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立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源立法,国土空间,环境资源保护,绿色发展,立法监督,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大常委会,空间发展,习近平
环境立法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园园[1](2019)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环境资源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河南法制报王园园)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11月5日,全省人大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暨环境资源立法监督工作培训班在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举行。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常委会环资工委(本文来源于《河南法制报》期刊2019-11-08)
高虎城[2](2019)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监督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新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资委)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叁中全会精神,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分党组和委员会政治建设,树牢(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大》期刊2019年04期)
马萍[3](2017)在《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对国际环境法的立法理念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善国际环境立法制度是国际环境法的立法之重,以全球环境保护理念作为环境立法的根本准则,是国际立法体制不可回避的内容。国际环境法的目的是国际立法者依靠制定环境法而欲实现的一种基本价值,它的立法指导思想和价值需求是实现衡平世代间的人类利益、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人类与自然物所固有的权利及其利益。从环境法的历史演变进程和形成发展来看,当代环境法是从以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法律规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在总体上主要经历了叁个阶段:为自然资源经济利用价值而保护环境的单一目的时期、为人类自身利益而保护生活环境的单一目的期、为人类世代间共同利益及生态利益而保护环境的多重目的期。随着国际环境问题的不断严峻化,国际间的合作逐渐紧密化,国际环境法立法目的的转化,立法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将东方文化思想,尤其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发展融合到国际环境法的立法理念中有着现实性的需要意义。本文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理念作为视角,试图将人与自然相生相依、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人和睦平等相处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发展到环境立法过程中,试图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国际环境法立法理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探讨一种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融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国际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形成,将其应用到国际环境法的立法理念中去,为这个设想谋划其可能性,使其变成可能并且实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3-10)
樊珊珊[4](2015)在《论边沁的立法思想对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相关立法亟需进一步完善。通过研究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其作用于我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之后,得出其提出的最大幸福及保护私有财产立法原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17期)
杨雯雯[5](2015)在《从穹顶之下看环境法立法指导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柴静的穹顶之下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环境保护的身上。要切实落实环境保护,需要环境法的指引与推动,因此需要重视环境法的立法工作。环境法立法指导思想几乎主导着环境法立法质量,要遵循"宜细不宜粗"的立法指导思想,从而为司法机关、环境职能部门、守法者提供明确的保护环境的行为指示。在中国立法者的环境法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立法经验丰富以及立法语言运用娴熟的条件下,"宜细不宜粗"的环境法立法指导思想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13期)
赵陆一[6](2015)在《生态文明发展与环境法立法思想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法思想是法律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决定了具体制度的设计以及其在实施中的效果。对于环境法律而言,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立法思想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而这些各异的价值取向又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观相契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在这发展的背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破坏严重,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致使环境群体事件在全国各地呈现高发不下的态势。这迫使党和政府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随着反思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共在十八大中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构建生态文明提上了日程表。党和政府发展观的转变,必然需要法律规范来具体落实转变了的发展观,环境法律事实上就承担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在环境法律中更好的承载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外环境立法思想的演变过程,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和物质极大丰裕的同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环境危机的重压下,全社会对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映在顶层设计上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的变化促使了社会文明观的变化,也给生态文明的提出奠定了现实基础;然后,文章对现存于环境法律中诸多价值理念和立法原则进行了反思和检讨,总结出如下问题:价值共识被部门利益裹挟、风险预防观念偏差、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区域环境正义失衡。其次,文章介绍了环境立法思想完善的方向,即按照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索应然层面的环境法立法思想。此部分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意蕴进行阐释,梳理了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变化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承载主体与落实路径进行探究,具体解析了生态型经济、生态型政治、生态型文化和生态型社会的理论意蕴,提出将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领域,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定位作了阐释,并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叁部分介绍了环境法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生态进路。通过对生态型政治思想、生态型经济思想、生态型文化思想、生态型社会的逐一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包括拓展生态民主的制度空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和培育环境意识等,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制度空间和发展的方向。第四部分是对《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进行评析,通过“依可持续发展观确定环境法的目的”和“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价值理念完善环境法”两节内容对其具体展开。第一节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的理解,对《环境保护法》(2014)的立法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给出了解读的依据与结果;第二节对环境行为、环境损害和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诠释,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将其界定为完善环境立法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5-03-18)
