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换机制抓管理提高质量创品牌(论文文献综述)
季云霞[1](2020)在《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以上海漆艺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早在2016年,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文创开发的政策,出现了如“故宫文创”的博物馆文创代表案例,但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依处于起步阶段,尤其中、小型博物馆受其规模和人才资源的限制,其文创产品与市场和馆内文化脱节。消费升级背景下,大众对于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和文化价值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提出将服务设计运用于文创产业的相关政策,由此本文提出基于服务设计理论构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旨为平台用户提供信息共享、协作共赢的渠道,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博物馆与设计者资源合作的需求,推动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从而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目的。本文首先从研究现状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博物馆文创产业和现有博物馆文创定制平台的服务模式和特征,总结优缺点及发展可能性。随后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业参与者的研究提取平台三类典型用户群体:消费者、设计者和博物馆方。对这三类用户群体差异性需求进行问卷调研和用户访谈,初步归纳得出三类用户群体对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29项需求要素。最后,结合李克特量表和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要素进行类型和优先级确定,归纳得到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模型。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针对中小型博物馆展开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研究,拓展了现有博物馆文创产业和文创定制服务的研究内容和视角;第二,本文以服务设计理论为指导,基于平台的典型用户的调研需求,优化整合用户需求,构建面向消费者用户群、设计者用户群和博物馆方用户群的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理论模型,随后进行平台系统架构、设计实践以及可用性测试。
刘春梅[2](2020)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等现代化和创新性市场拓展特征的约束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能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耒阳市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面临效率低下、范围狭窄、价值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如何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创新赋能的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渠道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在理论阐释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组织模式及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理论机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分析了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了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域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应着眼于产品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优化、流通结构优化、融资结构优化四个方面。(2)目前,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表现为以渠道内部关系为主的模式,还未形成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营销渠道模式。(3)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产品创新不足、消费拓展欠缺、流通效率低下、融资市场失灵等问题。(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应着眼于四个方面:一是基于创新战略培育产品竞争力,二是基于“互联网+”视角拓展消费市场,三是基于物流融合视角提升流通效率,四是基于金融平台搭建优化企业融资。通过本次研究,为耒阳市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以期促进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供给侧符合渠道创新发展需求侧的需求,使渠道上游的农产品供应适应渠道下游消费者的需求,使耒阳市农产品在满足耒阳市消费者需求、占据耒阳农产品消费市场,并扩展到省内外的消费市场。
马小军[3](2020)在《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工程咨询行业实施了多项政策指引,通过深化工程领域咨询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行业信息化转型,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地处西北甘肃区域市场的国有工程咨询企业,在近年内部体制改革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如何明晰自身的资源优势及外部市场机遇,找准公司的目标市场及定位,制定科学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本文以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分析工程咨询行业的工程咨询服务类产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到的行业及企业相关统计资料,综合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公司所在行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及公司内部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SWOT分析找准企业发展症结及优势资源,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找准切入点;最后以STP理论定位目标市场,提出基于公司业务特征的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为主的7P组合营销策略。