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合并会计报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蕊[1](2019)在《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重要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制约和指导着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于谨慎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其它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应用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判断特性。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重要性一直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会计权威组织开始关注会计重要性问题。2011年,欧洲证券市场机构(ESMA)发布了《财务报告中关于重要性考虑》的咨询文件,在界定重要性术语,主要信息使用者特征以及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会计政策、中期报告、附注披露等涉及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的问题的考虑因素设置征求意见。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IASB在2015年发布了《IFRS实务声明:财务报表中重要性应用的征求意见稿》。同年,FASB也发布了有关于“重要性决定”(Materiality Determination)的一系列概念框架修订项目征求意见稿;2017年,为使得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信息编制方面更好地运用重要性判断,IASB制定并向公众发布《作出重要性判断的实务声明2》(Making Materiality Judgements:Practice Statement 2)。这一系列项目或声明反映出西方会计组织对重要性原则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完善重要性概念、尝试制定相关非强制性实务指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国目前仅将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准则、解释或指引。随着近些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以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资本市场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我国亟待对重要性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这对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保护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基于“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重要性基础理论构建—重要性判断及框架理论构建—重要性应用的实证检验—重要性应用指引制定建议”的研究脉络,按研究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梳理和评述了有关重要性及判定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了后续核心内容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应用与演化。第三层次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并建立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判定的概念理论框架;这其中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重要性概念及作为信息质量特征特征的解析和重构,第二部分是探寻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是尝试分析重要性判定机制和判定标准,以及建立会计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四层次是重要性概念应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自愿性重述和财务报告舞弊两个视角,分别检验关于错报重要性评估和内控缺陷定量重要性标准设定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第五个层次是分析我国建立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和提出设计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及相应研究结论按照次序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采用历史演进和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梳理自古代簿记时代、近代会计时期和现代会计时期三个不同阶段重要性思想在会计中的应用和演进,并分析了会计重要性思想历经“自生自发性秩序—会计惯例—正式会计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会计重要性应用的演进过程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首先,会计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化深深根植于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与商业环境变迁,因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和把握不能忽略社会发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恰如其分地应用重要性原则可以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果和质量,有利于细化会计核算和收益计量,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企业业绩;此外,重要性的应用囿于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第二,通过比较分析会计重要性现有的不同定义发现,目前的重要性基本定义涵盖视角和可理解程度较低。在定义基础上,总结了重要性的概念特征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基于特定主体背景、信息使用者导向以及依赖于专业判断。结合重要性特征,并借鉴西方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效用理论等,对重要性相关概念进行重构:在本质属性和概念内涵的认识方面,会计重要性可以被表述为:基于特定主体环境下,是一种为满足主要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在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程序发挥着制约和行动导向性作用;普遍运用形式反映在会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评估财务报表项目或事项等信息的错漏报是否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述造成重大影响。第三,阐释和分析了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宏观文化环境方面,一国会计文化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要性水平评估和应用。树立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可以通过二次投射作用,激励和驱动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标准规范来施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念刚柔并济,共同影响着他们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此种环境对会计人员作出合法合规的职业判断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其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最大影响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会计报表信息发生改变,这进一步又对会计信息重要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报告编制中重要性应用提供了内部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约束指导着管理当局决策行为。第四,探讨了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和特征,借鉴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本文提出提高重要性判定质量的途径是加强程序理性,减少三类程序非理性偏差。优化重要性判定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规则理性,减少规则的不完备性;在加强认识理性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以弥补会计判断人员的“知识差”,借助于判断和决策辅助工具,弥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行为理性约束方面,为避免严重的行为非理性造成的重要性判定偏误,需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管理层以及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基于对重要性判定理论的探讨,构建了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五,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重述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报表错报重要性程度对管理层财务重述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对于数量和性质重要性程度均较低的财务报表错报进行自愿性重述;相反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更正的公司财务报表差错的数量和性质均较严重;进一步发现若上市公司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会减弱错报数量重要性程度对自愿重述的影响。第六,基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及重要性标准设定的相关理论,考察了2011-2017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首次设定未变更的内控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对后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设定重要性定量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其首次设定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发生后续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两权分离度较高、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显着。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存在利用重要性标准的自利动机这一路径。第七,基于重要性及判定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制定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性决定了在实务中具体应用重要性时,更多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其一,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职业判断和建立应用指引三者之间是存在双向逻辑互动关系的。其二,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建立,一定程度会提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表重要性应用问题的共同知识比重,有助于共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三,会计重要性本质上是原则导向的价值判断,制定相关方“共识性”的应用指引可确保职业判断中隐性知识得到有效传递。设计应用指引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差异性规定原则以及程序表现原则。最后在应用指引设计的主体内容、重要性判断的整体程序以及应重点明确的警示类条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基于严谨的规范性理论分析,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会计重要性概念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从而得出了有异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并对比分析重要性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定位,提出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以上创新点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原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会计重要性判定的理论研究。重要性判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难点,国内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重要性判定特征,数量、质量判断标准,以及判断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强程序理性、减少程序非理性偏差这一视角,提出了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路径,并尝试构建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以上创新之处可为会计人员在编报财务报告信息过程中更好地作出重要性判断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并对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提出设计建议。第三,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的探究。基于制度演化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进过程,总结了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进的三大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历史演进、会计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层面,探索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及其演进,这可以认为是对会计重要性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个逻辑性起点。