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论文_王彦博,张永庶,肖安成,汪立群,沈亚

导读:本文包含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海相,油砂,石门,油页岩,特征。

柴达木盆地北缘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博,张永庶,肖安成,汪立群,沈亚[1](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背斜深、浅断裂系统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内部发育有丰富的基底和浅层断裂,二者之间的成因机制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基于高精度叁维地震反射数据和钻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背斜的深、浅断裂系统的几何形态和相互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南八仙地区主要发育两条近EW走向的高角度基底断裂,分别为南倾的马仙断裂和北倾的仙南断裂,都是中生代晚期就开始发育的老断裂,并在新生代重新活化。在新生界内部还发育NW走向和近EW走向两组浅层正断层体系,断距都很小。NW走向正断层主要位于马仙断裂南侧(上盘),呈雁列式排列。近EW走向正断层范围较小,仅局限在南八仙背斜核部、仙南断裂上部,由一系列近平行的正断层组成,在仙南断裂上部形成一个小型的地堑构造,切割了NW走向的正断层体系。分析认为NW走向正断层与马仙断裂左旋走滑导致的尾端拉张有关,而近EW走向正断层体系与高角度仙南断裂逆冲活动导致的浅层剪切拉张有关。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广泛存在的浅层断裂成因多变,深、浅断裂耦合关系十分复杂,先存断裂在新生代构造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明,林宝玉,李五福,严玉峰,王国良[2](2019)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样品分析结果,在柴北缘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梳理和识别出了19层海相红层。其中,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了12层海相红层,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了7层海相红层。除奥陶纪石灰沟组海相红层(QORB3,QORB4,QORB5及QORB6)为深水大洋红层外,其余15层海相红层均属浅水—半深水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块体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对比。上述研究对进一步开展全国乃至全球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红层分布及对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此外,通过国内同期红层的对比,本文还讨论了河北唐山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中国南方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早期海相红层广布事件。(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强骅[3](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找煤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是青海省重要的煤炭产地,其中团鱼山、鱼卡、大煤沟、绿草山等侏罗纪含煤地层出露较好、埋深较浅。受昆仑山构造带和祁连山构造带挤压以及阿尔金断裂走滑作用的控制,柴北缘构造类型多样。根据柴北缘的地质背景,从沉积聚煤规律,构造控煤作用等方面对柴北缘隐伏区含煤地层进行分析,指出应在柴北缘已知矿区外围的凹陷带内被张扭性断裂所推移、压性断裂所掩覆的下盘找煤,同时被新生代覆盖的隐伏区较浅地段为今后找煤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07期)

陈思远[4](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是青藏高原北部新生界出露最齐全、也是变形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对认识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的变形和扩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柴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的认识还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解释,构建了 14条穿过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的地质剖面,在此基础上对其新生代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北西向南东可划分为小赛什腾山段(近EW走向)、冷湖-结绿素段(近EW走向)、结绿素-路乐河段(NW走向)和路乐河-鱼卡段(EW-NWW走向)。其中最西侧的小赛什腾山段靠近阿尔金断裂,发育一个中中新世的角度不整合面,其后变形微弱,与前人研究的阿尔金斜坡构造特征相似,应该主要受阿尔金断裂系活动的控制。而冷湖-结绿素段、结绿素-路乐河段和路乐河-鱼卡段新生界各地层沉积连续,无明显角度不整合面形成;发育一系列高角度基底逆断层及相关褶皱;新生界所有地层均卷入变形,反映了新生代晚期的强烈构造变形作用。对各地质剖面水平缩短量以及变形宽度的计算结果表明,EW-NWW走向的冷湖-结绿素段和路乐河-鱼卡段水平缩短量较大,地表表现为强烈的褶皱冲断,变形宽度也较大;而处于二者之间NW走向的结绿素-路乐河段内的新生界在地表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单斜形态,变形宽度小,水平缩短量也相对较小。上述几何学和变形强度的分析表明,柴北缘西段冷湖-鱼卡一带形成了 一个典型的反“S”型右旋斜向冲断系统:两端近EW走向的冷湖-结绿素段和路乐河-鱼卡段以冲断为主,走滑为辅,表现为强烈的基底抬升及褶皱变形;中间的NW走向的结绿素-路乐河段则以右旋走滑为主,冲断为辅。对鱼卡地区新生界的沉积对比以及下覆中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变形开始于新生代早期,整体变形较为微弱,在鱼卡—九龙山地区表现为古隆起构造;其强烈变形则发生在中新世及以后,在柴北缘西段形成一系列褶皱构造带,如鱼卡—九龙山巨型箱状背斜构造。此外,本文还构建了一条穿过苏干湖坳陷、赛什腾山和柴北缘背斜带的区域地质大剖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赛什腾山与两侧坳陷的构造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苏干湖坳陷与柴北缘背斜带在新生代早期连通,并微弱变形;在中新世时赛什腾山开始隆升将二者分开,此时应变主要被苏干湖坳陷南北两侧的赛什腾山和党河南山吸收,其内部反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沉积区,变形微弱。(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7-10)

