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促渗剂对“丹芪益心贴”中丹参素透皮吸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庞晓晨,成睿珍,赵静,李玥[1](2019)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其新剂型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今药物传输系统研究的热点,中药透皮给药系统避免了口服给药产生的肝脏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以其显着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方便等独特的优势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睐及研发人员的重视。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英文相关文献,作者总结出目前常用的中药透皮给药促渗透技术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及体内外评价方法,并对其新剂型的应用进行综述。文章对近年来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展望了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和中药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蒋俏丽[2](2016)在《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制备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通过微乳技术改善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总酮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促进丹参总酮及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总酚酸的透皮吸收能力,为丹参有效成分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相和水相,通过伪三元相图与单纯形网格法优化设计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最优处方,以微乳的粒径、丹参酮ⅡA的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找出最佳响应值,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最优处方的验证。以美国国际特品公司(ISP)的凝胶贴膏剂基本处方为参考,以基质均匀性、基质表面光泽、基质延展性、背衬层渗出度、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气泡数、持粘力及剥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处方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最优处方的验证。以丹参总酮和总丹酚酸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为指标选择合适的接收介质,并对丹参总酚酸在裸鼠皮肤匀浆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扩散池法对丹参提取物水溶液、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透皮能力进行考察。结果: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solutrol-HS 15)为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纯化水为水相,优化得到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最优处方组成为肉豆蔻酸异丙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solutrol-HS 15)-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4:1):纯化水(13.3:31.7:55.0),该微乳粒径为12.88±0.57nm,丹参酮ⅡA包封率为98±2.26%,丹参酮Ⅱ A和丹酚酸B的载药量分别为5.30±-0.03mg-g-1和2.43±0.Olmg.g-1。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最佳处方比例为: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5g,PVP-K 90 0.4g,酒石酸0.04g,水6g,NP-7001.2g,甘羟铝0.06g,甘油6g。制备的凝胶贴膏剂膏体基质均匀,无不溶物、红褐色大块物;揭开防黏层,基质表面光滑,无任何残留及凹洞;基质比较容易搅拌、涂布;涂布完成后,背衬层无任何渗出;揭开防黏层后,防黏层上沾基质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以内;将微乳凝胶贴膏剂贴于手腕部,用力下甩,10次以上不脱落;基质无气泡。选择35%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为透皮接收介质,丹参总酮与丹参总酚酸在其中的稳定性良好。丹参总酚酸在裸鼠皮肤匀浆中12h内降解较快,12h后降解缓慢,降解过程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体外透皮实验表明,对于SalB,在前22h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中SalB的透过量大于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在22h至24h时间内,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透过量逐渐大于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SalB在24h内相比于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累积透过量明显较少。