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网络文学及其文体研究

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网络文学及其文体研究

夏兴通[1]2003年在《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文中提出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带来了人类传播的又一次革命,它创造了崭新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和冲击着我们旧有的文学观念,一场文学革命正在进行中。 本文就是以媒介传播革命与文学变革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研究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在导论中,从举出关于“网络文学是不是新的文学类型和具有新的文体特征”问题的叁种不同争论意见入手,简要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意义。在第1部分,分析了“文学类型”和“文体”的不同含义,并分别提出“网络文学”和“网络体文学”这两个概念,认为“网络文学”是以媒体载体为标准划分的文学新类型,而“网络体文学”是立足于文体而划分的文学新类型,突出了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在第2部分,回顾了国际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的发展过程,并分析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的新特征。接着,从文学活动的具体环节以及作品形态两个角度,分析在新兴的网络传播环境中文学发生的变化,从而肯定了“网络文学”是体现了新的媒介特征的文学新类型。在第3部分,着重分析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首先,辨析了“文体”概念,提出“文体是文学的话语结构”的结构主义文体观,并认为文体作为话语结构具有系统性、独立性、层次性、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等特征。接着,以结构主义文体观为参照,从守范与超越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时代的文体变革:就网络文学文体的守范方面,当前大多数“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在文体上继承了传统文学文体的特点;就网络文学文体的超越方面,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在语言结构层面和文本结构及多媒体交叉等方面超越了传统文学文体,具有新的“网络文体”的特征,这就在文体学上支持了关于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类型的观点。 在最后的结语中,得出结论:“网络文学”是具有新的网络媒介和网络文体特征的文学新类型。并且指出,由于网络时代的文学变革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新的文体审美规范还没有得到确立,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网络文学创作走出相互模仿和沿袭传统文学创作思维的现状,真正发挥网络媒介的优势,创作出具有全新文体特色的网络文学作品。