盛双占[5](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南八仙地区侏罗、古近系沉积与储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为典型的陆相沉积盆地。勘探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油气通过区域不整合面和断层等通道运移至古近系聚集成藏。鱼卡-南八仙地区为柴北缘主要的油气聚集带。限于勘探程度和埋深较大,目前对于该地区侏罗系的分布、沉积中心的发育情况与物源特征尚不清楚,对古近系储层发育情况认识也不够深入。本文在钻井、露头和地震剖面分析基础上,分段刻画了侏罗系与古近系沉积相分布并探讨其演化,分析了侏罗系与古近系物源和古近系储层特征,并推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钻井和地震剖面分析表明,中侏罗统主要分布在云雾山—鱼卡煤矿一带,研究区南部原始沉积缺失。古近系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全区分布,马海—南八仙地区为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区。古水流、轻重矿物含量和砂地比制图等物源综合分析表明,侏罗系物源方向主要为南祁连,其次有来自绿梁山的物源。古近系主要物源方向为北东方向的南祁连,其次为绿梁山。基于钻井和周邻露头的沉积学分析表明,侏罗系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叁角洲和湖泊等相类型,沉积中心主要在鱼卡地区中部。分段沉积相制图表明,大煤沟组五段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平原沉积,七段沉积时水体加深,发育半深湖和叁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研究区古近系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叁角洲相,沉积中心主要在马仙地区西南部。古近系储层主要为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介于12~32%之间,渗透率差异较大,分布范围介于0.5×10~(-3)μm~2~3000.0×10~(-3)μm~2之间,物性总体较好,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孔喉特征整体较好,压汞曲线排驱压力较低。相对来说,下干柴沟组上段物性比下段更好。结合侏罗系煤系、古近系沉积相和物源特征和源储配置关系,认为南八仙构造东部地区发育有利的储盖组合。(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30)