第四,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性应用与财务重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检验报表错报信息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影响时,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形式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中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探索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重述行为和错报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五,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水平设定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定量标准是否具有治理作用,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创新点在于,以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审计师对重要性判断的研究,很少从管理层视角来探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标准设定与自利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这对验证重要性定量标准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完善内控缺陷重要性标准具体设定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钞天虎[2](2014)在《多维复式会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诸多理论纷争和实务难题,结合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践对借贷复式会计范式的冲击,指出会计发展的出路在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重构会计范式,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变革会计记录为切入点,在继承复式记录科学性的基础上,通过汲取事项会计、REA会计模型的元数据组织思想,创建了一个以“组织整体”、“组织分体”、“组织成员”和“项目化任务”为会计主体、以“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为确认基础、以“历史成本”和“现时价值”为计价基础、以“项目体+组织体”为基本控制单元的集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于一体的多维复式会计范式。为创建这一新型会计范式,论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涵盖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的会计理论框架,然后基于社会组织运作视角提出了会计记录、会计控制和会计报告三大职能,基于会计账户演进视角将会计对象归结为社会组织的财富及其变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富管理视角将会计看作是组织系统中的一个财富管理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一维复式会计范式的局限性、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践对传统会计范式的冲击,指出会计发展的路径选择应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一种能融合不同会计程序和方法、可满足不同会计需求的多维复式会计范式。接下来,基于矩阵组织的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需要提出了多元会计主体理论;基于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践和多维复式会计范式创建需要提出了财富管理需要、有限持续运作、任意会计分期、多重会计计量和实时会计控制五项会计假设;由会计职能演绎出了真实完整地记录会计事项、及时有效地实施会计控制和提供相关明晰的会计报告三个具体会计目标;并由会计目标引出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适当性、有效性、相关性和明晰性八个用以评价会计记录、会计控制和会计报告质量的会计质量评价标准;然后由会计目标和会计质量评价标准导出了中立性、成本效益均衡、全面完整与适度明晰兼顾、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兼容、划分资产性与费用性支出、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并重、收入费用配比与损益满计兼顾和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同步实施八项会计原则。随后,通过对会计对象、会计账户、会计报表和会计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构筑了一个由描述要素、运行要素、报告要素和记录要素组成的会计要素体系;通过对单一会计确认基础固有缺陷的分析,从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和公共部门会计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创建了一个可兼顾权责发生制会计分类与现金收付制会计分类的二重确认会计;通过对单一会计计价基础和混合会计计价模式所存缺陷的分析,从满足使用者的不同计价偏好出发,创建了一个可兼顾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两种计价基础的二重计价会计;通过分析会计账户演进规律和一维复式会计记录的数学表达,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提出了多维复式会计记录的数学表达;通过分析预算管理与会计控制之间的逻辑关系,从风险防范和全面预算管理角度描绘了实时控制会计的数据处理与控制逻辑;通过分析通用会计报表的列报冲突,基于多维复式会计记录对会计报表进行了重构。最后,从多元会计主体的结构化描述、REA会计模型扩展和多维复式会计模型创建、项目数据表和凭证数据表结构设计等方面,讨论了多维复式会计系统的开发;从简化公共部门账务系统设置、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共部门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物价变动会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人力资源业绩计量和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多元主体会计、二重确认会计、二重计价会计和实时预算控制会计的应用思路。本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对人力资源及其权益的计量方法、现时价值取得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也未考虑网络会计、远程控制、合并报表以及XBRL通用分类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陈德刚[3](2013)在《“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的会计理论研究正面临着“会计理论丛林”、“会计学学科属性尚无共识”、“点的深耕研究多,面的整合研究少”等让人困窘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窘境设定选题,研究目的有三个:其一,全面、系统地描述已然出现的“会计理论丛林”,以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其二,研究并确定会计学的学科属性,以解决会计的这个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其三,进一步从会计学的经济学学科属性视角重新审视“会计理论丛林”,以期构建一部“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来作为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通用平台。本文自“导论”后,先用一章进行“会计理论丛林”的系统描述,再用一章研究“会计学的学科属性”,最后用三章篇幅构建“会计经济学”。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先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再作基本的研究约定、对论题进行解说,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进行简要阐述;最后说明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第二章为“会计理论丛林”综述。本章以“会计理论丛林”一词表述当今纵横交错、各执一词、甚至尖锋对立,而又能自圆其说的会计理论集合,依次从会计的本质、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式、会计理论的历史演进脉络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与前沿等五个维度对会计理论丛林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述。第三章为“会计学的学科属性”。会计学学科属性既是会计学的核心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本文所选取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丛林”的全新视角,在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章分三步对会计学的学科属性进行论证:首先,使用文献归纳法分别阐述现有文献中支持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观点和证据以及支持会计学具有管理学属性的观点和证据;其次,在上述归纳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属性的假说;最后,对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假说进行演绎论证。研究结论是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财务会计(对外会计)具有经济学属性;管理会计(对内会计)具有管理学属性。鉴于本文所作的基本约定,此后三章我们只选取财务会计的经济学属性视角来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达成上面设定的第三个目的,即构建一部“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本文将会计经济学的构建分解为三个层面的研究任务,由接下来第四、第五、第六章来分别完成。第四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理论基础”。本章依循上述研究设计,展开第一层面的工作,即较全面系统地阐释经济学的历史演进、新近发展及未来趋势,为会计经济学的构建准备理论基础。本章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时期、当代经济学——学派林立时期这五个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发展演进进行了简略但较系统的阐释,而后对经济学发展演进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我们从中概括了两条贯穿始终的主流规律,也发现了经济学三种呼之欲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演绎推理”。本章为全文的重中之重,任务是完成上述研究设计的第二层面的工作,即系统地发掘经济学中内生的财务会计节点,并进一步以节点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演绎推理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本章依次重点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推理,并在这些节点及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仔细地发掘、严谨地演绎推理出各该时期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基本架构。此后,对现代金融理论、计量经济学、规制政治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对会计经济学架构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一方面,经济学中确实内生着许多会计学的节点,即经济学需要会计学;另一方面,经济学节点及相关的理论可以演绎推理出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即经济学指导会计学。会计经济学架构随着经济学的演进而不断演进,内容越来越充实,视角越来越多元。可以看出,不断演进的会计经济学架构是植根于经济学体系中的,它就是镶嵌于经济学中的不可分离的经济学本体。第六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经验证据”。本章致力于前面研究设计中的第三个层面的工作,即以第五章演绎推理出来的会计经济学架构来重新审视第二章所描述的“会计理论丛林”,以期系统地搜寻会计经济学研究已然存在的历史经验证据。本章以“会计经济学架构”依次对从会计本质、会计理论构建路径、会计研究范式、会计理论研究演进脉络、会计研究主流和前沿五个维度描述的会计理论丛林进行逐一重新审视,结果发现,整个会计理论丛林几乎就是一部色彩斑斓、较为凌乱、有待整理的会计经济学研究实例集。至此,我们先通过逻辑演绎从经济学中推演出了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第五章),这是一种典型的规范研究;再以会计经济学架构对现有的会计理论丛林进行重审,发现整个会计理论丛林(排除例外)都可归属于会计经济学的多元视角的架构中,这就构成了会计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证据(第六章)。两相佐证,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构建就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会计经济学”的成立。这正是本文“会计经济学初论”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陈洁[4](2013)在《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文中研究表明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明晰产权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流转包括全部产权交易和部分产权流转。部分产权流转是指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流转,如土地使用权流转、矿业权流转以及租赁业务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和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人们只能拥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本文在这种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价值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确定性的部分产权流转价值的构成、计量与信息披露。根据部分产权流转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将产权流转分为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并构建了不确定性下产权流转的会计理论框架。