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阻率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阻率,层析,琼山,高密度,采空区,围岩,装置。
电阻率层析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马鑫[1](2019)在《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与直流电阻率法联合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非结构化网格条件下井间地震CT(地震波层析成像)和直流电阻率的联合反演研究,通过对2种地球物理模型的结构拟合,对目标体有效信息进行约束,与单一的直流电阻率和地震数据反演相比,提高了在2种地球物理方法浅层勘探的精度。使用非结化叁角网格进行剖分,通过对相邻叁角单元物性参数分布线性假设,完成了交叉梯度函数的非差分形式离散。解决了前人在矩形网格剖分条件下地震初至波走时数据与直流电阻率数据交叉梯度联合反演不能模拟地形起伏和复杂模型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刘朋[2](2019)在《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作为一种监测浅层地下发生的动态过程的新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此技术应用到煤矿井巷中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综合应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巷道实体实验等方法与手段,对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机理与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为应对井下空间狭小和动态开采的双重压力,通过将传统的二维观测系统改造为叁维观测系统,并重新设计钻孔采样电极,研发出新的井下时延ERT观测系统,通过对时延ERT的各种装置形式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弄清了适用于井巷环境下的装置形式。(2)通过对单幅时延ERT图像正演计算,首先从ERT层析成像的基本数学原理出发推导出采用四面体单元时有限元法求解叁维电阻率正演问题的计算过程,得到离散形式的泊松方程解,通过引入多重代数网格-共轭梯度预处理算法,降低了计算雅可比矩阵时间,满足了煤矿动态监测短时分析的要求,并且相对于电导率系数的跳跃具有高度鲁棒性,对于井巷环境这种叁维复杂网格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并在通过模型状态过程方程和观测模型构建起动态过程的滤波算法,对时延观测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出了时延模型的状态估计。(3)基于煤系地层成层分布的地电断面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延3D精细反演和快速反演算法,用来对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成像。通过预先估计地质体变化区域并分配适当的时间拉格朗日值,采用差分成像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继而将4D-ATC反演方法应用于所有监测步骤记录的整个数据集,使得成像结果更关注预期变化的区域,以用来对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成像。而井巷时延ERT快速算法通过聚类策略的引入在大幅度减少反演次数的同时,保持了成像的稳定性,有效地满足了煤矿安全监测对于快速的、可突出动态变化的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算法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监测复杂,高度可变的目标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区域中的异常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被错误的认为是伪影。应用结果表明,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能够探测巷道底板隐伏构造的导含水性以及与其他富水体的水力联系情况,施工方便快捷,适于实时追踪探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3-15)
[3](2018)在《北京奥地探测仪器有限公司DDJ-5型多功能高密度电法仪(电阻率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DDJ-5型高密度电法仪(电阻率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既可以做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亦可做极化率层析成像探测;可用于找矿、找水、工程及水文地质勘探、地下建筑体(古墓、防空洞)以及地下溶洞、地裂缝等勘探。该产品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方式,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例如发明专利:用金属电极进行高密度探测极化率的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0710002677.9)。1主要特点(本文来源于《地质装备》期刊2018年05期)
刘锐,刘健,孙怀凤,杨洋[4](2018)在《基于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的垂直铺塑防渗帷幕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渗墙能够有效控制水工建筑及基础工程渗流,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渗透破坏问题。垂直铺塑防渗帷幕作为一种新型防渗形式:在透水层中构筑垂直帷幕并内置防渗膜以达防渗目的。本文使用 Python 编程语言,基于 pyGIMLi 和 BERT 开源代码托管平台,编写出二维电阻率正反演程序,并对防渗帷幕的检测进行模拟,该程序适用于多种地电模型和装置形式。同时针对防渗膜渗漏检测建立了一种新的观测系统。最后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应用实例检验新型观测系统针对此类目标体的检测效果。(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50: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51:油藏地球物理》期刊2018-10-21)
钟世超,王一博,常旭[5](2018)在《时移电阻率层析成像及实验室数据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在实验室进行页岩水力压裂过程实验过程中,需对压裂效果进行压裂评价,对压裂液的流动进行连续监测。常用的超声成像对液体的识别不够敏感,CT成像或核磁成像对实验条件要求过于苛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使用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方法对电性结构进行成像。利用L_0, L_1, L_2范数正则化项(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2:微地震监测与反演、专题53:微孔隙岩石物理与非常规油气》期刊2018-10-21)
魏锋,陈忠达,张震,朱耀庭,胡文华[6](2018)在《溶洞在电阻率层析成像图中的成像特征及其解释推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溶洞在电阻率层析成像图中的成像特征,对江西省南昌—上栗高速公路沿线岩溶地层进行勘察,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正演。在已勘明的溶洞中,分别选取大跨度空溶洞、大跨度填充溶洞、小跨度空溶洞及小跨度填充溶洞,观察其成像特征,分析得到不同厚跨比及填充情况下的溶洞在电阻率层析成像图中的成像特征,从而建立溶洞成像特征树图。模拟均匀空间中同时存在高阻介质和低阻介质的情况,并与勘察结果对比。最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溶洞成像特征树图,进行电阻率层析成像图的解释推断,同时结合钻探成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高阻异常和低阻异常主要出现于大跨度空溶洞和大跨度填充溶洞,而在小跨度空溶洞和小跨度填充溶洞中并不明显;等值线弯折必然存在于填充型溶洞,且经常伴随低阻异常出现。数值模拟发现,等值线总是倾向于向低阻介质聚集,从而产生等值线弯折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电阻率等值线聚集于低阻介质附近,延伸受到很大限制,从而产生低阻屏蔽效应。在溶洞跨度较大的情况下,成像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阻异常和低阻异常,解释推断较为简单;但在溶洞跨度较小的情况下,由于低阻屏蔽效应,小跨度空溶洞或较薄的溶洞顶板等高阻介质经常被遮盖,为解释推断带来较大困难。(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曹新文,马秀敏,胡道功[7](2017)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琼东北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琼东北1605年琼山地震发震的中心区域东寨港东侧发育多组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活动断裂,且均为隐伏断裂。为探明断裂的分布位置及其活动性,现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将其中琼山-铺前断裂(F8)以及F7、F6、F5共四条,北西走向断裂作为此次探测目标断裂。结合前人水文钻孔资料和断裂分布,在珠溪河北岸和罗豆农场北侧部署了叁条电法探测线,结果表明区域沉积地层在叁条反演剖面上均可以划分出叁层视电阻率梯度带,与钻孔资料对应较好。同样,视电阻率对已知四条活动断裂均有明显特征的低阻异常反映,除断裂F7的倾向解释存在争议外,其余叁条断裂解释均得到钻孔验证。(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7年05期)