周利荣[2]2012年在《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主要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出发,探讨传播媒介的特性、结构以及媒介生产力的发展对文学文体以及其他相关审美艺术类型的影响。传播媒介本身作为一种媒介生产力的表征,在历史上是不断进步、发展的,随着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就能得到跳跃式发展。文学作为以语言文字为基本要素的审美信息之一种,和其他一些审美信息一样,是通过传播媒介流传四方,实现交往的。媒介本身参与了文学信息的传播,它的形制、规格、信息容量等所体现出的媒介特性,必然对其所能承载的信息有一定要求和影响。甚至媒介本身的结构特征——软载体和硬载体的融合方式,本身就决定了艺术形式的外观。因此,本论文分六章,全面论述传播媒介对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艺术形态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第一章:文学文体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首先廓清了本文所厘定的文体概念以及文体分类的基本依据。本文所谈文体,不涉文类,也不涉风格。文类是对文章宏观特征的描述,文体不仅考察宏观也关注微观,所以,文类很多时候包括文体。风格的描述常常是感性的,大多数时候并无客观的、科学的根据,如刘勰把风格分为八种,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这种分类是和主观感觉紧密联系的。本文所谈文体,是指以语言体式、语言结构为基础的文章类型,它以语言文字表意过程中的词语选择、句式结构、修辞运用、功能目的为出发点,考察文本语言的共性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规范,使其成为判断该类文体的依据、标准。这个界定看似割断了文体与作家、批评家人格精神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诸因素的联系,把文体纯粹纳入语言学的视野下来研究,但在笔者看来,文体判断依据与其影响因素并不是一回事,判断文体只能从语言的角度展开,如果判断某种文体归属哪一类,是从作家气质禀赋或其它什么描写对象等方面去判断,就会常常出现归类上的捉襟见肘,矛盾重重。如把在语言体式上以韵律、节奏为根本特征的诗歌,分别归入叙事类和抒情类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如果按照语言所呈现的形式特征来划分,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次在第一章还着重阐述了文体研究的传统角度,以及媒介学角度的重要性。认为传统的主体心理学、社会文化学以及语言学视角的文体研究起源早,功绩大,必不可少。文学活动的主体包括作家和读者,是文学和艺术活动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处审美信息传播的开端和终端,其心理需求对文学艺术活动的决定作用是显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构成文学、艺术传播的背景,它们对文学和艺术活动构成一定的外部影响,这种外部影响有时非常巨大。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学和许多艺术类型必不可少的材质,语言使用过程中本身的辞藻、修辞、结构创新,构成了文学活动的内部影响力。从媒介学角度研究文学是最晚近的事,但也是必须受到重视的方面。因为,媒介同样参与了文学、艺术的传播,无论文学还是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实质上是与媒介粘合的、共生的。媒介结构中,其硬载体的特性决定着文学和其他艺术存在的形态。第二章:文学文体与传播媒介的关联性,首先,阐述文学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传播活动,要传播就必须要有传播媒介,而媒介是伴随着技术进步,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媒介作为一种立足于技术进步产生的物质载体,对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方式、甚至文学存在的方式都有决定性影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媒介代表着交往生产力水平,或者说代表着人类的交往能力。传播媒介的交往工具属性以及能力、水平,决定着信息内容存在的形态、信息传播类型、信息内容的量的多少、信息传播的方式以及大多数人能否拥有媒介的可能性。其次,论述了传媒结构,传播媒介是由软载体和硬载体两方面构成的,是软载体和硬载体的融合。软载体是我们人类所要表达的意义的寄生体,比如语言、文字、图画、符号、图像等。没有这些,意义无以凝结,思维无以寄托,想象无以展开。软载体是在人脑中完成的,当人竭力想表达某个意思的时候,他会先在脑海中以语言的方式、或图画的方式呈现,这是一个人脑思维的过程,是内形式化的过程。如果没有硬载体,如钟鼎、简册、纸、电子设备、电脑屏幕等,脑海中凝结的意义模式永远也无法物化出来。软载体是人的创造物,硬载体也是人的创造物,他们的完美结合才能构成媒介。另外,进一步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承载了语言的内容而与语言合一。文字是最主要的表意工具,它的表意功能是图画、图像等远不能比拟的,它可以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审美信息。只要思想能够达到的地方,它都可以传达。但它不能单独构成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软载体和硬载体的融合,文字就是传媒所必备的软载体。用文字传达审美信息就产生文学,文学的传播必须依赖于媒介,它与媒介是共生的,就像其他一切文字状态的信息与媒介共生一样,哲学、宗教学、政治学、数理化等演绎为“话语”状态之后,都必须与媒介共生才能传播。传播媒介对文学发挥的作用与政治、经济因素不同,政治、经济往往通过政策制度或者经济利益,对文学发生一种外在的牵制,从而影响文学“表达什么”。而传媒的作用相反,能够决定文学“以什么存在形态来表达”,以口头形态存在呢,还是书面文字形态,拟或电子图像形态。但媒介不直接干预内容,如果说它影响到内容的话,那也是间接的,因为它只为人们提供表达某种内容的可能性。第叁章:文学文体类型的变化与传播媒介发展,选取历史上重大媒介技术变革期,考察文学文体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形式的变化。首先,选取“纸”在魏晋时期的普及使用,分析其对文体转化和新文体创生的影响力。魏晋时期是文学与哲学、史学分野时期,此时文集大盛,文体勃兴。本章先描述了这一时期纸的普及使用情况,以及当时文集以及藏书等的变化,进一步叙述了一些新生文体的状况,重点阐述了小说文体的初创,认为纸的使用对这一时期文化以及文学文体方面的变化意义重大。其次,选取了传媒复制手段的重大变革——机械印刷作考察,探讨报、刊对现代文体类型的孕育。