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外侧入路论文-刘铁坚,陈荷,夏海军,张冠华,刘张

远外侧入路论文-刘铁坚,陈荷,夏海军,张冠华,刘张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外侧入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改良远外侧入路,脊髓腹侧病变,颈椎稳定性

远外侧入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铁坚,陈荷,夏海军,张冠华,刘张[1](2019)在《改良远外侧入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改良远外侧入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以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经改良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入路术中所见,视野显露清晰、全面,既可充分显露颅颈交界区、高颈段脊髓腹侧病变,也可充分显露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所有肿瘤在显微镜下一次手术全切除。该入路对骨质的破坏较小;该组患者均保留了相应节段椎体的后正中张力带;关闭椎管过程中,将切开的肌肉对应缝合到相应的附着点,并消灭死腔,基本达到原态复位。该入路对脊柱的静态及动态稳定性影响较小,所有患者未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2例出现术区皮下积液,经腰大池穿刺外引流后皮下积液消失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颅内感染病例。末次随访时(随访期限2~34月),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Karnofsky评分80分以上),无不良预后,未发现有颈椎失稳的情况发生。结论改良的远外侧入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具有良好的术区视野暴露,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发现该入路对颈椎稳定性破坏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高宝成,张永发,太柏,周帅,赵建华[2](2019)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17例颅颈交界区(腹侧3例,腹外侧14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术中均暴露良好、充分。14例肿瘤全切(9例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及1例骨源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7例出现原有后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出现新的后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内恢复8例,2例残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无术后颅内血肿、脑积水及临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0.5~31个月,1例脊索瘤复发。结论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是切除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依据病灶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术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崔波,李青松[3](2018)在《远外侧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哑铃形肿瘤的临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分析远外侧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2-05—2016-05诊治的13例上颈椎哑铃形肿瘤,5例肿瘤外极超过硬膜囊外侧4 cm或肿瘤毗邻椎动脉较近者采用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远外侧入路组),8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后正中入路组)。结果 13例瘤体均完整切除,未出现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远外侧入路组术后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考虑为脂肪液化,经间断换药后切口愈合。术后颈椎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6~12)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后次日疼痛VAS评分、术后3 d内引流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次日肌酸激酶均高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肿瘤外极超过硬膜囊外侧4 cm或肿瘤毗邻椎动脉较近的上颈椎哑铃形肿瘤具有术野开阔、肿瘤显露充分、可直视椎动脉下完整切除肿瘤等优点,其疗效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创伤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池京洋[4](2018)在《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枕骨大孔腹侧、颈静脉孔区及脑干腹侧、腹外侧因其位置较深,与脑干、椎基底及其分支动脉、颅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联系紧密,手术要求高,枕下远外侧入路可以从极侧方暴露延髓、颅颈交界区腹侧,直视斜坡下部,充分显露椎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周围颅神经及脑干,最大限度避免对脑干及后组颅神经牵拉,降低并发症发生,是开展延颈交界区的常用手术入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该入路骨窗切除边界常规为:上部达横窦,侧方为横窦、乙状窦交角,下方为枕骨大孔。不同病变主体因其位于颅内、外位置不同,骨窗暴露范围也略有差别,目前对于枕髁切除范围尚无一致意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管敏武,严玉金,陈凌[5](2018)在《导航联合内镜辅助远外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航联合内镜辅助远外侧入路的可行性及对颅颈交界区腹侧解剖学特点的观察。