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旱作论文_闫威,李国龙,李智,曹阳,张少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覆膜旱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覆膜,旱作,根系,模型,数值,氮素。

覆膜旱作论文文献综述

闫威,李国龙,李智,曹阳,张少英[1](2019)在《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全覆膜旱作甜菜光合特性和块根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覆膜具有增温、保墒和压草的作用,是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的有效措施。为探索旱作甜菜在全覆膜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施氮量和密度不同组合处理对全覆膜旱作甜菜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旱作甜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全覆膜条件下施氮水平和密度对旱作甜菜光合特性影响的互作效应显着;适宜的施氮量和密度配置有利于甜菜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P_n)、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以及块根产量的提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P_n、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在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分别维持在53.8和4.5时,旱作甜菜产量最大;通过二项式回归分析建立密度和施氮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全覆膜旱作甜菜高产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35万株/hm~2,施氮量为128.8kg/hm~2。(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马万亿,朱广勇,白鸽,谷虹萱[2](2018)在《水稻覆膜旱作的优点及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覆膜技术是综合了"优种,干苗,全层肥,地膜覆盖,规模种植,湿润管"六个阶段的综合节水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采取水稻定量施肥等系列管理技术,实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水稻生产效果,成为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8年15期)

郭琳[3](2018)在《海拔高度和水肥措施对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短缺,使得常规水稻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高海拔山区,由于早春低温、季节性缺水和灌溉设施不完善,常规淹水水稻生产受到严重制约。20世纪末以来,水稻覆膜早作栽培技术,在节水、增产、减排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关于(1)在受到早春低温胁迫的高海拔山区,水稻覆膜早作是否增产效果更加显着?(2)覆膜早作稻米商品和营养品质是否下降?(3)氮肥施用量对覆膜旱作水稻产量的影响如何?高光谱技术能否应用于覆膜早作水稻氮素营养快速诊断?则鲜见报道。据此,本论文将通过叁项田间试验,回答上述叁个科学问题,为水稻覆膜早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该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包括以下叁个主要内容:(1)不同海拔高度农户田块野外大采样试验,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高海拔泉溪镇(900m)和低海拔中峰镇(500m),采用农户地块常规淹水和覆膜早作大样本配对采样方法,测定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验证高海拔山区应用覆.膜旱作技术的水稻增产幅度高于低海拔这一科学假设,并探索其机理;(2)水氮综合性定位试验,布置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重点评价3种栽培体系(常规淹水、覆膜旱作水分饱和、覆膜早作水分80%)和3种氮肥施用方式(不施氮、尿素基施、尿素追施/尿素鸡粪配施),对水稻籽粒产量,尤其是对水稻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3)氮肥施用量田间试验,布置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设置5种施氮量水平,用于评价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并应用高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建立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和氮素营养诊断模型。本项研究工作,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与常规淹水栽培体系相比,高海拔,覆膜旱作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分别显着增加了 40%和35%;而低海拔,增幅仅为10%和15%。高海拔,覆膜早作水稻有效穗、每平方米粒数和结实率增幅,均显着高于低海拔。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基础理化性状,不存在显着差异。高海拔增产幅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移栽后一个月内,高海拔覆膜旱作与常规淹水间土壤温度差,显着高于低海拔,从而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和产量。上述结果表明,高海拔山区应用水稻覆膜早作技术,更有利于发挥其增产潜力,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节水增产技术(第叁章)。2.水氮综合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旱作稻米精米率提高,碾磨品质得到改善。覆膜早作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粒率,显着高于常规淹水栽培体系,外观品质下降。覆膜早作稻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低于常规淹水,但蛋白质和氨基酸产量高于常规淹水体系。覆膜旱作水稻6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与淹水无差异,但氮肥分次施用处理下,9种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覆膜旱作高于常规淹水。上述结果表明,为了确保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水稻覆膜旱作的氮肥管理措施和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第四章)。3.增加施氮量,显着提高了覆膜旱作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增产的机理在于,覆膜旱作水稻有效穗和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拔节期,水稻冠层比值植被指数与覆膜旱作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所构建的光谱估算模型,可为覆膜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速有效的原位无损检测方法(第五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张亚男[4](2017)在《水稻覆膜旱作的节水增产机理与优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确保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迫在眉睫。随着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快速增长,农业用水日益短缺,严重威胁着常规淹水栽培体系的产量与稳定。为解决灌溉水的供需矛盾,水稻覆膜节水栽培体系应运而生。在水分缺乏和早春低温的水稻种植地区,该体系在大大减少灌溉水用量的同时,还可提高籽粒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氮储量。然而,关于覆膜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及根系形态,则鲜见报道。上述参数,对于解释覆膜水稻的增产增效机理、优化氮肥管理和维持覆膜栽培体系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的田间试验工作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进行,包括叁个主要研究内容。(1)、连续叁年的二因素(栽培体系、氮肥施用)叁水平定位试验,研究了常规淹水和覆膜栽培体系水稻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差异。通过测定最大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的单叶和群体光合速率、根干重、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收获期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解释覆膜水稻增产增效的机理;(2)、连续两年的生物可降解膜田间试验,以生物可降解膜代替塑料膜,配合尿素分次施用,验证优化的覆膜栽培体系和氮肥施用方法,能否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3)、完善和改进水稻植株δ13C值的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使之更为简捷和有效地用于评价水稻生理水分利用效率:水稻根系样品采集、扫描和计算参数的完善,使之测定值更加准确可靠。获得以下结果:(1)最大分蘖期,覆膜栽培较常规淹水显着提高了水稻叶片和群体的光合速率;抽穗扬花期,覆膜水稻叶片光合速率低于淹水栽培,群体光合速率二者无差异。最大分蘖期水稻的叶片和群体光合速率与地上部干重、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如何优化覆膜体系氮肥管理,提高生育后期单叶水平光合速率,是进一步提高覆膜水稻籽粒产量的光合生理基础。