由于不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在进行产权流转的价值计量与信息披露时,选择的计量属性也有所不同。对高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混合计量,对于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以公允价值计量。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矿业权为例。矿业权在勘探开采之前的流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矿业权流转包括矿产资源权益的交换、转让、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会计作为提供信息的工具,必然反映这些问题。矿业权流转的不确定性程度极大,为了反映矿业权流转过程的风险,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矿业权流转价值,从受让方和转让方两个角度探讨矿业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计量。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例。在我国特殊的产权体制下,土地产权只能部分流转。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为土地流转发布单独的会计规范,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成为现实,从土地二级市场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角度探讨我国土地流转价值计量,以期对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租赁业务为例。阐述租赁业务的产权内涵、分析现行世界各国租赁会计的发展情况。以4家上市航空公司为例,阐述我国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现状,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租赁业务新模式,分析将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将会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公司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都较资本化前有提高。信息披露是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重要部分。阐述矿业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及租赁资产使用权流转的信息披露问题。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在风险披露方面的异同,认为在高度不确定性程度下应披露更多的信息。本文的创新点有:(1)在我国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使用权流转为主的产权流转会计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在国内属首创。(2)现行会计规范对矿产资源、土地使用权及租赁资产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本文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研究产权流转价值的计量与信息披露。(3)将契约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运用到产权流转会计中,突破了会计学就会计谈会计的局限,将会计理论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的缺陷。根据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来进行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王磊磊[5](2013)在《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企业会计制度的趋同最终体现为财务报告的趋同,本文中所提“企业会计制度”包含受国际趋同影响最大并与编制披露企业财务报告有直接关系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总体上与美国通用会计原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相对应。会计理论界通常对会计制度的属性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技术规范属性、经济后果属性和政治程序属性,后两种可以看作是会计制度的社会属性。三种属性相互依存并有机融合。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环境改变、知识进步和潜在利益是导致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并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多次不断博弈的过程。一旦出现新的变迁需求而现有会计制度未能涵盖,如果具有足够的潜在收益就可能产生新的博弈,进而努力达到博弈均衡状态。会计制度经过多次博弈不断得以完善。在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已成为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博弈方。2007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抓紧对IFRS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目标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近年发展步伐则相对较为缓慢。有必要结合对我国和国际会计制度的演变过程、实际效果和经验启示,把握国际会计制度变迁的实质,进而对我国未来会计制度变迁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使财务会计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规范研究为基础,案例对比研究为支撑,建立了趋同背景下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研究框架。首先对国际会计制度演变情况尤其是趋同情况进行了规范分析。在20世纪以来的会计发展史上,世界各国会计总体呈现出美国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和共产主义模式共同存在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减弱以及前苏联的解体,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共产主义模式已经日渐势微。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各种会计模式相互借鉴融合,表现出欧洲大陆会计模式向美国会计模式靠拢、会计核算制度逐渐向会计准则转化的趋势。世界各国逐渐认同会计准则是较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形式,加快转向和采用会计准则。但由于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包含各国会计准则在内的会计制度国际协调显得非常必要。曾有许多国际性组织为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作出努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其中取得最显着成绩的一个。2000年,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通过了IASC的全部核心准则项目,批准跨国证券发行和上市的公司使用国际会计准则(IAS)。2001年,IASC改组为IASB,后者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并推动其制定的IFRS成为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对象。笔者认为,会计制度国际趋同仍属会计协调阶段,是一个求同存异并双向互动的前进过程。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转变为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纷纷采取积极措施,针对财务报告体系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要求加快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步伐,IASB与F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已基本一致。与此同时,部分国家或地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对趋同IFRS勺态度转为不明确。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会计制度国际趋同具有不同的动机和利益考量。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制定会计准则的国家,在20世纪长期处于确定会计管制规范领先的地位。它原本不认可IASC的IAS,然而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丑闻事件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美国GAAP的信心。美国意识到以往的做法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借IASC改组之机迈上了会计制度国际趋同之路,并通过人事安排的亲美化、机构设置的仿美化等方式掌握了国际会计制度的主导权。欧盟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会计协调工作,协调的主要形式是制定各种欧盟会计指令(EU Directives),鉴于自身内部会计协调的复杂性,它较早就对与IASC开展合作抱有积极态度,并要求从2005年起所有在欧盟上市的公司按IFRS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欧盟坚持通过技术和立法双层认可机制,牢牢掌握了应用IFRS的最终决定权。欧盟提出“等效”(Equivalence)的理念,对已与IFRS趋同的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开展等效认定,积极探索存在合理差异情况下国际趋同的新路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由政府主导,它积极参与了IASB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多的发言权,于2004年6月发布了与IFRS基本一致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EIASB准则),要求本国营利性主体从2005年起全面采用。澳大利亚也考虑了本国法律环境和国情特点,保留了部分特有的原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并自行解释IFRS的有关内容,以保证本国执行工作需要。国际会计制度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经济全球化要求有相应的国际会计制度来协调国际利益关系。但由于目前并不存在法定的权威性国际治理机构,因此国际会计制度不得不由某些强势主权国家或由强势主权国家所主导的多边机构来提供。这一方面导致国际会计制度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国际治理中权利与义务脱节。国际会计制度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可能因会计制度供求而产生冲突,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就会存在着强权逻辑(strong power logic),导致国际会计制度具有明显的非公平性。以IFRS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制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博弈机制,是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不断博弈的结果。这些制度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形成的,在内容和运作上暗含着对他们利益的倾斜。IASB为扩大自身影响,也需要得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合作,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委曲求全。发展中国家受国家实力和制定主导权安排的限制,总体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被迫进行国际化且需要付出较高的变迁成本。同时,要看到现行国际会计制度包含着谈判制约机制,IASB为了争取IFRS在更大范围内被采纳,也将会对发展中国家会计情况和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我国最近三十年会计制度变迁的发生,在时间上正好配合了我国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证券资本市场的建立。我国坚持以政府作为会计制度的供给主体,国家在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制度变迁推进的次序确定与时机权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应是1992年以“两则、两制”为特征的会计改革。此次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改革之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是在旧的会计制度因阻力较大还改不动的时候,先在其旁边或周围发展起新的会计制度,随着新的会计制度逐步发展壮大,导致会计制度体系的不断变化和环境的不断改善,达到逐步对旧的制度进行改革。它是在整个存量改不动的时侯,先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随着增量改革的积累,逐步改革整个会计的体制结构,为存量的最终制度变迁创造条件。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性非常强,出现了一系列过渡性制度安排,往往具有新旧两种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前进方向,总体反映了中国会计立足国情不断国际趋同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原则、计量方法、信息披露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已经实现了与IFRS的趋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也存在着忽视制度经济后果、变迁源发性不强、前进步伐相对缓慢等问题。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国际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会计制度已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之间寻求平衡的调节器,构建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战略的基础是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国际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不是对立的关系,其发展不是撇开国际会计制度另起炉灶,而是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推动双方的共同改革和发展。应保持国际趋同中的发展理性,立足现实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分类采取不同制度变迁策略,强化理论准备实现基础创新的基本原则,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明确准则制订基础导向模式,尝试在会计制度创新中引入市场机制,摆脱单纯的权力中心供给主导模式。努力推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程序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和完善化,建立一整套与国际惯例协调、具有不同规范层次的会计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新形势下国内外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同时,我国要加强对自身会计理论和问题的研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协调,通过增进双向沟通与交流,重视地区间相互合作和影响,努力获得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特殊国情及会计理论和问题的关注,努力争取在IASB中拥有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话语权。
