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
简阳市贾家中学曾伟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强调学习者的体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但受传统理念和高考压力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仍较普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仍然比较低下。下面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的教学为例,议议如何建构高效的地理课堂。
1.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可以通过介绍“内江”这个城市名称的来源,是因为“沱江”流经城区时蜿蜒曲折,城区好像位于一个半岛之内,故取名“内江”,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然后用“沱江水为什么千百年来都没有枯竭”这一问题来自然导出《自然界的水循环》。这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将要学习的这个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思维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
2.要注重通过科学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课堂设问要清楚,问题设计要形成清晰线索,形成完整的思维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此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如“水循环环节和类型”这一活动,可结合图设计如下问题链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①陆地上的降水水汽主要从哪里来?(海洋)
②这些水汽是如何到达陆地的?(动力是风、风是地表冷热不均产生的)
③如何才能形成降水?(抬升降温)
④海水如何补充?(海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为什么能补充海水?(重力作用)
⑥水循环可分为几种类型?不同水循环联系了哪些空间?(海洋、陆地、海洋和陆地)。
通过上述思维活动,学生才能形成动态的水循环流动空间模型,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一知识的核心即“水循环的动力、类型、意义”。
3.要关注理性思维的培养和体验
课堂除了要通过直观多样的素材呈现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外,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直观感受只能给学生带来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只有注重理性思维的引导培养,才会使课堂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和享受。
如关于“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可结合图设计如下问题链来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①河流与湖泊如何相互补给?(丰:河→湖;枯:湖→河)
②湖泊对河川径流有什么作用?(削洪补枯)
③湖泊对河流上下游河段作用是否相同?(下游河段)
④人类什么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与湖泊相似?(修水库)
⑤对湖泊或水库下游河段的径流量产生什么影响?请偿试用图像来表达这一影响。(丰水期水位降低,洪峰到达时间延迟;枯水期量增加,水位提高,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4.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高考命题的原则是不直接考查知识点的本身,而是考查用这个知识点来解决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高考试题也不会现教材中的案例,因此要对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案例进行合理的取舍。教学中重点是要讲清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能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将教材中的素材全部都呈现给学生。
例如本节学生活动就可不选用教材提供的案例——“黄河”,而是用内江“甜城湖”的修建来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产生的影响,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5.要关注课堂中学生分组讨论活动的有效性
关于分组活动应注意:①每个小组都要承担全部的思考问题,而不是分解任务来承担其中某一些问题,这会导致思维活动的不完整性。②每个小组要确定中心发言人,可在小组内轮流担任。③要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学生将思考的结论写出来之后再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最后才是班级交流讨论。不要只是口头交流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这会让课堂交流讨论流于形式,达不成应有的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使课堂发挥高效益。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