态变化过程以及复合板变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在边界附近溃灭时产生高速射流以及冲击波是破坏边界的主要原因;铺层角度的不同会导致单向纤维复合材料边界的变形方式不同,从而严重影响气泡的形态演化过程以及溃灭方式。(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卢赐福,周庆,孙泰,肖方明[3](2019)在《Ce、Y元素在各向异性Sm_2Fe_(17)N_3永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Sm_2Fe_(17)N_3化合物具有高达470℃的T_c、21T的μ_oH_A和1.54T的J_s,是迄今为止内禀磁性能最优越的Fe基硬磁相。虽热目前Sm的市场价格低廉,但是Sm元素毕竟属于丰度比较低的资源,大量使用将造成短缺危机。使用Ce、Y元素替代10-45at.%的Sm后,(Sm,RE)_2Fe_(17)N_3依然展现出优越的永磁性能,且其Js有所提高。如果能在(Sm,RE)_2Fe_(17)N_3单晶磁粉上形成富Sm壳层,则有望利用资源丰富的Ce、Y制备高矫顽力磁粉。我们通过研究Sm-Fe-Cu合金中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Sm-Fe-Cu叁元合金在450℃的局部等温相图,据此设计了由Sm_2Fe_(17)主相和Sm-Cu非磁性低熔点相构成的复相母合金。基于(Sm, RE)_2Fe_(17)/(Sm, RE)Cu复相母合金,利用低熔点富稀土相作为快速扩散通道,有望通过晶界扩散调控合金中主相晶粒的表层成分,制备具有富Sm壳层的单晶磁粉。(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辛福恩,刘沛静[4](2019)在《基于木材制备各向异性孔道结构的厚层碳电极材料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设计厚层电极材料的结构是能源技术可持续的理想选择,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在此,我们受到天然木材中所固有的各向异性孔道结构的启发,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原材料,从而筛选最具潜力的天然厚层电极前驱物。经研究发现,相比而言,椴木作为硬度适中的一种常见木材,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5A·g-1的电流密度下,测得其比电容为51.6F·g-1,电压降(IR drop)仅大于松木,说明基于椴木的碳电极材料电容性能最佳,可作为理想的厚层电极前驱物,进一步拓宽电极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9年10期)
张慧亭,傅瑜,张萍,何俊宝[5](2019)在《类铁基超导材料BaMn_2Bi_2电输运性质的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Ba Mn_2Bi_2与"122"型铁基超导材料Ba Fe_2As_2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不仅具有相同的四方Th Cr_2Si_2晶体结构,而且都是反铁磁基态。我们采用助溶剂法制备了Ba Mn_2Bi_2的高质量大尺寸单晶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系统、综合物性测量系统表征了该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电输运性质,并对其电输运性质的各向异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零磁场下Ba Mn_2Bi_2的面内电阻率和面间电阻率从300 K到100 K随温度下降而下降,表现出坏金属行为;但是100 K以下随温度下降而上升,表现出半导体行为,其激发能约为2.5~3 me V。施加9 T磁场后,100 K以上两个方向的磁阻仅为5%左右,而100 K以下两个方向磁阻都逐渐下降,直到1.8 K达到-18%左右。无论是否施加磁场,Ba Mn_2Bi_2的面内电阻率和面间电阻率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立新,邱忠超,高强,韩智明,洪利[6](2019)在《基于磁各向异性方法的铁磁材料应力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铁磁材料应力至今仍难以有效检测的问题,提出采用磁各向异性方法对铁磁材料应力进行检测。基于磁各向异性方法的检测原理,研制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锰锌铁氧体检测探头,搭建由励磁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磁各向异性检测系统,并在不同应力、频率与激励电压下对不同形状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探头对于试件处于不同应力、激励频率与不同激励电压下均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3种类型探头之间具有不同的检测现象和特征。(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9年09期)
唐义强,姬科举,戴振东[7](2019)在《脚状各向异性黏附材料制备及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壁虎脚掌刚毛形状为代表的非对称黏附纤维结构,在重复性及可控性上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广泛运用于运动型黏附。力学导向的非对称结构对实现各向异性的黏附行为具有天然的结构优势,通过作用载荷角度的调控实现黏附/脱附行为过程。尽管各向异性仿生黏附材料的方法已经有很多种,但形状复杂且尺寸可控的非对称结构纤维的制造,仍受制于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的因素。一种新的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的仿生黏附材料加工思路,实现了对任意侧面轮廓形状的设计与制造。作为典型的实施,获得了一种脚状仿生黏附材料。该脚状黏附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界面力学特性,且其法向的黏附力趋近于零。本研究对脚状黏附材料在切向和法向黏附上所具有的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验证了非对称结构在各向异性的黏附/脱附行为调控中所具有的优势,为可控性的运动型黏附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蒋虎[8](2019)在《基于扫描偏振调制显微技术的二维材料光学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晶格具有较低的对称性,黑磷、二硫化铼、二碲化钼等层状二维材料具有面内各向异性的性质。