机械印刷是文化产品工业化生产的开端,这种媒介产品生产方式的变化不仅带动了媒介类型的变化,促使报、刊新兴媒介的诞生,且直接导致了文学存在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语言符号由文言向白话转变,以及文体方面的借鉴、创新。最后,本章选取电子媒介家谱中的最先进媒介一—网络与网络文学文体进行考察,分析了网络本身的融合性对文学受众、语言模式、文体形态等的作用。第四章:文学文体功能的发展与媒介生产力,首先,论述文学文体的功能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分化,就像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样,文体的功能也越来越细分。在功能视角下把文体功能大致分两个层面:实用性文体和非实用性文体。实用性文体指在各种不同场合、环境中承担政令下达、下情上禀、祭祀古圣先人、战争通告动员等此类任务的文体。此外,以审美娱乐、精神培养等为目标的、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并无明确的事务性目的的文体,为非实用性文体。文学文体就是由实用性文体逐渐衍生出来的。文学文体功能由最早时期的实用性分化发展出审美性,这是由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媒介生产力提升的结果。在历史发展中,传媒生产力低,人们说什么就受到限制,所以只能选择更加重要的、必需的实用性文体,而形成轻视审美性、娱乐性文体的文学观念就在所难免了。媒介生产力制约人们对内容的选择,潜移默化的决定了与重大内容相关的文体的价值序列。比如古代的人们祭祀天地、祖先是大事,发动战争是大事,国家政治决策是大事,与之相关的誓、命、诰以及由这类文体发展出来的书、表、奏、启等等遂成为最受尊崇的文体,而娱乐、一己的情感抒发是小事,而与之有关的诗、赋、词、曲、小说等等遂难免遭受鄙视。其次,本章以小说文体为例,这种在古代社会地位低下、备受鄙夷的文体,在晚清以后的文体大转型中,不但没有被历史淘汰,反而在现代媒介环境中愈发盛况空前,这其中有内在的媒介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以手工生产为生产力特征的漫长的农业社会,文体功能的实用性特征,在媒介生产力的一次一次提升、更新中被打破。小说作为一种大众化、娱乐化的文体,发端于上层社会的叙事要求,崛起于民间的娱乐响应,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其背后的支撑点是媒介对人类叙事要求的满足。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叙事的艺术化程度在提高,描写越来越细腻,手法越来越多样,作家对人们生活的外在环境、内心世界无不有所触及,并能够游刃有余的把握,从而导致这一文体的功能也更加繁复起来,其地位提高也成为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五章:新文学艺术形式生成与媒介特性,在本章中,主要论述了传播媒介的结构特性对新兴艺术形式的规定性。从软载体与硬载体的融合方式上,探索、解释电影、电视艺术的兴盛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创生。首先,阐述了文学的发生是人们艺术化的运用语言文字的结果,这个过程中,硬载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甲骨、简帛作为低水平的硬载体,与纸和电子设备相比较而言,高水平的硬载体更支持审美情感和审美文字的充分表达。其次,论述了影视艺术的媒介特性。影视艺术是图像兼声音与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软载体主要是图像,硬载体则是能够接受无线的、有线电子波的电子设备,这和文字与纸的结合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最后,阐明了网络多媒体作品与网络媒介的决定性关系。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网络多媒体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虽处于初创期,但它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软载体与联网计算机融合的产物。它在本质上已经不同于文学作品。作为新生事物,网络多媒体艺术还处在不断变化当中。第六章:文学文体的相互借鉴与媒介生产力,本章主要论述在世界范围内,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文体的相互借鉴,需要传播媒介的支撑。媒介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和文学文体借鉴才可能全面展开。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各民族、各个不同文化类型的发展相对独立,它们的交流在很长时期受到地理区域的隔绝,天高路远,彼此交流机会很少,文化间的对话非常艰难。首先,本章论述了工业化兴起之后,媒介生产力也获得极大发展,邮政、电报、电话等传播媒介,对国际交往和中西文学翻译和文体借鉴提供了物质支持。其次,本章以散文诗和诗剧为例,分析论述了现代散文诗和诗剧的译介情况,以及这种来自异域文体的本土文化适应性。总之,本文从多个方面考察了文学文体以及相关艺术形式与传播媒介的关系,认为传播媒介在文学和艺术活动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我们观察文学以及艺术形态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张安然[3]2013年在《网络文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写作和文体的变革。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网络写作和网络文体应运而生。网络写作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写作、编辑、出版等程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文体是依托网络写作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文体现象。这种文体现象从诞生之初,并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今却已经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必备品,呈现出蓬勃发展又充满争议的现状。网络文体的出现是对传统文体的革新,自由随意、变化多样、互动有无等是网络文体的主要特征。传统文体中的界定标准和分类方法已经不能够尽然表达网络文体的文体特征,写作主体也发生了嬗变,已不再是传统的作家群体。另外,网络文体又具备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印记,即超文本与超链接、交互等特征。因此,本文采用文体与媒体的横向比较及网络文体与传统文体的纵向比较两种方法,结合当下网络文体的发展现状,对网络文体定义、分类、写作主体、特征及热门网络文体现象加以分析和研究,展现网络文体的完整面貌。