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累积透过量符合零级方程及Hixon-crowell方程模型,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SalB累积透过量均符合Hixon-crowell方程模型。对于TSN,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和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TSN在24h内均能透过大鼠皮肤,且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透过量大于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TSN累积透过量均符合Hixon-crowell方程模型。结论:伪三元相图技术与单纯形网格法结合制备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制剂能显着提高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总酮的水溶性,显着促进丹参总酮及丹参总酚酸的透皮吸收能力。凝胶贴膏剂技术与微乳技术的结合为药物微乳制剂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吴安明,周舒君,孔维军,杨美华[3](2012)在《丹参及其相关产品的透皮吸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1]。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干燥根及根茎。其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2]。
曹松云[4](2012)在《大蒜硝黄膏穴位贴敷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蒜硝黄膏源自《中医天灸疗法》,方药组成为生大黄30g、芒硝30g、大蒜120g、陈醋适量,调成糊膏,贴敷于神阙穴,主治肠梗阻。目的:探讨大蒜硝黄膏穴位贴敷的透皮吸收规律,从而为临床制定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帮助。方法:以大黄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为指标,采用体外、体内实验法,对大蒜硝黄膏进行透皮吸收实验研究,并比较不同部位皮肤(腹部、背部、侧腹部)、不同赋形剂(醋、姜汁、植物油)和不同配伍对药物透皮特性的影响。结果:1.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皮肤、不同赋形剂和不同配伍的大黄蒽醌类成分的透皮吸收均是以零级动力学进行的;腹部皮肤各成分的8h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均明显高于背部皮肤和侧腹部皮肤;醋为赋形剂,各成分的8h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均高于姜汁和植物油;不同配伍实验中,全方中各成分的8h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最高,大黄芒硝方略低,大黄大蒜方次之,大黄方最低。2.体内透皮吸收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均在家兔体内出现双峰现象,即出现两次达峰时间,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第一次达峰时间为2h,第二次达峰时间为5h,大黄酚第一次达峰时间为2h,第二次达峰时间为6h;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在家兔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7.991、22.849、24.465、31.179h,AUC分别为:12.392、12.050、71.732、32.166μg· mL-1·h。结论:1.小鼠腹部皮肤贴敷大蒜硝黄膏透皮吸收效果优于背部皮肤和侧腹部皮肤;2.大蒜硝黄膏赋形剂以醋为最优,其次是姜汁,植物油最差;3.大蒜和芒硝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透皮吸收均有促进作用,芒硝的作用大于大蒜;4.家兔血浆中四种大黄蒽醌类成分均出现双峰现象,可能与贴敷两次药膏有关;5.穴位贴敷大蒜硝黄膏体内透皮吸收血药浓度在6h时达峰值,所以临床应用以贴敷6h为宜。
林铿[5](2011)在《蛇床子有效组分透皮吸收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蛇床子有效组分总香豆素对离体家兔腹部皮肤的透皮能力,并与蛇床子素的透皮吸收特征进行比较;考察蛇床子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能力,并与氮酮的促透皮吸收能力进行比较;考察蛇床子不同浓度挥发油与不同浓度氮酮结合后的促透皮吸收特征。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蛇床子总香豆素,采用水蒸馏法提取蛇床子挥发油,作为透皮成分备用。建立蛇床子中主要成分蛇床子素的HPLC测定方法,建立体外透皮吸收研究的实验方法。用药物渗透扩散仪——Franz扩散池来考察蛇床子总香豆素的透皮速率,以蛇床子素为参考指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段(2、4、8、12、24h)皮肤接受液中蛇床子素累积渗透量,描述蛇床子总香豆素的体外透皮行为,并与蛇床子素单一标准品的透皮效果进行比较。分别用不同浓度蛇床子挥发油、氮酮、蛇床子挥发油与氮酮分别预处理,作透皮吸收试验,以离体家兔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蛇床子素为模型药物,Franz扩散池法分别考察对蛇床子总香豆素的促透皮作用特性。结果:1.蛇床子总香豆素透皮吸收特征研究结果:蛇床子总香豆素30%乙醇生理盐水液的透皮速率略优于蛇床子素30%乙醇生理盐水液的透皮速率(J总香豆素=0.6554μg/cm2*h>J蛇床子素=0.5474μg/cm2*h),蛇床子总香豆素的平均透皮速率为Qn=0.6554t-0.0281(r=0.9809),蛇床子素的平均透皮速率为Qn=0.5474t-0.1337(r=0.9998)。2.不同浓度蛇床子挥发油(SO)对总香豆素(TCCM)促渗透作用结果:3%、5%、8%浓度的蛇床子挥发油在各个时间段(2、4、8、12、24h)均能增加蛇床子总香豆素累积渗透量,增渗倍数分别为2.68、2.36、1.77倍,并能提高其透皮速率,透皮速率分别为1.7621μg/cm2*h、1.5465μg/cm2*h、1.1568μg/cm2*h,明显高于未加挥发油的蛇床子总香豆素的透皮速率0.6654μg/cm2*h。