其中,营销策略研究从目标市场及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以及通过维持客户关系培养客户忠诚度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打破企业传统以技术产品为导向的思想,从客户需求角度定位产品的功能与特征;二是结合不同的目标市场定位及客户定位,从价格、营销渠道、促销过程、有形展示等几个方面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结合关系营销的理念,通过打造企业产品系列的产业链理念,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引导顾客成为具有忠诚度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实际案例,为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具有现实研究意义,并且对甘肃省内其他工程咨询类企业在明确目标市场,找到市场定位,制定企业营销策略方面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刘玥[4](2020)在《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文中认为机床工具工业是制造机器的母机工业,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对机床工具行业实行统一有序的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因资源配置的滞后性等因素拖慢了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国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原先僵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权力得到下放,原先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政府部门经历裁撤与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商品经济逐渐为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所认可,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注入到社会生产的领域。以此为背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作为当代的行业组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行会、商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产生方式来看,国家通过裁撤机床工具局主动将机床工具工业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原机床工具局局长梁训瑄等干部也利用改革之势积极组建筹委会,到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承担起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职责。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国内缺乏发展经验,因此在成立初期协会经历了探索阶段。一方面主要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业调查等手段对机床工具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将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反映给政府。在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协会在管理机床工具行业中更加发挥起市场化的职能,譬如为扩大产业贸易坚持主办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当代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市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协会也根据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引导企业发展,避免行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同时,因机床工具产业存在的特殊性意义,国家政策也需时时给与协会、行业相应的扶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刘登攀[5](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李蓉[6](2019)在《企业战略变化过程研究 ——基于悖论和“场域”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扩张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突显,只有合理推进企业的战略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战略变化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企业成功地实施战略变化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混合冲突型企业,经常会面临多种冲突同时存在的情况,战略变化过程会更复杂和多变。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对战略变化的过程做了多种角度的揭示,但缺乏对混合冲突型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战略变化过程的归纳。因此,本文以混合冲突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悖论理论和场域理论打开战略变化的过程,构建符合持续变化视角的战略变化过程模型。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战略变化过程中的悖论冲突、“潜过程”和场域承载的逻辑展开,具体包含以下三部分子研究:第一,组织的悖论冲突与战略变化过程。从悖论的视角来看,组织的冲突是企业战略变化的动力。在混合冲突型企业中,冲突的情况是复杂和多变的。本文基于悖论冲突的两种存在论,将悖论分为固有悖论和建构悖论。首先以攀钢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建构悖论与战略变化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诱导战略与自主战略的交互如何影响战略变化的过程。其次,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索固有悖论与建构悖论如何共同影响战略变化的过程。最后,综合两个过程研究,总结混合冲突之间的协调与战略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通过组织认知和行动的交互规律探索战略变化过程的“潜过程”。战略变化过程中存在显性层面看不到的潜在过程。为了打开这个潜在过程,发现战略变化过程中企业新战略产生的机制,本文首先通过关键事件路径法,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战略变化的潜在过程进行归纳,得到战略变化的“潜过程”。其次本文通过逐层编码的方法以长虹集团为研究对象探索不连续战略变化过程中认知与行动的特征,检验“潜过程”结论的效度。最后,总结混合冲突型企业战略变化过程的“潜过程”。第三,承载冲突的“战略场域”与战略变化过程。场域的概念具有多样性,它们的共性是用来承载场域中的单位或者实体的行为和交互。虽然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情境等对战略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并没有专门的概念用来描述战略变化过程中场域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关键事件路径法,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来探索战略变化过程中“战略场域”的作用机制。另外,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研究,探索战略场域与悖论冲突、战略变化的协同演化过程。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本文区分了企业多层次冲突,揭示出双悖论协调机制,释放了企业战略变化过程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在总结悖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建构悖论和固有悖论出发,构建了二者的协调机制与战略变化过程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第二,本文引入“战略场域”的概念,深入到企业战略变化的“潜过程”,推进了企业战略变化过程中场域作用机制的探索。通过对不同研究对象在战略场域中战略变化过程的探索,本文构建了“战略场域”的概念,并提出场域的驱动机制和聚焦机制,为企业战略变化所处环境的探索和理论发展提供了新方向。第三,本文在总结悖论冲突、潜在过程和场域承载的三部分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贯穿连续与不连续战略变化的过程模型,拓展了企业战略变化过程研究的边界。