姜英[4]2003年在《网络文学的价值》文中提出今天,没有人会怀疑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它对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所有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自身的认识与体验的不可避免的改变。网络作为一种基于现代科技发明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体,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带来了网络文学与传统纸媒体文学不同的诸多特点,如个人性、选择性、综合性、交互性、瞬时性、虚拟性、共享性等功能性特点。然而,当前从文艺学、美学的角度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给文学艺术造成的全面影响作深入、系统的专业研究却十分薄弱,不少研究将上述网络文学的功能性特点误认为是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致使此类研究局限于现象性描述,难于深入把握到网络文学的本质。 本文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一方面表现在文学形态上的显着差异,如:超文本、多媒体、交互式创作等,另一方面,更是表现在其价值倾向上的根本变革。中文网络文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海外少数非文学专业人士开始尝试创作,到今天在网上的蓬勃发展,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在“文学终结”的哀叹中,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长足的发展势头,这是值得文学研究者深思的课题。本文认为,网络文学发展的强劲势头彰显了其在价值倾向上的民间本位、对话平台、自由精神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网络文学的本质。这亦是本文的着眼点和创新点。 从理论上看,研究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对传统文艺学研究的学术超越和学理拓展,它将为建设文艺学当代形态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带来文艺理论研究的新突破,并进而创建网络文艺学的新形态。 从实践上看,研究网络文学的价值,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文学,把握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使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获得科学的理论解释和规范引导,让我国文学发展更好地适应全球化、高科技和大众审美文化的时代变迁。

