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论文_王琼,展晓莹,张淑香,彭畅,高洪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黑土,秸秆,黄壤,生物量,氮素,腐殖质。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展晓莹,张淑香,彭畅,高洪军[1](2019)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黑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对土壤性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土壤磷库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响应关系,为黑土合理施用磷肥,提高磷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托于公主岭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供试作物为玉米。选取不施肥(CK)、施氮、钾肥(NK)、氮磷钾平衡施肥(NPK)、氮磷钾+有机肥(NPKM)4个处理。取1990、2000和2010年的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性质,测定磷的吸附解吸值,并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磷的吸附曲线,计算磷最大吸附量(Q_(max))、磷吸附常数(K)、最大缓冲容量(MBC)、磷吸附饱和度(DPS)以及土壤易解吸磷(RDP)。【结果】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能很好的拟合土壤吸附磷和相应的平衡溶液磷浓度曲线(R~2=0.93—0.99)。不同施肥处理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具有明显的差异。随试验年限的增加,不同处理各特征参数变化不尽相同,与1990年相比,2010年不施磷处理(CK和NK),Q_(max)值分别增加了1.83和1.61倍,MBC值分别增加了0.80%和49.40%,DPS值分别降低了92.04%和87.50%,RDP值分别降低了20.00%和82.83%;NPK处理Q_(max)和DPS值分别增加了81.39%和90.74%,MBC和RDP值分别降低了79.37%和48.57%;NPKM处理Q_(max)和MBC值分别降低了33.35%和78.52%,DPS和RDP值分别增加了11.36倍和1.48倍。施肥21年后,与CK和NPK处理相比,NPKM处理的Q_(max)值降低了64.66%和49.52%,MBC值降低了81.87%和79.56%,DPS值增加了110和3.81倍,RDP值增加了4.36倍和78.57%。NPKM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Total-P)、有效磷(Olsen-P)、有机质(SOM)和CaCO_3含量,降低了比表面积,维持pH、游离铁铝氧化物值不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SOM和Total-P是造成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解释了全部变异的49.5%和18.7%(P<0.05)。【结论】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可显着增加SOM和土壤中磷素累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加土壤对磷的解吸,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但同时显着提高了土壤磷吸附饱和度,易引起磷素流失的风险,对于NPKM处理应考虑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投入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李奕霏[2](2019)在《长期施肥处理下不同深层稻田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C)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作为最大的碳库,是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土壤C循环受到土壤本身性质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施肥和水分条件是稻田土壤C循环的二个关键因素,稻田土壤因长期处于淹水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厌氧环境,导致其固C潜力与旱地土壤存在差异。施肥等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C周转产生重要影响,而施肥对不同深度土壤的效果也大不一样。用葡萄糖作为土壤中的易利用态有机碳的典型代表,阐明外源C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中的C周转以及分配规律。其结果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田土壤C的固持,为未来稻田土壤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宁乡长期定位实验点土壤,采集四种土壤样本:秸秆有机肥土壤(M)、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无机化肥土壤(NPK)和不施肥土壤(Control)。每种处理采集四种不同深度的土壤,按10cm等深间距采样至40cm。室内模拟试验设置未添加葡萄糖组和葡萄糖添加组。以13C标记葡萄糖模拟土壤中的易利用态有机C进行示踪试验。本研究为阐明不同施肥方式以及不同深层土壤C矿化、转化特征,以及微生物调控的稻田土壤C周转机制和激发效应产生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施肥管理,促进了各处理C02的释放,提升了各处理C、N含量,增加了BG、NAG、XYL酶活性。长期有机无机配施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MBC、MBN、MBP、SOC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土壤,施肥土壤高于不施肥土壤。施肥对耕作层(0~20 cm)以上指标的促进效果要高于犁底层土壤(20~40 cm)。(2)外源C的添加促进了C02的排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CO2释放量减少。外源C的输入刺激了各土层土壤不同程度的正激发效应,各土壤20~40 cm土层(低MBC)的正激发效应持续时间更长,在培养后期大多表现为微弱的正激发或者负激发。长期施肥土壤0~20 cm土层(高MBC)产生正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随后迅速减弱,负激发逐渐增强。(3)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MBC降低),外源C以慢库为主转变为以快库为主(0~30 cm)。0~10 cm(高MBC)土层主要以快速转化碳库为主。而30~40 cm的底层土壤,由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较低,施肥与外源碳的添加并不能刺激微生物活性的增加,导致该土层土壤以慢库为主。(4)外源葡萄糖输入后,一部分C迅速溶解于土壤上层水溶液中。导致各处理土壤不同土层水溶液中的pH、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迅速升高,水溶液中的铵态氮NH4+-N含量降低。一部分C进入土壤中被微生物同化利用,导致各处理土壤不同土层MBC、MBN含量迅速提高,而各处理土壤MBP、NH4+-N含量降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以上指标在土壤与土壤溶液中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外源C输入后对各施肥处理的影响大小为:MNPK>M>NPK>Control,耕作层土壤对外源C的响应要高于犁底层土壤。(5)、外源C输入后,将对土壤酶活性产生影响,使得培养初期其它养分元素受限。微生物的调控抑制了BG、XYL酶活性,促进了NAG酶活性。各土层土壤酶活性与未添加C土壤一致,但10-20 cm土层对外源C的响应最为强烈。(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4)