方法对6例(12侧)尸头标本模拟远外侧入路,分别用显微镜、0度和30度内镜观察,随后磨除后内侧1/3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再次用显微镜观察(其中内镜下观察和磨除颅底骨性结构均在导航引导下完成),比较这四种方式对颅颈交界区腹侧显露的差异。结果导航联合内镜能够通过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组成的上、中、下3个间隙近距离观察颅底结构,还能观察被颈静脉结节和枕髁遮挡的神经血管,与远外侧经髁入路显露范围相似。结论在内镜和神经导航辅助下,远外侧入路能够良好的观察颅颈交界区腹侧的神经血管结构,避免磨除颈静脉结节和枕髁,减少手术创伤。(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汤可,赵亚群,周青,刘策[6](2017)在《经远外侧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下斜坡的虚拟现实显微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比较经远外侧入路和经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下斜坡的叁维解剖结构显露情况。方法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输入15例(30侧)尸头的CT和MRI影像数据构建颅后窝叁维解剖模型。选择双侧颈静脉结节前缘和咽结节叁点为标记点确定平面,平面以下斜坡区域为下斜坡,平面与斜坡相交曲线前缘为颅底显露标记点。枕髁关节面后缘和乳突尖部分别为经远外侧入路和经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标记点,采用直径1 cm圆柱模拟手术路径,圆柱轴线经过开颅标记点。圆柱颅底侧底面圆上缘位于上述颅底显露标记点。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经远外侧入路位于枕骨大孔外侧缘,经过小脑半球腹侧、脑干外侧、颈静脉球内侧、副神经外侧和下部,到达下斜坡,包含舌下神经;经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尖部开始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缘,通过乙状窦前部,位于副神经下部,于枕骨大孔外侧缘经过舌下神经,到达脑干前部下斜坡。在以下斜坡为显露终点的两种手术路径的比较中,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4629.80±81.00)mm~3对(2622.60±72.58)mm~3;t=91.532,P=0.000]和路径中包含舌下神经[(10.15±0.17)mm~3对(7.15±0.20)mm~3;t=52.413,P=0.000]的体积大于经远外侧入路,经远外侧入路去除骨性结构的体积大于经乙状窦前入路[(2362.90±80.18)mm~3对(1851.60±63.62)mm~3;t=25.714,P=0.000]。结论经远外侧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经过舌下神经时,通过去除部分颅底骨性结构有助于避开小脑和脑干显露下斜坡。(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钱增辉,冯旭,汤可[7](2017)在《虚拟现实技术评估远外侧入路显露下斜坡的显微解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构建远外侧入路显露下斜坡的叁维解剖模型,比较显露靶点对显微解剖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15例尸体头颅进行CT和MRI扫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叁维解剖模型,选择颅盖和颅底骨性标志点,勾勒远外侧入路显露下斜坡不同靶点的手术路径,以显露同侧颈静脉结节前缘为路径a,显露对侧颈静脉结节前缘为路径b,显露枕骨大孔前缘为路径c。观察、测量和比较3个手术路径的显微解剖差异。结果远外侧入路的3个手术路径经过枕髁后缘、枕骨大孔上方和外侧、脑干外侧、小脑半球腹侧、颈静脉球内侧和副神经下缘,到达显露终点。手术路径和路径中包含脑神经、动脉体积比较显示:路径b>路径a>路径c;路径中经过骨性结构体积比较结果显示:路径a>路径c>路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手术路径有助于量化比较远外侧入路显露下斜坡时不同操作方向对手术解剖特征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孙力泳,李桂林,李茗初,马妍,胡鹏[8](2017)在《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3例为症状性夹层动脉瘤。对6例患者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另2例在术中直接夹闭动脉瘤。分析术野暴露情况,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DS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术中实际测量枕动脉获取长度为(12.5±1.1)cm;6例旁路移植的吻合深度为(50±6)mm。术后随访4~21个月,7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新发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另1例术后小脑半球支配区域脑梗死,mRS评分4分。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及脑脊液漏。结论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可有效地获取较长的枕动脉,减少了肌肉的占位效应和增加术野深度,利于病变显露及深部吻合手术操作,是神经外科治疗椎-基底动脉瘤较为安全实用的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王诚,黄进,邵君飞[9](2016)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辅助下远外侧入路切除复杂颅底肿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摘要患者,男,65岁,因"反复头昏伴行走不稳3个月"入院。查体:GCS评分:15分,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指测视力、视野可,眼姿、眼球活动可。无角膜反射减退,无咽反射减退,无面部浅感觉减退,无明显中枢性面瘫,伸舌中,颈软,心脏、双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对称,双侧病理征阴性。肢体感觉正常,共济失调步态。辅助检查:MRI示"脑干延髓前方占位"。初步诊断:脑干延髓前(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6年06期)