颜秉超[8](2017)在《某矿山采空区探测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下矿山逐年开采,采空区范围越来越大,对地表和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均产生了巨大隐患。尽管空场采矿法被逐渐禁用,但历史遗留采空区内部情况不明,给矿山安全生产和采掘部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某矿区地表布置了测线来探测采空区范围及其覆岩稳定性,并结合该矿具体开采地质条件,通过野外数据采集整理并导入Res2dinv二维反演软件进行解译分析,可知测线大部分位置视电阻率相对较高,等值线变化较小,说明地下采空区围岩较稳定。分析结果对于确保该矿井下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7年08期)
王国方,肖开乐[9](2017)在《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在孤石探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是通过在两钻孔中分别放入一定数量的电极,观测两孔间电流、电压数据,通过反演获得两井间电阻率分布断面图,分析不同岩土介质与电阻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地质信息解释,进而达到工程勘探目的。它不仅解决了孔与孔之间的电阻率问题,而且对场地要求较低施工方便。通过对深圳地铁欢乐海岸孤石的大小和范围进行探测,充分证明该方法在解决此类工程问题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7年21期)
傅庆凯[10](2017)在《不同装置对2.5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技术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福州市地铁的特殊地质情况,深入研究学习有限体积单元法、阻尼最小二乘法以及2.5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法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完成基于matlab的建模程序以及正反演接口程序之后,建立符合实际的地铁孤石模型,进行正演数值模拟,研究与分析了2.5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RT)的不同装置电性异常特征(电压、阻抗、视电阻率),在此基础上,利用RES2DINV反演软件,对典型孤石模型进行反演成像,研究与分析了不同装置对2.5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法的成像效果与分辨率,为实际资料处理解释提供理论指导。理论和实践表明,ERT技术有较大优点,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电阻率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作为一种监测浅层地下发生的动态过程的新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此技术应用到煤矿井巷中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综合应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巷道实体实验等方法与手段,对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机理与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为应对井下空间狭小和动态开采的双重压力,通过将传统的二维观测系统改造为叁维观测系统,并重新设计钻孔采样电极,研发出新的井下时延ERT观测系统,通过对时延ERT的各种装置形式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弄清了适用于井巷环境下的装置形式。(2)通过对单幅时延ERT图像正演计算,首先从ERT层析成像的基本数学原理出发推导出采用四面体单元时有限元法求解叁维电阻率正演问题的计算过程,得到离散形式的泊松方程解,通过引入多重代数网格-共轭梯度预处理算法,降低了计算雅可比矩阵时间,满足了煤矿动态监测短时分析的要求,并且相对于电导率系数的跳跃具有高度鲁棒性,对于井巷环境这种叁维复杂网格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并在通过模型状态过程方程和观测模型构建起动态过程的滤波算法,对时延观测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出了时延模型的状态估计。(3)基于煤系地层成层分布的地电断面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延3D精细反演和快速反演算法,用来对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成像。通过预先估计地质体变化区域并分配适当的时间拉格朗日值,采用差分成像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继而将4D-ATC反演方法应用于所有监测步骤记录的整个数据集,使得成像结果更关注预期变化的区域,以用来对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成像。而井巷时延ERT快速算法通过聚类策略的引入在大幅度减少反演次数的同时,保持了成像的稳定性,有效地满足了煤矿安全监测对于快速的、可突出动态变化的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算法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监测复杂,高度可变的目标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区域中的异常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被错误的认为是伪影。应用结果表明,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能够探测巷道底板隐伏构造的导含水性以及与其他富水体的水力联系情况,施工方便快捷,适于实时追踪探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阻率层析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马鑫.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与直流电阻率法联合反演[J].西部探矿工程.2019
[2].刘朋.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北京奥地探测仪器有限公司DDJ-5型多功能高密度电法仪(电阻率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J].地质装备.2018
[4].刘锐,刘健,孙怀凤,杨洋.基于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的垂直铺塑防渗帷幕检测方法研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50: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51:油藏地球物理.2018
[5].钟世超,王一博,常旭.时移电阻率层析成像及实验室数据应用[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2:微地震监测与反演、专题53:微孔隙岩石物理与非常规油气.2018
[6].魏锋,陈忠达,张震,朱耀庭,胡文华.溶洞在电阻率层析成像图中的成像特征及其解释推断[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曹新文,马秀敏,胡道功.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琼东北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7
[8].颜秉超.某矿山采空区探测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J].现代矿业.2017
[9].王国方,肖开乐.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在孤石探测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
[10].傅庆凯.不同装置对2.5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技术的影响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