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李佩涛

浅谈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李佩涛

身份证号:411202199008121512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但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推动城市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借助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不断建设、修复和保护,以此更好的增强城市的海绵特性。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构想

引言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仅需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应重视气候变化建立一个不同的应对机制。“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将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改善城市的韧性,将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海绵城市的自身价值探索

1.1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城市规划中的排水问题越来越严峻,大雨的排出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果雨水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就会给城市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排水设计能够借助地表植被以及水系吸收区的建设来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1.2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有效落实就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绿化植被面积需要增加,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城市中各类湿地的使用价值,通过减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面积来发挥自然资源的自身作用。此外,海绵城市的主要任务就是吸收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1.3进一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缓解城市的排水、蓄水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水循环工作,及时缓解城市积水或干旱问题。现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也较为重视海绵城市的发展,这样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雨水的利用率。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雨水循环,雨水渗透到地下与地下水融合在一起,通过净化水厂的净化能够让人们正常饮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2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的主要设计内容

2.1总体规划层面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运用海绵城市,就必须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其现有的生态系统进行识别,确定其水文生态循环格局,并将其作为总体规划的关键点。具体规划内容:(1)设定不准建设区域:实际上就是指城市潜藏了内涝危险的区域以及绿色地带等;(2)设定蓝线: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规划范围内的岸线以及水域设定一个保护区域;(3)明确重点区域:结合城市现有片区的功能布局情况和用地性质等特征,以及下一步的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4)土地开发:在城市范围内提倡土地利用集约开发,分配用于生态建设的空间。

2.2各类专项规划

若基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横向深度来看,在对海绵城市应用过程中,其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具体包括了绿地系统、道路交通以及水系统规划等。(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针对该系统的规划重点应当加强对雨水去向的合理处理,具体包括了渗透、消纳、净化。结合当前城市规划来看,绿地系统实际包括了防护、公园以及生态等绿地系统,其不仅具备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是海绵城市规划非常重要的载体。(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设计与水系统本身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了需要沿着排水管道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之外,同时道路也是地表水的主要源头,为此,合理设计道路排水、路向以及路面等各方面对雨水的引流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连接停车场下沉式绿地系统以及道路防护绿化带等雨水收集系统非常重要的桥梁。(3)城市水系统规划:具体来说包含了污水、供水、湖泊沟渠自然水系统等在内的所有水系统。针对自然水系统必须将其列入到城市绿地建设的范围,而针对污水、供水以及雨水等系统则将其列入到城市基础建设项目。

2.3详细规划层面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分别为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即从项目规划以及落地两方面来保证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则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从而开发强度、地块范围、建筑密度、绿地覆盖率等相关指标来实施有效的控制,同时结合定性、定位以及定量的协同作用,明确具体的规划地块和建设要求,制定适宜的规划设计策略。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指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借助现有的水文、地形地势等各方面的特征,从场地空间布局、绿地空间、设施配备建设等各方面来帮助水体形成自然的渗透、积存、循环,促使城市形成一个完善且良性的生态功能。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3.1重视城市水系统的构建

城市规划中为了实现对海绵城市理论的高效利用,需在了解城市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视与之相关水系统构建,从而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海绵城市理论考虑,并结合河流、湖泊、溪水等城市自然水系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在专业理论知识、创新理念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构建出城市水系统,使得城市规划工作内容更加丰富,保持该系统支持下城市水系良好的自净化能力,逐渐提升城市规划工作水平;(2)当海绵城市理论作用下城市水系统构建好后,也需要在水污染治理、监督等部门配合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水系统造成的影响,满足城市科学规划要求,提高城市发展中内部水循环效率。

3.2注重城市道路的科学规划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应用,应注重城市道路科学规划,减少地区气候变化中对城市交通影响,为海绵城市有效建设提供支持。具体表现为:(1)城市大部分道路绿化带的平式改为下凹式,以此减少城市道路上路面雨水径流量面积,减慢雨水径流量速度,改善城市雨水径流量的质量,促使城市规划中外来水资源质量得以提高;(2)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支持下,城市规划初期可通过对透水路面、街道树池等要素的考虑,实现对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在优化城市道路安全性能的同时保持外来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良好的利用状况;(3)注重城市道路规划中绿化形式的不断优化,并在绿化带底部设置好水流暗道,促使城市水系统运行中能够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水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在城市道路规划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时,需要规划人员能够加深对该理论内容的理解,针对性地开展城市道路规划工作,强化道路规划中雨水资源科学利用及管理方面的意识,并对其规划过程进行科学控制,从而增强海绵城市理论作用下的城市道路规划效果。

3.3加强城市园林规划

为了使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充分体现,需要加强城市园林规划,落实好相应的规划研究工作。具体表现为:(1)海绵城市理论支持下的城市园林规划,可结合园林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将源头分散模式引入到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使得这种新型雨水管理模式作用下的城市地理的水文特征不会受降水期改变方面的影响,满足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土地资源科学利用要求;(2)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园林规划,也需要加强绿色屋顶植物设计,打造出实践效果良好的雨水花园,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并实现对光污染、噪音污染等污染问题的科学应对。在此期间,落实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园林规划中的绿色屋顶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实践中所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并用垂直绿化的方式进行合理搭配,使得城市园林规划中绿色屋顶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为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提供支持;(3)在开展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园林规划中的雨水花园建设工作时,需要对砾石底层、砂底层、种植夹层、覆盖表层和蓄水表层等雨水花园采集部分进行合理设置,运用穿管技术来优化雨水花园的采集结构,使雨水花园中的植物能够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避免发生城市园林规划中的问题。

3.4其它方面的实践构想

除了前面所述的内容,也可展开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其他方面的实践构想:(1)加强城市湿地方面的规划建设,有效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对影响城市湿地环境的因素及时处理,且在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法作用下,增强城市湿地的实际作用效果,为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2)城市规划中应在广场上设置性能可靠的雨水收集设施,采用透水铺装的方式加以处理,促使城市广场有着良好的蓄水功能,避免出现雨水资源浪费现象;(3)在城市建筑规划建设中,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内容,对建筑物在空间层面上的整体布局进行科学分析,设置好蓄水与排水设施,且在绿色屋顶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对滞留雨水的高效处理,提升城市建筑实践应用水平的同时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小水泵、下水道、用水管、储水池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提升城市规划中“雨水工程”的建设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海绵城市理论的探讨及科学应用,可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并为城市规划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保障,满足现代城市的科学发展要求。因此,未来在提升城市规划工作水平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海绵城市理论的高效利用,落实好相应的规划工作,确保城市实践中的规划状况良好。在此基础上,使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水平逐渐提升,优化城市规划方式的同时增加其规划中的技术问题,并拓宽城市规划人员在实践中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黄阳.海绵城市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中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6):121.

[2]殷向琴.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探讨[J].四川水泥,2018,(05):67.

[3]朱扬扬.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J].城市地理,2018,(08):28-29.

标签:;  ;  ;  

浅谈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李佩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