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秦杰英

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秦杰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GAS6),蛋白S(PROS1,PS,ProS

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秦杰英[1](2016)在《TAM酪氨酸激酶受体及其配体基因多态与Behcet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已有研究显示TAM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tyro3,axl,mer)和它的两个配体(gas6,protein S)参与了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相关的调节过程。我们的研究旨在阐明此亚家族相关分子的蛋白编码基因(TYRO3,AXL,MERTK,GAS6,PROS1)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是否与中国汉族来源的眼部受累白塞人群相关。方法:我们进行了两阶段的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共纳入了907名眼部受累白塞病人和1780名健康对照组。涉及五个基因总共32个多态位点纳入本次基因分型研究,第一阶段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平台飞行质谱分型方法,而在第二阶段我们采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PCR-RFLP)的方法进行分型验证。已知分型的人群的外周血单核细胞GAS6和PROS1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不同基因型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的细胞因子分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结果:研究表明GAS6/rs9577873和PROS1/rs4857037与中国汉族白塞人群发病风险显着相关。GAS6/rs9577873的C等位基因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c=4.92×10-5,OR=1.598;Pc=1.91×10-5,OR=1.698),PROS1/rs4857037的A等位基因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c=1.85×10-6,OR=1.822;Pc=4.52×10-7,OR=1.945)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他纳入本次研究的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BD和正常对照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rs9577873的CC型人群中外周血单核细胞的GAS6的表达水平较CT/TT型明显降低(P=0.001)。rs4857037的AA型人群中外周血单核细胞的PROS1的表达水平较AG/GG型无明显差异,但在LPS刺激后AA型人群中外周血单核细胞的PROS1的表达水平较AG/GG型显着升高(P=0.033)。rs9577873的CC型人群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较CT型有显着升高(分别为P=4.23×10-4,P=0.011)。结论:本研究发现两个中国白塞眼部受累相关的基因多态位点:rs9577873/GAS6和rs4857037/PROS1。CC型个体中降低的GAS6表达水平和促炎因子的升高表明异常的TAM-GAS6/PROS1信号通路基因可能参与了BD发病的基因背景。(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张文静[2](2014)在《受体酪氨酸激酶Axl及配体Gas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Axl、Gas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 PTC)、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NG)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在PTC. NG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分析和探讨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对Axl与Gas6作为PTC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寻找PTC早期诊断的marker,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1病例收集与分组: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间由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54例PTC标本及血液(PTC组),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及血液(nodular goiter, NG组),70例瘤旁正常组织标本及10例健康人血液(normal thyroid tissues, N组)。2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xl与Gas6蛋白在PTC、NG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二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eal-time PCR法检测叁组中AxlmRNA与Gas6mRNA的转录水平。3 ELISA法检测PTC、NG及正常人血清Axl与Gas6的含量,分析二者的血清含量变化与PTC临床病理的关系。4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数据结果以x土s表示,各组数据行ANOVA方差分析及q检验。Axl与Gas6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免疫组化结果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侧P<0.05确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所有PTC样本均有Axl强弱不等的表达。Axl阳性主要表达于PTC细胞的细胞膜上,少数存在于胞质中,在NG及瘤旁正常组织中Axl表达为弱阳性或者阴性。Gas6阳性主要表达于PTC细胞的胞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瘤旁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两者在PT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甲和瘤旁组(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瘤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Ax1、Gas6的异常表达与PTC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有关(P<0.05)。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Axl与Gas6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NG及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NG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3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AxlmRNA与Gas6mRNA在PTC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4、ELISA检测结果:Axl与Gas6在PTC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人血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正常组人血清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PTC患者血清中Ax1、Gas6的含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5 Axl与Gas6的蛋白的相关性分析:在PTC患者中Axl和Gas6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15)结论:1 PTC、NG组织中均检测到Axl和Gas6,两者在PTC中的表达量高于NG。在PTC中Ax1、Gas6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且Ax1、Gas6在PTC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二者在PTC的发生、发展、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Ax1、Gas6在PTC患者血清中的含量高于NG患者,且与PTC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二者血清学检查可作为独立的PTC检测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10-01)