李蓉,杜义飞[7](2018)在《打开企业战略规划变化的“潜过程”——基于认知视角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基于认知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纵向案例研究法对1966—2015年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战略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战略同时受到组织认知和组织行动的影响;当组织认知和组织行动的变化发生"共振"时,组织更易实现战略阶段的跨越。
陈子燕[8](2015)在《J酒店管理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对于酒店业来说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一方面,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游客对中国的热情与日俱增,带动了中国酒店业近年的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中国酒店产业格局剧烈震荡,经营业绩总体下行,竞争日趋激烈,出现新常态轮廓但尚未成型。面对当前环境应如何完成转型升级,应选择何种战略,是很多酒店集团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走向,以及中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以J酒店管理集团为研究对象,总结了J酒店管理集团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自身优势和劣势,制定了SWOT分析模型。并从品牌管理、集团化网络营销、集团信息化平台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产品与服务管理、集团化经营管理等方面阐述相应的保障措施。论文提出,以品牌发展战略、差异化战略作为J酒店管理集团的核心发展战略。进行品牌定位,注重品牌特色,强化品牌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塑造品牌形象;注重营销差异化、信息平台建设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产品服务差异化。旨在构建一个体现东方文化,极具中国特色的具有高尚品位和完美品质的酒店集团。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J酒店管理集团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指导建议,对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常久[9](2014)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HB电建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火电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和国家相关政策调控影响,市场份额逐渐减小,受国际气候组织督促及国家层面对于环境、大气等污染物的治理日益提高,大型高耗能、污染严重火电项目审批处于“抵制或不予审批”境地,火电施工企业的道路日益举步维艰。国外市场也不容乐观,随着国外市场风险阻力加强,高风险、高人力、高负担成为企业面临新的难题。2011年9月,电力主辅分离改革终有定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成立,50多家火电施工企业合并进了两大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作为一家主力大型火电项目施工企业被并入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新集团的引领下,HB电建分公司需要进一步转换观念,振奋精神,夯实基础,变革创新,拓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如何应对当前所处的国内及国际市场环境,使得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需要坚强面对的。本文先用PEST模型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对电力建设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情况做了简单阐述并对电力建设行业环境及两大集团内行业竞争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HB电建分公司内部的经营现状、市场开发战略定位、当前战略规划及主要业务发展情况等方面做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了解了企业详细的内部情况及未来规划。通过SWOT分析法,对企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展开了详尽分析,对企业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针对国际业务发展中常见的风险控制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与措施。最后,根据电力建设行业改革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方向,HB电建分公司应遵从新集团发展指导方针,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企业国内外市场发展方向,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无论是面向国内、国际,完善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管控、创新管理思路尤为重要。在巩固传统产业市场的同时,创新商业模式,抓市场、抓管理、抓队伍,创品牌,大力优化市场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控制合理成本,开源节流,有利于积累资本,有利于项目平稳、有序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最终让HB电建分公司成为电力建设行业企业的标杆。针对上述问题,做出战略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总包业务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战略举措: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本管理改革、物资现场管理、管理模式创新,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陈亮[10](2011)在《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基于艾美特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比较优势不断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中,提高了出口的能力,可是90%的出口产品却是属于国外的品牌,是中国企业为其他知名品牌进行贴牌代工的产品,仅收取利润微薄的加工费用,自有品牌的出口额只占了出口额的1%,缺乏产品品牌意识会导致中国企业品牌自主权的缺失,仅依靠国外知名品牌的代工生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目前愈加激烈的OEM及ODM低毛利的竞争现状,代工企业利润逐年下降,为了维持中国代工企业的竞争力及追求更高的盈利,本文基于产业链全球化及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以在国内发展的台湾小家电代工企业艾美特