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酯化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ET,SSIPA,SIPE,EG
酯化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福,郭佳佳,崔利,赵春财,郑伟[1](2019)在《直接酯化法制备SIPE-EG溶液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SIPA)和乙二醇(EG)为主要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了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溶液,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中的SSIPA转化率及SIPE溶液中DE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与SSIPA的量比为9.5∶1,反应温度为186℃,反应时间为250 min时所制备的SIPE溶液满足后道纺丝要求。(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张佳斌[2](2019)在《江蓠琼脂提取与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制备工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琼脂是一种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因其具有独特的凝固性和凝固稳定性,常被用做增稠剂、乳化剂、悬浮剂和凝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化工等领域。为解决琼脂在碱法提取过程中胶质流失、得率低、污染大以及琼脂凝胶透明度低而造成其应用范围窄等问题,本文在碱法、酶法和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基础上,分析叁种提取工艺过程中江蓠藻体变化趋势,为指导琼脂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计算江蓠藻损失率、琼脂得率、考察琼脂指标差异,为提高琼脂得率、减少生产损耗提供指导。然后以顺丁烯二酸酐为酯化剂对琼脂进行湿法改性,旨在保证琼脂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提升琼脂凝胶透明度,为琼脂衍生物制备方法提供思路。最后将改性琼脂应用到微胶囊技术(作为壁材)领域,拓宽琼脂及其衍生物应用范围。首先,以未处理江蓠藻做参照,对碱法、酶法和酶法辅助提取工艺进行比较,考察叁种提取工艺过程对江蓠藻体、江蓠损失率、琼脂得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研究发现:纤维素酶只酶解、软化细胞壁,不会作用于其他物质;碱处理会破坏细胞壁,溶解胶质物,可作用于多糖分子脱除硫酸基团形成3,6-内醚-半乳糖,提高琼脂凝胶强度;酸、漂白处理会进一步软化江蓠,便于琼脂的提取。随着琼脂提取工艺过程的进行,江蓠藻体逐渐被破坏,原有的厚质细胞壁被去除,裸露出包裹胶质的皮层细胞;碱法提取工艺中,江蓠藻损失率为63.0%、琼脂得率为12.3%,凝胶强度为760.6 g/cm~2。与碱法提取工艺相比,酶法提取工艺(酶处理、酸处理和漂白处理)未经碱处理,硫酸基团含量较高(3.4%),凝胶强度低(358.1 g/cm~2)、琼脂得率高(28.5%)、江蓠藻损失率低(22.6%)。与碱法提取工艺相比,酶法辅助工艺(酶处理、碱处理、酸处理和漂白处理)采用纤维素酶对江蓠藻进行预处理,江蓠藻损失率降低(45.9%),琼脂得率升高(20.3%),低浓度碱(3%)处理后,硫酸基团下降(1.9%),凝胶强度增加(695.7 g/cm~2)。碱法提取工艺所得琼脂的白度、透明度、溶点、凝固温度和融化温度高于酶法辅助和酶法提取工艺;叁种提取工艺所得琼脂粘度(18~20 cP)均高于未处理样品(9.3 cP)。其次,以顺丁烯二酸酐为酯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琼脂进行湿法改性,以获得高透明度的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为:顺丁烯二酸酐添加量2%、反应pH 7-7.5、反应温度30℃、琼脂浓度9%、滴加时间1 h、继续反应时间0 h。最佳工艺条件下,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透明度从51%提升至79%,凝胶强度为867.4g/cm~2;溶胀性、乳化性改善;白度、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团、凝固温度、融化温度和溶解温度略有下降。FTIR测试结果显示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出现新的酯基吸收峰,顺丁烯二酸酐与琼脂酯化成功;TG测试结果显示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稳定性下降,保水性增加。