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年会作品集

西安年会作品集

一、西安年会作品专辑(论文文献综述)

韩聪一[1](2021)在《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波斯细密画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由书籍插图艺术发展而来。13-14世纪蒙古人因统治需要编写《史集》等着作时,大力推进了波斯细密画艺术的发展。波斯细密画也在此时突破了古代伊斯兰国家关于人物形象的限制,开始形成独特的地域民族艺术风格。以往的研究者从其技法、构图、色彩、人物身份、外来因素等诸多关于波斯细密画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文化背景、历史语境、文化艺术及社会心理等宏观方面深入分析,从而考察13世纪后我国文化对波斯细密画发展的影响及亚欧大陆各文化圈层间交流的历史盛况。13-14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政权,为各文化圈层之间的交流扫清障碍;各文化圈层客观上也从此进入“相互了解、联动发展”的新时代。蒙古人进入波斯地区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乃至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美术作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跨文化视角”的研究课题正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对研究古代绘画史、艺术史、文化交流史乃至当今世界文明发展史都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为出发点,首先梳理了“蒙古人形象”和由蒙古人引入的其它外来元素是如何被波斯细密画引进、吸收并最后有机融合为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过程;其次对以“蒙古人形象”为代表的外来元素进入波斯地区乃至世界更广范围的具体传播路线、途径、方式等历史线索展开研究与论证;最后证明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等蒙古元素,是由蒙古西征及之后的频繁往来传入波斯地区及亚欧大陆更广的范围内,并受当地传统文化影响及独特文化心理融合构成的具有各地方特色的形象样式。不同地域、文化圈层间受种族区别、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蒙古人形象”概念虽然可以找到部分共性元素,但总体来说是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蒙古人形象”更像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图像媒介概念。因此,我们不能将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局限在某种绘画或种族意义上。它涉及到13-14世纪及更长时间内亚欧大陆东西之间文化交流与交融频繁往复的历史语境。“蒙古人形象”绝不是现实意义上蒙古族人物的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像,更是自东向西过程中的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混合物,包含着各地域、各文化圈层对神秘东方世界的各种想象。

石磊[2](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蒋锡伟[3](2020)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现状及趋势探究 ——以西安音乐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北京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受曲谱技艺容易失传、音乐受众少、传播方式有限等内部因素以及国内以“西方音乐”为主导的教育现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正面临着生存土壤不断恶化的窘境。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担负起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高校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彰显出地域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优势,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继往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方式为研究主线,选取了专业类音乐院校西安音乐学院、师范类音乐院校泉州师范学院、综合类大学北京大学三所高校进行特定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个案研究,主要剖析三所高校的传承特点与不足。发现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依托研究机构、国家政策和信息技术进行传统音乐保护与理论研究,依靠学科建设、传承计划进行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借助艺术社团和特色作品进行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和受众培养,利用作品创新和形式创新进行文化推介。通过比较三所高校传承方式的异同,从个性中发掘共性,笔者发现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这个新的文化土壤中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从内部发展趋势看:第一,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被日渐重视,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审美教育价值日益凸显,高校肩负起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第二,传统音乐高校传承循环系统逐步建立,高校通过构建传统音乐高校传承循环系统,实现传统音乐保护、研究、传承、创新与人才、师资培养之间的良性循环;第三,高校对传统音乐艺术作品、传播媒介的不断创新,为传统音乐带来了更多时代机遇。从外部发展趋势看:第一,传统音乐在高校中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本投入,一系列国家政策、艺术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扶持成为高校开展传统音乐传承工作最坚实的后盾;第二,更好地发挥了政府—高校—社会协同效应,实现了三方在传统音乐保护及传承工作中的互进共促、互利共赢;第三,高校推动了传统音乐从国内走向国际,提升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中国传统音乐融入世界音乐文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徐筱园[4](2020)在《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合唱自20世纪初以来,一百多年的漫漫发展之路,经历了借鉴西方合唱体裁的萌芽期,中国合唱艺术性与时代性结合的过渡期,和现代合唱思维注入的民族化探索期。