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艾美特公司在充分利用代工战略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有效地切入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之创新与自有品牌,并在品牌上获得了相当丰盛的成果的发展途径,阐述了中国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基础及营销策略,最后对于想自创品牌的中国代工企业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转换机制抓管理提高质量创品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换机制抓管理提高质量创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以上海漆艺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文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1.1.2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发展困境 |
1.1.3 文创消费者按需定制消费趋势 |
1.1.4 服务设计为博物馆文创定制提供新思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2.2 定制服务平台开发研究现状 |
1.2.3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开发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章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相关理论 |
2.1 服务设计相关理论 |
2.2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概念 |
2.3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
2.3.1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
2.3.2 文创定制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
2.3.3 其他相关定制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调研-以漆器博物馆为例 |
3.1 上海漆艺博物馆相关介绍 |
3.2 漆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典型用户角色 |
3.2.1 漆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参与者 |
3.2.2 平台典型用户提取 |
3.3 上海漆艺博物馆方调研与分析 |
3.3.1 调研目标 |
3.3.2 访谈主要内容 |
3.3.3 漆艺博物馆方的需求点总结 |
3.4 消费者用户群需求调研与分析 |
3.4.1 文创消费者的定量问卷调研 |
3.4.2 对文创消费者的用户访谈 |
3.4.3 消费者调研需求总结 |
3.5 设计者用户调研与分析 |
3.5.1 设计者定量问卷调研 |
3.5.2 设计者用户访谈 |
3.5.3 设计者的需求和可能性总结 |
3.6 上海漆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KANO模型的用户需求分析 |
4.1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的用户需求初项识别 |
4.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 |
4.3 用户需求项KANO类别确定 |
4.3.1 信效度分析 |
4.3.2 用户需求项KANO类型确定 |
4.3.3 重要度与满意度系数计算与分析 |
4.4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层次模型构建 |
4.5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系统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漆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实践 |
5.1 漆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
5.1.1 用户需求驱动原则 |
5.1.2 情感体验导向原则 |
5.1.3 服务效益原则 |
5.1.4 文化传承原则 |
5.2 漆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构建 |
5.2.1 平台定位 |
5.2.2 服务系统设计 |
5.2.3平台服务内容 |
5.2.4 平台多种商业模式 |
5.2.5 交叉故事板 |
5.3 上海漆艺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的移动平台设计构建 |
5.3.1 用户需求与移动平台功能的关联关系 |
5.3.2 移动平台框架 |
5.3.3 交互原型图 |
5.4 视觉设计 |
5.4.1 配色方案 |
5.4.2 LOGO设计及命名 |
5.4.3 界面设计 |
5.4.4 APP使用场景图 |
5.4.5 设计总结 |
5.5 测试评价 |
5.5.1 测试前期准备 |
5.5.2 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消费者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2 设计者调研问卷 |
附录3 “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偏好”调研 |
附录4 设计手册 |
(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理论分析 |
2.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及组织模式 |
2.1.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 |
2.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组织模式 |
2.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理论机制 |
2.2.1 供给侧改革对营销渠道优化中的特征性要求 |
2.2.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理论路径 |
3 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
3.1 问卷调查设计及效度检验 |
3.1.1 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案 |
3.1.2 效度检验与结果分析 |
3.2 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
3.2.1 产品结构视角下营销渠道现状 |
3.2.2 消费结构视角下营销渠道现状 |
3.2.3 流通结构视角下营销渠道现状 |
3.2.4 融资结构视角下营销渠道现状 |
3.2.5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新趋势 |
3.3 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创新不足 |
3.3.2 消费拓展欠缺 |
3.3.3 流通效率低下 |
3.3.4 融资市场失灵 |
4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对策建议 |
4.1 基于创新战略培育产品竞争力 |
4.1.1 发挥主体作用,保障产品供应 |
4.1.2 优化产品结构,提供适销产品 |
4.2 基于“互联网+”视角拓展消费市场 |
4.2.1 完善顶层设计,促进自主创新 |
4.2.2 聚焦消费升级,强化政策引导 |
4.2.3 拓展绿色消费,激发消费动力 |
4.2.4 布局电商渠道,创新服务模式 |
4.3 基于物流融合视角提升流通效率 |
4.3.1 优化市场结构,升级渠道载体 |
4.3.2 优化渠道结构,创新渠道模式 |
4.3.3 优化物流结构,提升物流水平 |
4.4 基于金融平台搭建优化融资结构 |
4.4.1 撬动信贷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