最后,采用锐孔-凝固浴法,以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为微胶囊壁材,大豆油为包埋芯材,制备酯化琼脂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酯化琼脂微胶囊制备工艺为:酯化琼脂(壁材)浓度1.5%、芯材含量8 mL、干燥温度60℃、鼓风干燥方式。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琼脂微胶囊粒径为0.14 cm、载油率为56.3%、包埋率99.1%。在此工艺条件下,对DHA进行微胶囊化,对比不同芯材的乳液稳定性,得到粒径为0.15 cm、载油率为62.2%和包埋率为99.2%的酯化琼脂-DHA微胶囊。加速氧化7 d试验结果显示,酯化琼脂-DHA微胶囊过氧化值(67.4 mmoL/kg)明显低于未包埋DHA(860.1 mmoL/kg)的过氧化值,酯化琼脂-DHA微胶囊贮藏稳定性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李小聪,姚宁,徐丽,刘国际[3](2019)在《催化酯化制备己二酸二丁酯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催化酯化生产己二酸二丁酯合成工艺的不同,综述了以己二酸、正丁醇为原料,采用催化酯化方法合成己二酸二丁酯所用催化剂的类型及工艺特点,着重分析讨论了各种催化剂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催化酯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及建议,为更加环保经济的生产己二酸二丁酯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杨铭,李亚男,陈正行,李娟,李永富[4](2019)在《黄浆水酯化液工艺优化及关键风味物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白酒副产物黄浆水的利用价值,观察酯化前后的风味变化,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以洋河浓香型白酒黄浆水为原料,添加酒精、催化剂对有机酸进行酯化。比较了2种催化剂:红曲粉和H+交换树脂的催化性能;采用红曲粉为催化剂,对酯化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酯化前后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相同条件下红曲粉对总酯增加量高于H+交换树脂;洋河酒黄浆水优化酯化条件为:无水乙醇13%(体积分数),红曲粉8%(质量分数),温度31℃,酯化时间28 d,此条件下总酯增幅较高且较为经济,总酯质量浓度由1. 49 g/L增加到9. 72 g/L;酯化后白酒相关风味物质(如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均有较大提高,与洋河天之蓝白酒相比,关键风味酯类种类相似,比例接近。通过优化条件,黄浆水总酯得到有效提高,风味结构更加接近市售白酒,为黄浆水的应用提供了参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于新阳,徐庆华[5](2019)在《“两次萃取,两次酯化”技术研究及其对巯基乙酸异辛酯蒸馏工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两次萃取、两次酯化"技术替代传统工艺的萃取液在粗蒸馏过程中同时完成酯化技术,并对萃取级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酯化真空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粗馏原料浓度提高了22个百分点,缩短了粗馏时间,提高了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张胜国,傅立峰,潘洪梁[6](2019)在《PET酯化工艺塔塔盘开裂分析及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酯化工艺塔塔盘使用寿命短(2年),从设计、加工、操作等方面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塔盘稳定性差,操作时,产生冲击振动,且处于腐蚀介质中;介质的腐蚀作用与材料的疲劳相互促进,导致塔盘的早期失效。通过一些结构上的改进,强化氯离子管控,提升了塔盘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柴西风,王丹,余卫晓[7](2018)在《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酯化生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利用自身工作条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生产过程中酯化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对比,从物料配比、操作温度、酸碱度Ph值大小等方面阐述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生产酯化的操作要点,并遴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及操作注意事项,以求得到最高甲酯收率和最好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17期)