杨亚军[6](2011)在《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文中提出反映政府财务状况与政府运行绩效的会计信息是政府行政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公民了解政府资产变化以及政府配置和运用社会公共资源效率的主要渠道,其质量高低影响着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效果与效率,最终影响政府的社会公信力。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趋势下的公共管理需求,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日渐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各方面关于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中国政府会计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政府会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为此,研究并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成为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基金理论,深入剖析了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所处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政府会计建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和吸收政府会计建设的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架构及具体实施的相关措施。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界定政府会计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概念,介绍公共受托责任和基金会计两项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应该是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我国宪法,全国人民将公共资源委托政府管理和运用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持续存在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主要介绍和评价国内外学者和组织对公共受托责任、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认为应将系统性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作为本文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第三章为“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及其存在问题”,主要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形成过程及现行预算会计框架的主要内容,找到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1)会计目标局限于政府自身管理;(2)会计主体不利于反映政府受托责任:(3)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用一般原则代替;(4)会计基础难以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信息;(5)会计要素多套并存且涵盖内容过窄;(6)财务报告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第四章为“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及其影响分析”,分析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对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主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必须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立新的政府会计体系,新的政府会计体系应以五级政府整体为会计主体,恰当地引入权责发生制,重新设计的财务报告体系,客观、全面地反映包括预算执行、管理业绩和财务状况等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第五章为“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及其启示”,以美国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委员会为例,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组织)关于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得出这些国际经验对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1)理论框架制定先行,避免走弯路;(2)理论框架制定要兼顾国家化和国际化;(3)基金会计模式值得我国借鉴;(4)不同的会计基础可综合运用;(5)要兼顾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目标。第六章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系统地构建了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以求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构建的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府财务报告的全面目标为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和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具体再分为包括反映预算执行情况、政府财务状况、政府活动及业绩情况和国有经济资源管理情况四方面的基本目标;(2)我国政府会计记账主体应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由政府控制并提供其活动所需的主要财力、承担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同时在将我国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和政府受托管理的其他资金划分为政府基金、权益基金和受托基金的前提下,将三类基金设为子会计主体,而报告主体则包括三种基金和五级政府整体;(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可比性、一致性。其中,可靠性、相关性是主要质量要求;(4)会计基础应将两种会计基础综合使用,即在日常核算采用可满足预算管理和控制的需求的收付实现制,期末编制报表则采用可满足对政府财务状况和业绩管理的需要的权责发生制;(5)会计要素应设置两套,执行预算管理功能的基金会计要素设置基金资产、基金负债、基金余额、基金收入和基金支出;财务会计要素应设置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净资产。会计要素应采用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确认标准,及“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为辅”的计量模式;(6)财务报告体系设计借鉴美国GASB的基金报告模式,编制包括政府整体层面报表和基金报表的财务报告。本文设计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了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主要报表。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方法不够丰富,对政府会计所处的宏观环境研究不够深入;指明未来应重点对政府会计所处的宏观环境等进行研究。
代金宏[7](2008)在《会计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比如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之,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相应地,从逻辑视角去研究会计,也是一个可行的角度,笔者称之为“会计逻辑研究”。具体而言,在逻辑视角下,研究思路会更为清晰,即会计理论都采用一定的逻辑形式来体系化会计理性认识,采用的逻辑形式无非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及其衍生形式。可以说,会计逻辑研究就是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理论知识来研究会计,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构造一种会计的逻辑框架,营造一种会计的逻辑范式,进而更好地指导、预测和认识会计事物。本论文以逻辑理论为基础,以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实践,对会计工作的逻辑思维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正文由五大部分、8章组成。分别为:第一部分,本文的导论,包括第1章会计逻辑研究概述。主要任务是界定会计逻辑研究的涵义、对象、理论基础、目标、功能和内容。第二部分,会计概念研究,包括第2章和第3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和核心。其中,第2章界定会计概念的涵义、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继而明确会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重视会计术语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发展方向。第3章是对会计概念体系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为界定会计概念体系的涵义、会计基本概念、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对会计概念体系进行重构。正如上文提及,该部分是本论文的基础所在,所以该部分占有较大的篇幅和笔墨。第三部分,会计判断研究,包括第4、5章。其主要内容为:第4章首先就会计判断和会计概念的关系做了一个本源的分析,提出会计判断是会计概念的发展之必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会计判断的涵义、内容、要素、逻辑特征和规则。第5章是会计判断的实例,分别对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理论判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紧密联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较详细的探讨。第四部分,会计推理研究,包括第6、7章。其中,第6章为会计推理的基础研究。首先就会计推理和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会计推理是会计概念和会计推理的必然延伸,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会计推理的涵义、类型、要素,并重点详述常见的几种会计推理形式,给出规则,联系新会计准则举出实例。第7章为会计论证和会计假说,其实质是会计推理的复杂化和高级阶段,其主要内容为界定定义、给出规则和结合相关的会计问题给出实例。第五部分,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和能力培养,包括第8章。其主要内容为:给出四大基本规律、规则和要求,继而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会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罗书章[8](2007)在《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加入WTO的保护期一旦终结,国内金融机构无疑将全面承受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这些压力除产品、技术、服务等经营层面的差距外,还有基于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在英、美、日等国家先后于20世纪末停止分业经营体制,转向混业经营后,我国国内金融机构在分业体制的束缚下,在金融业务拓展与创新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也影响了国内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简而言之,金融混业经营是与分业经营相对,以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与信托业在机构组织形态以及产品和服务上一体化为重要表征的金融经营模式。国内金融理论研究及业务实践也在多方面尝试探求适合国内的金融混业经营途径和模式,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中,陆续出现了平安(PAC)、中信(CITIC)、中金(CICC)、银河(CGFHC)等金融控股公司,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金融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对会计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会计对象到会计确认计量,都推动着会计的变革。同时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金融机构有效积聚社会资金、扩张业务领域的必要手段。金融混业作为一种金融发展架构,在以会计信息为主的信息生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金融混业的组织模式、金融产品的交叉组合,都需要有完善的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机制给予保障,特别是在金融监管方面,金融混业经营的复杂性加剧了监管的难度,监管机构迫切需要更加实用可信的综合性会计信息,以实现对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金融混业经营机构的有效监管,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在金融会计领域方面的研究大多定位于银行、保险等单一行业,或着眼于金融工具、投资基金及资产证券化等某一特定的金融业务,对金融混业条件下的金融会计需求及理论架构缺少研究,本文从一个相对综合的视角出发,探求对金融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机制,以及相应的金融会计监管问题。除引言和结束语,本文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既有的金融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提出由于金融混业主要体现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融合、金融机构的交叉,而此两点将分别对会计主体及会计对象方面产生影响,并进而形成在会计监管运行方面的特殊需求;第二部分是运用既有的会计主体理论,考虑金融混业经营中金融机构不同组织模式及经营模式下会计主体的异同,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相应金融混业经营机构的建议;第三部分是结合既有的会计对象及要素理论,研究了金融混业经营中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金融权益的特点;第四部分是根据第二、三部分的内容,并联系我国金融企业财务报告的历史变迁,提出了金融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机构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及内容要求;第五部分是针对金融混业经营监管要求的特殊性及相应会计监管的变化,提出了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监管的运行构想。