(2)0-10、10-20、20-40cm土层内,覆膜栽培水稻根干重、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均显着高于常规淹水栽培;抽穗扬花期,水稻根干重、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均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覆膜栽培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可避免水稻倒伏、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是水稻覆膜旱作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基础。(3)覆盖生物可降解膜,与尿素一次性施用相比,尿素分次施用或尿素与鸡粪配合施用,显着提高了水稻籽粒产量、有效穗数和每平方米颖花数,改善了从拔节孕穗期到成熟期的作物生长速率和氮素吸收速率,显着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因此,应用生物可降解膜代替塑料膜,可对覆膜水稻生长后期进行追肥,既能提高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还可降低塑料膜的环境污染。(4)最大分蘖期,水稻全株δ13C值与灌溉水和总水分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抽穗扬花期,二者并不存在显着相关性。2013年水稻全株δ13C值,显着高于2014年,这是由于2013年移栽到最大分蘖期的光照强度显着高于2014年,而其他气象、土壤等因素并没有显着差异。总之,最大分蘖期采集全株水稻测定δ13C值,更能表征全生育期的水稻生理水分利用效率;不同年份间光照强度的差异,对δ13C值存在显着影响,在数据评价中应引起重视。(5)当WinRhizo软件灰度阈值设置为225时,水稻根长测定值与实测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绝对值差异最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金欣欣,石建初,李森,马雯雯,左强[5](2017)在《根系吸水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气孔导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覆膜旱作水稻根系吸水模型,进一步改进气孔导度模型,该文在湖北十堰开展包含3个水分处理(淹水、覆膜湿润和覆膜旱作栽培)的田间试验,分析覆膜旱作水稻蒸腾(根系吸水)与根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覆膜旱作水稻根系吸水模型,并将其代替彭曼(Penman-Monteith,PM)方程来估算蒸腾强度,进而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参与调控的气孔导度模型耦合,模拟覆膜旱作条件下水稻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水稻蒸腾与根长呈线性正比关系(R~2=0.96,P<0.05),据此建立的根系吸水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的蒸腾(根系吸水)规律,使蒸腾强度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经改进后的Tardieu-Davies气孔导度模型(TD模型)可有效描述不同土层根系吸水流中的ABA浓度及不同根系层ABA的合成对木质部蒸腾流中总ABA含量的贡献,可较好地模拟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过程。改进TD模型大大提高了模拟精度,使相对误差不超过7.0%。该研究可为覆膜旱作水稻生理节水机理和水分利用效率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马雯雯,石建初,金欣欣,宁松瑞,李森[6](2017)在《改进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覆膜旱作是节水稻作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需另外考虑覆膜的增温效应和根系层土壤水分布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该文借鉴部分旱地作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原CERES-Rice模型中的积温和土壤温度、蒸发和土壤水分胁迫等模拟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通过2个水稻生长季的田间试验予以验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湖北房县进行,共涉及淹水(对照)、覆膜湿润栽培和覆膜旱作共3个水分处理,采用原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2个生长季、2个覆膜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与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变化过程及产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原CERES-Rice模型难以准确刻画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经改进后,模拟效果大大改善,可有效反映环境变化(水分、温度)对覆膜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和产量形成,维持生育期与产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覆膜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基本满足要求,其均方根差≤1.54 m~2/m~2、相对均方根差≤27%、建模效率≥0.85;对覆膜水稻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变化过程的模拟也呈现出较好的效果,均方根差和相对均方根差分别小于1 490 kg/hm~2、16%,建模效率则高于0.95。总体而言,经改进后的CERES-Rice模型基本可满足要求,较好地用于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马雯雯[7](2016)在《改进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水稻多采用耗水量较大的淹水方式栽培,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促使节水稻作生产体系得到长足发展。覆膜旱作具有显着的节水、增温、防污和减排效应,是节水稻作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CERES-Rice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传统淹水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采用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需另外考虑覆膜的增温效应及根系层土壤水分分布的差异。本文借鉴部分旱地作物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原CERES-Rice模型中的积温和土壤温度、蒸发和土壤水分胁迫等模拟子模块的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通过2个水稻生长季的田间试验予以检验验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湖北房县进行,共涉及淹水(对照)、覆膜湿润栽培和覆膜早作共3个水分处理,采用原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2个生长季、2个覆膜处理的物候期、叶面积指数与地上部干重的变化过程及产量进行了模拟。基于改进CERES-Rice模型及当地覆膜水稻灌溉制度,通过情景模拟,比较分析了覆膜湿润、覆膜轻旱、覆膜旱作和覆膜雨养四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原CERES-Rice模型未涉及覆膜增温效应模拟,改进模型中应用热量传输理论及目前旱地作物生产系统中采用的覆膜增温效应模拟方法,来完成对模拟水稻覆膜旱作生产体系中增温效应的模拟。经过参数调校后,所建立的覆膜增温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覆膜稻田地表和剖面上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地表5 cm处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差(RMSE)、相对均方根差(NRMSE)分别低于1.8℃和10%,相关系数(r)在0.89以上(P<0.01);尽管地下10、20 cm处的模拟误差稍大,也基本可满足要求,相应的RMSE<3.2℃, NRMSE<15%,r>0.65 (P<0.01)。2.原CERES-Rice模型难以准确刻画覆膜增温效应及早作水分胁迫等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借鉴部分旱地作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原CERES-Rice模型中的积温和土壤温度、蒸发和土壤水分胁迫等模拟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经改进后,模拟效果大大改善,可有效反映环境变化(水分、温度)对覆膜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和产量形成,维持物候期(孕穗期、开花期、成熟期)与产量模拟的相对误差(RE)在15%以内;对覆膜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基本满足要求,使RMSE ≤ 1.54 m2m-2、NRMSE≤27%、建模效率(EF)≥0.85;对覆膜水稻地上部干重的模拟也呈现出较好的效果,RMSE和NRMSE分别在1490 kg ha-1、16%之内,EF在0.95之上。3.基于当地覆膜水稻灌溉制度,设置覆膜湿润、覆膜轻旱、覆膜旱作和覆膜雨养灌溉方式,采用改进后的CERES-Rice模型对覆膜不同灌溉制度下的水稻生长(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和产量)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水分充足以追求高产为目标时,覆膜湿润和覆膜轻旱灌溉制度产量最高(10493 kg ha-1),相比覆膜早作和覆膜雨养分别提高了3.1%、4.8%;当水分不足以追求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时,覆膜雨养灌溉制度的总水分利用效率最高(1.74 kg m-3),与覆膜湿润、覆膜轻旱和覆膜旱作相比,分别提高了45%、30%和18%。总体而言,经改进后的CERES-Rice模型可基本满足要求,较好地用于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覆膜旱作水稻灌溉/施肥制度的合理制定、相关生态环境效应的准确评估以及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6-11-01)