4.4.2 激活民间资金,引入社会资本 |
4.4.3 实行订单融资,创新融资模式 |
4.4.4 理顺支农资金,加强金融监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农产品营销渠道调查问卷 |
附录:调查问卷统计表 |
致谢 |
(3)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工程咨询相关概念界定 |
2.2 工程咨询行业具体营销策略理论 |
2.3 工程咨询行业市场营销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企业概况 |
3.2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业务现状分析 |
3.3 客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 |
3.4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营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2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
4.3 企业SWOT分析 |
第五章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STP分析及营销策略的制定 |
5.1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的STP分析 |
5.2 甘肃省城乡规划院组合营销策略的制定 |
第六章 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人力资源和客户信息保障 |
6.2 产品创新的保障 |
6.3 管理制度的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一) 关于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行业组织研究综述 |
(三)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综述 |
三、章节内容 |
第一章 协会成立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
一、机床工具工业历史概述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
(一) 近代以来国外机床工具技术的引入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1988-1992)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一) 1949年-1978年工业管理体制及产业发展 |
(二)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及初期发展 |
(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成立的经过 |
(二) 协会的组织架构 |
(三) 政府指导与协会初期活动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协会与产业发展(1992-2016) |
一、从幼稚到成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市场化职能 |
(一) 扩大交易:展览会的持续举办 |
(二) 推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
(三) 鼓励企业出口与积极“入世” |
二、国家、协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应对危机:市场失灵与行业自治 |
(二) 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协会失灵” |
(三) 国家政策与机床工具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
一、历史回顾:中国传统的行业组织 |
二、市场自发性行业协会的发展 |
三、他山之石:日本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概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企业战略变化过程研究 ——基于悖论和“场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设计的逻辑 |
1.4.2 数据收集 |
1.4.3 数据分析 |
1.4.4 过程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1.7 章节安排及内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2.1 企业战略变化 |
2.1.1 企业战略变化的相关概念 |
2.1.2 企业战略变化模型 |
2.1.3 企业战略变化的过程 |
2.1.4 持续企业战略变化过程 |
2.1.5 小结 |
2.2 悖论理论 |
2.2.1 悖论的相关概念 |
2.2.2 悖论冲突的分类与变化 |
2.2.3 悖论冲突的响应 |
2.2.4 悖论循环的输出 |
2.2.5 战略变化中的悖论 |
2.2.6 小结 |
2.3 场域理论 |
2.3.1 不同理论中的场域 |
2.3.2 场域与战略变化 |
2.3.3 场域的解构 |
2.3.4 小结 |
2.4 总体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案设计 |
3.1 研究设计思路 |
3.2 研究对象选择 |
3.2.1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3.2.2 研究对象简介 |
3.3 数据收集 |
3.3.1 数据收集过程 |
3.3.2 数据收集内容 |
3.4 数据处理 |
3.4.1 关键事件路径法 |
3.4.2 内容分析法 |
3.4.3 逐层编码 |
3.5 信度和效度 |
第四章 悖论冲突与战略变化过程 |
4.1 建构悖论与战略变化 |
4.1.1 研究背景 |
4.1.2 数据处理 |
4.1.3 第一阶段:做出产品 |
4.1.4 第二阶段:做好产品 |
4.1.5 第三阶段:提升技术和服务 |
4.1.6 案例发现与小结 |
4.2 固有悖论与建构悖论的协同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数据处理 |
4.2.3 第一阶段:探索战略 |
4.2.4 第二阶段:利用战略 |
4.2.5 第三阶段:双悖论协调 |
4.2.6 案例发现与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变化过程的“潜过程” |
5.1 战略变化的潜过程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数据处理 |
5.1.3 潜伏 |
5.1.4 激发 |
5.1.5 固化 |
5.1.6 “潜过程” |
5.1.7 认知、行动与战略变化 |
5.2 不连续战略变化的潜过程 |
5.2.1 研究背景 |
5.2.2 数据处理 |
5.2.3 潜伏:协同演化 |
5.2.4 激发:震荡探索 |
5.2.5 固化:核心聚焦 |
5.2.6 案例发现与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场域承载与战略变化过程 |
6.1 战略场域的作用过程 |
6.1.1 研究背景 |
6.1.2 数据处理 |
6.1.3 连续的战略变化 |
6.1.4 不连续的战略变化 |
6.1.5 驱动机制与聚焦机制 |
6.2 战略场域、悖论与战略变化 |
6.2.1 数据处理 |
6.2.2 第一阶段:探索战略 |
6.2.3 第二阶段:利用战略 |
6.2.4 第三阶段:双悖论协调 |
6.2.5 战略场域、悖论与战略变化 |
6.2.6 案例发现与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启示 |
7.2.1 战略变化理论 |
7.2.2 悖论理论 |
7.2.3 场域理论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打开企业战略规划变化的“潜过程”——基于认知视角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综述 |
2.1 战略过程研究与战略制定和实施 |
2.2 认知视角下的战略过程研究 |
2.3 研究框架 |
3 研究方法 |
3.1 案例企业说明 |
3.2 数据收集 |
3.3 关键构念 |
3.4 数据分析 |
4 战略规划变化中的潜过程 |
4.1 潜伏阶段 |
4.2 激发阶段 |
4.3 固化阶段 |