可见,蛇床子挥发油促透效果比较好为3%浓度,提示蛇床子挥发油3%浓度的促渗透效果最为理想。3.不同浓度氮酮(Azone)对总香豆素促渗透作用结果:1%、3%、5%浓度的氮酮在各个时间段(2、4、8、12、24h)均能增加蛇床子总香豆素累积渗透量,增渗倍数分别为2.57、3.10、3.35倍,并能提高其透皮速率,透皮速率分别为0.8570μg/cm2*h、1.0333μg/cm2*h、1.1146μg/cm2*h,明显高于未加挥发油的蛇床子总香豆素的透皮速率0.6654μg/cm2*h。可见,氮酮促透效果比较好为5%浓度,提示氮酮5%浓度的促渗透效果最为理想。4.蛇床子挥发油-氮酮二元透皮促透剂的筛选结果:3%S0+3%Azone、3%S0+5%Azone、5%S0+3%Azone、5%S0+5%Azone在各个时间段(2、4、8、12、24h)均能增加蛇床子总香豆素累积渗透量,增渗倍数分别为3.69、3.42、2.70倍,并能提高其透皮速率,透皮速率分别为1.2284μg/cm2*h、1.1387μg/cm2*h、0.8998μg/cm2*h、0.4437μg/cm2*h,明显高于未加挥发油和氮酮的蛇床子总香豆素的透皮速率0.3329μg/cm2*h。可见,蛇床子挥发油与氮酮促透效果比较好为3%SO+3%Azone。结论:蛇床子总香豆素具有一定的透皮渗透能力,其透皮能力略优于蛇床子素,蛇床子有效组分间的透皮吸收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蛇床子挥发油和氮酮均能促进蛇床子总香豆素的透皮吸收,蛇床子挥发油与氮酮合用二元促透皮渗透效果更理想。
张士洋[6](2009)在《透皮给药系统(TDDS)中促透剂技术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丹[7](2008)在《丹参酮ⅡA口服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Tanshinone IIA,Tan-IIA)是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中提取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为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氧化,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抗血小板,改善记忆力障碍等。特别在抗肿瘤方面,其作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Tan-IIA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固体给药吸收差,难以制成适宜的剂型,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丹参酮ⅡA自微乳化释药系统(Tan-IIA SMEDDS),促进了丹参酮ⅡA的溶出,显着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并且通过对其体外释药、在家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和考察,获得了一定效果,为此类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本论文采用RP-HPLC法建立了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使之适用于丹参酮ⅡA原料药、丹参酮ⅡA-SMEDDS中的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RP-HPLC法测定时,丹参酮ⅡA在0.002~0.048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考察了丹参酮ⅡA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说明丹参酮ⅡA的亲脂性(疏水性)较强,适合制备SMEDDS。DSC分析的结果表明,在250℃以下,丹参酮ⅡA稳定性良好。在丹参酮ⅡA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研究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丹参酮ⅡA在各种辅料中的溶解度情况。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及Km值。以600nm处透光率、自微乳化时间以及稳定程度为指标,选择了MCT为油相,Cremophor RH40为乳化剂,Propylene glycol为辅助乳化剂,Km=4:1。最终确定的处方为:MCT:乳化剂混合物=5:5(w/w)。根据这一处方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制备了丹参酮ⅡA-SMEDDS。对丹参酮ⅡA-SMEDDS的外观、显微形态进行了考察,制备的丹参酮ⅡA-SMEDDS为红色透明油状液体,自微乳化得到的微乳在TEM下乳滴呈球形,分布均匀,粒径平均40nm。对丹参酮ⅡA-SMEDDS自微乳化所得的微乳进行稳定性考察,表明微乳在8小时内稳定。通过直接释药法和总体液平衡反向透析释药法测定了丹参酮ⅡA-SMEDDS的溶出度,结果表明,直接释药法10min时丹参酮ⅡA自微乳化液溶出95%以上,溶出迅速完全。总体液平衡反向透析释药法结果表明,在30min时,约有50%的药物以游离形式释出。本论文建立了家犬血浆中丹参酮ⅡA HPLC测定的方法,方法能满足家犬体内动力学研究的需要,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以丹参酮ⅡA混悬液为参比制剂,进行了丹参酮ⅡA-SMEDDS在家犬体内动力学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将丹参酮ⅡA做成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能有效改善丹参酮ⅡA的稳定性,提高其溶出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自乳化释药系统为解决大量水溶性差的药物的口服吸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尤其对那些在水中不稳定,生物利用度又低的药物意义更大。
李静,王冬梅,徐月红,唐志[8](2005)在《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概述》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经皮给药制剂的迅猛发展,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从体外经皮渗透研究、在体经皮吸收研究、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指出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在突出自己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必定会为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带来曙光。