宋红燕,胡克林,彭希[8](2016)在《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覆膜旱作水稻植株氮含量及籽粒产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利用光谱技术快速诊断覆膜旱作水稻植株氮营养和产量的估算模型,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了长江中下游覆膜旱作区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内5种不同施氮水平(0、60、120、180和240kg/hm~2(N))下植株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与植株氮素含量和产量的关系,并分别构建了植株含氮量和产量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拔节期和抽穗期内不同供氮水平下冠层光谱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反射率在可见光区降低、在近红外区增大。覆膜旱作水稻植株氮含量与552和890nm 2个敏感波段构成的比值(RVI)和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的关系最佳。构建的水稻关键生育期植株全氮含量及水稻产量的估算模型预测效果均较好,其中植株全氮含量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730~0.808,采用拔节期的RVI对覆膜旱作水稻进行估产的决定系数达到0.724。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用来估计该地区覆膜旱作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和作物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杨静,韩春妮,刘彦伶,吴良欢[9](2016)在《叁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产中熟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为供试水稻品种,于2012-2014年采用连续田间定位试验,探讨覆膜旱作(PM)条件下施用包膜尿素(PCU)及普通尿素(PU)对盆地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PM较传统水作(TF)处理水稻产量略有增加,PM+P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TF+PCU处理显着提高23.1%~28.2%,PM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2012年和2013年差异显着。2PM+PCU处理和TF+PCU处理的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高于PM+PU和TF+PU处理,2013年和2014年差异显着。氮肥利用率则表现为PCU处理3 a均显着高于PU处理,PCU处理和PU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石建初,金欣欣,李森,马雯雯,左强[10](2016)在《覆膜旱作稻田水均衡及蒸腾耗水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覆膜旱作(GCRPS)因具有显着的节水、增产效应而备受关注,但有关覆膜旱作稻田的水均衡关系及蒸腾耗水规律仍然还难以被准确刻画。为此,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展了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并在水稻6个主要生育阶段内对3个灌溉水平(TPRPS,传统淹水种植;GCRPSsat,薄膜覆盖并保持根区土壤接近饱和;GCRPS80%,薄膜覆盖并保持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介于田持的80%~100%)、3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50 kg N/hm2尿素;N2,75 kg N/hm2尿素+75 kg N/hm2鸡粪)共9个处理进行了水量平衡和蒸腾耗水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情况下,覆膜旱作不仅可以抑制深层渗漏与蒸发等非生理耗水,同时还能减少蒸腾耗水,节水效应非常显着,尤其是GCRPS80%;(2)水稻全生育期内的蒸腾耗水变化规律不受水分与氮素处理的影响,总体均表现为生育前期较低,盛期较高,至扬花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衰减;(3)最大分蘖期之前,覆膜增温效应显着促进蒸腾耗水,之后水分胁迫导致情形逆转;(4)扬花期之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可显着促进蒸腾耗水,但两个施氮处理之间的蒸腾耗水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覆膜旱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覆膜技术是综合了"优种,干苗,全层肥,地膜覆盖,规模种植,湿润管"六个阶段的综合节水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采取水稻定量施肥等系列管理技术,实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水稻生产效果,成为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覆膜旱作论文参考文献