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跨世纪转变,中国合唱艺术进入新的转型期,并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逐渐形成欧洲、歌剧与俄罗斯等多种合唱形态的西方合唱范式,中国民歌、中国艺术合唱形态的中国合唱范式,和流行、群众合唱形态的现代合唱范式。在中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尤其突显在作品和演唱两个层面的创新,如2000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第一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比赛中演唱蒙古族作品,2008年“青歌赛”贵州侗族合唱队用原生态唱腔演唱中国多声部民歌,以及引人注目的Tiankong合唱团在“青歌赛”中崭露头角,纯美之声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合唱大师杨鸿年评价:“‘Tiankong’的名字就意味着新的声音,新的中国合唱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十五年,影响并引导了新世纪中国女声合唱的发展,“Tiankong”在演唱风格、表演思维、作品选择、合唱服饰等方面,得到中国合唱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标识”,被“追捧”、“模仿”,掀起一次次“Tiankong”潮流。特别是Tiankong合唱团从受邀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年会展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以及两度受邀国家大剧院品牌项目“八月合唱节”等,达到一个个中国女声合唱的峰巅。“Tiankong合唱团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及其音乐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都是难以忘怀的,她作为女声合唱团已经成为我国合唱的一面旗帜,堪称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合唱团之一”(原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语)。因此,作为中国女声合唱“旗帜”的Tiankong合唱团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本论文是以被誉为“中国女声最高水平”的Tiankong合唱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影像与口述记录的研究方法,由四个章节梳理2003-2018年历史价值。第一章阐述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并初创“Tiankong风格”;第二章解读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凝固“Tiankong风格”,向“多思维”拓展、“国际化”发展;第三章阐释开创“新Tiankong”时代”,并走上了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第四章总结Tiankong合唱团的建设、艺术与本质,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黄美意[5](2019)在《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溪底派”作为清末以来闻名闽台的大木匠帮。他们世代相传,建立起自己的建筑风格。时至今日对于闽南溪底派的的研究台湾方面较多,但台湾和大陆方面对溪底派的研究缺少横向联系。本文以族谱的角度切入,结合口述史的方法,从匠师族谱与师承的联系、去台匠师谱系对清末以来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进行探讨,以期与台湾现有研究进行对接,完善溪底派的研究,更好地保护传统民间建筑匠派,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文化。1)首先,本论文整理了溪底大木匠派匠师以王氏为代表的族谱,并分析了已知匠师在族谱的分布情况,就族谱记录的信息如生卒情况及其匠师身份进行了探讨。2)其次,结合大木匠师的学艺方式,将溪底大木匠师的师承关系与族谱进行比对联系,进而推出师承关系可分为家族传艺、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主要以家族传艺为主。3)再者,收集了去台匠师及其营建活动的台湾文献方面记载,并以族谱和口述收集的资料与其进行比对,建立去台湾大木匠师的谱系。最后得出结论: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是主要以家族传艺的形式得以传承,还结合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的师承形式。此外,溪底派的谱系还延伸到台湾等地区。

王迪[6](2019)在《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作为中国陶艺类型展览的成功案例,为研究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历史发展时间线为序,通过文献整理、作品分析、采访记录等方法,从该双年展的策划缘起、内容经过及总结展望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该展览带来的观念突破、现代性内涵以及价值意义等。并通过该双年展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整理,试图更全面的去阐述中国九十年代现代陶艺发展的概况,从而完善现代陶瓷艺术史的研究。同时,也反思与总结该展览及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不足与局限性,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学术研究模式。

张光润[7](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指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张佳玥[8](2017)在《土地与歌:从观念到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发展与传承与十八九世纪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前几代音乐学人对中国传统音乐不懈地保护与整合,为传统音乐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当代音乐学家中,也有一批学者正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以乔建中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学家,用持续不断的热情置身于传统音乐的研究、保护与弘扬当中。土地的辽阔,为歌的历史所充盈;歌的内涵,由地的深厚所蕴藉。音乐学者乔建中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土地与歌”观念,经过岁月的充实和沉淀,观念被重新诠释、再度重构,扩展至学理层面,对学术研究产生颇多影响。他相继提出民歌的“‘音—地’关系理论”以及音乐地理学的学科建构等设想,从而丰富音乐理论学科的构建,促进学科向多元化发展,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继承与弘扬,除了音乐学人理论性的学术构想与研究实践,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发展层面——媒体传播。