戴居云,赵玲,王颖华,方军[9](2004)在《穴位透皮贴剂中丹参酮ⅡA的经皮吸收速率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不同促渗方法对丹芪益心贴中丹参酮ⅡA的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 以3 H标记丹参酮ⅡA为指标 ,根据丹参酮ⅡA粪便排泄分数测定贴膏中丹参酮ⅡA的在体小鼠的透皮速率。结果 促渗剂能显着提高贴膏中丹参酮ⅡA经皮渗透速率 ;硝酸甘油预处理加促渗剂渗透速率明显高于单用促渗剂。结论 丹参酮ⅡA氚标记后用于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是可行的 ,促渗剂加小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皮肤能够加强丹参酮ⅡA的透皮吸收率
赵玲,戴居云,周艳丽,方军[10](2004)在《不同促渗剂对丹参酮ⅡA透皮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考察不同促渗剂对丹参酮ⅡA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 以3H标记丹参酮ⅡA为指标,比较不同促渗剂对丹参酮ⅡA在单体溶液中的透过速率。结果 2 h有1%Azone、1%Azone+10%PG、2%Azone+10%PG 3组发挥促渗作用,8 h有6组促渗剂发挥作用。结论 不同组合促渗剂对丹参酮ⅡA的促渗作用不同,1%Azone与10%PG合用可作为丹参酮ⅡA透皮吸收促进剂。
二、不同促渗剂对“丹芪益心贴”中丹参素透皮吸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促渗剂对“丹芪益心贴”中丹参素透皮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其新剂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
1.1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物理方法 |
1.1.1 离子导入法 |
1.1.2 电穿孔技术 |
1.1.3 超声波导入法利用超声波为动力, 通过改 |
1.2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化学方法 |
1.2.1 化学合成透皮促进剂 |
1.2.2 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 |
1.2.3 促渗剂的联用技术 |
2 药物透皮效果的评价方法 |
2.1 体外透皮实验评价方法 |
2.1.1 扩散池法 |
2.1.2 灌流法 |
2.2 体内透皮实验评价方法 |
2.2.1 微透析法 |
2.2.2 同位素示踪法 |
2.2.3 荧光标示法 |
3 新剂型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
3.1 脂质体 |
3.2 微乳 |
3.3 纳米粒 |
4 结语 |
(2)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透皮治疗系统简介 |
1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
1.1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
1.2 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 |
2 药物经皮吸收促渗方法 |
2.1 化学方法 |
2.2 物理方法 |
2.3 药剂学方法 |
3 透皮治疗系统研究进展 |
二、微乳透皮给药研究概述 |
1 微乳各相介绍 |
1.1 微乳的油相 |
1.2 微乳的水相 |
1.3 微乳的表面活性剂 |
1.4 微乳的助表面活性剂 |
2 微乳作为透皮制剂的特点 |
3 影响微乳经皮吸收的因素 |
4 微乳作为经皮给药系统载体的应用概况 |
三、丹参透皮研究概括 |
1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 |
2 丹参的药理作用 |
3 丹参的临床应用 |
4 丹参的透皮吸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丹参总酮的纯化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 A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丹参总酮样品的纯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制备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制剂辅料的选择 |
2.3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Sm)比例的确定 |
2.4 单纯形网格法(SLD)设计优化处方 |
2.5 最优处方的确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 |
2.1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基本处方 |
2.2 评价指标与标准 |
2.3 正交设计实验 |
3 结果 |
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2 结果验证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透皮接收介质的选择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透皮接收介质含量测定方法及稳定性考察 |
2.2 漏槽条件的确定 |
2.3 各接收介质溶液的配制 |
2.4 丹参酮及丹酚酸在各种接收介质中的溶解度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皮肤匀浆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空白皮肤匀浆的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代谢稳定性实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体外透皮能力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离体鼠皮的制备 |
