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英(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急救中心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11)
【中图分类号】R4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99-02
【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结果通过临床验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
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救治,传统的观念认为应早期快速大量的输注液体,尽可能的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这种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代偿机制,并加速体内环境的恶化。近几年来大量学者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即通过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范围内,直至彻底止血。其目的是使血压维持在重要脏器的临界灌注压值,以保证心、脑、肾、肝等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液供应,又不使液体输入过多过快造成不良后果。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的限制性液体复苏作为一种新的液体复苏理念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5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8例,其中男73例,女35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7.2岁。病种分类:腹腔脏器伤52例,胸腔脏器伤21例,胸腹联合伤9例,骨盆骨折9例,四肢伤17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吸氧、输液、止血,血压血氧监测,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MAP维持在50—60mmHg左右,即减慢输液速度,限制复苏液量。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措施。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命体征情况两组患者复苏前年龄及生命体征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休克程度[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
项目例数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观察组5534.0±2.474.3±9.739.8±5.9120.3±11.8
对照组5333.2±2.175.4±9.540.0±6.3121.5±12.7
P值>0.05>0.05>0.05>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例(%)
项目例数ARDSMODS脓毒血症病死率
观察组558(14.5)5(9.1)8(14.5)7(12.7)
对照组5313(24.5)11(20.7)15(28.3)13(24.5)
P值<0.05<0.05<0.05<0.05
3讨论
创伤并失血性休克由于血容量不足造成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处于低灌注状态,细胞缺氧。过去主张早期、大量、快速补液,以提高血压,恢复重要脏器的灌注。但人们观察到,早期大量的液体复苏并未收到明显的治疗理想效果,循环功能虽有所恢复但可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血压升高后,血管内已形成的栓塞凝血块脱落,造成再出血;血液过度稀释,Hb降低,减少组织氧供等使患者的病死率增加[2,3]。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且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和复苏标准也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了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新概念[4]。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指机体在活动性出血未控制前应给予小容量液体复苏,在短期允许的低血压范围内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和氧供,避免早期积极液体复苏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患者住院的时间[5]。限制性液体复苏与传统的快速输液复苏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减少出血量和避免血液过度稀释,减轻休克造成的酸中毒;可以有效的防止血栓脱落和再出血。虽然最近关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在实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均获得了一定的证据持,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比如临界血压问题,复苏液的最佳配比种类,不同器官对临界血压的耐受时间以及具体实施中的实验室监测指标等,仍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阮战伟,潘景业,沈志坚,等.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的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762-764.
[2]王钦存,季平.创伤失血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原则[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6):569-570.
[3]赵双彪,伊刚,宁晔,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出血休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2007,2(4):222-223.
[4]王钦存,肖南,刁有芳,等.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2):746-749.
[5]刘大为,邱海波,严静,等.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3):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