韩志荣[5]2012年在《论网络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媒介是文学传播的一条线索,从媒介角度出发文学传播大致可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由于目前网络媒介才进入理论重点研究的视野,相关的研究还没有来得及全面展开,网络媒介本身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加上论述网络媒介与文学传播关系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因此,从网络媒介角度研究其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是一项新颖而又生动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可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基于对当前研究形势的这种认识,有必要探讨网络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巨大作用,形成对文学领域中的网络媒介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为网络文学、文学媒介等研究提供一些材料,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文章在引言部分主要梳理了与论题有关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两个概念,一是文学传播的媒介,以此为铺垫引出本文的对象网络媒介这个概念。正文主体部分从内外两方面论述了网络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内部从文学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和传播关系的变化两方面进行论述,外部主要从网络文学传播的市场化、市场化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产业化的形成叁方面进行论述,由内部动因推出外部表现。第四部分是联系上文内容,从是否有利于文学传播的角度出发对网络媒介与文学传播二者关系做一个定性,并揭示其良性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吸收传统媒介的优势,多种传播方式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共同促进文学传播的发展。结语部分首先总结了全文,然后分析了由网络媒介带来的一些问题,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以促进网络文学产业化的健康成长和文学的良性发展。

李中华[6]2013年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接受与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文中提出自近代中国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社会逐渐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如今,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环境保护、商贸领域,我们都更深刻地感觉到我们处在同一个世界共同体之中。用麦克卢汉的话说,就是我们已身处“地球村”之中。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全球村”时代,乃是一个听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无时无刻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一切信息从四面八方同时而至,共同产生影响。从感知模式来看,此时,历时的东西被共时所取代,时间渐被空间所消弭,趋向于对“一切事物的同时感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时各民族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开始代替民族文化内部的继承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今日中国文艺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正如中国一知名学者在总结新时期文艺学发展时所言,“新时期文艺学的发展……是在古今中外复杂的矛盾与关系中进行的,但主要面对的是中西之间的关系与矛盾问题。古今之间的矛盾与关系尽管在新时期仍有反映,但其重要性已让位于中西之间的矛盾与关系,并渗透其中。”(曾繁仁.新时期西方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J].文学评论,2007,(8))中国文艺学发展到新世纪,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批评形态,譬如图像文化问题、生态批评问题、媒介文化批评问题。其中,媒介文化批评(或称“媒介与文学”批评)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初略统计,如今,相关的专着已有二十来部,研究论文四百来篇,硕博士论文一百来篇。作为呈现出人们期待已久的问题意识本土化和现实在场性的文学批评形态,尤其是媒介问题在当代文化以及文学领域的重要性;因此,在可预期的未来,这都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批评形态。如何阶段性地反思并总结已有的成就和不足,推动这一批评的继续发展,已成为今天不可回避的理论任务。因为在探索中,有些问题已暴露出来,比如,现象性描述多于学理性分析、也即理论性不强的问题;把人文学术做成纯粹的技术分析,在概念和符号中兜圈子,对文论学理阐发较少的问题;“阐释过度”的问题;等等。从这一批评形态的兴起来看,一方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即媒介文化现实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学术影响来看,它深受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启发(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主)。为此,本论题拟选择从新世纪“媒介与文学”批评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接受与再语境化的角度来对“媒介与文学”批评进行探讨和反思。具体来说,本文按照这一接受活动实际发生的逻辑顺序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总结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他独具特色的文艺批评。具体而言,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以技术变迁带来的人的延伸为立论基础,以媒介的社会历史影响——环境的创造为基本前提,以媒介带来的感知、文化变迁为考察中心,以媒介的发展规律为逻辑纽带;媒介的形而上学与人文视角则构成他研究媒介的显着特色。麦克卢汉不仅有着不同一般的媒介研究,他的文艺批评同样富有特色。他的媒介思想与文艺批评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他对媒介的认识、体悟来自于文艺,对文艺作品的解读构成了他媒介思想的基础和来源,他的媒介思想是一种“艺术”视角的对媒介的观照;另一方面,他对文艺的认识是从媒介/技术视角出发的,也即是一种媒介/技术视角的文艺研究与解读。在这里我们以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概述他的文艺思想,然后介绍他对文学原型以及生态艺术的理解。第二部分,我们主要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中国叁十几年的传播与接受。我们从叁个方面来对它进行梳理,首先,我们从纵向也即时间维度对它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就是以接受阶段(大致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界,分为截然不同的前后两个阶段)为依据来对之进行梳理;然后从横向角度出发,具体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观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解与阐释;最后,我们以问题为中心,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中国语境之间互摄、互入的角度出发,对麦克卢汉的中国接受进行批判式的总结。第叁部分,我们主要研究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媒介与文学”批评对麦克卢汉理论的接受和再语境化,从媒介观的改变、“媒介与文学”研究的探讨、文学批评路径的探索叁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它对新世纪文学批评所产生的影响。尽管新世纪批评由于受到某种程度的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启发,从而促进了自己的发展,但是由于接受的不全面,又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本论题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麦克卢汉媒介思想启发我们可以从“媒介即技术”、“媒介即文化”、“媒介即感知”、“媒介即环境”四个相互联系的视角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叁部分之间形成一种接受发生的逻辑层递关系。第一部分对麦氏媒介思想与文艺批评的研究,在于揭示麦克卢汉之所以能被新世纪文学批评接受的潜在根源。麦克卢汉对媒介形式的强调和人文式的研究以及他对文艺所做的独具特色的批评,使人从中体会到媒介是理解和解释文艺与审美的基础这一隐含于麦氏着作中的重要思想,这是它被大多数文学批评者接受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中国接受的研究构成了新世纪文学批评接受麦克卢汉的前景,正是麦克卢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文学批评界才有了接受的现实基础和基本前提。第叁部分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在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的接受和再语境化的分析,则是对中国文学批评中接受麦克卢汉所产生的具体成果的概括。总起来看,这叁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批评接受麦克卢汉的动态过程,也构成我们研究的一个完整图景。