4.4 潜过程的阶段模型 |
4.5 潜过程与战略演化的关系 |
5 研究启示 |
(8)J酒店管理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 |
2.1.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2.1.2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一般分析工具 |
2.2.1 SWOT分析法 |
2.2.2 PEST分析法 |
2.2.3 五力模型 |
2.3 国内外酒店管理战略研究综述 |
3 J酒店管理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
3.1 内部环境分析 |
3.1.1 企业基本概况 |
3.1.2 企业组织结构 |
3.1.3 企业经营状况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一般环境分析 (PEST分析) |
3.2.2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分析 |
3.2.3 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及政策走向分析 |
3.2.4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4 SWOT矩阵分析 |
4.1 外部机遇 |
4.2 外部威胁 |
4.3 内部优势 |
4.4 内部劣势 |
5 J酒店管理集团发展战略定位与选择 |
5.1 战略定位分析 |
5.1.1 战略愿景 |
5.1.2 发展目标 |
5.1.3 具体目标定位 |
5.2 战略选择 |
5.2.1 品牌发展战略 |
5.2.2 差异化战略 |
6 酒店管理集团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加强品牌管理 |
6.2 加强集团化网络营销 |
6.3 加强集团信息化平台建设 |
6.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6.5 加强产品与服务管理 |
6.6 加强集团化经营管理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电力建设集团HB电建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2 中国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综合分析 |
2.1 中国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1 宏观环境分析 |
2.1.2 行业环境分析 |
2.2 中国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情况介绍 |
2.2.1 企业经营现状 |
2.2.2 当前企业市场开发战略定位 |
2.2.3 当前企业战略规划及主要业务发展情况 |
3 中国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SWOT分析 |
3.1 HB电建分公司的优势分析 |
3.2 HB电建分公司的劣势分析 |
3.3 HB电建分公司的机遇分析 |
3.4 HB电建分公司的威胁分析 |
4 中国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业务发展风险防范 |
4.1 重大风险因素分析 |
4.1.1 战略风险分析 |
4.1.2 财务风险分析 |
4.1.3 市场风险分析 |
4.1.4 法律风险分析 |
4.2 风险管理策略、解决方案及成效 |
4.2.1 风险管理策略 |
4.2.2 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
4.2.3 风险管理工作成效 |
5 中国电建集团HB电建分公司发展战略及举措 |
5.1 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5.1.1 国际化发展战略 |
5.1.2 总包业务发展战略 |
5.1.3 多元化发展战略 |
5.2 企业发展战略举措 |
5.2.1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
5.2.2 成本管理改革 |
5.2.3 物资现场管理 |
5.2.4 管理模式创新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基于艾美特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
1.2 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框架和研究目的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代工企业转型的路径 |
2.3.2 代工企业代工业务与自有品牌的取舍 |
2.3.3 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风险和机遇 |
3. 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理论分析 |
3.1 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理论模型的提出 |
3.2 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外部环境 |
3.2.1 代工企业来源国的形象 |
3.2.2 代工企业所处产业结构特性 |
3.3 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内部条件 |
3.3.1 研发能力 |
3.3.2 企业文化 |
3.3.3 营销策略 |
4. 艾美特自创品牌的案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艾美特的基本概况 |
4.2.1 产品类型及其特点 |
4.2.2 组织结构 |
4.3 艾美特自创品牌的外部环境分析 |
4.3.1 艾美特的来源国形象 |
4.3.2 艾美特行业产业结构特性 |
4.4 艾美特自创品牌的内部条件分析 |
4.4.1 艾美特的研发能力 |
4.4.2 艾美特的企业文化 |
4.4.3 艾美特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艾美特案例的研究结论 |
5.2 本土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相关建议 |
5.3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四、转换机制抓管理提高质量创品牌(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文创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以上海漆艺博物馆为例[D]. 季云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耒阳市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刘春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马小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4]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D]. 刘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企业战略变化过程研究 ——基于悖论和“场域”的视角[D]. 李蓉.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9)
- [7]打开企业战略规划变化的“潜过程”——基于认知视角的案例研究[J]. 李蓉,杜义飞. 技术经济, 2018(03)
- [8]J酒店管理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陈子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9]中国电力建设集团HB电建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常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10]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基于艾美特的个案分析[D]. 陈亮.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