王猛,杨永恒,王晔桐,蒋赟,孙国强[6](2019)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九龙山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九龙山地区重点探井岩心样品的观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结合储层物性和压汞数据,系统研究了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碎屑岩储层主要以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胶结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类胶结物、硅质胶结和自生黏土矿物;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为主,孔隙与吼道匹配关系较好;储集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差;颗粒间主要以点-线接触为主;储集岩成岩作用较强,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梁也[7](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油砂成藏机理与资源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3号、冷湖4号和鱼卡地区始新统上干柴沟组、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和上侏罗统采石岭组油砂的储层岩石性质、岩石物性与岩性的关系、有机质的成因、类型、热成熟度、古环境条件及油源关系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油砂轻质油形成机制、油砂成藏模式和资源量评价。岩石学和物性研究表明,冷湖地区与鱼卡地区油砂储层质量存在差异。冷湖地区油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石的总体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碎屑颗粒磨圆较差,多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中等。鱼卡地区油砂储层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从中砾到细粒不等,分选差-良好。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含油率、RQI(储层质量指数)、NPI(标准化孔隙度指数)和FZI(流动分层指标)的关系,估算了岩石组成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大量粘土矿物占据了油砂孔隙,岩石内部孔隙连通性差,储层质量差,属中孔低渗储层;鱼卡地区储层质量好,大孔隙多,连通性好,属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柴北缘油砂油烃组分含量高,表明油砂油品质较好。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烃源岩在生油时成熟度为低成熟到成熟,冷湖地区油砂烃源岩形成于低氧、低盐的淡水湖泊环境,有机质来自藻类和高等植物;而鱼卡地区油砂烃源岩沉积于低氧的盐湖环境,母源主要为水生有机质,有少量陆源有机质输入。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湖地区油砂来源于中侏罗统碳质泥岩和泥岩,鱼卡地区油砂来源于中侏罗统油页岩。研究解决了柴北缘含轻质油油砂的成因问题,认为柴北缘油砂油是在持续充注和生物降解背景下形成的,即古近纪时期至今形成的原油不断在地表和近地表聚集,又不断被降解,充注速率大于降解速率,导致降解作用被掩盖。这被野外地表渗油、地表地下族组分成分差别、全系25-降藿烷的存在以及构造热演化分析所证实。柴北缘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分布广泛,烃源岩条件良好,大多处于成熟阶段,并经历了生排烃高峰期,油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自中生代以来,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在为油气提供良好的聚集场所的同时,对早期油气藏也有破坏作用。综合区域烃源岩生排烃史及构造演化史,确定柴北缘油砂是早期油气藏在后期构造破坏后,原油经二次运移至地表及地表以浅地区保存下来下形成的。柴北缘油砂资源量评价基于油砂含油率的测定、油砂岩密度、油砂不同埋深面积厘定、埋藏真厚度计算,并结合油砂开发经济技术指标厘定最低油砂可采深度,采用重量法计算柴北缘油砂资源量,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党洪量[8](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目前主要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勘查开发基地。在上述常规能源矿产勘查过程发现了达到工业品位的油砂、油页岩、煤层气、砂岩型铀矿等非常规能源矿产,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以下简称“石2段”)油页岩广泛分布,值得进一步勘查开发。按照青海成大能源有限公司500万吨/年油页岩开发项目实施计划,急需系统开展柴北缘油页岩评价,初步认识区内油页岩特征,指导油页岩探矿权的设置和下步勘查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以缩小勘查范围、降低发现成本为原则,以柴北缘石2段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各类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先依托页岩气项目初步识别油页岩,然后开展油页岩的专项地表调查、钻探地质编录、地球物理测井和样品分析化验等工作,最后通过研究认识油页岩特征及其展布的影响因素,得出油页岩的赋存规律,为今后研究区油页岩勘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通过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发现,区内石2段油页岩赋存与厚层的泥页中,发育平行层理,单独成矿,常含有草莓状或颗粒状黄铁矿。测井具有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地层密度的“二高二低”的特征。油页岩厚度在各矿区1m~12m不等,均有地表出露,最大埋深大于1500m。由多个独立富集中心组成,呈中间厚外围薄的展布特征,展布范围由构造边界、剥蚀边界和沉积边界共同限定。据油页岩工业分析结果可得,研究区油页岩含油率最小3.5%、最大11.5%,平均5.9%,属低中品级;灰分最小49.85%、最大88.35%,大部分在75%-88%区间范围内,属高灰分;发热量最低0.84MJ/kg、最高13.58 MJ/kg,平均7.94 MJ/kg,品级为中级;全硫含量最小0.37%、最大1.17%,平均0.53%,属特低硫油页岩。油页岩有机质元素及镜检结果显示,有机质类型以Ⅱ_1型为主,主要来源于湖相低等水生生物及藻类,存在少量陆源高等植物供给。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0.3%~0.6%之间,处在未熟-低成熟阶段,粘土矿物中蒙皂石占50%~70%之间,部分样品中存在蒙皂石消失的现象,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推测与晚侏罗世构造挤压抬升,成岩压实热演化较短有关。油页岩形成于稳定沉降背景下且气候为温暖-半干旱的半深湖-深湖相还原环境中,同时受到水下重力流影响。气候、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的来源直接影响油页岩的控制,厚度展布和含油率特征。通过开展柴北缘石2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研究,提高对其认识,对油页岩探矿权的设置和今后的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艳玲[9](2019)在《丝绸之路青海段历史遗存现状及保护建议——以自西宁经柴达木盆地北缘至茫崖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西宁经柴达木盆地北缘通至西域的道路,曾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主要交通路线之一,沿途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本文在对沿途主要历史遗存进行实地踏查的基础上,概述其保存现状,分析目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简单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蒙古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张海青,马玉成,何存发,李华,任文恺[10](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闪)岩中钛载体的比对研究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闪)岩中钛矿物的赋存状态及载体之间的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2016年地表查证,从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人工重砂、选矿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鱼卡和丁叉叉南坡榴辉岩中的钛载体主要为金红石,而胜利口榴闪岩中钛载体主要为钛铁矿和榍石,进一步证实了榴辉岩在退变阶段和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转化为钛铁矿的理论观点。研究成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内寻找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柴达木盆地北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照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样品分析结果,在柴北缘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梳理和识别出了19层海相红层。其中,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了12层海相红层,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了7层海相红层。除奥陶纪石灰沟组海相红层(QORB3,QORB4,QORB5及QORB6)为深水大洋红层外,其余15层海相红层均属浅水—半深水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块体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对比。上述研究对进一步开展全国乃至全球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红层分布及对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此外,通过国内同期红层的对比,本文还讨论了河北唐山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中国南方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早期海相红层广布事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柴达木盆地北缘论文参考文献

[1].王彦博,张永庶,肖安成,汪立群,沈亚.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背斜深、浅断裂系统耦合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9

[2].李明,林宝玉,李五福,严玉峰,王国良.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J].地质学报.2019

[3].张强骅.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找煤方向[J].中国煤炭地质.2019

[4].陈思远.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机制分析[D].浙江大学.2019

[5].盛双占.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南八仙地区侏罗、古近系沉积与储层特征[D].西北大学.2019

[6].王猛,杨永恒,王晔桐,蒋赟,孙国强.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九龙山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

[7].梁也.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油砂成藏机理与资源潜力评价[D].吉林大学.2019

[8].党洪量.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D].吉林大学.2019

[9].李艳玲.丝绸之路青海段历史遗存现状及保护建议——以自西宁经柴达木盆地北缘至茫崖为中心[J].西部蒙古论坛.2019

[10].张海青,马玉成,何存发,李华,任文恺.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闪)岩中钛载体的比对研究及地质意义[J].青海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9格尔木至绿草山MT剖面TM模式数据二维...柴达木盆地早侏罗世伸展应力背景深部...不同位置横切祁连山走向的地形剖面图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研究区范围及...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生界构造形...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油气主要排烃...

标签:;  ;  ;  ;  ;  ;  ;  

柴达木盆地北缘论文_王彦博,张永庶,肖安成,汪立群,沈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