王学莲[9](2007)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到报告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政策选择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手段与工具,如何正确地选择会计政策,在其选择过程中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将会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当会计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必须重新构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体系以符合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籍以为企业作出符合自身的会计政策体系提供参考意见。论文在体系结构上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及其关系,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新会计准则发布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实施的意义等方面解读新会计准则;第四部分针对新旧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政策的主要变化,分析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及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第五部分在新会计准则理念指导下构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体系。
陈红[10](2006)在《公司表外负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是将经济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人并帮助他们正确进行决策的管理工具。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会计具有反映的职能,也就是说会计提供信息,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它的第一职能,监督等其它职能都是在此基础上才衍生出来的。不管是公司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还是政府管理当局,他们无不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在它们所了解的信息中,负债信息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信息。许多企业的破产就是因为资不抵债所导致的。但由于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重点过多的放在了公司表内负债的研究上,而对表外负债的研究很少有人注意。这种状况对我们的会计发展和企业运营很不利。基于此,本文拟对公司表外负债进行系统研究。为研究的方便,本文涉及到的公司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它包括上市和不上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经济实体。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通过特有的工具和手段对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信息使用人在使用信息时,很多信息都是通过会计报表来进行反映的,特别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更是如此。在上述信息中,负债信息对信息使用人很关键。现实世界告诉我们:企业破产的原因很多,但最终的表现一定是资不抵债,也就是说世界上许多企业就是由于负债太多而导致破产。所以,信息使用人要特别关注企业的负债信息。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变得日益复杂,大量的融资和负债业务无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进行反映,从而使财务报表难于完整地反映企业现实和潜在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随之降低。为此,有必要对公司的表外负债进行研究。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多年以来,由于客观条件及内在需求的限制,人们一直将眼光盯
二、试论合并会计报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合并会计报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三、重要性问题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西蒙有限理性理论 |
二、现代决策理论 |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方面理论 |
四、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 |
五、管理控制中关于会计系统控制方面的理论 |
六、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古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原始簿记时代重要性思想的产生 |
二、中世纪庄园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三、古代“官厅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近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复式簿记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二、股份制公司会计重要性的应用 |
三、工业革命时期会计重要性的运用 |
第三节 现代会计时期重要性相关制度 |
一、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准备 |
二、西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 |
三、西方重要性会计准则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 |
第四节 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分析 |
一、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路径 |
二、会计重要性运用与演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一、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 |
二、重要性概念的特征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二、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种价值判断 |
三、会计重要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 |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 |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重要性 |
三、重要性与其它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关系 |
四、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会计重要性应用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会计文化与价值观环境 |
一、东西方会计文化对会计判断的影响差异 |
二、会计价值观影响重要性职业判断 |
第二节 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环境 |
一、资本市场会计监管核心: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二、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设定要求 |
三、不同行业信息披露重要性标准规定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环境 |
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
二、商业模式影响使用者共同会计信息需求 |
第四节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环境 |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的观点 |
二、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部制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性判定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 |
第一节 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与特征 |
一、影响重要性判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
二、重要性判定机制的简要分析 |
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重要性判定的优化:程序理性视角 |
一、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权衡与替代 |
二、程序理性视角判断偏差的产生 |
三、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途径 |
第三节 财务报告重要性判断框架构建 |
一、会计重要性应用的原则导向 |
二、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的影响 |
第一节 TD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
二、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 |
四、案例分析结论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一、财务重述相关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要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路径 |
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 |
二、内控缺陷重要性认定标准的治理作用 |
三、管理层重要性标准设定的机会主义动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回归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单变量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三、实证回归结果 |
四、截面测试与进一步分析 |
五、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六、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及建议 |
第一节 制定重要性实务应用指引的必要性 |
一、重要性判断、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引的内在关系 |
二、建立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共同知识 |
三、应用指引确保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 |
第二节 重要性应用指引整体设计的建议 |
一、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主要原则 |
二、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几点问题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多维复式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创新和局限性 |
1.4.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2 研究创新 |
1.4.3 研究局限性 |
2 会计理论发展与会计范式重构 |
2.1 会计理论及其结构 |
2.1.1 会计理论及其发展 |
2.1.2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其理论属性 |
2.1.3 会计理论结构 |
2.2 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本质 |
2.2.1 社会组织运作视角下的会计职能 |
2.2.2 账户演进视角下的会计对象 |
2.2.3 利益相关者财富管视角下的会计本质 |
2.3 传统复式会计范式危机与会计发展的路径选择 |
2.3.1 一维复式会计范式及其局限性 |
2.3.2 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践对一维复式会计范式的冲击 |
2.3.3 一维复式会计范式危机与会计发展的路径选择 |
2.4 借贷复式会计范式的科学性评价 |
2.4.1 借贷复式会计相对于单式会计的科学性 |
2.4.2 借贷记账法相对于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 |
2.5 多维复式会计范式提出与重构会计范式的理论基础 |
2.5.1 多维复式会计范式的提出 |
2.5.2 重构会计范式的理论基础 |
3 多维复式会计基础理论 |
3.1 多维复式会计主体理论 |
3.1.1 会计主体理论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3.1.2 矩阵组织中的会计主体 |
3.1.3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会计主体理论 |
3.2 多维复式会计假设理论 |
3.2.1 会计假设的含义 |
3.2.2 会计假设与会计目标的逻辑关系及其演化发展 |
