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底辟构造论文-雷雨婷,李江海,王殿举,杨梦莲

泥底辟构造论文-雷雨婷,李江海,王殿举,杨梦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泥底辟构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泥底辟,离散元模拟,尼日尔叁角洲,主控因素

泥底辟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雷雨婷,李江海,王殿举,杨梦莲[1](2019)在《尼日尔叁角洲泥底辟形成控制因素及构造演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尼日尔叁角洲盆地是大西洋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内部发育大量泥底辟构造,因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西非油气勘探的重要潜力区。基于大西洋地质构造演化背景及尼日尔叁角洲盆地相关地质研究,针对泥底辟形成的控制因素和泥底辟构造演化模式问题,运用控制变量法和二维离散元模拟手段,得出一定的地层倾角会促进泥岩在叁角洲末端大量堆积,同时隆起的新生洋壳可阻碍大套泥岩向海运移,两者综合促进了该区泥底辟的发育。该研究对中国沿海盆地泥底辟构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5期)

徐梦婕,匡增桂,何玉林,林霖,尚久靖[2](2016)在《北康盆地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是控制北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浅层构造。泥底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南部,且构造特征有所不同。其中南部泥底辟常与滑动-逆冲构造相伴生,部分泥底辟刺穿至海底形成泥火山,在海底形成多个丘状体。泥底辟和滑动-逆冲构造的存在会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运聚成藏产生很大影响,首先两种构造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提供良好的运移条件,其次与两种构造伴生的裂隙还可以成为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同时泥底辟(泥火山)的存在会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温压条件。最终笔者总结了北康盆地南部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共同控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南海地质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徐嫣,万志峰[3](2008)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泥底辟构造是莺歌海盆地非常独特的地质现象,快速沉降充填地质背景、高温高压特征、区域应力作用是泥底辟构造形成的基本条件。泥底辟构造对天然气生成、运聚、成藏具有重要贡献,泥底辟构造带天然气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动态》期刊2008年02期)

赵汗青,吴时国,徐宁,王秀娟,张光学[4](2006)在《东海与泥底辟构造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所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发现冲绳海槽南部西侧槽坡附近以及海槽内部发育有一系列泥火山(底辟)构造,在地形上表现为泥火山地貌,在穿过泥火山的地震剖面上,表现出典型的泥底辟构造。对穿过泥底辟构造的DMS01-5地震剖面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发现,泥底辟构造顶部存在明显的似海底反射(BSR),其与海底反射波组极性相反,在BSR之上存在振幅空白带,在速度谱上出现速度异常,指示存在与泥火山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从世界广泛发现的与泥底辟构造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来看,天然气水合物既可以在泥底辟构造的丘状外围成藏,也可以在其外围的海底沉积物中产出。在泥底辟构造的丘状外围附近,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制类似于传统的矿物低温热液的形成;在泥底辟构造外围海底沉积物中,其形成过程类似于传统的矿物交代形成机制。冲绳海槽泥底辟构造的发育与很高的沉积速率和槽坡的活动断层有关。在冰期期间,长江携带大量的陆源物质直接输送到大陆坡地区,沉积速率达300 m/Ma,产生异常高压,同时张性断层极为发育,为流体的迁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在异常压力以及上覆地层压力作用下大量流体向上运移,从而发育大量的泥底辟构造。富含甲烷的流体易在其外围及外围海底沉积物中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藏。(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06年01期)

吴时国,张光学,王秀娟,徐宁,黄永样[5](2005)在《南海北部泥底辟构造及其含天然气水合物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1南海北部形成泥底辟构造的地质条件南海北部的泥底辟构造发育在南海北部大陆坡地区,水深300-2500m不等,越靠近东部,泥底辟构造越发育,主要与高沉积速率和活动断层有关。南海北部陆坡自晚渐新世以来处于坳陷沉降期,沉积物的共同特点是由突发事件形成、沉积速率大、厚度较大、粒度总体上中等偏细,这对水合物的形成相当有利,在这些沉积体系中往往可以找到BSR。(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08-01)

单家增,董伟良,饶维孟,李强[6](1996)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与天然气运移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为天然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3000~6000m深处的天然气通过泥底辟构造运移到浅部,并在有利构造部位成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期刊1996年06期)

单家增,董伟良[7](1996)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证实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是在热动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在0~300℃条件下,饱和水泥质实验材料(高岭土)产生了0~1500×10_(-6)应变量。干的中粒度砂质材料的应变量仅仅为0~150×10_(-6),饱和水中粒度砂质材料的应变量大约为0~590×10_(-6)。新的实验结果证明,热动力可以产生热应变,热能可以转换为应变能。高压对于泥底辟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期刊1996年04期)

单家增,张启明,蔡世祥[8](1995)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成因机制的模拟实验(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是在热动力、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介绍泥底辟成因机制的最新模拟实验结果.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形成和演化的热动力模式、离心力模式和重力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期刊1995年01期)

单家增,张启明,汪集旸[9](1994)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成因机制的模拟实验(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主要是在热动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包括热传导和热对流作用.热动力作用是主驱动力,沉积物差异重力和水平应力作用是次驱动力.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实质上是沉积在盆地中、底部的巨厚泥岩层,在经基底传导到上覆沉积层的深部高温场作用下.转变为泥岩高塑性粘流体的热流动、热聚集、热膨胀、热升压、热扩张和热刺穿的物理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期刊1994年05期)

泥底辟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是控制北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浅层构造。泥底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南部,且构造特征有所不同。其中南部泥底辟常与滑动-逆冲构造相伴生,部分泥底辟刺穿至海底形成泥火山,在海底形成多个丘状体。泥底辟和滑动-逆冲构造的存在会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运聚成藏产生很大影响,首先两种构造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提供良好的运移条件,其次与两种构造伴生的裂隙还可以成为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同时泥底辟(泥火山)的存在会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温压条件。最终笔者总结了北康盆地南部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共同控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泥底辟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1].雷雨婷,李江海,王殿举,杨梦莲.尼日尔叁角洲泥底辟形成控制因素及构造演化模式[J].特种油气藏.2019

[2].徐梦婕,匡增桂,何玉林,林霖,尚久靖.北康盆地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的影响[J].南海地质研究.2016

[3].徐嫣,万志峰.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J].海洋地质动态.2008

[4].赵汗青,吴时国,徐宁,王秀娟,张光学.东海与泥底辟构造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初探[J].现代地质.2006

[5].吴时国,张光学,王秀娟,徐宁,黄永样.南海北部泥底辟构造及其含天然气水合物特性[C].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5

[6].单家增,董伟良,饶维孟,李强.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与天然气运移成藏模式[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

[7].单家增,董伟良.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

[8].单家增,张启明,蔡世祥.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成因机制的模拟实验(二)[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

[9].单家增,张启明,汪集旸.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成因机制的模拟实验(一)[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4

标签:;  ;  ;  ;  

泥底辟构造论文-雷雨婷,李江海,王殿举,杨梦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