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后沉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基,地基,预压,模型,车流量,神经网络,淤泥。
工后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陆潘,杜英辉,陈雷,马坤,沈宇鹏[1](2019)在《考虑车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吹填土地区路基工后沉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吹填土路基工后沉降原理,选取曹妃甸北环路吹填土路基某一断面的车流量和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车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之用于吹填土路基的工后沉降预测。与泊松曲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后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误差在4%以内,从而验证了考虑车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解决该类问题上的简便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韩志卫[2](2019)在《塑料排水板在堤基工后沉降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源湾开发区松山片区大、小获片防洪排涝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堤基处理,加快了堤基固结,减短了沉降时间,在施工期完成主要沉降,同时提高了堤基的抗剪参数、承载力等强度指标,增强了堤身的稳定指标。(本文来源于《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胡琼,施纲正[3](2019)在《基于GEO5的高填方软基工后沉降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高填方软土路基在超载预压情况下工后沉降变形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该文基于GEO5岩土设计软件在模拟土体固结沉降方面的准确性,并以武汉某快速公路K12+700测点作为研究目标,通过模拟该测点路基断面的土层固结沉降过程,分析高填方软土路基沉降的特点,并且验证对堆载预压工艺调整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南亚林,刘魁,石博溢[4](2019)在《黄土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建设用地短缺的问题,当地一般采取挖填方的办法。而工后沉降是评判黄土填方地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得到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幂函数型,应变-时间关系为双曲线型,并结合分层总和法,获得了延安压实黄土经验蠕变方程,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拟合效果较好。运用此方程对不同压实系数、不同填方厚度的黄土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定厚度内黄土填方地基稳定性评判标准。(本文来源于《陕西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李磊[5](2019)在《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对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灰色预测理论模型选择、效果验证、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叁个方面,通过已监测沉降数据对工后沉降数值进行预测,并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所规定容许工后沉降,判断路基可否用于路面铺筑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16期)
李凯甜,邓荣贵,周其健,张哲宁[6](2019)在《蓉2号线有轨电车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城市有轨电车进行路基工后沉降量的预测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文章针对蓉2号线有轨电车路基沉降的实测数据,分析不同填料、不同填筑工艺下的地基沉降变形曲线,选用叁种不同的沉降预测模型根据实测数据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全过程拟合。对比预测模型中沉降量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选取适合有轨电车的最优路基填筑施工方案,针对最优方案提出适合有轨电车的沉降预测模型,并预测得到各施工工艺下的最终沉降量。研究发现,采用工艺一沉降量较小,其路基填筑方法适用于对沉降要求较高的路基中,各预测模型中指数模型对有轨电车路基沉降预测的准确性较高。该预测成果能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涂立国[7](2019)在《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的危害性,据此提出了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预测与控制措施,并围绕实际工程案例展开了具体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07期)
马力,薛新华,蒋楚生,李庆海[8](2019)在《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建的攀枝花南站地基为昔格达层,昔格达地层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差,遇水易软化和崩解。因此,研究昔格达层混合填料所填筑而成的高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借助路基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和叁点法对攀枝花南站典型断面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高填方路堤沉降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黄晓明,孙铁[9](2019)在《围海造陆工后沉降离心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海造陆工程对吹填土处理后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是关系到该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程度的重要问题。利用大型离心机对围海造陆区工后沉降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围海造陆区工后沉降变化规律,证实了吹填土处理结束后主固结变形仍会持续较长时间、工后沉降大小与压缩土层厚度和物理指标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河水利》期刊2019年01期)
王敏,徐林荣,黄宇华,周俊杰,蔡雨[10](2019)在《高铁软基工后沉降特性与加固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是世界性难题,为此,依托于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统计分析100余公里路基段3a运营期的沉降监测数据,将工后沉降划分成可以评价沉降控制效果的4个等级,并结合沉降推测评估,将其区划为稳定、基本稳定、临界超限与超限4个状态;针对地基处理措施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分析中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当量软弱土厚度"概念,可量化分析地基处理措施的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分析表明:高铁路基的工后沉降与当量软弱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不同处理措施加固地基存在一个"临界"当量软弱土厚度,桩-板结构处理的地基沉降处于临界超限时,对应的当量软弱土厚度是桩-筏复合地基的1.7倍,是桩-网复合地基的2.2倍;桩-板结构处理的地基单位当量软弱土厚度工后沉降值仅为桩-筏复合地基的59%,桩-筏复合地基是桩-网复合地基的76%。(本文来源于《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1期)
工后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罗源湾开发区松山片区大、小获片防洪排涝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堤基处理,加快了堤基固结,减短了沉降时间,在施工期完成主要沉降,同时提高了堤基的抗剪参数、承载力等强度指标,增强了堤身的稳定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后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1].陆潘,杜英辉,陈雷,马坤,沈宇鹏.考虑车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吹填土地区路基工后沉降[J].中国港湾建设.2019
[2].韩志卫.塑料排水板在堤基工后沉降量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
[3].胡琼,施纲正.基于GEO5的高填方软基工后沉降模拟分析[J].建材世界.2019
[4].南亚林,刘魁,石博溢.黄土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J].陕西建筑.2019
[5].李磊.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对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6].李凯甜,邓荣贵,周其健,张哲宁.蓉2号线有轨电车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预测研究[J].四川建筑.2019
[7].涂立国.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8].马力,薛新华,蒋楚生,李庆海.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研究[J].山西建筑.2019
[9].黄晓明,孙铁.围海造陆工后沉降离心模拟试验研究[J].海河水利.2019
[10].王敏,徐林荣,黄宇华,周俊杰,蔡雨.高铁软基工后沉降特性与加固效果[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