道力格亚[3](2018)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旱地CO_2和CH_4排放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旱地CO_2和CH_4排放特征及影响其排放温室气体的因素,对于实现农田增产减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以―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旱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轮作体系为冬小麦-夏休闲,常规耕作。试验设7个处理:长期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肥(NK)、磷钾肥(PK)、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以及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MNPK)。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监测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CO_2和CH_4的排放动态,并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主要结果与结论:1)MNPK、NPK以及NP能显着提高土壤全氮、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具有良性作用。2)不同施肥处理下,抽穗期(四月中旬)和八月中旬土壤CO_2的排放通量达到最高值,CH_4的吸收通量也达到最高值。相对于CK,MNPK、NPK以及NP叁个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CO_2的排放速率,降低了CH_4的吸收速率。总体来说,雨养旱地是大气CH_4的汇。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土壤CO_2排放和土壤CH_4吸收的重要因子。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和CH_4吸收通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土壤温度>含水量>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硝态氮>铵态氮;而CH_4吸收通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土壤温度>含水量>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铵态氮。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主要通过DOC和MBC而影响CO_2的排放通量,主要通过DOC和硝态氮影响CH_4的吸收通量。总之,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MNPK)、氮磷钾肥(NPK)以及氮磷肥(NP)显着提高土壤CO_2排放和减少CH_4吸收,而施氮肥(N)、氮钾肥(NK)和磷钾肥(PK)对CO_2排放和CH_4吸收的影响较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全氮、有机质、pH、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硝铵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显着影响温室气体CO_2排放和CH_4吸收。单纯通过土壤或土壤-作物系统CO_2的排放无法评价不同施肥对大气温室气体CO_2的全面影响,需要结合作物光合产物(生物量)来综合判断旱作土壤-作物系统作为大气温室气体CO_2的源汇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武俊男,刘昱辛,周雪,王天野,高强[4](2018)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真菌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合理施肥所引发的土壤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分布格局,探讨其理化因子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方法】本研究以东北黑土玉米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1984–2017)为基础,通过常规分析和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期施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养分含量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长期施用氮肥明显降低土壤p H,却增加了玉米产量,秸秆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稀释曲线结果表明长期施肥降低了土壤真菌序列的丰度和均匀度,并且在秸秆与化肥配施中序列数最低;在优势菌群中,共检测出5个已知真菌门,分别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子囊菌门占总序列平均值的57.0%,并且在氮磷钾配施高量秸秆有机肥(NPK+S0.5)的土壤中,子囊菌门丰度高达70.35%。在土壤真菌属水平的物种丰度分析中,共检测出109个已知真菌属,Humicola、Fusarium、Verticillium、Mortierella这4个菌属为优势菌属;Chaetomium、Trichocladium、Podospora、Preussia 4个菌属在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中丰度较高,并同属一个分支聚类。从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秸秆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物种丰度和群落多样性;从热图分析可知,施用氮肥和不施用氮肥处理间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RDA分析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尤其是土壤的p H、全量氮磷钾(T-N、T-P、T-K)、有效磷钾(A-P、A-K)和铵态氮(NH4+-N)浓度是重要环境因素。【结论】因此,施用氮肥虽然增加了产量,但也造成土壤酸化,真菌数量增加,其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降低。