这类二维材料的面内各向异性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来调控其理化性能,为制备多功能纳米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金属纳米材料在光的照射下将产生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在纳米尺度展现出优异的光场调控和光电输运控制能力。二维金属纳米材料由于结构对称性的破缺,其上的SPP激发具有各向异性,这使得二维金属纳米材料在光学开关、偏振控制、等离激元传感和光学信息处理等微纳器件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扫描偏振调制显微镜(Scanning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Microscopy,SPMM)研究了层状二维材料在微米尺度的光学各向异性以及单个微米大小的二维金纳米叁角板SPP激发的各向异性。首先,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针对二维材料的高频偏振调制显微成像技术——扫描偏振调制显微成像技术。从偏振成像技术原理出发,阐述偏振调制显微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关键点,推导出SPMM可以直接给出二维材料的差分反射率或差分透射率,为偏振调制显微成像系统在二维材料的定量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使用SPMM测定了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的晶轴。实验表明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SPMM信号随着入射光偏振角的变化以正弦方式周期性变化,当晶轴方向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夹角为45°时SPMM信号达到最大,基于此实现了使用SPMM测量的晶轴取向,其结果与角度分辨偏振拉曼光谱测得的结果一致,说明SPMM方法是一种精确可靠的新方法。发现SPMM测出的差分反射率信号的正负取决于样品厚度,而差分透射率信号的正负不随样品厚度改变,所以使用透射式的SPMM测定晶轴方向时可以不考虑样品厚度。通过分析SPMM信号的理论表达式发现只需要在两个偏振方向上测量透射式SPMM信号就能给出晶轴方向,可以将整个测量时间降至数秒钟,因此SPMM可以开发成为用于在线检测各向异性二维材料晶轴方向的工具。此外,利用搭建的SPMM研究了在玻璃基底上的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的光学各向异性。利用SPMM对大小为数十微米的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进行了差分反射率和差分透射率成像,这些图像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实现了微米尺度层状二维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可视化。对比400nm、532nm、800nm和1064nm波长下不同厚度的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的差分反射率像和差分透射率像,发现差分反射率和差分透射率是厚度和波长依赖的,这种厚度和波长依赖现象可以利用多层介质中多次反射效应给出很好的解释。利用不同波长和不同厚度的实验数据,实验上给出了波长为400nm、532nm、800nm和1064nm时黑磷不同晶轴的复折射率以及波长为532nm时ReS_2和1T′-MoTe_2不同晶轴的复折射率。此外,还利用SPMM定量研究了褶皱对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影响,发现褶皱的凸起会降低光学各向异性,而褶皱的凹陷会增加光学各向异性。最后,利用SPMM研究了的单个微米大小的二维金纳米叁角板SPP激发的各向异性。金纳米板的SPMM信号代表了水平偏振的激发光激发的SPP强度与竖直偏振的激发光激发的SPP强度之差,因此SPMM图像能直接反映出纳米粒子不同位置SPP激发的各向异性。利用透射式的SPMM对单个金纳米叁角板进行了远场扫描成像,结果显示金纳米叁角板中间部分基本没有信号,中部激发的SPP是偏振无关的,这是因为金纳米叁角板的中部的结构是完全对称的。金纳米叁角板的边缘上的SPMM信号随着激发光的偏振角度的变化而周期的变化,而且叁条边的变化规律基本一样,但彼此相差约60°,这是由于在叁角板边缘上纳米结构对称性的破坏。基于FDTD的数值模拟复现了SPMM实验扫描图像,并且得出金纳米叁角板的SPP的平面模和边角模都是偏振依赖的,但偏振依赖特性正好相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7-01)
徐帅,程军,杨继全,刘益剑,裘进浩[9](2019)在《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向性涡流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的层合结构和电各向异性,提出一种基于A-Φ(矢量磁位-标量电位)的电磁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采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数值方法实现并建立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层合板分析模型,利用仿真得到感应出的涡流密度在平面和厚度方向的分布规律,以及复合材料板铺层方向、裂纹缺陷以及激励电流频率对涡流线圈阻抗幅值和相位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裂纹缺陷越大、频率越高,线圈阻抗变化就越大,涡流检测效果更好,且正交铺层复合材料板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单向铺层复合材料板。(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3期)