李金花[7]2015年在《新媒体时代的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中国逐渐全面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方式,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与接受方式,改变了人们日常的文学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文学现象。新媒体带来的文学变化,反映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变化——中国当下的文学生产活动主体与组织形式,创作观念与表现形式,发表渠道与传播方式,文学接受与批评方式,以及文学生活等方面。新媒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介入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向。本文将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文学生产与传播出现的新现象,从生产方式、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接受等四个主要环节,对新媒体时代中国的文学生产机制做系统研究,并通过在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演变中,在不同时期特别是在传统与信息时代的不同文学生产机制的对比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发现和总结新媒体条件下出现的新文学现象,并给予阐述与批评。本文认为,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的中国文学生产受到政治、经济权力的双重规约,同时也受到科学技术的干预和影响。新的数字媒体创造了文学生产与传播、接受与评价的新平台和多重新的艺术空间,丰富和拓展了文学的传统构成要素,具体体现在作家的组织形式突破“一体化”的体制规约,文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由精英向平民的身份转变,多样的文学社团以新媒体的交往方式在民间自发创建;作家的创作观念、作品的内容、艺术形式开始转型,出现了繁荣的“类型文学”,“小叙事”与“超长篇”等新文体;美学品质则是崇高、优美、滑稽、悲剧、丑的多元并存;自媒体的写作和传播给文学带来新的空间和机会;“浅阅读”演进为时代的阅读取向;普通大众参与到文学批评活动中来;网络文学与主流评价的价值在冲突中调和……从媒介的角度对文学进行研究,考察信息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是一个学术难题,任何从单一的环节来讨论当下的文学活动,都是对文学活动的整体关联性的认识不足。从文学生产机制角度来看当下的文学活动,是将文学生成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纳入研究视野,认识到文学不仅是创作主体的个人行为,也不只是一种孤立的精神存在。对新媒体时代的中国当下文学生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当代文学的现场。

郭垚[8]2014年在《网络平台的兴起和当代文学经典的生成》文中提出随着文学网站的日趋完善、便携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平台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发表传播机制。文学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网络走向传统出版的文学作品也收获了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从文学生产到文学消费一整套文学活动都在随着网络这一技术媒介力量的介入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对文学经典各构成要素的梳理以及对网络平台给文学活动带来的新变的概括,分析探讨网络平台的兴起与当代文学经典生成之间的关系。其目的侧重于考察在网络平台兴起的背景下,文学经典化过程出现的新变以及构建文学经典的几种力量的消长情况,而非论证哪些“网络文学”作品已经成为经典或是简单地为“网络文学”进行辩护。因此,本文分别从以下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梳理文学经典的概念、定义及构建要素,着重表现经典的变动性和建构性,并列举学界对经典在网络时代的处境的几点看法,提出问题:“经典焦虑症”是否由网络造成?第二章通过分析媒介对文学的影响,表现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与文学发展的紧密关系,并探讨网络平台是如何进行文学传播的。第叁章论述网络平台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传播层面,还体现在它对文学整体活动的介入上。本章主要通过梳理网络平台对文学四要素——作者、读者、作品、世界的影响,表现文学活动在网络平台介入后发生的新变。第四章结合前文,分析不同层面的文学经典在网络平台上发生的变化,以及网络平台与构造经典的叁种话语权力的关系。网络平台的介入虽然分散了权力,让文学经典构造的过程难度加大,但也丰富了经典生成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让“经典”更经典。“经典焦虑症”并非来源于网络,而是来自叁方对话语权的争夺。文学的经典化在网络平台上尚未形成某种固定模式,更多时候呈现的是一种过渡性。