“土地与歌”观念符合传播需要且切合学术理论本质,观念在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不断被运用与发酵,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播的一个显要表征。“土地与歌”观念提出迄今三十余年,波及区域广、涉及人数多、产生影响深远,它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标题、一个术语,更将音乐与我国社会文化、地域分布、学科观念的衍变并存,透露着各门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现状。故本文试图以提出的“土地与歌”观念为切入点,对观念的历史源流做系统地梳理,对观念的发展、泛化、传播做全面解读,审视其产生的文化现象和影响,探讨音乐观念与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揣摩音乐文化现象在当下的发展与演变。本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论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第一章涉及“土地与歌”观念的来源及初期研究,由乔建中先生的自述与笔者对观念源流的总结构成。第二章论述“土地与歌”观念影响下的学术性研究成果及文化内涵。第三章对受到“土地与歌”观念影响的群众及组织进行考察与分析,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个体,在文化身份、观念认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第四章主要论述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扩散与影响。“土地与歌”观念通过大众传播的媒介渠道,向不特定的群众传递观念信息,得到大众的青睐。现代媒介一方面成为宣传“土地与歌”观念的助发器,同时也成为开启民族音乐、传承音乐思想的一把钥匙。通过对不同大众传播渠道的研究,阐述传媒对观念产生的扩散、影响及后续效应。第五章运用传播学原理就此传播现象做出分析。笔者通过分析“土地与歌”观念近三十年来的传播模式、传播动因等要素,对社会产生的文化现象与影响做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并做客观的价值评价和思考。“土地与歌”观念不仅是乔建中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深入研究的提炼,更是学者关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问题的一个缩影。音乐观念的发展促进传媒方式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反之也作用于音乐文化,“土地与歌”观念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群众实现音乐的“文化自觉”,让人们主动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存续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刘琳琳[9](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指出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吕晶[10](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二、西安年会作品专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年会作品专辑(论文提纲范文)

(1)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1.国内外有关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图文资料
        2.有关波斯细密画内容及蒙元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学研究资料
        3.有关“蒙古人形象”研究的专题成果及学位论文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向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历史来源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概念
        1.波斯细密画
        2.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与东方元素
    (二)广阔时空中的历史传统积淀
        1.地理及人文环境概述
        2.多元多样的宗教信仰
        3.频繁往来的对外交流
    (三)蒙古西征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的直接影响
二、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造型特征
    (一)从暴戾血腥到和蔼与崇敬的形象变化
    (二)从平面静态描绘到动态戏剧化表现
    (三)人物类型及场景布局等方面的变化
        1.女性人物形象的出现及位置
        2.空间布局变化
三、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变化因素
    (一)不同宗教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蒙古人形象”
    (二)波斯传统文化中神话形象的变化
    (三)从“征服者”到“文化继承者”的心理变化
四、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特殊意义
    (一)有机组合的新绘画题材及形象的产生
    (二)对波斯细密画色彩运用吸收创新的促进
    (三)推动波斯细密画空间观念的系统吸收与再创造
五、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与文化交流
    (一)各具特色的“东方宫廷”图景想象
    (二)历史典故场景中的“异域风情”
    (三)狩猎征战场景中所向披靡的“勇士”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现状及趋势探究 ——以西安音乐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民间传承的方式与困境
        一、“中国传统音乐”概念界定
        二、中国传统音乐民间传承的方式
        三、中国传统音乐民间传承的困境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的方式与优势
        一、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的方式
        二、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的优势
第二章 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现状个案分析
    第一节 西安鼓乐在西安音乐学院的传承
        一、西安鼓乐与西安音乐学院
        二、以专业教学为支撑的西安鼓乐传承
        三、以研究机构为导向的西安鼓乐传承
        四、以国家政策为引领的西安鼓乐传承
        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西安鼓乐传承
        六、以艺术社团为推手的西安鼓乐传承
