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论论文_姚绍将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文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论,杂剧,形象思维,清初,本质,功利,新时期。

审美文论论文文献综述

姚绍将[1](2018)在《图像时代的“废墟”审美文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废墟"无论作为艺术形象,还是观念意识都大量存在于中西方的文化视野中,废墟体验是一种历史怀古的体验,更是一个强烈的现代性体验。当现代社会对废墟进行想象时,现代性逻辑主导的现代世界景观的美梦突然被撕开一道裂缝,一阵伦理和生命尊严的清风吹了进来。废墟形象给予审美直观的同时引起思想观念上的无限遐想。现代社会正大量重建与生产着废墟景观,我们也用废墟的观念来窥视和想象现代社会。(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12期)

马慧娜[2](2018)在《新时期审美文论知识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学形象特征论"的取代,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次小范围的"知识革命"。"文学审美特征论"获得知识领导权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学术探讨自由度的松动"与"情感"的重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性与特点是学术探讨自由度松动的重要原因,"情感"在审美文论中的诗意出场,是新时期启蒙思潮与人道主义话语的折射。审美文论知识生产能够建立领导权并不断探索前进的影响因素包括文论话语的支撑、存在性因素的作用以及生产者自身创作实践体悟的支持。审美文论知识生产对新时期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邢建昌,张皓[3](2016)在《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审美文论的一个前奏、一个序曲,是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70年代末再掀论争的形象思维的讨论。形象思维讨论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文学艺术不同于概念认识的形象特征。从形象认识说到情感说,铺平了通向文学审美本质说的道路。对于审美的感召、教育、拯救、解放功能的强调,说明审美文论是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诉求的文论范式。审美文论的价值系统在进入90年代后表现出了与时代氛围的龃龉,不能有效言说新的文化现实。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说明:任何一种本质论都不过是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文学意义的觉解。即使在某个时段内占据主导性的本质论,最终都会被取代,被超越。研究文学是为了体悟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内在的生命意义,而不是给它找一个独一的本质。(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邢建昌[4](2015)在《审美文论与文学的审美本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本质论的一个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文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文论范式,这种文论范式并不是一个有确切内涵的理论命名,实际指陈这样一种从审美视角进入文学及其文学研究的文论思潮。审美文论的要旨,在于肯定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文学艺术是表现情感的,以情动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也就是情感评价。审美文论因此可以说是一种主情的文论。新时期审美文论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和条件促动的结果,体现了一代学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思考。审美文论的局限则是认识论的局限,知识背景的单一以及审美主义话语对政治、文化场域的僭越等。(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邢建昌[5](2014)在《从形象思维到审美文论再到文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理论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理论演变,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事件,而是人文实践的过程。追问文学本质,看似一种纯思的热情,是抽象的思维演绎或不切实务的逻辑癖好,实际却承载着人的观念与文学观念双重建构的任务。从这一判断出发,反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的文学本质论,可以清晰理出一条从形象思维到审美文论再到文化研究论域下文学本质论的演进线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4年08期)

杨文忠[6](2011)在《论实用文类与审美文类之审美性——以新闻、历史与文学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历史是实用文类,文学则是审美文类,新闻、历史在真、善、美方面都不可能达到文学那样的审美程度,因而其内容也就不可能具备文学应有的审美性。证明了这一道理,同证明了新闻、历史在其它方面不可能具备文学应有的审美性一样,都有助于驳倒"新闻文学化"、"文史不分"等学术观点,从而有力地起到维护新闻、历史与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及所属学科的科学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1年11期)