3.2.3 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冲击 |
3.2.4 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多维复式会计假设 |
3.3 多维复式会计目标理论 |
3.3.1 会计目标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
3.3.2 会计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目标 |
3.3.3 会计目标定位的现实差异与理论弥合 |
3.3.4 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会计目标定位 |
3.4 多维复式会计质量评价标准理论 |
3.4.1 会计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地位和作用 |
3.4.2 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权威性文献的评价 |
3.4.3 多维复式会计的质量评价标准 |
3.5 多维复式会计原则理论 |
3.5.1 会计原则的含义 |
3.5.2 会计原则的创设方式 |
3.5.3 多维复式会计的基本原则 |
4 多维复式会计应用理论 |
4.1 多维复式会计要素理论 |
4.1.1 会计要素研究的视角选择与会计要素的含义 |
4.1.2 多维复式会计要素体系的创建 |
4.1.3 会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4.2 多维复式会计确认理论 |
4.2.1 企业组织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及其缺陷弥补 |
4.2.2 公共部门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及其面临的难题 |
4.2.3 会计确认困局破解与二重确认会计的创建 |
4.3 多维复式会计计量理论 |
4.3.1 会计计价基础与会计计价模式 |
4.3.2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计价基础)还是会计计价理念 |
4.3.3 二重计价会计的创建 |
4.4 多维复式会计记录理论 |
4.4.1 会计记录形式的演化发展 |
4.4.2 一维复式会计记录的数学表达 |
4.4.3 多维复式会计记录的数学表达 |
4.5 多维复式会计控制理论 |
4.5.1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
4.5.2 会计与会计控制 |
4.5.3 实时控制会计的创建 |
4.6 多维复式会计报告理论 |
4.6.1 会计报告的基本形式 |
4.6.2 通用会计报表及其列报冲突 |
4.6.3 企业通用会计报表重构 |
4.6.4 公共部门通用会计报表重构 |
5 多维复式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思路 |
5.1 多维复式会计的系统模型与数据模型 |
5.1.1 REA 会计模型扩展与多维复式会计模型的创建 |
5.1.2 多维复式会计的数据模型 |
5.1.3 多维复式会计的凭证数据表文件设计 |
5.2 多元主体会计的开发和应用思路 |
5.2.1 多元主体会计的开发思路 |
5.2.3 项目的内涵与项目数据表文件设计 |
5.2.4 多元主体会计的应用思路 |
5.3 二重确认会计的开发和应用思路 |
5.3.1 二重确认会计的开发思路 |
5.3.2 二重确认会计在企业组织中的应用思路 |
5.3.3 二重确认会计在公共部门的应用思路 |
5.4 二重计价会计的开发和应用思路 |
5.4.1 二重计价会计的开发思路 |
5.4.2 二重计价会计的应用思路 |
5.5 实时预算控制会计的开发和应用思路 |
5.5.1 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核算与管理的特点 |
5.5.2 实时预算控制会计的开发思路 |
5.5.3 实时预算控制会计的应用思路 |
5.5.4 实时预算控制会计应用举例 |
结束语 |
术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约定及题解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会计理论丛林”综述 |
2.1 从会计本质观看会计理论丛林 |
2.1.1 会计的本质:意识形态观 |
2.1.2 会计的本质:商业语言观 |
2.1.3 会计的本质:历史记录观 |
2.1.4 会计的本质:现时经济现实观 |
2.1.5 会计的本质:商品观 |
2.1.6 会计的本质:信息系统观 |
2.1.7 会计的本质:艺术观 |
2.1.8 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观 |
2.1.9 会计的本质:控制系统观 |
2.2 从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看会计理论丛林 |
2.2.1 非理论路径 |
2.2.2 演绎路径 |
2.2.3 归纳路径 |
2.2.4 伦理路径 |
2.2.5 社会学路径 |
2.2.6 宏观经济路径 |
2.2.7 事项路径 |
2.2.8 行为路径 |
2.2.9 预测路径 |
2.2.10 实证路径 |
2.3 从研究范式看会计理论丛林 |
2.3.1 人类学/归纳范式 |
2.3.2 真实收益/演绎范式 |
2.3.3 决策有用性/决策模型范式 |
2.3.4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总市场行为范式 |
2.3.5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个人使用者范式 |
2.3.6 信息/经济学范式 |
2.4 从历史演进的脉络看会计理论丛林 |
2.4.1 Scott Henderson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2.4.2 Craig Deegan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2.4.3 葛家澍、杜兴强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2.5 从研究主流和前沿看会计理论丛林 |
2.6 小结 |
3 会计学的学科属性 |
3.1 研究会计学学科属性的理论意义 |
3.2 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
3.3 会计学的管理学属性: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
3.4 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假说 |
3.5 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论证 |
3.5.1 经济学与管理学——使命与界限 |
3.5.2 会计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匹配性与节点 |
3.6 结论 |
4 会计经济学构想——理论基础 |
4.1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与新近发展 |
4.1.1 前古典经济学时期 |
4.1.2 古典经济学时期 |
4.1.3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
4.1.4 现代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时期 |
4.1.5 当代经济学——学派林立时期 |
4.1.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4.2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
4.2.1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
4.2.2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趋势 |
5 会计经济学构想——演绎推理 |
5.1 古典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 |
5.1.1 古典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1.2 古典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架构 |
5.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会计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推理 |
5.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
5.3 新古典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3.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3.2 新古典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4 现代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4.1 现代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4.2 现代经济学下社会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
5.5 当代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5.1 信息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5.2 新制度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5.3 其他经济学分支对会计经济学的影响 |
6. 会计经济学构想——经验证据 |
6.1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审各种会计本质观 |
6.2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 |
6.3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研究范式 |
6.4 以会计经济学的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6.5 以会计经济学的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研究主流和前沿 |
6.6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审其他的会计理论研究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 第2章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
2.1 产权流转会计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1 价值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契约经济学 |
2.1.4 产权会计理论 |
2.1.5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 |
2.1.6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
2.2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
2.2.1 产权流转的不确定性分析 |
2.2.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理论框架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矿业权为例 |
3.1 矿业权的界定及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
3.1.1 矿业权的界定 |
3.1.2 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
3.2 矿业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
3.2.1 探矿权的价值构成 |
3.2.2 采矿权的价值构成 |
3.2.3 矿业权的价值评估 |
3.3 矿业权流转计量属性的选择 |
3.3.1 各国矿产资源会计准则及计量方法比较 |
3.3.2 我国矿业权确认与计量的现状 |
3.3.3 公允价值在矿业权流转中的运用条件分析 |
3.4 矿业权流转——受让方会计 |
3.4.1 矿业权取得方式 |
3.4.2 矿业权资产的确认 |
3.4.3 矿业权资产的计量 |
3.5 矿业权流转——转让方会计 |
3.5.1 矿业权出售的处理 |
3.5.2 矿业权作价出资的处理 |
3.5.3 矿业权租赁的处理 |
3.5.4 矿业权抵押的处理 |
3.5.5 未探明储量矿业权资产转让收益的确认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土地使用权为例 |
4.1 土地产权流转内涵 |
4.1.1 土地产权及土地产权制度 |
4.1.2 土地资产及其特性 |
4.1.3 土地产权流转 |
4.1.4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 |
4.2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
4.2.1 土地价值的构成 |
4.2.2 土地价值评估 |
4.3 土地流转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
4.3.1 现行会计政策对土地的核算 |
4.3.2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租赁业务为例 |
5.1 租赁发展概况 |
5.2 租赁业务的产权流转分析 |
5.3 租赁资产价值的评估——期权模型的运用 |
5.4 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
5.4.1 现行租赁会计基本规范 |
5.4.2 我国航空公司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
5.5 租赁会计新模式——“使用权模式” |
5.5.1 “使用权”模式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
5.5.2 “使用权”模式下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1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 |
6.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1.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1.3 中国财政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1 矿业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2 土地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3 租赁业务的信息披露 |
6.3 产权流转的风险披露 |
6.3.1 风险信息披露的规范 |
6.3.2 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流转风险信息的披露现状 |
6.3.3 产权流转风险信息披露对策 |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5)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理论基础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局限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
2 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2.1 会计制度等术语的理论界定 |
2.1.1 会计制度 |
2.1.2 会计准则 |
2.1.3 会计规范 |
2.1.4 会计标准 |
2.2 会计制度的属性 |
2.2.1 会计制度的技术规范属性 |
2.2.2 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属性 |
2.2.3 会计制度的政治程序属性 |
2.3 会计制度变迁的含义及形式 |
2.3.1 会计制度变迁的含义 |
2.3.2 会计制度变迁的形式 |