而秸秆与化肥配施可以维持土壤健康生态环境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大明,柳开楼,叶会财,胡志华,余喜初[5](2018)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旱地剖面养分分布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旱地的培肥效果、养分迁移特征以及环境风险,对制定红壤旱地合理的养分管理和培肥技术,促进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托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肥料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氮磷钾肥配施(NPK)、2倍氮磷钾肥配施(2NPK)、有机肥(OM)和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NPKM)5个处理,采集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cm土壤样品,分析了p H值、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连续施肥28年后,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逐步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0—40 cm土壤的p H值,其余处理p H有所下降。长期施用化肥后,红壤旱地土壤有效磷、全磷、碱解氮和全氮在0—20 cm耕层累积,土壤速效钾的累积则达到40 cm深;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0—40 cm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和全磷的含量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下移累积达到40 cm,而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下移累积则达到了60 cm。红壤旱地长期施用猪粪等有机肥主要增加了0—40cm耕层土壤的磷素累积,而在剖面80 cm以下未表现出明显累积现象。【结论】长期施用化肥(28年)处理养分主要在0—20 cm红壤旱地耕层土壤累积,而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明显提高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养分下移累积作用明显。此外,红壤旱地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缓解耕层土壤的酸化、提高耕层土壤肥力水平,是增加培肥深度的有效措施,但是长期施用猪粪导致的氮磷下渗深度增加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也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黄兴成[6](2017)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国家黄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连续施肥18年后,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南黄壤性水稻土土壤质地、容重、总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CEC)、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土壤容重、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与初始值无明显差异,而土壤养分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容重比试验初始值增加5.1%,土壤孔隙度降低2.1百分点,土壤物理性质有变劣趋势,土壤pH值也显着低于其他处理,除土壤磷素养分明显增加外,有机质、氮、钾等其他土壤养分基本呈下降趋势;常规有机肥(M)、常规有机肥+常量氮磷钾肥(MNPK)处理黏粒含量显着降低且沙粒含量显着提高,土壤质地由黏土转变成壤质黏土,土壤容重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降低15.9%、18.1%,土壤孔隙度显着提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显着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pH值及其他土壤养分,与试验初始值相比,MNPK处理土壤CEC、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分别提高9.9%、5.0%、29.6%、35.2%、52.6%;长期施用绿肥效果虽不如有机肥,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钾含量均比试验初始值下降9.1%~19.5%,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钾肥的施用。在西南黄壤性水稻土上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尤其是与畜禽有机肥配施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9期)

于冰[7](2017)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对~(13)C标记玉米秸秆降解及关联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建于1990年的湖南祁阳长期有机无机定位试验为平台,选择不施肥、无机肥及有机肥无机配施叁个处理,利用土壤化学、土壤酶学结合同位素DNA超高速离心、实时荧光定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红壤中~(13)C玉米秸秆及其主要组分~(13)C纤维素和~(13)C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及其降解过程中的关联微生物。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改变了土壤的pH、养分循环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pH,而无机肥降低土壤pH;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加细菌与真菌种群丰度,无机肥增加了真菌种群丰度,但是对细菌的种群丰度影响不大。2、加秸秆的微生物群落冗余分析表明,多酚氧化酶与细菌群落结构显着正相关,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土壤呼吸与真菌群落结构显着正相关。各施肥处理对秸秆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从大到小排列,不施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目水平为:鞘脂单胞菌目、黄单胞菌目、伯克氏菌目、鞘脂杆菌目、α-变形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为:粪壳菌目。无机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目水平为:黄单胞菌目、放线菌目、纤线杆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为:肉座菌目、散囊菌目。有机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变形菌门;目水平为:黄单胞菌目、放线菌目、鞘脂单胞菌目、伯克氏菌目、α-变形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为:粪壳菌目。3、加入纤维素的微生物群落冗余分析表明,多酚氧化酶、葡萄糖苷酶、土壤呼吸与细菌群落结构显着正相关;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和土壤呼吸与真菌群落结构显着正相关。各施肥处理对纤维素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从大到小排列,不施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目水平为:鞘脂杆菌目、放线菌目、伯克氏菌目、Granulicella目、根瘤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为:散囊菌目、未培养的子囊菌目、粪壳菌目、未培养的粪壳菌目。