        七、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鼓乐传承特点及不足
    第二节 南音在泉州师范学院的传承
        一、南音与泉州师范学院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南音传承
        三、以教研基地为阵地的南音传承
        四、以文化创新为推介的南音传承
        五、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传承特点及不足
    第三节 昆曲在北京大学的传承
        一、昆曲与北京大学
        二、以传承计划为纲领的昆曲传承
        三、以特色作品为品牌的昆曲传承
        四、北京大学昆曲传承特点及不足
    第四节 高校传承个案异同比照
第三章 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的发展趋势探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的内部发展趋势
        一、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被日渐重视
        二、传统音乐高校传承循环系统逐步建立
        三、高校对传统音乐艺术作品、传播媒介不断创新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高校传承的外部发展趋势
        一、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本投入
        二、更好地发挥了政府—高校—社会协同效应
        三、推动了传统音乐从国内走向国际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合唱的界定
        二、中国合唱团研究现状
        三、中国团史研究现状
        四、Tiankong合唱团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
    第一节 “前Tiankong”时期(1993-2002)
        一、百年老校人文与艺术底蕴
        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前期的艺术历程
        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跨世纪的艺术突破
    第二节 “Tiankong”之初创(2003-2007)
        一、“Tiankong”的诞生
        二、“Tiankong风格”的初现
        三、“Tiankong风格”的多元
第二章 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
    第一节 “Tiankong风格”的凝定(2008-2010)
        一、突破合唱单一美学品格
        二、品质为本创立艺本品牌
    第二节 凸显中国合唱风格,唱响中国“现代合唱”之声(2011-2013)
        一、中国合唱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
        二、21世纪中国现代合唱先锋
        三、追梦——“Tiankong”十年纪
第三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复出与追寻
    第一节 开创“新Tiankong”时代(2014-2015)
        一、一梦再梦——清华“一尘不染的天空”复出
        二、中国合唱之夜——欧洲华美巡演
    第二节 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2016-2018)
        一、“诗意中国”——中国合唱对话世界
        二、听画“水墨”——中国合唱音乐会
第四章 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第一节 以美育人的“Tiankong建设”体系
        一、立足中华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
        二、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
        三、以指挥为元点的艺术设计师
    第二节 “Tiankong艺术”妙悟境界之追求
        一、声音塑造的和谐美感
        二、作品传递的艺术标识
        三、音乐呈现的诗情画意
    第三节 重整“Tiankong”合唱硬核,展望中国合唱艺术
        一、“Tiankong品质”之艺术核心
        二、“Tiankong理念”之艺术拓展
        三、“Tiankong精神”之艺术本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溪底派大木匠师
        1.2.2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口述史的研究
        1.3.2 关于溪底大木匠派的研究
        1.3.3 关于匠师谱系及师承方式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5.1 重视民间匠师系统研究
        1.5.2 利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
第2章 溪底传统大木作历史背景
    2.1 闽南传统建筑概述
        2.1.1 闽南地理与自然环境
        2.1.2 闽南的社会与人文环境
        2.1.3 闽南与台湾的渊源
        2.1.4 闽南传统建筑类型
        2.1.5 闽南代表性营造技艺
    2.2 崇武镇溪底村背景概况
        2.2.1 历史沿革
        2.2.2 生产与物质生活
        2.2.3 民风习俗及信仰
    2.3 溪底派概况
        2.3.1 “溪底派”的词源
        2.3.2 执业方式
        2.3.3 分工协调
        2.3.4 营造范围
        2.3.5 工匠收入
        2.3.6 设计特色
    2.4 溪底派大木作发展
    2.5 溪底派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族谱
    3.1 溪底姓氏构成及变迁
    3.2 溪底王氏族谱
        3.2.1 修订与编篆
        3.2.2 房派刊头
        3.2.3 宗祠与祖厝
    3.3 已知王姓匠师
        3.2.1 族谱分布情况
        3.2.2 祖厝刊
        3.2.3 前落后刊
        3.2.4 大厅刊
        3.2.5 后落刊
    3.4 已知其他姓匠师
        3.4.1 刘姓代表匠师
        3.4.2 杨姓代表匠师
    3.5 族谱记录信息分析
        3.5.1 概况
        3.5.2 生卒情况
        3.5.3 匠师身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师承关系
    4.1 匠师出身
    4.2 学艺对象
        4.2.1 自然
        4.2.2 建筑
        4.2.3 书籍
        4.2.4 匠师
    4.3 学艺方式
        4.3.1 拜师学艺
        4.3.2 家业祖传
        4.3.3 参与学习
    4.4 教学方式
    4.5 溪底师承与族谱联系
        4.5.1 家族传艺
        4.5.2 家庭相承