2.4 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2.4.1 会计制度变迁是制度环境改变的结果 |
2.4.2 会计制度变迁是知识进步和推动的结果 |
2.4.3 会计制度变迁是收益与成本对比的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国际会计制度变迁及趋同分析 |
3.1 世界会计模式的划分 |
3.1.1 对会计模式的理解 |
3.1.2 缪勒教授的分类 |
3.1.3 诺比斯教授的分类 |
3.1.4 阿伦博士的分类 |
3.1.5 美国会计学会的分类 |
3.1.6 简要评价 |
3.2 各国会计模式的演化发展 |
3.2.1 会计模式由多种因素决定 |
3.2.2 全球会计模式的融合趋势 |
3.3 国际会计制度的发展与趋同 |
3.3.1 国际会计准则由协调转向趋同及分析 |
3.3.2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仍属会计协调阶段 |
3.3.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够成为趋同目标的理由 |
3.3.4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主要形式 |
3.4 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国际趋同及其影响 |
3.4.1 危机前各自开展工作并逐步加深交流 |
3.4.2 金融危机中的紧急应对并最终基本趋同 |
3.4.3 2008年危机后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机遇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4 国际会计制度变迁的经验与启示 |
4.1 美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验 |
4.1.1 制度变迁背景 |
4.1.2 国际趋同进展 |
4.1.3 对IASC改组的影响 |
4.1.4 态度转变原因 |
4.1.5 趋同过程评价 |
4.2 欧盟会计制度变迁的经验 |
4.2.1 制度变迁背景 |
4.2.2 国际趋同进展 |
4.2.3 趋同过程评价 |
4.3 澳大利亚会计制度变迁的经验 |
4.3.1 制度变迁背景 |
4.3.2 国际趋同进展 |
4.3.3 趋同过程评价 |
4.4 国际会计制度变迁的启示 |
4.4.1 国际会计制度是国家和地区之间博弈的结果 |
4.4.2 国际会计制度隐含着对发达国家利益的倾斜 |
4.4.3 IASB为扩大自身收益和影响而不断委曲求全 |
4.4.4 发展中国家被迫国际趋同且需付出较高成本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1992年以来会计制度变迁分析 |
5.1 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
5.1.1 改革前会计制度的特点 |
5.1.2 1992年以来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 |
5.1.3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 |
5.2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
5.2.1 会计制度变迁的深刻原因和必要性 |
5.2.2 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相对滞后性 |
5.3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 |
5.3.1 与经济改革总体上同步 |
5.3.2 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 |
5.3.3 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 |
5.3.4 政府是制度变迁推动者 |
5.4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 |
5.4.1 目标理性与过程理性的基本统一 |
5.4.2 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的不断协调 |
5.4.3 国际趋同与立足国情的谨慎权衡 |
5.4.4 渐进改革和激进改革的有机结合 |
5.5 有关启示和值得重视的问题 |
5.5.1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启示 |
5.5.2 未来变迁值得关注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未来会计制度变迁的政策建议 |
6.1 坚持会计制度变迁中的国家利益目标 |
6.2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 |
6.2.1 保持国际趋同中的发展理性 |
6.2.2 立足现实努力化被动为主动 |
6.2.3 分类采取不同制度变迁策略 |
6.2.4 强化理论准备实现基础创新 |
6.3 我国未来会计制度变迁的政策建议 |
6.3.1 合理借鉴先进经验 |
6.3.2 系统加强实施机制 |
6.3.3 积极推进中外协调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会计的界定 |
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界定 |
第三节 政府会计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基金理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一、学者对公共受托责任的研究 |
二、学者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 |
三、国际组织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
二、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
三、政府会计基础 |
四、政府会计要素 |
五、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
六、政府会计规范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及其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 |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预算会计的演变 |
二、适应当时环境的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 |
三、以机构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主体 |
四、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基础 |
五、多套并存的财务报告体系 |
第二节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存在的问题 |
一、会计目标局限于政府自身管理 |
二、会计主体不利于反映政府受托责任 |
三、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用一般原则代替 |
四、会计基础难以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信息 |
五、会计要素多套并存且涵盖内容过窄 |
六、财务报告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
第四章 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及其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一、我国政府职能行使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变 |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第二节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一、部门预算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三、政府采购制度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第三节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一、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内容 |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第五章 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
一、州和地方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
二、联邦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
三、美国政府的预算会计 |
第二节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理论框架 |
一、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理论框架的形成 |
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理论框架的内容 |
第三节 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
一、理论框架制定先行,避免走弯路 |
二、理论框架制定兼顾国家化和国际化 |
三、基金会计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
四、不同的会计基础可综合运用 |
五、要兼顾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目标 |
第六章 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 |
一、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确定 |
二、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分析 |
三、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 |
第二节 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 |
一、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的界定 |
二、基金主体的设置 |
第三节 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第四节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 |
一、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及其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
二、我国政府会计实行双重会计基础的分析 |
三、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路径选择 |
第五节 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
一、政府会计要素的设置 |
二、政府会计要素的确认 |
三、政府会计要素的计量 |
第六节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 |
一、新报告体系与原预算会计报表体系的融合 |
二、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设想 |
三、政府层面报表和政府基金报表的生成程序 |
本章附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会计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会计工作呼唤逻辑规范 |
0.1.1 会计与逻辑:会计富含逻辑 |
0.1.2 会计逻辑研究的必要性:从《企业会计准则》的逻辑解析谈起 |
0.2 文献综述 |
0.2.1 逻辑科学:知识体系的起点及其在相关学科的应用 |
0.2.2 会计逻辑研究现状:不容乐观 |
0.3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0.3.1 论文结构 |
0.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会计逻辑研究概论 |
1.1 会计逻辑的涵义及其研究对象 |
1.1.1 逻辑与会计逻辑:简单释义 |
1.1.2 会计逻辑的研究对象 |
1.2 会计逻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会计逻辑研究的目标、功能与内容 |
第2章 会计概念:会计辩证思维的起点和基础 |
2.1 会计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意义 |
2.1.1 会计概念的涵义 |
2.1.2 “会计概念”与“会计的概念”之辨析 |
2.1.3 会计概念与会计术语之辨 |
2.1.4 会计概念研究的现状 |
2.1.5 会计概念研究的意义 |
2.2 会计概念的源泉及其发展 |
2.2.1 会计概念的源泉:会计实践 |
2.2.2 会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 |
2.3 会计概念的内涵、外延、类型及其关系 |
2.3.1 会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2.3.2 会计概念的类型 |
2.3.3 会计概念间的关系:普遍联系和发展运动 |
2.4 给会计概念下定义:明确内涵 |
2.4.1 给会计概念下定义:实质为明确会计概念之本质属性 |
2.4.2 定义的类型:多样性但有适宜之考虑 |
2.4.3 定义的规则:检验定义是否恰当的机制 |
2.5 会计概念的划分:明确外延 |
2.5.1 会计概念划分的实质和意义 |
2.5.2 会计概念划分的类型 |
2.5.3 会计概念划分的规则:检验划分是否恰当的机制.. |
2.6 会计概念的概括和限制:属种会计概念间的推演 |
2.6.1 会计概念的概括 |
2.6.2 会计概念的限制 |
2.7 会计术语: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 |
2.7.1 会计术语的定义及其质量特征 |
2.7.2 会计术语的种类 |
2.7.3 会计术语的编纂 |
第3章 会计概念体系研究 |
3.1 会计概念体系 |
3.1.1 会计概念体系的定义 |
3.1.2 会计概念体系的研究意义 |
3.1.3 会计概念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基本特征 |
3.1.4 辩证而又唯物地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原则 |
3.2 构建会计概念体系和会计基本概念 |
3.2.1 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现实选择 |
3.2.2 会计基本概念 |
第4章 会计判断:会计概念的运动发展 |
4.1 会计判断的涵义、内容与要素 |
4.1.1 会计判断的涵义 |
4.1.2 从会计概念到会计判断:前者的运动发展使然 |
4.1.3 会计判断的内容:概念划分的一个具体运用 |
4.1.4 会计判断的要素 |
4.2 会计判断的逻辑特征与逻辑规则 |
4.2.1 简单会计判断 |
4.2.2 复合会计判断 |
第5章 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理论判断 |
5.1 会计职业判断 |
5.1.1 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从会计实务工作谈起 |
5.1.2 会计职业判断的成因 |
5.1.3 会计职业判断的本质 |
5.1.4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
5.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与程序 |
5.2.1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
5.2.2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管理的全过程 |
5.2.3 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 |