余学玉[7](2008)在《新时期“审美文论”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审美特征论、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为主要观点的审美文论,是新时期国内学人的重大理论创新。审美文论的确立与逐步深化,使文学研究由外部转向内部,由"工具论"转向"审美论",由"他律论"转向"自律论"。文学重新回归自身。为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同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不可低估。(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徐剑[8](2008)在《20世纪80年代审美文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文学理论研究有了自觉意识以来,“审美”这一因素就从未淡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只不过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审美”没有得到明显地倡导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文论”并不仅仅属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如此泛泛而谈,“审美文论”的提法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股新的理论思潮,从表面上看它没有形成固定而统一的理论宣言和理论规范,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组织规范、制度机构。而文学理论研究者们则自发地将“审美”这个关键词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点,或者说重新提升了“审美”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例如:由“反映论”变为“审美反映论”,从“意识形态论”变成了“审美意识形态论”,他们注重对文学理论中“审美”因素的研究,同时改变了“审美”的政治功利性内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审美文论”。本文不打算对“审美文论”思潮进行整体上的理论分析和梳理,本文试图讨论在“审美文论”中审美价值生成的四个逻辑路向:审美无功利论,审美主体建构论,审美社会功能论和审美体验超越论。将其命名为“逻辑路向”意思是说在现实层面上,“审美文论”中审美价值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审美价值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将它们完全分开解析只能在纯粹的逻辑层面展开。本文对这四个审美价值路向分别加以分析只能说是一种权宜之计。本文分为四章,每章讨论一个路向,并在引言和结论两处加以系统整理。第一章讨论“审美无功利论”,首先从历史上梳理这一逻辑路向的脉络,其次将视角转向20世纪80年代的“审美文论”,“审美无功利论”将审美的价值归结为“审美”和“艺术”自身,“无功利”是指在现实社会和世界中,审美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在“审美文论”中,它表现为“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审美无关利害”、“形式主义”、“纯文学”、“纯诗”等;第二章是“审美主体建构论”,它认为在文学艺术中“审美”最主要的功能和意义在于它可以重新塑造主体,使主体在精神、性格、人性、心灵等方面在现世生活中得到提升和完善,或者是自我实现。本章同时分析了析“审美主体建构论”的理论渊源,以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和“审美反映论”为例分析20世纪80年代“审美文论”中的“审美主体建构论”;第叁章分析“审美社会功能论”,这一逻辑路向更加关心的是“审美”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发挥的它的社会功能,它不同于纯粹的文艺社会功利论,它在努力发掘出“审美”的自身内涵之后,在“审美”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审美的社会功能,它力求使“审美”的其它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一种辩证地统一。本章首先分析“审美社会功能论”的理论脉络,再分析20世纪80年代“审美文论”中这一逻辑路向的简要情况,以“审美意识形态论”为例进行论证;第四章论述了“审美体验超越论”,把“审美”的价值定位于“审美精神主体”,它注重审美的瞬间体验,在这种瞬间体验中主体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和局限,走向一种完全自由的人生境界。人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可能通过“审美体验”在理想和精神领域中实现,它具有幻想和宗教的意味,只存在于人的内存心灵领域,“自由性”、“瞬间性”和“彼岸性”是它的基本特质。这一章论述较为简略,主要以刘小波和童庆炳二人的学术文章作为讨论的对象。在价值层面上讲,“审美文论”就是在这四个逻辑路向上分别展开对审美政治功利论的批判和瓦解,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和批判“审美政治功利论”并在当时的文学理论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对80年代的整体社会思想状况发挥着它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2)

朱崇志,赵山林[9](2007)在《彰显人文个性,梳理审美文脉——简论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的学术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典戏曲研究史上,清初杂剧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相对于整体上颇受冷落的清代杂剧研究而言,与明代中后期杂剧一脉相承的清初杂剧应该算较受关注的一个点,无论在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清中后期杂剧研究所无法相比的,这或许可算是它的“不幸中之幸”,但从另外一个角(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7年09期)

王晓芳[10](2002)在《八十年代审美文论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文论是文学阐释模式的一种,它认为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审美性,文学的基本价值是审美价值。本文对审美文论的批判,目的是理清其产生存在的根源和理论思路,探讨它的理论贡献和社会意义,并从学理上指出其过激之处,这有助于对文学阐释模式做出合理的预测。 第一部分介绍审美文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它是对“政治功利论”和“认识—反映论”阐释模式的反拨。同时深受20世纪西方文艺观念的影响,也渗透着美学学科的品性。它的哲学基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人本主义思潮。 第二部分理清审美文论的理论思路。它从“文学情感性”、“审美反映论”、“自由的生命表现说”叁个方面对“文学是什么”的本质追问进行了回答。在研究视角上,由它律转向自律,重视语言形式的研究。而文学解释学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第叁部分探究审美文论的理论贡献和社会意义。新时期人的启蒙促使了文学的觉醒,文学的觉醒又是人的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文论从情感性、无功利性、生命性叁方面论证文学的自主地位,以作品为研究中心,文艺学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审美话语又是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对审美文论进行反思。它的理论危机有两个表现:一是文学审美无功利性与文学审美功利性之间的矛盾;一是文学审美价值中心论和文学多元价值取向间的矛盾。出现此危机的原因有叁个:一是将文学与审美等同;二是西方文化观念的机械移植;叁是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它也不是对文学的全面解说,新的语境中文化研究才是文艺研究超越审美困境的途径。这说明文学阐释模式的与时俱进性,也告诫我们对文学的解说应保持高度历史理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审美文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学形象特征论"的取代,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次小范围的"知识革命"。"文学审美特征论"获得知识领导权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学术探讨自由度的松动"与"情感"的重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性与特点是学术探讨自由度松动的重要原因,"情感"在审美文论中的诗意出场,是新时期启蒙思潮与人道主义话语的折射。审美文论知识生产能够建立领导权并不断探索前进的影响因素包括文论话语的支撑、存在性因素的作用以及生产者自身创作实践体悟的支持。审美文论知识生产对新时期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文论论文参考文献

[1].姚绍将.图像时代的“废墟”审美文脉探析[J].山西青年.2018

[2].马慧娜.新时期审美文论知识生产[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邢建昌,张皓.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J].文艺理论研究.2016

[4].邢建昌.审美文论与文学的审美本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本质论的一个反思[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

[5].邢建昌.从形象思维到审美文论再到文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理论演进[J].社会科学战线.2014

[6].杨文忠.论实用文类与审美文类之审美性——以新闻、历史与文学为考察对象[J].求索.2011

[7].余学玉.新时期“审美文论”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J].皖西学院学报.2008

[8].徐剑.20世纪80年代审美文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9].朱崇志,赵山林.彰显人文个性,梳理审美文脉——简论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的学术特点[J].学术交流.2007

[10].王晓芳.八十年代审美文论批判[D].河北师范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河南师范大学论文(40)

标签:;  ;  ;  ;  ;  ;  ;  

审美文论论文_姚绍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