谭雪,石磊,马中,程云飞,王一夫[7](2014)在《环境税立法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资源税改革,做好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环境税法律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起来,环境税立法工作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立法思路。为此,必须在清晰界定环境税目的和性质的基础上,明确环境税立法原则,明确我国环境税制度构建应遵循的思想和依据。(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叁章)》期刊2014-08-22)
马中,谭雪,石磊,程云飞[8](2014)在《论环境保护税的立法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税法律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环境税立法工作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立法思路。为此,本文分析了环境税的定位及作用,并在清晰界定环境税目的和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税立法原则,明确我国环境税制度构建应遵循的思想和依据。(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4年07期)
李桢[9](2013)在《论法哲学思想对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哲学为法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法哲学对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理性审视作用,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将有助于加强法学与环境学科的对话能力。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从人本主义向生态本位主义的转换、私法和公法救济手段的融合、从矫正正义向分配正义的转换等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冯文娟[10](2011)在《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我们的祖先自茹毛饮血的时代跨进文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意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人为保护。在古代,小农经济发达,对环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清朝以前,在人口保持一个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对环境的破坏也显得没那么明显。清朝开始了人口第一次大爆发,环境资源的枯竭已经不能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需求,这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现阶段,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型的污染源,尤其是重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已严重危及到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难免会与之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古代环境保护的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古代是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以及先人都有哪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保护的对象都有哪些等等,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历史具有延续性,在自然环境大体并无根本变化的今天,自然环境也被延续了下来,虽然夹杂着些许破坏,但大体是好的。这样,古代的一些思想和立法给我国当今的立法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我国最早的环境保护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时。可见,环境保护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当代学者也不乏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和着作,有关思想、立法、环保机构以及断代史诸类的,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文拟从思想、立法、以及思想对立法的影响等方面对古代环境保护展开论述,同时摒除既有文章单是从朝代来研究立法的状况,试着从对象上进行归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以期先从意识根源展开论述,指明了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的时代基础,同时分析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对环境畏惧从而产生的环境禁忌。人们畏惧大自然继而产生了服从自然的想法,继而产生了一些最原始的,也是最基础的保护自然的思想。比如:由“网开叁面”引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屠钓之禁”引起的对大自然生物资源的合理索取的思想。通过早期思想基础的奠定,夏以后各朝代立法政策逐渐臻于完善。这种完善具体体现于各种政策法令及禁令中。再者,古代对资源保护对象也有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城市环境、植物、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这样的分类,对我们当今乃至以后的环境法制的建设意义都是重大的。从来思想和实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环保思想和方法亦是如此。环保思想为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通过立法把思想固定化、系统化。几乎各个朝代的主导思想都对当时的立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是先秦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当时的立法产生了影响,《田律》作为我国最早的载于文献的环境保护法规,为其后的环境法制建设铺平了道路:秦以后,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其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根据“天人合一”产生的春夏不执行死刑的制度,更是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到了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其思想理论一度占据统治思想的上风,“不杀生”的理念对当时的环境立法和资源保护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他一些思想。总体来说,古代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环境资源节约的思想,以及环境整治的思想等等都是影响直到清朝的,可谓影响深远。文章最后简单介绍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其他问题,包括环境保护的目的,影响因素等等。基本上来说,人口的增加对环境的破坏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不是起主要作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的提高才是决定环保效果如何的主要判定标准。同时,环境立法以及环境保护机构的完善和确立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不可偏废。总体来说,本文通过对古代环境保护的论述,同时通过对已有文献及着作的参考,使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引用大量的史料,从而考证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5-01)
环境立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新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资委)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叁中全会精神,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分党组和委员会政治建设,树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立法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园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环境资源立法[N].河南法制报.2019
[2].高虎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监督工作[J].中国人大.2019
[3].马萍.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对国际环境法的立法理念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7
[4].樊珊珊.论边沁的立法思想对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意义[J].法制博览.2015
[5].杨雯雯.从穹顶之下看环境法立法指导思想[J].法制博览.2015
[6].赵陆一.生态文明发展与环境法立法思想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15
[7].谭雪,石磊,马中,程云飞,王一夫.环境税立法思想研究[C].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叁章).2014
[8].马中,谭雪,石磊,程云飞.论环境保护税的立法思想[J].税务研究.2014
[9].李桢.论法哲学思想对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0].冯文娟.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立法[D].吉林大学.2011
标签:资源立法; 国土空间; 环境资源保护; 绿色发展; 立法监督; 功能区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人大常委会; 空间发展;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