        4.5.3 异姓学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溪底派去台湾大木匠师谱系
    5.1 去台湾匠师概况
    5.2 后落去台湾匠师
        5.2.1 后落四房六房去台匠师
        5.2.2 后落二房去台匠师
        5.2.3 在台作品
    5.3 前落后刊去台湾匠师
        5.3.1 台湾信息
        5.3.2 与族谱口述对照
        5.3.3 在台作品
    5.4 其他去台湾匠师
    5.5 竞技与合作
        5.5.1 对场特点
        5.5.2 台湾其他木作工匠家族匠派
        5.5.3 在台湾的对场及“四柱建造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特点
    6.2 溪底大木匠派的传承与保护
    6.3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王氏已知匠师族谱总图
    附录B 溪底派代表匠师师承关系图
    附录C 溪底派匠师口述资料整理(部分)
    附录D 溪底派匠师调查表(部分)
    附录E 匠师作品汇总表
    附录F 图表目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思路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专着类
        1.2.2 期刊论文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学术与理论研究意义
        1.3.2 史料意义
        1.3.3 现实指导意义
2. 回顾
    2.1 首届双年展学术研讨会
    2.2 首届双年展艺术家采访
    2.3 首届双年展之展品解析
    2.4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
        2.4.1 重陶艺材料语言
        2.4.2 重内心的直观感受
    2.5 首届双年展之特性
        2.5.1 时代性
        2.5.2 开拓性
        2.5.3 自发性
3 探源
    3.1 观念
        3.1.1 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走泥社”与“奥蒂斯”运动
        3.1.2 后现代主义与陶瓷艺术
        3.1.3 本土文化的根基
    3.2 展览及相关交流活动
        3.2.1 积极思考的萌芽期
        3.2.2 多元探索的发展期
    3.3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3.3.1 现代陶艺教育模式的开始
        3.3.2 传媒对现代陶艺的关注
        3.3.3 现代陶艺技术环境的改善
4 总结与展望
    4.1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与特性的原因总结
        4.1.1 被动的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传入
        4.1.2 主动的表达-对自我意识的表达
        4.1.3 主动与被动的交融-文脉的延续
    4.2 现代陶艺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4.2.1 现代陶艺的地域化共识
        4.2.2 现代陶艺的国际化发展
    4.3 学术性与创造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讨会纪要
附录二 采访文字稿
附录三 历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信息
附录四 首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现状
附录五 中国陶艺大事年表
作者简介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土地与歌:从观念到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内容
第一章 土地与歌观念的来源及初期研究
    第一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产生
        一、土地与歌观念的萌发(20 世纪八十年代)
        二、土地与歌观念的提出(20 世纪九十年代)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初期延展
        一、观念形成的背景
        二、观念的初期延展
第二章 土地与歌观念影响下的学术研究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土地与歌观念在21世纪的发酵
        一、观念提出者对“土地与歌”的延展
        二、音乐学者对“土地与歌”的响应
        三、后继学者对“土地与歌”的拓展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土地与歌观念激发的音乐行为
    第一节 土地与歌观念与个人行为的关联与思考
        一、人物简介
        二、土地与歌观念对其影响
        三、行为产生背景
        四、个人行为活动
        五、行为思考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与社会组织的关联
        一、阳刚民间音乐馆创始人介绍
        二、土地与歌观念对创始人的影响
        三、土地与歌观念影响下的产物——阳刚民间音乐馆
        四、行为思考
第四章 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扩散与影响
    第一节 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扩散
        一、书籍音响类
        二、广播传播类
        三、网络传播类
    第二节 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影响
        一、促进观念传播、增进音乐信息交流
        二、拓宽传播渠道、提高音乐文化自觉
第五章 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学分析及文化影响
    第一节 以土地与歌观念为载体的文化传播
        一、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动因
        二、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要素
        三、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者的持续性
        二、受传者的认同性
        三、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四、受众空间的灵活性
    第三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文化传播影响
        一、从个人到群体:观念主旨的响应与推广
        二、从学校到社会:专业知识的泛化与普及
        三、从学术到媒体:学术观念的扩散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乔建中教授采访记录
    附录B:杨刚采访记录
    附录C:薛九英采访记录