张邦卫[9]2005年在《媒介诗学导论》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与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为传播媒介所覆盖的社会,也是一个为传播媒介所呈现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事实上的媒介社会。“媒介社会”是对我们所生活其中的这个现代与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模式的一种命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媒介的呈示与观看构成的。人类文化的现代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传播媒介,而其中尤以报刊、影视、互联网为叁个拓展阶段的标志性媒介。在当代社会中,现代传播媒介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 媒介革命不仅是文化历史,也是文化现实,它既表现在社会革命、信息革命上,也表现在思想革命、文化革命与文学革命上。作为一个整体,现代传播媒介所拥有的决非普通的文化权力,而在电子传播阶段甚至呈现为一种文化霸权或帝国主义性。电影、电视、互联网络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对创造和确立各种社会成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正是这种施控性极强的文化霸权,现代传播媒介在挤压与之不同的异质文化的同时,又大力改造异质文化并使之在同质化、类型化的轨道上滑行,一种趋同的媒介文化便得以生成。 媒介社会的文化呈现与形态,可称之为“媒介文化”,它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以“文化场”的形式出场、共同营构出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诚如斯诺所说的,在当代社会,公众往往接受媒介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媒介文化”。戴安娜·克兰认为,文化,尤其是媒介文化,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影响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也不能例外。 考察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学事实,“媒介性”与“媒介化”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媒介性本是文学的应有之义,因为文学总是凭附于一定的物质媒介,但媒介并非工具,也不只是信息,还更是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缩影,媒介不仅建构了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还几乎影响和参与了现代与后现代所有的文学场景与文学活动,迫使文学烙下或浓或淡的媒介意识。媒介化有两种构成:一是“媒介的文学化”。这是媒介盗用文学的“象征资本”以包装自己的“商业资本”的策略;二是“文学的媒介化”,这是文学在媒介场、媒介文化的强权下拓展生存空间的策略。媒介时代的文学具有文字、声音、图像的同构性,而且具有在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介性。在媒介时代,文学并非文学的专利,而成为所有媒介制品的公器。文学在被解魅与边缘化的同时,媒介/媒介文化则不断中心化与强权化。 我们可以将精神的栖居之所寄寓于“文学的乌托邦”,但我们终究不能将文学“乌托邦化”。考究媒介时代的文学危机,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使旧文学神话走向破灭,我们有必要考察文学载体大规模迁移后的文学新家园与新格局,为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寻找新的“阿基米德支点”和全景敞视的新视窗。只有开放文学理论才能发展文学理论,“走向媒介诗学”是一种现实召唤与理性选择。所谓“媒介诗学”,是指关于媒介/媒介文化的诗学,就是以媒介/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诗学话语,或曰媒介/媒介文化形态的文艺学。 鉴于此,文化研究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理论框架上,主要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含西方马克思主义),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罗伯斯·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学场”,哈贝马斯的“公

