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解:基于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解析的启示

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解:基于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解析的启示

论文摘要

蛇绿岩代表了古洋壳的残余,通常被作为识别古汇聚板块边界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通过对西准噶尔造山带和松潘-甘孜造山带内出露的蛇绿混杂岩的大比例尺填图和构造解析,揭示出并非所有的蛇绿混杂岩带都具有缝合带的大地构造意义.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将蛇绿混杂岩划分为缝合带型和非缝合带型2种类型.非缝合带型蛇绿混杂岩带的分布与残余洋盆在闭合过程中的构造过程密切相关.在残余洋盆被巨厚层的碎屑岩填充之后,作为残余盆地基底的大洋岩石圈物质在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可通过多种形式构造就位于上覆碎屑沉积地层之中,形成具有弥散性分布特点的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系统.而缝合带型蛇绿混杂岩的就位过程可划分为3种方式,分别是俯冲就位、仰冲就位和碰撞就位.这些不同类型的蛇绿混杂岩带在板块汇聚后的再造山过程中,早期的构造变形会被叠加改造甚至导致蛇绿混杂岩的重新就位,使其分布形式复杂化.因此,正确识别和厘定不同构造过程形成的蛇绿混杂岩带及其对应的大地构造背景,对研究洋陆转换过程和造山带的演化至关重要.

论文目录

  • 1 蛇绿混杂岩的就位
  • 2 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的就位机制
  •   2.1 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
  •   2.2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型蛇绿岩带及其转换楔冲就位
  •   2.3 松潘-甘孜-巴颜喀拉造山带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带及其楔冲就位
  • 3 讨论与启示
  •   3.1 蛇绿混杂岩的大地构造意义及就位机制
  •   3.2 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就位的启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国灿,张攀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残余洋盆,造山带,构造地质

    来源: 地球科学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全球大地构造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1212011220245,DD20179607,DD20160060)

    分类号: P548;P587

    页码: 1688-1704

    总页数: 17

    文件大小: 4020K

    下载量: 318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朝准地台北缘岩浆岩型磷矿成矿带东端朔州碱性杂岩及磷矿地质特征[J]. 化工矿产地质 2020(01)
    • [2].康定杂岩特征及成因浅析[J]. 西部资源 2020(05)
    • [3].大悟杂岩的形成和抬升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1)
    • [4].中国碱性杂岩的成因及其成矿作用[J]. 地质与勘探 2015(03)
    • [5].青海中部昆南增生杂岩带变形分期及构造过程[J]. 地质通报 2012(12)
    • [6].造山带混杂岩及相关术语[J]. 地质通报 2020(06)
    • [7].滇西瑶山杂岩变形特征与新生代剥露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岩石学报 2016(08)
    • [8].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岩体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J]. 四川有色金属 2015(02)
    • [9].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时限:饶河增生杂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制约[J]. 岩石学报 2020(03)
    • [10].海洋核杂岩形成机制及其热液硫化物成矿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2)
    • [11].内蒙古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发现的意义[J]. 地球科学 2019(10)
    • [12].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J]. 地质学报 2011(08)
    • [13].川西龙门山彭灌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1)
    • [14].浙江新昌复合式火成杂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03)
    • [15].内蒙古乌奴耳地区六十四米桥南蛇绿混杂岩岩石组合类型[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6)
    • [16].北准噶尔增生杂岩带重磁场特征及构造解译[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02)
    • [17].增生杂岩:从大洋俯冲到大陆深俯冲的地质记录[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2)
    • [18].班公湖-怒江构造带类乌齐地段晚三叠世丁青蛇绿混杂岩特征及时代讨论[J]. 矿物学报 2015(S1)
    • [19].黑龙江杂岩构造折返的岩石学与年代学证据[J]. 岩石学报 2011(04)
    • [20].黑龙江杂岩带的形成演化及地质意义[J]. 地质论评 2011(05)
    • [21].甘肃敦煌东巴兔山地区敦煌杂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时代限定[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01)
    • [22].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片麻杂岩岩石学特征及时代探讨[J]. 吉林地质 2016(03)
    • [23].藏北羌塘中部晚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09(09)
    • [24].西秦岭太白地区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J]. 地质通报 2008(04)
    • [25].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岩石学特征研究[J]. 四川有色金属 2015(03)
    • [26].东准噶尔玛因鄂博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确定[J]. 新疆地质 2011(04)
    • [27].东北中生代增生杂岩及对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历史的制约[J]. 岩石学报 2018(10)
    • [28].黑龙江科洛杂岩变形特征、阶段和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4)
    • [29].阿尔泰造山带玛因鄂博蛇绿混杂岩俯冲-折返拼贴式就位的特征[J]. 西北地质 2015(03)
    • [30].福建省连城县姑田矿区花岗闪长杂岩地质特征[J]. 低碳世界 2016(10)

    标签:;  ;  ;  ;  ;  

    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解:基于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解析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