5.2.4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更需会计职业判断. |
5.3 会计职业判断例释:以具体会计准则为例 |
5.4 会计理论判断 |
5.4.1 会计理论判断的定义:从一篇会计论文谈起 |
5.4.2 会计理论判断的意义 |
5.4.3 会计理论判断的方法 |
5.4.4 会计理论判断的内容:以新会计准则为例 |
第6章 会计推理: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必然延伸 |
6.1 会计推理的涵义和类型 |
6.1.1 推理和会计推理的定义 |
6.1.2 会计推理:是一个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飞跃 |
6.1.3 会计推理的类型 |
6.2 会计演绎推理之一:会计三段论 |
6.2.1 会计三段论:定义和结构 |
6.2.2 会计三段论的规则 |
6.2.3 会计三段论的语言表述方式 |
6.3 会计演绎推理之二:会计复合推理 |
6.3.1 联言会计推理 |
6.3.2 选言会计推理 |
6.3.3 假言会计推理 |
6.4 会计归纳推理 |
6.4.1 会计归纳推理的实质 |
6.4.2 或然性会计归纳推理的几个会计实例 |
6.5 会计归纳推理和会计演绎推理的关系 |
6.6 一个会计推理的例子:会计信息的均衡研究 |
第7章 会计假说与会计论证 |
7.1 会计假说 |
7.1.1 会计假说的涵义 |
7.1.2 会计假说的提出和验证 |
7.1.3 会计假说的学术价值:以一个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为例 |
7.2 会计论证 |
7.2.1 论证和会计论证的涵义 |
7.2.2 会计论证的结构 |
7.2.3 会计论证的规则 |
7.3 会计论证实例:全流通条件下控股股东的会计行为 |
第8章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和能力培养 |
8.1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
8.1.1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涵义 |
8.1.2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特征 |
8.1.3 会计逻辑思维的功能 |
8.2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内容 |
8.2.1 同一律 |
8.2.2 矛盾律 |
8.2.3 排中律 |
8.2.4 充足理由律 |
8.3 会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及会计总体的逻辑提升 |
8.3.1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挑战 |
8.3.2 会计逻辑思维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体系的根本 |
8.3.3 会计从业人员会计逻辑思维的培养 |
8.3.4 会计总体逻辑提升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
后记 |
(8)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我国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我国金融会计规范建设 |
1.4 金融会计研究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1.6 研究的思路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及金融混业经营 |
2.1 金融与金融中介 |
2.1.1 金融的涵义 |
2.1.2 金融中介 |
2.1.3 金融分业与混业 |
2.2 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因 |
2.3 金融机构的融合 |
2.3.1 全能银行 |
2.3.2 金融控股公司 |
2.4 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融合 |
2.4.1 银证合作 |
2.4.2 银保合作 |
2.4.3 证保合作 |
2.5 金融监管 |
2.5.1 金融监管的产生 |
2.5.2 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功能监管 |
2.6 金融混业经营中的会计 |
2.6.1 金融混业组织形式与会计主体 |
2.6.2 金融产品及服务融合与会计对象 |
2.6.3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监管 |
第3章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主体 |
3.1 会计主体理论 |
3.1.1 会计主体假设研究回顾 |
3.1.2 会计主体的确定 |
3.1.3 会计主体假设的发展 |
3.2 企业组织制度与会计主体 |
3.2.1 企业组织制度变迁:公司制的产生 |
3.2.2 公司制下的会计主体 |
3.2.3 公司制下会计目标的发展 |
3.2.4 金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的发展 |
3.3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主体辨析 |
3.3.1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差异 |
3.3.2 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差异 |
3.4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会计主体发展构想 |
3.4.1 组织结构应优先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
3.4.2 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
3.4.3 以商业银行为依托 |
3.4.4 限制产业资本的进入 |
3.4.5 专业化与综合化并重 |
第4章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对象 |
4.1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
4.1.1 会计对象 |
4.1.2 会计要素 |
4.2 金融资产 |
4.2.1 资产要素的确定 |
4.2.2 金融资产的内容 |
4.2.3 金融资产的特点 |
4.2.4 金融资产的同质化:混业经营的内在可能性 |
4.2.5 准则机构对金融资产的界定 |
4.3 金融负债 |
4.3.1 负债要素的确定 |
4.3.2 金融负债构成 |
4.3.3 金融负债的特殊性 |
4.3.4 准则机构对金融负债的界定 |
4.4 金融机构权益 |
4.4.1 “所有者权益”与“权益” |
4.4.2 金融机构权益:资本金 |
4.4.3 金融机构资本金的作用 |
4.4.4 金融机构资本金的特殊性及管理实践 |
第5章 金融混业经营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 |
5.1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报告及目标的历史变迁 |
5.1.1 财务报告理论 |
5.1.2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报告的历史变迁 |
5.2 金融混业经营财务报告 |
5.2.1 报告的构成 |
5.2.2 合并报告 |
5.2.3 分部报告 |
5.3 信息披露 |
5.3.1 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框架 |
5.3.2 信息披露质量控制 |
5.3.3 充分披露与自愿披露 |
5.3.5 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 |
第6章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监管 |
6.1 金融监管与会计 |
6.1.1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6.1.2 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
6.1.3 会计信息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
6.2 会计监管与内部控制 |
6.2.1 会计监管 |
6.2.2 内部控制 |
6.3 金融分行业会计监管 |
6.3.1 商业银行会计监管 |
6.3.2 保险业会计监管 |
6.3.3 证券会计监管 |
6.4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监管:一个简单的归纳 |
6.5 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监管运行要点 |
6.5.1 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
6.5.2 引入市场力量 |
6.5.3 重点关注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率 |
6.5.4 构筑有效的资金“防火墙”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
后记 |
(9)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 |
(一) 会计准则概述 |
(二) 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
(三) 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
三、新会计准则解读 |
(一) 新会计准则发布实施的背景 |
(二)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
(三)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
(四) 新会计准则发布实施的意义 |
四、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
(一)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
(二) 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选择 |
(三) 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选择 |
(四)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确认方法的选择 |
(五) 合并政策选择 |
(六) 所得税的处理方法选择 |
(七) 其他属于会计政策范畴的项目 |
五、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 |
(一) 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 |
(二) 会计政策选择原则 |
(三) 会计政策选择机制设计 |
(四) 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图 |
六、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公司表外负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公司负债的理论研究 |
一、负债的动因理论 |
二、负债的确认理论 |
三、负债的计量理论 |
四、负债的结构理论 |
五、负债信息披露的一般理论 |
六、负债信息披露的管束论 |
七、负债信息披露的非管束论 |
八、负债信息披露的目标理论 |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司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一、技术创新对会计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三、通货膨胀对会计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四、人本主义思想对会计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五、环保主义对会计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六、新经济业务对会计负债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三章 公司负债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 |
一、国外文献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批评 |
二、国内学者对当前财务报告的评价 |
三、表内信息披露的缺陷 |
四、表内负债信息披露的缺陷 |
五、表外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四章 公司表外负债的界定及利弊分析 |
一、表外负债的内涵界定 |
二、表外负债的特征 |
三、公司表外负债的外延界定 |
四、表外负债存在的合理性 |
五、表外负债存在的弊端 |
六、表外负债运用不当引发的后果 |
第五章 当前公司表外负债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会计界对表外负债的概念认识有待提高 |
二、会计界对表外负债信息的看法参差不齐 |
三、会计界对表外负债信息的类别认识趋向多元化 |
四、表外负债信息的披露情况不容乐观 |
五、注册会计师对表外负债信息的关注度不够 |
六、会计界对表外负债信息种类的认知程度不够 |
第六章 加强对表外负债的治理 |
一、提高对表外负债的认识 |
二、以原则为导向,建立高质量的含表外负债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 |
三、制定表外负债的分析评价体系 |
四、加强对表外负债的审计 |
第七章 加强对公司表外负债的信息披露 |
一、公司表外负债披露的回顾 |
二、公司表外负债的信息使用人 |
三、公司表外负债披露的必要性和动因 |
四、制约公司表外负债披露的因素 |
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
六、实行全面披露制度 |
七、建立对称的表外负债披露的激励约束机制 |
八、公司表外负债披露的难点、要点和内容 |
九、披露方式 |
第八章 理论创新和后续研究 |
一、本文的理论创新 |
二、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关于公司会计表外负债信息情况的问卷 |
附表二:问卷调查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合并会计报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孙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2]多维复式会计研究[D]. 钞天虎.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1)
- [3]“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D]. 陈德刚. 武汉大学, 2013(12)
- [4]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D]. 陈洁. 湖南大学, 2013(09)
- [5]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D]. 王磊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6]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 杨亚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7]会计逻辑研究[D]. 代金宏.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8)
- [8]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研究[D]. 罗书章. 天津财经大学, 2007(09)
- [9]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D]. 王学莲. 兰州大学, 2007(04)
- [10]公司表外负债研究[D]. 陈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