    附录D: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9)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一、资料性图书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三、概说·研究图书
        (一)总述·通论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一、资料性图书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1、广域
        2、山西省
        3、江苏省·浙江省
        4、山东省
        5、河南省
        6、四川省·甘肃省
        7、辽宁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6、吉林省·黑龙江省
        7、上海市·江苏省
        8、浙江省
        9、安徽省
        10、福建省
        11、江西省
        12、山东省
        13、河南省
        14、湖北省·湖南省
        15、广东省·海南省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17、重庆市·四川省
        18、贵州省
        19、云南省
        20、陕西省
        21、甘肃省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3、台湾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
        3、河北省·河南省
        4、山西省
        5、辽宁省·黑龙江省
        6、江苏省
        7、浙江省
        8、安徽省
        9、山东省
        10、河南省
        11、湖北省·湖南省
        12、重庆市·四川省
        13、云南省·广东省
        14、陕西省
        15、甘肃省
        16、西藏自治区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8、台湾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1、北京市
        2、山西省
        3、上海市·江苏省
        4、浙江省
        5、福建省
        6、山东省·河南省
        7、湖南省·四川省
        8、广东省·云南省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10、香港
        11、台湾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1、北京市
        2、山西省·河北省
        3、辽宁省
        4、吉林省
        5、黑龙江省
        6、上海市·江苏省
        7、浙江省·安徽省
        8、福建省·江西省
        9、山东省
        10、河南省
        11、湖北省
        12、广东省
        13、重庆市·四川省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15、陕西省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17、其他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1、全国
        2、北京市·河北省
        3、山西省
        4、黑龙江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6、上海市·江苏省
        7、浙江省
        8、安徽省
        9、福建省·江西省
        10、山东省
        11、河南省
        12、湖南省·湖北省
        13、广东省·海南省
        14、重庆市·四川省
        15、贵州省
        16、云南省
        17、陕西省
        18、甘肃省·青海省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三、概说·研究图书
        A 总述·通论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6、黑龙江省
        7、上海市·江苏省
        8、浙江省·安徽省
        9、福建省·江西省
        10、山东省
        11、河南省
        12、湖北省·湖南省
        13、广东省·海南省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15、重庆市·四川省
        16、贵州省·云南省
        17、陕西省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9、香港·澳门
        20、台湾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河北省
        3、山西省
        4、辽宁省·湖北省
        5、江苏省
        6、浙江省·安徽省
        7、山东省
        8、河南省
        9、海南省
        10、重庆市·四川省
        11、云南省
        12、陕西省
        13、甘肃省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5、其他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B 其他字典字书
    五、目录(索引)·地图
        A 石刻·刻工目录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1、中国
        2、台湾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勘误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西安年会作品专辑(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D]. 韩聪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现状及趋势探究 ——以西安音乐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北京大学为例[D]. 蒋锡伟.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4]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D]. 徐筱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D]. 黄美意. 华侨大学, 2019(01)
  • [6]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D]. 王迪. 浙江大学, 2019(03)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8]土地与歌:从观念到效应[D]. 张佳玥. 西安音乐学院, 2017(08)
  • [9]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西安年会作品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