无机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目水平为:伯克氏菌目、放线菌目、黄单胞菌目、Terriglobus目、鞘脂单胞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为:散囊菌目。有机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目水平为:鞘脂杆菌目、放线菌目、伯克氏菌目、根瘤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为:粪壳菌目、未培养的子囊菌目。4、加入木质素的微生物群落冗余分析表明,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与细菌群落结构显着正相关;多酚氧化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和土壤呼吸与真菌群落结构显着正相关。各施肥处理对木质素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从大到小排列,不施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目水平主要有:放线菌目、伯克氏菌目、鞘脂杆菌目、鞘脂单胞菌目、Granulicella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主要有:柔膜菌目、肉座菌目、散囊菌目。无机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放线菌门;目水平主要有:放线菌目、黄单胞菌目、伯克氏菌目、Granulicella目、酸微菌目、电杆菌目、着色菌目、鞘脂单胞菌目、Acidipila目、Terriglobus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目水平主要有:格孢腔菌目、粪壳菌目。有机肥的细菌门水平主要有: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目水平主要有:鞘脂杆菌目、放线菌目、伯克氏菌目、电杆菌目。真菌门水平主要是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目水平主要有:肉座菌目、粪壳菌目、未培养的子囊菌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赵伟,梁斌,周建斌[8](2017)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供氮能力,从而为确定合适的氮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研究小麦-休闲轮作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No-F.20年不施肥处理;NPK.20年施用NPK肥处理;MNPK.20年有机肥与NPK肥配施处理)土壤0~20,20~40和40~60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结果】与NPK处理相比,MNPK处理明显提高了0~20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氮素矿化累积量和氮素矿化势(N0);与No-F处理相比,MNPK处理明显提高了0~60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累积量和氮素矿化势。3种施肥处理下,0~20,20~40,40~60cm土层N0占土壤全氮的比例分别为19%~23%,9%~12%,6%;各土层中MNPK处理下该比例值均最高。0~20,20~40和40~60cm土层氮素矿化累积量分别占0~60cm土层的62%~71%,20%~27%和9%~12%。不同施肥处理中,MNPK处理0~20cm土层氮素矿化累积量占0~60cm土层的比例最高。【结论】有机肥与无机肥长期配施明显提高了0~60cm土层土壤供氮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陈晶培,刘树堂,辛励,陈延玲,南镇武[9](2016)在《长期定位秸秆还田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6年的田间定位比较试验,探究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腐殖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长,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含量逐渐上升,与对照(CK)比较,3种秸秆还田模式土壤腐殖酸平均增幅为3.84%~62.16%,差异较明显。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土壤腐殖质(HA、FA、HM)含量最高,比对照(CK)平均增加98.16%。一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N)、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以及有机肥(M)处理都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性物质(WSS)的含量,两季秸秆还田(WC)处理土壤WSS含量稳定在(0.29±0.11)g/kg水平,两季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WCN)相较于对照(CK)增加89.29%。随着还田年限增加,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处理HA/FA和PQ值到2014年达到最大,分别为1.08,0.52。说明两季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能够提高土壤胡敏酸(HA)、胡敏素(HM)和富里酸(FA)的含量,还能够显着地提高土壤腐殖质腐殖化程度,增加腐殖酸含量并使之稳定增长。(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委涛,李忠佩,刘明,江春玉,吴萌[10](2016)在《红壤水稻土累积酶活性及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揭示对照(不施肥,CK)、有机肥(C)、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肥(NPKC)等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晚稻收获后采集各小区耕层土壤,测定红壤水稻土中转化酶、脲酶活性(测定时并设加0.5 ml甲苯与不加甲苯处理)及转化酶动力学特征,同时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分析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间的关系,明确土壤中累积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下土壤转化酶活性显着提高了31.3%~131.7%,微生物生物量碳显着提高了84.9%~125.1%;在没有甲苯抑制微生物活性下,施肥处理的转化酶底物蔗糖转化速率增加量提高了89.5%~153.7%,脲酶底物尿素转化增加量提高了59.2%~98.9%,表明微生物显着影响两种累积酶表观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着正相关。与对照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碳(30.1%~36.3%)、全磷(28.6%~102.9%)、速效磷(62.2%~445.0%)、碱解氮(35.9%~56.4%)含量;统计分析显示,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均与碱解氮、有机碳含量显着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土壤的转化酶米氏常数(Km)差异并不显着,而转化酶表观活性(Vmax)及转化系数(Vmax/Km)均显着增加。