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轨道,分子,构型,几何,经验,方法,化学键。
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荣垂庆,周玉龙,潘守甫,于俊华[1](2000)在《S_(10)、S_(11)和S_(12)结构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用AM 1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对S1 0 、S1 1 和S1 2 的几何结构进行了计算 ,并比较了不同构型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姜萍,石静,孙宏伟,袁满雪,赖城明[2](1999)在《有机金属化合物中二级化学键的理论研究 (Ⅵ)——二级化学键生成的半经验分子轨道 (MOPAC)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半经验分子轨道(MOPAC7.0软件包中的AM1和PM3)方法,对一些有机金属汞化合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总能量和生成热的比较可知,由于分子内的二级化学键的生成,分子cis-ClHgCHCHCl和o-C6H4HgCl2的能量较低,更稳定.对于含Ph和CN基团的一系列有机汞化合物,通过计算其内旋转能垒中的初始构象和能谷构象可知,由于Hg与Ph和CN之间的二级化学键的生成,其初始构象更趋稳定(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4期)
戴振文,潘守甫,刘波[3](1997)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计算吸附分子几何构型的可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计算了金刚石(111)面上乙炔吸附分子的几何构型,通过与相似结构的丙烯分子实验参数的比较,分析论证了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用于碳氢化合物吸附分子几何构型计算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彭周人,李一志,刘述斌[4](1989)在《量子化学半经验分子轨道自洽场迭代收敛新方法—诱导对角微扰收敛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量子化学半经验分子轨道自洽场迭代发散问题的新方法—诱导对角微扰收敛法和对角微扰公式。讨论了该方法的数学意义和物理意义。该方法在计算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1989年04期)
张瑞勤,戴国才[5](1987)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CNDO/2)在非晶硅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CNDO/2)做了简要介绍,对其用于非晶硅基础研究的优越性做了概要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原子簇模型化计算分别对Si体系下述几个基础性课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7年01期)
韦统师,魏立山,薛惠清[6](1985)在《七氧化二氟的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法计算——兼论CNDO/2方法的某些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CNDO/2几何优化程序和MNDO几何优化程序对Cl_2O_7和F_2O_7分子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F_2O_7难以稳定存在,(2)进行量子化学计算,最好是用几何优化程序,否则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3)CNDO/2方法在计算-O-O-和-S-S-桥键时是有缺陷的,应引起注意。(本文来源于《结构化学》期刊1985年04期)
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半经验分子轨道(MOPAC7.0软件包中的AM1和PM3)方法,对一些有机金属汞化合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总能量和生成热的比较可知,由于分子内的二级化学键的生成,分子cis-ClHgCHCHCl和o-C6H4HgCl2的能量较低,更稳定.对于含Ph和CN基团的一系列有机汞化合物,通过计算其内旋转能垒中的初始构象和能谷构象可知,由于Hg与Ph和CN之间的二级化学键的生成,其初始构象更趋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荣垂庆,周玉龙,潘守甫,于俊华.S_(10)、S_(11)和S_(12)结构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
[2].姜萍,石静,孙宏伟,袁满雪,赖城明.有机金属化合物中二级化学键的理论研究(Ⅵ)——二级化学键生成的半经验分子轨道(MOPAC)方法的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戴振文,潘守甫,刘波.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计算吸附分子几何构型的可靠性[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
[4].彭周人,李一志,刘述斌.量子化学半经验分子轨道自洽场迭代收敛新方法—诱导对角微扰收敛法[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1989
[5].张瑞勤,戴国才.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CNDO/2)在非晶硅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
[6].韦统师,魏立山,薛惠清.七氧化二氟的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法计算——兼论CNDO/2方法的某些缺陷[J].结构化学.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