杨伟潇[8](2018)在《大豆脱臭馏出物酯化的分步酸催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臭馏出物副产于食用油脂精炼脱臭环节,提取其中的有效物质-天然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酯化反应的方法实现的。通过酯化方法脂肪酸被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再利用分子蒸馏、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分离。因此研究脱臭馏出物中脂肪酸的酯化反应是脱臭馏出物综合利用的重要一个环节。本文对大豆脱臭馏出物分步酸催化酯化反应工艺研究,重点对分步酸催化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优化和工艺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使用原料大豆脱臭馏出物,通过一次酸催化酯化实验,确定酯化反应后,甲醇相与油相中的平衡关系以及甲醇相中的水分含量,并建立基本的两步及叁步分步酸催化酯化的工艺线路。通过设计的工艺线路,分别对两种酯化进行叁组平行实验,通过对比两步及叁步分步酸酯化工艺线路,最终证明叁步酸催化酯化的工艺线路是可行的。叁步酸催化酯化反应就是将整个酯化过程分为叁步,通过控制每一步的反应终点来控制游离脂肪酸的酯化进程,第一步以60mgKOH/g为反应终点,第二步反应终点控制在30 mgKOH/g左右,第叁步反应终点降到3 mgKOH/g以下。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探索出的叁步分步酸催化实验进行工艺优化,在实验中,甲醇采用循环使用的方法,也就是第二步反应产生的甲醇使用到第一步反应中,第叁步反应产生的甲醇使用到第二步中,第叁步反应使用新鲜的甲醇。而浓硫酸催化剂按油重量比与新鲜甲醇一同加入,反应中间过程不另外加入。通过优化,得到了大豆脱臭馏出物分步酸催化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1℃、浓硫酸催化剂的用量为脱臭馏出物质量的0.9%、甲醇投入量为脱臭馏出物质量的20%。同时还研究了甲醇中水分含量对大豆脱臭馏出物分步酸催化酯化的影响,实验表明甲醇中水分含量越高,大豆脱臭馏出物第叁步反应时反应终点的酸值越高,甲醇中水分含量在1%-3%的条件下,反应基本能够完成,但当甲醇中水分含量达到4%时,大豆脱臭馏出物的终点酸值显着提升。因此,可以采用水分含量1%-3%的甲醇进行反应。第叁部分,利用酸值为70 mgKOH/g-130 mgKOH/g不同酸值的大豆脱臭馏出物进行了分步酸催化酯化反应,结果酸值为70 mgKOH/g的大豆脱臭馏出物经分步酸催化酯化反应后结果大于3.5 mgKOH/g,如大豆脱臭馏出物的酸值在此范围内,可以通过与高酸值的大豆脱臭馏出物混合后一同进行分步酸催化酯化反应。而其他酸值的大豆脱臭馏出物需要根据原料的酸值情况对第一次反应终点作出调整,原料的酸值在100 mgKOH/g-130 mgKOH/g这段区间,第一次反应完毕后终点酸值控制在70 mgKOH/g,而当原料的酸值在80 mgKOH/g-100mgKOH/g这段区间时,需要将第一次反应的反应终点定位在60 mgKOH/g。第四部分,将大豆脱臭馏出物分步酸催化酯化与传统的酸催化酯化方法中维生素E的平均保留率进行对比,两者维生素E的保留率分别为96.10%、98.14%,说明分步酸催化酯化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酯化过中维生素E的保留率。同时实验还研究了氮气对维生素E的保护,实验表明,利用氮气保护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减少酯化过程中维生素E的损耗,在氮气保护下,大豆脱臭馏出物分步酸催化酯化的VE保留率为99.24%。(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梁龙元[9](2018)在《芽孢杆菌酯酶催化性质及无窖泥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高效产酯酶的菌株,并将其运用于无窖泥固态法酿造浓香型白酒,为浓香型白酒全程机械化生产奠定一定基础。从海泥中筛选出产酯酶的细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固体酯化麸曲最佳产酶条件为:麸皮为最优基质,初始含水量40%,温度32℃,初始pH 6.5,接种量10%,发酵5 d,酶活为100.42 U。液体产酶培养基为:25 g麦麸,10 g胰蛋白胨,1 g K_2HPO_4,0.5 g MgSO_4和蒸馏水1 L为培培养基,初始pH 6.5发酵温度为25℃,培养3 d,酶活达3.32 U。酶酯酯化己酸乙酯最适宜条件:己酸1.5%,乙醇8%,pH 7.5,温度35℃,麸曲用量8%,酯化5 d,麸曲酯化力为1.61 mg/g。酯酶酯化合成乙酸、乳酸、丁酸及己酸对应乙酯的含量分别为:170.14 mg/100mL、18.95 mg/100mL、25.52mg/100mL和256.68 mg/100mL。酯酶水解酶活最适温度为40℃,酶活最适pH值为6.5,各金属离子浓度5mmol/L时,Fe~(2+)酶活为0%,Cu~(2+),Ca~(2+)、Mg~(2+)、Zn~(2+)、Mn~(2+)分别为5%、27%,83%,16%,55%酶活。