娄帅伟[10](2019)在《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磨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比模量高、比强度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以及军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上述领域产品对表面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零件的结构形状日益复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从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去除机理入手,基于材料的各向异性用金刚石砂轮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磨削试验,并对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和磨削热进行实时测量,而后对加工表面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进行检测,分析了磨削纤维角和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磨削热以及加工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单颗粒磨削试验得到了材料在不同磨削纤维角下的材料去除机理。在顺纤维磨削加工关系中,主要以界面剥离为主,形成由长纤维纵向铺成的沟痕形貌,并形成以纤维空隙、树脂耕犁和纤维断续损伤等为主的缺陷形式;在垂直纤维磨削加工关系中,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形成由剪切断口组成的沟痕形貌,并在磨粒的推挤作用下在沟痕中有微裂纹产生;在顺纤维磨削加工关系中,则主要以剪切和挤压共同作用形成,产生较为平整的磨痕形貌;在逆纤维磨削加工关系中,主要以弯曲破坏为主,在前刀面的作用下,会有纤维拔出或裂隙等缺陷产生。(2)利用加工中心用金刚石砂轮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干磨削试验,并对磨削力进行了实时测量,研究了磨削纤维角和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发现在整个磨削加工过程中切深抗力大于主切削力;在磨削参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磨削纤维角下的磨削力大小关系为:135°>45°>90°>0°;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主磨削力和切深抗力均呈增大趋势,且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各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程度有增强的趋势;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大,磨削力逐渐减小,且四种磨削纤维角中0°时磨削力受速度影响较小。(3)在磨削加工的同时对磨削温度进行了测量,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磨削加工中磨削热与金属加工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磨削纤维角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大,磨削温度逐渐升高;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四种磨削纤维角下的温度都逐渐升高。(4)对磨削加工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粗糙度的检测,分析了不同磨削纤维角和磨削参数对磨削加工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发现不同的磨削纤维角产生不同的表面形貌和加工缺陷;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表面质量逐渐降低,加工缺陷数量有所增加;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大,表面质量有所改善,在四种磨削纤维角中0°时受速度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各向异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对气泡溃灭形态的影响,利用高速全流场显示系统记录和观测单向纤维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边界附近气泡形态,以及复合材料边界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对气泡在不同铺层角度复合材料边界附近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在气泡距复合材料边界相同初始距离下,针对铺层角度为0°、90°以及0°+90°交替迭加铺层的3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对比了复合材料边界附近气泡的形态变化过程以及复合板变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在边界附近溃灭时产生高速射流以及冲击波是破坏边界的主要原因;铺层角度的不同会导致单向纤维复合材料边界的变形方式不同,从而严重影响气泡的形态演化过程以及溃灭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各向异性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昆,汤文辉,冉宪文.正交各向异性CFRP材料的本构关系及其在平板撞击模拟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9
[2].常青,张敏弟,马潇健,黄彪,黄国豪.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对气泡形态影响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9
[3].卢赐福,周庆,孙泰,肖方明.Ce、Y元素在各向异性Sm_2Fe_(17)N_3永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4].辛福恩,刘沛静.基于木材制备各向异性孔道结构的厚层碳电极材料的探究[J].化学工程师.2019
[5].张慧亭,傅瑜,张萍,何俊宝.类铁基超导材料BaMn_2Bi_2电输运性质的各向异性[J].人工晶体学报.2019
[6].李立新,邱忠超,高强,韩智明,洪利.基于磁各向异性方法的铁磁材料应力检测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
[7].唐义强,姬科举,戴振东.脚状各向异性黏附材料制备及力学行为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8].蒋虎.基于扫描偏振调制显微技术的二维材料光学各向异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9].徐帅,程军,杨继全,刘益剑,裘进浩.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向性涡流检测[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10].娄帅伟.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磨削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