李国胜[10](2016)在《椎动脉寰枢段在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显微解剖镜下解剖成人健康尸头标本的椎动脉寰枢段,为颅颈交界区提供解剖学数据和临床资料;并通过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帮助临床医师安全、精确的显露病变区域,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1先用温水冲洗经甲醛处理的10具成人健康尸头标本,待血管冲通后,分别灌入红蓝彩色硅胶。然后在6~40倍的显微解剖镜下模拟枕下远外侧路。逐层解剖颅颈交界区软组织,观察神经、血管和肌肉的形态、走行和位置关系,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和拍照。2测量内容包括椎动脉寰枢段各生理弯曲的内径和角度,枕骨大孔后缘中点与椎动脉入硬脑膜内缘之间的距离,椎动脉入硬脑膜外缘与枕髁内缘之间的距离,寰枢椎横突孔的内径,枕髁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舌下神经管内缘和外缘与枕髁后缘的距离等。结果:1大多数枕动脉走行在头最长肌和上斜肌之间的枕动脉沟内;少数枕动脉穿行于颈深筋膜和头最长肌之间。2椎动脉走行在由头后大直肌(内侧界)、上斜肌(上外侧界)和下斜肌(下外侧界)构成的枕下叁角的底部;3椎动脉从寰椎的横突孔穿出后,转向后内侧进入枕下叁角的深部,走行在寰枕关节后方的椎动脉沟内。周围被丰富的椎动脉旁静脉丛所包围;4枕下叁角区内有丰富的椎静脉丛,其走行极不规则,从椎动脉入硬脑膜到穿出寰椎的横突孔处,越靠近中线静脉丛越少。5椎动脉寰枢段走行迂曲,角度多变,在颅颈交界区形成相对恒定的六个生理弯曲,第一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20±0.56)mm,右侧(4.16±0.44)mm,平均值(4.18±0.50)mm;弯曲的角度左侧(91±23)°,右侧(89±21)°,平均值(90±22)°;第二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50±0.42)mm,右侧(4.32±0.52)mm,平均值(4.41±0.50)mm;弯曲的角度左侧(108±29)°,右侧(112±26)°,平均值(110±27)°;第叁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36±0.42)mm,右侧(4.24±0.64)mm,平均值(4.30±0.52)mm;弯曲的角度左侧(146±20)°,右侧(152±18)°,平均值(150±19)°;第四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10±0.40)mm,右侧(3.92±0.38)mm,平均值(4.02±0.40)mm;弯曲的角度左侧(86±23)°,右侧(91±25)°,平均值(89±24)°;第五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56±0.52)mm,右侧(4.28±0.66)mm,平均值(4.40±0.54)mm;弯曲的角度左侧(132±22)°,右侧(128±24)°,平均值(131±25)°;第六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32±0.46)mm,右侧(4.18±0.56)mm,平均值(4.22±0.50)mm;弯曲的角度左侧(117±27)°,右侧(126±21)°,平均值(119±24)°;6枕骨大孔后缘中点与椎动脉入硬脑膜内缘之间的距离左侧(20.55±2.05)mm,右侧(21.60±2.10)mm,平均值(21.35±2.15)mm;7寰椎横突孔的内径左侧(6.85±1.16)mm,右侧(7.12±0.90)mm,平均值(7.02±1.12)mm;枢椎横突孔的内径左侧(6.35±0.56)mm,右侧(5.98±0.46)mm,平均值(6.23±0.52)mm;8枕髁的前后径左侧(23.10±1.58)mm,右侧(22.38±2.28)mm,平均值(22.80±1.60)mm;枕髁的左右径左侧(13.22±1.02)mm,右侧(12.44±0.98)mm,平均值(12.89±1.01)mm;9椎动脉入硬脑膜外缘与枕髁内缘之间的距离左侧(10.07±1.17)mm,右侧(10.41±1.66)mm,平均值(10.22±1.56)mm;10舌下神经管外缘与枕髁后缘之间的距离左侧(5.10±0.32)mm,右侧(4.65±0.54)mm,平均值(4.92±0.46)mm;舌下神经管内缘与枕髁后缘之间的距离左侧(13.24±3.61)mm,右侧(13.39±3.45)mm,平均值(13.32±3.52)mm。结论:1熟悉颅颈交界区周围软组织的显微解剖,掌握椎动脉寰枢段的解剖标识,可帮助临床医师实施枕下远外侧的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2枕下叁角、寰椎横突、椎动脉旁静脉丛和颈1、2神经是枕下远外侧入路术中辨认椎动脉寰枢段的标识,从外向内游离此段椎动脉可防止其分支的损伤。3椎动脉寰枢段走行迂曲,角度多变,适应了复杂的头颈部运动,同时也增加了颅颈交界区手术的风险,熟悉并掌握此区域的解剖可避免椎动脉及其分支的损伤。4通过对颅颈交界区颅外软组织的观察、测量和拍照,为枕下远外侧入路术中保护椎动脉及其分支提供解剖学数据和临床资料。(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远外侧入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17例颅颈交界区(腹侧3例,腹外侧14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术中均暴露良好、充分。14例肿瘤全切(9例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及1例骨源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7例出现原有后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出现新的后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内恢复8例,2例残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无术后颅内血肿、脑积水及临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0.5~31个月,1例脊索瘤复发。结论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是切除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依据病灶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术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外侧入路论文参考文献

[1].刘铁坚,陈荷,夏海军,张冠华,刘张.改良远外侧入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9

[2].高宝成,张永发,太柏,周帅,赵建华.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3].崔波,李青松.远外侧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哑铃形肿瘤的临床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

[4].池京洋.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8

[5].管敏武,严玉金,陈凌.导航联合内镜辅助远外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6].汤可,赵亚群,周青,刘策.经远外侧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下斜坡的虚拟现实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

[7].钱增辉,冯旭,汤可.虚拟现实技术评估远外侧入路显露下斜坡的显微解剖特征[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

[8].孙力泳,李桂林,李茗初,马妍,胡鹏.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

[9].王诚,黄进,邵君飞.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辅助下远外侧入路切除复杂颅底肿瘤1例[J].河北医学.2016

[10].李国胜.椎动脉寰枢段在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

标签:;  ;  ;  ;  

远外侧入路论文-刘铁坚,陈荷,夏海军,张冠华,刘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