长期施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土壤中累积酶的活性。(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6年04期)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C)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作为最大的碳库,是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土壤C循环受到土壤本身性质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施肥和水分条件是稻田土壤C循环的二个关键因素,稻田土壤因长期处于淹水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厌氧环境,导致其固C潜力与旱地土壤存在差异。施肥等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C周转产生重要影响,而施肥对不同深度土壤的效果也大不一样。用葡萄糖作为土壤中的易利用态有机碳的典型代表,阐明外源C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中的C周转以及分配规律。其结果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田土壤C的固持,为未来稻田土壤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宁乡长期定位实验点土壤,采集四种土壤样本:秸秆有机肥土壤(M)、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无机化肥土壤(NPK)和不施肥土壤(Control)。每种处理采集四种不同深度的土壤,按10cm等深间距采样至40cm。室内模拟试验设置未添加葡萄糖组和葡萄糖添加组。以13C标记葡萄糖模拟土壤中的易利用态有机C进行示踪试验。本研究为阐明不同施肥方式以及不同深层土壤C矿化、转化特征,以及微生物调控的稻田土壤C周转机制和激发效应产生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施肥管理,促进了各处理C02的释放,提升了各处理C、N含量,增加了BG、NAG、XYL酶活性。长期有机无机配施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MBC、MBN、MBP、SOC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土壤,施肥土壤高于不施肥土壤。施肥对耕作层(0~20 cm)以上指标的促进效果要高于犁底层土壤(20~40 cm)。(2)外源C的添加促进了C02的排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CO2释放量减少。外源C的输入刺激了各土层土壤不同程度的正激发效应,各土壤20~40 cm土层(低MBC)的正激发效应持续时间更长,在培养后期大多表现为微弱的正激发或者负激发。长期施肥土壤0~20 cm土层(高MBC)产生正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随后迅速减弱,负激发逐渐增强。(3)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MBC降低),外源C以慢库为主转变为以快库为主(0~30 cm)。0~10 cm(高MBC)土层主要以快速转化碳库为主。而30~40 cm的底层土壤,由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较低,施肥与外源碳的添加并不能刺激微生物活性的增加,导致该土层土壤以慢库为主。(4)外源葡萄糖输入后,一部分C迅速溶解于土壤上层水溶液中。导致各处理土壤不同土层水溶液中的pH、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迅速升高,水溶液中的铵态氮NH4+-N含量降低。一部分C进入土壤中被微生物同化利用,导致各处理土壤不同土层MBC、MBN含量迅速提高,而各处理土壤MBP、NH4+-N含量降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以上指标在土壤与土壤溶液中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外源C输入后对各施肥处理的影响大小为:MNPK>M>NPK>Control,耕作层土壤对外源C的响应要高于犁底层土壤。(5)、外源C输入后,将对土壤酶活性产生影响,使得培养初期其它养分元素受限。微生物的调控抑制了BG、XYL酶活性,促进了NAG酶活性。各土层土壤酶活性与未添加C土壤一致,但10-20 cm土层对外源C的响应最为强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琼,展晓莹,张淑香,彭畅,高洪军.长期不同施肥处理黑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对土壤性质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李奕霏.长期施肥处理下不同深层稻田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3].道力格亚.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旱地CO_2和CH_4排放特征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4].武俊男,刘昱辛,周雪,王天野,高强.基于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真菌群落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8

[5].李大明,柳开楼,叶会财,胡志华,余喜初.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旱地剖面养分分布差异[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6].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黄兴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7].于冰.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对~(13)C标记玉米秸秆降解及关联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8].赵伟,梁斌,周建斌.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陈晶培,刘树堂,辛励,陈延玲,南镇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6

[10].李委涛,李忠佩,刘明,江春玉,吴萌.红壤水稻土累积酶活性及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J].土壤.2016

论文知识图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剖面DO...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剖面DT...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剖面DS...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碱解氮...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剖面DT...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铵态氮...

标签:;  ;  ;  ;  ;  ;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论文_王琼,展晓莹,张淑香,彭畅,高洪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