对C_2(对硝基苯酚乙酸酯)水解酶活为3.78 U、C_4(对硝基苯酚丁酸酯)为1.89 U、C_8(对硝基苯酚辛酸酯)为0.67 U,而C_(12)(对硝基苯酚月桂酸酯)仅有0.014 U。葡萄糖浓度为2%,酶活为60%;乙醇浓度为2%~4%时,酶活维持在95%;乙酸、乳酸、丁酸和己酸浓度为0.2%时,酶活为40%、60%、50%和60%,当浓乙酸、乳酸、丁酸和己酸度高于0.5%时,相对酶活为0%。这表明,葡萄糖、乙醇及有机酸等对该酯酶水解酶活有抑制作用。产酯酵母和芽孢杆菌发酵制备的麸曲酯化力为1.81 mg/g麸曲,酿酒酵母和芽孢杆菌混合制备的麸曲酯化力为1.98 mg/g麸曲,酿酒酵母、产酯酵母和芽孢杆菌混合制得的麸曲酯化力为1.21 mg/g麸曲,而单一芽孢杆菌接种制得的麸曲的酯化力最高,达2.95 mg/g麸曲。芽孢杆菌粗酶制剂应用无窖泥酿造浓香型白酒的试验表明,在己酸菌液接种量为15%、发酵时间30 d条件下,不添加粗酶制剂,己酸乙酯含量仅有97.08 mg/L,添加15%粗酶制剂用量时,己酸乙酯达2236.13 mg/L。本实验筛选得到的产酯酶芽孢杆菌产酯能力强,酯酶酶学性质稳定且对己酸底物选择性高,应用于无窖泥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大大提高了己酸乙酯的含量,在无窖泥酿造浓香型白酒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兰君钰[10](2018)在《直接酯化法合成4-丙烯酸羟丁酯工艺的研究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具有耐化学性、耐候性、涂膜色浅丰满、力学性能和附着力优异等特点,被广泛用作汽车面漆和罩光清漆。其中,羟基丙烯酸树脂涂料以其可室温或低温烘烤固化、抛光打磨性能好等特性成为汽车修补行业中罩光清漆的主要品种。羟基单体的类型对树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开发、拓展汽车涂料开展了新型单体的不断研制,4-丙烯酸羟丁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羟基单体。本文以丙烯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4-丙烯酸羟丁酯。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阻聚剂的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烯酸的滴加时间、滴加温度、带水剂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反应得到的粗品4-丙烯酸羟丁酯为原料进行萃取实验,通过实验发现环己烷可作为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的萃取剂,二氯甲烷可作为从水相中提取4-丙烯酸羟丁酯的萃取剂,溶剂比是影响萃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较小,20℃的条件下能达到较好的的萃取效果,萃取温度选20℃为宜。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高纯4-丙烯酸羟丁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设计,通过Aspen Plus提供的经验方法,对整个流程应用NRTL物性方程进行模拟,而且以该模型为基础对Aspen Plus中未查到的4-丙烯酸羟丁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进行物性估算,得到4-丙烯酸羟丁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物质缺失的物性,找出了萃取工艺操作所需的最佳温度以及最佳萃取剂流量,精馏操作的最佳进料位置、塔板数以及最佳回流比等各种工艺参数,模拟结果同实验结果相吻合,本工艺流程所生产的4-丙烯羟丁酯产品纯度可达99.4%,4-丙烯酸羟丁酯产品纯度可达到目标要求。整个工艺流程采用先萃取后精馏的方法,为今后高纯4-丙烯酸羟丁酯的生产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4-13)
酯化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琼脂是一种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因其具有独特的凝固性和凝固稳定性,常被用做增稠剂、乳化剂、悬浮剂和凝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化工等领域。为解决琼脂在碱法提取过程中胶质流失、得率低、污染大以及琼脂凝胶透明度低而造成其应用范围窄等问题,本文在碱法、酶法和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基础上,分析叁种提取工艺过程中江蓠藻体变化趋势,为指导琼脂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计算江蓠藻损失率、琼脂得率、考察琼脂指标差异,为提高琼脂得率、减少生产损耗提供指导。然后以顺丁烯二酸酐为酯化剂对琼脂进行湿法改性,旨在保证琼脂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提升琼脂凝胶透明度,为琼脂衍生物制备方法提供思路。