2.2 体外透皮实验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丹参及其相关产品的透皮吸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透皮吸收促进剂 |
2 结合经络穴位经皮给药 |
3 新型药物载体给药 |
4 小结与展望 |
(4)大蒜硝黄膏穴位贴敷透皮吸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穴位贴敷法实验研究进展 |
1.1.1 穴位贴敷法的历史沿革 |
1.1.2 穴位贴敷法的理论基础 |
1.1.3 穴位贴敷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
1.1.4 穴位贴敷法抗肿瘤 |
1.1.5 穴位贴敷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
1.1.6 穴位贴敷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1.1.7 穴位贴敷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1.1.8 穴位贴敷法治疗其他疾病 |
1.1.9 穴位贴敷法的药学研究 |
1.2 大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大蒜硝黄膏穴位贴敷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黄蒽醌类成分测定方法 |
2.2.2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部位皮肤对大黄蒽醌类成分透皮特性的影响 |
2.3.2 不同赋形剂对大黄蒽醌类成分透皮特性的影响 |
2.3.3 不同配伍对大黄蒽醌类成分透皮特性的影响 |
第3章 大蒜硝黄膏穴位贴敷体内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药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大黄蒽醌类成分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
3.2.2 体内透皮吸收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蛇床子有效组分透皮吸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蛇床子的有效组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蛇床子有效组分的研究 |
2 蛇床子有效组分的药理作用研究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透皮制剂的研究进展 |
1 西药透皮制剂 |
2 中药透皮制剂 |
3 透皮吸收促进方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蛇床子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的提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讨论 |
第二节 蛇床子素HPLC检测及体外透皮实验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蛇床子素HPLC检测方法 |
3 蛇床子素体外透皮实验方法建立 |
4 讨论 |
第三节 蛇床子总香豆素透皮吸收特征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分析 |
5 讨论 |
第四节 蛇床子挥发油与氮酮的促透皮吸收特征比较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分析 |
5 讨论 |
第五节 蛇床子挥发油-氮酮二元透皮促透剂的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分析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1 蛇床子总香豆素透皮吸收特征研究结果 |
2 不同浓度蛇床子挥发油(SO)对总香豆素(TCCM)促渗透作用结果 |
3 不同浓度氮酮(Azone)对总香豆素促渗透作用结果 |
4 蛇床子挥发油-氮酮二元透皮促透剂的筛选结果 |
第二节 评价 |
1 本研究的成果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一 附图 |
附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透皮给药系统(TDDS)中促透剂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促透剂技术的发展 |
2 对大分子药物进行化学修饰或制成前体药物 |
3 应用大分子载体促进吸收, 并采用合适的包封材料及包封技术 |
4 透皮吸收促进剂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前景 |
(7)丹参酮ⅡA口服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丹参酮ⅡA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前研究 |
1、仪器和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A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1.2 色谱条件 |
2.1.3 丹参酮ⅡA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5 精密度实验 |
2.1.6 回收率实验 |
2.1.7 方法专属性实验 |
2.2 丹参酮ⅡA 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
2.2.1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2.2 DSC 分析 |
3、讨论 |
第二章 丹参酮ⅡA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基础研究 |
1. 材料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解度的测定 |
2.2 不同油和乳化剂的选择 |
2.2.1 不同油和乳化剂的配伍 |
2.2.2 不同油和乳化剂的伪三元相图 |