刘坚[10]2012年在《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文中研究说明一、媒介文化思潮与文学观念的研究媒介文化,就是由大众媒介及其传播活动产生或大众媒介影响制约下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倾向、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现实关系、社会生活所构成的文化面貌,也包括大众媒介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媒介文化思潮,是指20世纪以来,从媒介文化的理念出发,对大众媒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传播活动,或大众媒介影响下的社会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现象进行阐释与评价的思想潮流。目前国内以媒介文化与文学观念为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媒介文化属性及其时代、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媒介文化与文学平行互动历史关系的研究;媒介文化影响下当代文学发展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媒介文化的文学性(诗性)和审美价值的研究。国外有关媒介文化与文学观念的研究,以社会批判理论以来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研究以及相应的文学艺术见解为主。二、媒介文化思潮的理论构成西方的媒介文化理论,建构了人类最初的关于媒介社会文化意义的体系性认识,这是后来媒介文化理论衍生与发展的观念基础。社会批判理论的媒介文化论,对大众媒介及其文化的性质做出定性分析:媒介文化是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权力文化,是遵循资本逻辑的商业文化,是标准化生产的单向度文化,是消解批判精神的低俗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媒介文化论,探讨媒介文化的权力结构和现实建构力量,认为媒介文化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实践形式,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体现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媒介文化论,将大众传播活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关注大众媒介的社会传播过程中,媒介生产活动、媒介产品、媒介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商业化逻辑和交换价值效应,关注大众媒介传播活动中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和制度约束。文化研究理论的媒介文化论,从相对自主的文本意义和文化传播角度阐释和评价媒介文化,揭示媒介文化的大众生活属性、意识形态意义、传播接受特征和权力结构关系。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的媒介文化论,运用结构分析和符号分析的方法去阐释大众媒介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活动,对媒介文化传播中的意义符号生产和媒介文化传播中的意义符号阅读作出深刻的分析。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媒介文化论,侧重揭示媒介文化传播与真实世界的建构关系,认为大众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建构,依循符号价值逻辑和商品化逻辑,并形成不同文化场域的权力关系。叁、媒介文化理论的文学阐释将文学艺术的存在,同大众媒介的文化生产与传播联系起来,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社会传播媒介的演变联系起来,这是媒介文化理论对文学艺术观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媒介文化理论进行文学艺术阐释的基本思路。媒介文化思潮从权力关系上认识和评价社会文化和文学的现实活动,首先是媒介文化作为权力支配主体,对文学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制约性影响,其次,在文化生产关系中,文学也以自身独立的文化力量,形成对媒介文化控制的抵抗与斗争。在认识和评价媒介文化环境中的文学艺术性方面,媒介文化理论着眼于叁个对比范畴:文学艺术品质的精英性与大众性;文学艺术价值的膜拜性与展示性;文学艺术表现的意象性和影像性。媒介文化理论将文学艺术的商品化,既视为一个影响过程,也视为一种影响结果。媒介文化理论更关注的是:导致商品化成为文学艺术属性的历史影响过程和现实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文学艺术品的商品化过程,美感创造的资本逻辑制约和文学艺术生产的市场化机制等。四、媒介文化语境下的当代文学观念当代文学观念中媒介文化理念的进入,当代文学现象研究中媒介文化语境的存在,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中媒介文化理论的参与,这种态势对当前文学思想界的理论和研究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媒介文化的视角去阐释文学观念和现象,在文学的历史和现实评价中体现媒介文化的价值尺度,这是当前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现象思考中,文学精神价值的阐释、文学历史转型的阐释和文学现实关系的阐释,在体现媒介文化视角和态度方面尤有代表性。大众媒介对文学发展产生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环境性意义和工具性意义。文学媒介性的增长和媒介化的走向,是当代文学重要的变化现象。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文学创作观念中媒介化叙事意识的增强,其次表现在对传统媒介文学形态变化的多样化评价。而新媒介文学阐释和批评话语的深化,则表明了文学媒介化理论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D]. 夏兴通.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 周利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 网络文体研究[D]. 张安然. 南昌大学. 2013

[4]. 网络文学的价值[D]. 姜英. 四川大学. 2003

[5]. 论网络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D]. 韩志荣. 扬州大学. 2012

[6].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接受与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D]. 李中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7]. 新媒体时代的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 李金花. 沈阳师范大学. 2015

[8]. 网络平台的兴起和当代文学经典的生成[D]. 郭垚. 温州大学. 2014

[9]. 媒介诗学导论[D]. 张邦卫. 浙江大学. 2005

[10]. 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D]. 刘坚. 吉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网络文学及其文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