最后将改性琼脂应用到微胶囊技术(作为壁材)领域,拓宽琼脂及其衍生物应用范围。首先,以未处理江蓠藻做参照,对碱法、酶法和酶法辅助提取工艺进行比较,考察叁种提取工艺过程对江蓠藻体、江蓠损失率、琼脂得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研究发现:纤维素酶只酶解、软化细胞壁,不会作用于其他物质;碱处理会破坏细胞壁,溶解胶质物,可作用于多糖分子脱除硫酸基团形成3,6-内醚-半乳糖,提高琼脂凝胶强度;酸、漂白处理会进一步软化江蓠,便于琼脂的提取。随着琼脂提取工艺过程的进行,江蓠藻体逐渐被破坏,原有的厚质细胞壁被去除,裸露出包裹胶质的皮层细胞;碱法提取工艺中,江蓠藻损失率为63.0%、琼脂得率为12.3%,凝胶强度为760.6 g/cm~2。与碱法提取工艺相比,酶法提取工艺(酶处理、酸处理和漂白处理)未经碱处理,硫酸基团含量较高(3.4%),凝胶强度低(358.1 g/cm~2)、琼脂得率高(28.5%)、江蓠藻损失率低(22.6%)。与碱法提取工艺相比,酶法辅助工艺(酶处理、碱处理、酸处理和漂白处理)采用纤维素酶对江蓠藻进行预处理,江蓠藻损失率降低(45.9%),琼脂得率升高(20.3%),低浓度碱(3%)处理后,硫酸基团下降(1.9%),凝胶强度增加(695.7 g/cm~2)。碱法提取工艺所得琼脂的白度、透明度、溶点、凝固温度和融化温度高于酶法辅助和酶法提取工艺;叁种提取工艺所得琼脂粘度(18~20 cP)均高于未处理样品(9.3 cP)。其次,以顺丁烯二酸酐为酯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琼脂进行湿法改性,以获得高透明度的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为:顺丁烯二酸酐添加量2%、反应pH 7-7.5、反应温度30℃、琼脂浓度9%、滴加时间1 h、继续反应时间0 h。最佳工艺条件下,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透明度从51%提升至79%,凝胶强度为867.4g/cm~2;溶胀性、乳化性改善;白度、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团、凝固温度、融化温度和溶解温度略有下降。FTIR测试结果显示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出现新的酯基吸收峰,顺丁烯二酸酐与琼脂酯化成功;TG测试结果显示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稳定性下降,保水性增加。最后,采用锐孔-凝固浴法,以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为微胶囊壁材,大豆油为包埋芯材,制备酯化琼脂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酯化琼脂微胶囊制备工艺为:酯化琼脂(壁材)浓度1.5%、芯材含量8 mL、干燥温度60℃、鼓风干燥方式。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琼脂微胶囊粒径为0.14 cm、载油率为56.3%、包埋率99.1%。在此工艺条件下,对DHA进行微胶囊化,对比不同芯材的乳液稳定性,得到粒径为0.15 cm、载油率为62.2%和包埋率为99.2%的酯化琼脂-DHA微胶囊。加速氧化7 d试验结果显示,酯化琼脂-DHA微胶囊过氧化值(67.4 mmoL/kg)明显低于未包埋DHA(860.1 mmoL/kg)的过氧化值,酯化琼脂-DHA微胶囊贮藏稳定性显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酯化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福,郭佳佳,崔利,赵春财,郑伟.直接酯化法制备SIPE-EG溶液的工艺研究[J].聚酯工业.2019
[2].张佳斌.江蓠琼脂提取与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琼脂制备工艺及其应用[D].集美大学.2019
[3].李小聪,姚宁,徐丽,刘国际.催化酯化制备己二酸二丁酯工艺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19
[4].杨铭,李亚男,陈正行,李娟,李永富.黄浆水酯化液工艺优化及关键风味物质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5].于新阳,徐庆华.“两次萃取,两次酯化”技术研究及其对巯基乙酸异辛酯蒸馏工艺的影响[J].山东化工.2019
[6].张胜国,傅立峰,潘洪梁.PET酯化工艺塔塔盘开裂分析及应对措施[J].聚酯工业.2019
[7].柴西风,王丹,余卫晓.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酯化生产工艺研究[J].化工管理.2018
[8].杨伟潇.大豆脱臭馏出物酯化的分步酸催化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
[9].梁龙元.芽孢杆菌酯酶催化性质及无窖泥酯化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10].兰君钰.直接酯化法合成4-丙烯酸羟丁酯工艺的研究与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