张静思,胡雅琼,高冬,宋军[3](2013)在《酪氨酸激酶受体B4及其相关配体B2双向信号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Eph受体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TKs)最大的的亚群,在与配体ephrin相互作用中,形成颇具特色的正、负信号通路;尤其是EphB4-ephrinB2双向信号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为相关领域科研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冀。中医药通过活血、祛瘀、理气、化痰、补益等多种治疗手段参与人体机能的调节,对血管生成同样具有促进和阻抑的双向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EphB4-ephrinB2双向信号和中医药应用领域探索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对血管生成信号机制调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在促内皮细胞ECV304血管新生中上调EphrinB2的基因表达,为中医药研究ephrinB2-EphB4及其双向信号提供了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胡建霞,吴松洁,刘培方,李苗苗,张学峰[4](2011)在《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联合CpG和肿瘤抗原治疗肿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1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CpG虽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单独用于治疗肿瘤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对肝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并探讨FLT3-L与GM-CSF在肿瘤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小鼠H22肝癌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FLT3-L+CpG组、GM-CSF+CpG组和PBS组。皮下注射给药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免疫细胞激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局部细胞浸润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体液免疫激活情况,同时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的差异,评价各组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FLT3-L+CpG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小鼠生存期显着延长,同GM-CSF+CpG组和PB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FLT3-L+CpG组CD3~+T细胞比例显着上升,CD4~+、CD8~+亚群比例较PBS组与GM-CSF+CpG组均明显上升,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FLT3-L+CpG组可见大片的组织坏死和显着的淋巴细胞浸润。(4)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分析显示,FLT3-L+CpG组肿瘤局部NK细胞、DC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加,较各治疗组均有明显变化,与PB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LT3-L+CDG组与GM-CSF+CpG组小鼠体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12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可发挥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此方案可能通过打破肿瘤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加循环中T细胞,并趋化NK细胞、DC细胞、CD8~+T细胞到肿瘤局部,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可活化免疫因子网络,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王松梅,韩波,黄俊谦[5](2009)在《健脾补肾颗粒对CAA患者血清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健脾补肾颗粒(试验组)及再障生血片(对照组)治疗CAA患者。采用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FL和Fn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A患者外周血清FL和Fn均呈高表达状态,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以试验组为着(P<0.05)。结论健脾补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FL和Fn的表达水平而对CAA起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9年13期)

那丽,徐萍,杨薇,刘丽梅,雍延礼[6](2008)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3 ligand,FL)、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CAA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33例使用再障生血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FL和Fn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CAA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26/35例)和48.5%(16/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阳虚型患者疗效〔93.8%(15/16例)〕优于肾阴虚型患者〔57.9%(11/19例)〕(P<0.05)。CAA患者外周血清FL和Fn均呈高表达状态,经治疗后两者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两项指标表达的调整程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而肾阳虚型患者血清FL和Fn表达水平较肾阴虚型患者更易得到纠正。结论补髓生血颗粒在临床疗效及改善CAA相关黏附分子FL和Fn表达水平均优于再障生血片,CAA阳虚型患者疗效优于阴虚型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8年07期)

Christopher,P.WASHBURN,Margaret,A.COOPER,周仁平[7](2007)在《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5及其配体ephrin-A5在小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两个Eph家族分子,EphA5受体及其配体e phrin-A5,在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方法β-半乳糖苷酶基因敲入小鼠和配体亲和探针分析受体的表达,两种不同的亲利探针分析配体的表达,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对照。结果在发育过程中,EphA5表达于脊髓腹侧,而ephrin—A5表达于脊髓背侧。结论EphA5和ephrin-A5在多个脊髓发育阶段都有表达,他们可能在脊髓背腹侧组织结构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Neuroscience Bulletin》期刊2007年05期)