2.3 助乳化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2.4 Km 值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2.5 丹参酮ⅡA-SMEDDS 处方的筛选 |
2.6 丹参酮ⅡA-SMEDDS 制备工艺考察 |
2.7 丹参酮ⅡA-SMEDDS 的制备 |
3、讨论 |
第三章 丹参酮ⅡA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质量评价 |
1、材料与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A-SMEDDS 的外观 |
2.2 丹参酮ⅡA-SMEDDS 自乳化后微乳显微形态观察 |
2.3 丹参酮ⅡA-SMEDDS 的含量测定 |
2.4 丹参酮ⅡA-SMEDDS 稳定性考察 |
2.4.1 丹参酮ⅡA-SMEDDS 自乳化微乳稳定性研究 |
2.4.2 丹参酮ⅡA-SMEDDS 的稳定性 |
2.5 丹参酮ⅡA-SMEDDS 体外释放 |
2.5.1 直接释药法 |
2.5.2 总体液反相透析法 |
2.6 丹参酮ⅡA-SMEDDS 自乳化影响因素考察 |
2.6.1 不同温度下自乳化情况的考察 |
2.6.2 不同转速下自乳化情况的考察 |
2.6.3 在不同稀释倍数及不同介质中自微乳化情况考察 |
3、讨论 |
第四章 丹参酮ⅡA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药物动力学研究 |
1、材料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丹参酮ⅡA 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
2.2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筛选 |
2.2.1 乙酸乙酯萃取法 |
2.2.2 二氯甲烷萃取法 |
2.2.3 氯仿萃取法 |
2.2.4 乙醚萃取法 |
2.2.5 甲醇蛋白沉淀法 |
2.2.6 乙腈蛋白沉淀法 |
2.3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1 色谱条件 |
2.3.2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2.3.3 丹参酮ⅡA 对照品血浆样品的制备 |
2.3.4 丹参酮ⅡA 对照品血浆样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5 方法回收率实验 |
2.3.6 方法精密度实验 |
2.3.7 检测限的考察 |
2.3.8 方法专属性实验 |
2.4 样品稳定性考察 |
2.4.1 含药血浆在冰冻(-20℃)存放条件下的稳定性 |
2.4.2 含药血浆在冻融(4℃)存放条件下的稳定性 |
2.4.3 含药血浆在室温存放条件下的稳定性 |
2.5 丹参酮ⅡA 混悬液的制备 |
2.6 药物动力学实验设计 |
2.6.1 单剂量口服给药实验设计 |
2.6.2 丹参酮ⅡA-SMEDDS 及丹参酮ⅡA 混悬液口服给药经时血药浓度含量的测定 |
2.6.3 丹参酮ⅡA-SMEDDS 及丹参酮ⅡA 混悬液单剂量口服给药实验数据处理 |
2.6.4 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3、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丹参制剂的研究进展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外经皮实验研究 |
2 在体经皮实验研究 |
3 中药复方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 |
4 中药复方经皮吸收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从中药复方本身来说: |
4.1.2 从中药复方制剂来说: |
4.1.3 从经皮制剂透皮研究本身来说: |
4.1.4 从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思路来说: |
4.2 展望: |
(9)穴位透皮贴剂中丹参酮ⅡA的经皮吸收速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3 |
1.3 检测仪器 Wallac |
2 方 法 |
2.1 3H标记的丹参酮ⅡA贴膏的制备 |
2.2 动物处理与分组 |
2.3 样品的处理与检测 |
2.4 丹参酮ⅡA粪便、尿液排泄分数的测定 |
2.5 丹参酮ⅡA经皮吸收速率的计算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3 结 果 |
4 讨 论 |
(10)不同促渗剂对丹参酮ⅡA透皮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检测指标 |
2.2 动物皮肤制备 |
2.3 分组 |
2.4 实验装置 |
2.5 操作方法 |
2.6 样品的处理与检测 |
2.7 计算方法与统计 |
3 结果 (见表1~表3) |
4 讨论 |
四、不同促渗剂对“丹芪益心贴”中丹参素透皮吸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其新剂型的应用[J]. 庞晓晨,成睿珍,赵静,李玥. 中国新药杂志, 2019(03)
- [2]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D]. 蒋俏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丹参及其相关产品的透皮吸收研究进展[J]. 吴安明,周舒君,孔维军,杨美华. 中南药学, 2012(08)
- [4]大蒜硝黄膏穴位贴敷透皮吸收实验研究[D]. 曹松云. 河北大学, 2012(08)
- [5]蛇床子有效组分透皮吸收特征研究[D]. 林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6]透皮给药系统(TDDS)中促透剂技术的发展[J]. 张士洋. 淮海医药, 2009(03)
- [7]丹参酮ⅡA口服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D]. 张丹. 河南大学, 2008(09)
- [8]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概述[J]. 李静,王冬梅,徐月红,唐志. 中草药, 2005(08)
- [9]穴位透皮贴剂中丹参酮ⅡA的经皮吸收速率研究[J]. 戴居云,赵玲,王颖华,方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24)
- [10]不同促渗剂对丹参酮ⅡA透皮特性的实验研究[J]. 赵玲,戴居云,周艳丽,方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