[1].闫威,李国龙,李智,曹阳,张少英.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全覆膜旱作甜菜光合特性和块根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9

[2].马万亿,朱广勇,白鸽,谷虹萱.水稻覆膜旱作的优点及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8

[3].郭琳.海拔高度和水肥措施对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8

[4].张亚男.水稻覆膜旱作的节水增产机理与优化措施[D].中国农业大学.2017

[5].金欣欣,石建初,李森,马雯雯,左强.根系吸水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气孔导度[J].农业工程学报.2017

[6].马雯雯,石建初,金欣欣,宁松瑞,李森.改进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J].农业工程学报.2017

[7].马雯雯.改进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D].中国农业大学.2016

[8].宋红燕,胡克林,彭希.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覆膜旱作水稻植株氮含量及籽粒产量估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

[9].杨静,韩春妮,刘彦伶,吴良欢.叁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6

[10].石建初,金欣欣,李森,马雯雯,左强.覆膜旱作稻田水均衡及蒸腾耗水规律分析[J].水利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一1覆膜旱作、裸地旱作及常规水作...覆膜旱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一4覆膜旱作、裸地旱作及常规水作...覆膜旱作对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一1覆膜旱作、裸地旱作及常规水作...覆膜旱作及水作稻分蘖动态

标签:;  ;  ;  ;  ;  ;  ;  

覆膜旱作论文_闫威,李国龙,李智,曹阳,张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