李爱敏,张继红,张锦华,张可仞,荣道建[8](2006)在《酪氨酸激酶受体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对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纳摩尔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retinoic acid, ATRA)诱导后TrkB蛋白水平变化;四甲基偶氮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果(1)不同浓度ATRA(1、10、100 nmol/L)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Y5Y 5 d,TrkB蛋白水平随ATRA浓度增加而增加;(2)BDNF 10 ng/ml+ATRA 10 nmol/L+顺铂(Cisplatin,CP)5μg/ml作用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同单用CP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BDNF(50、100 ng/ml)加相同浓度ATRA及CP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单用CP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单用CP组,BDNF 100 ng/ml组存活率高于BDNF 50 ng/ml组,凋亡率低于BDNF 50 ng/ml组。ATRA 1 nmol/L+BDNF 50 ng/,ml+CP5μg/ml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同单用CP组比较无显着差异,ATRA 10、100 nmol/L加相同浓度BDNF及CP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单用CP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单用CP组,ATRA 100 nmol/L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TRA 10 nmol/L组,凋亡率低于ATRA 10 nmol/L组。(3)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CP作用组可见到较多细胞呈凋亡改变,而ATRA 10 nmol/L+BDNF 50 ng/ml+CP 5μg/ml组细胞形态多数正常。结论SY5Y对化疗药顺铂的敏感性受TrkB及BDNF水平的影响,二者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化疗耐药。(本文来源于《中华儿科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殷胜勇,胡晨,李锦军,葛超,郑树森[9](2006)在《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及其配体SCF在正常肝及肝癌组织中的共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及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在人正常肝、肝硬化、癌旁肝及肝癌组织中的共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组织芯片检测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及其配体在166例肝癌和配对癌旁肝、16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共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ckit在肝癌、癌旁肝、硬化肝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59%,95.78%,93.75%和100%,其中强阳性(≥++)率分别为27.71%,77.71%,87.53%和100%,ckit蛋白在肝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而SCF在肝癌、癌旁肝、硬化肝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07%,100%,100%和100%,其中强阳性(≥++)率分别为35.54%,94.58%,93.75%和100%,SCF在肝癌组织中也呈现低表达;但SCF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ckit。免疫荧光检测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及其配体SCF在各种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共表达,且均定位于肝癌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质中,其中在肝癌、癌旁肝、硬化肝和正常肝组织中的共表达率分别为51.20%,100%,100%和100%,而肝癌组织的强阳性共表达(≥++)率仅为25.30%,其他组织均高于95%。结论:与正常肝、硬化肝、癌旁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ckit和SCF均呈低表达,但SCF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稍高于ckit;正常肝、硬化肝、癌旁肝组织中ckit/SCF共表达远高于肝癌组织。(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2006年06期)

郑灿辉,陈军,李卡[10](2004)在《配体诱导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的结构基础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体酪氨酸激酶 (RTK)家族是一类具有内源性蛋白酪氨酸激酶 (PTK)活性的单次跨膜受体 ,它们在调控与细胞增殖、分化等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关键作用。它与配体结合后引起二聚化或结构重排而使胞内区的酪氨酸 (Tyr)被自磷酸化。Tyr的自磷酸化一方面可以激活胞内PTK区的活性 ,另一方面可以为下游的信号蛋白提供结合位点从而完成活化过程。本文对RTK家族成员的晶体结构及其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阐述了由配体诱导RTK活化的结构基础 ,并简要讨论了RTK抑制剂可能的作用靶点(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2004年01期)

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检测Axl、Gas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 PTC)、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NG)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在PTC. NG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分析和探讨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对Axl与Gas6作为PTC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寻找PTC早期诊断的marker,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1病例收集与分组: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间由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54例PTC标本及血液(PTC组),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及血液(nodular goiter, NG组),70例瘤旁正常组织标本及10例健康人血液(normal thyroid tissues, N组)。2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xl与Gas6蛋白在PTC、NG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二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eal-time PCR法检测叁组中AxlmRNA与Gas6mRNA的转录水平。3 ELISA法检测PTC、NG及正常人血清Axl与Gas6的含量,分析二者的血清含量变化与PTC临床病理的关系。4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数据结果以x土s表示,各组数据行ANOVA方差分析及q检验。Axl与Gas6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免疫组化结果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侧P<0.05确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所有PTC样本均有Axl强弱不等的表达。Axl阳性主要表达于PTC细胞的细胞膜上,少数存在于胞质中,在NG及瘤旁正常组织中Axl表达为弱阳性或者阴性。Gas6阳性主要表达于PTC细胞的胞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瘤旁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两者在PT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甲和瘤旁组(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瘤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Ax1、Gas6的异常表达与PTC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有关(P<0.05)。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Axl与Gas6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NG及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NG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3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AxlmRNA与Gas6mRNA在PTC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4、ELISA检测结果:Axl与Gas6在PTC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人血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正常组人血清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PTC患者血清中Ax1、Gas6的含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5 Axl与Gas6的蛋白的相关性分析:在PTC患者中Axl和Gas6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15)结论:1 PTC、NG组织中均检测到Axl和Gas6,两者在PTC中的表达量高于NG。在PTC中Ax1、Gas6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且Ax1、Gas6在PTC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二者在PTC的发生、发展、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Ax1、Gas6在PTC患者血清中的含量高于NG患者,且与PTC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二者血清学检查可作为独立的PTC检测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秦杰英.TAM酪氨酸激酶受体及其配体基因多态与Behcet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2].张文静.受体酪氨酸激酶Axl及配体Gas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4

[3].张静思,胡雅琼,高冬,宋军.酪氨酸激酶受体B4及其相关配体B2双向信号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应用展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4].胡建霞,吴松洁,刘培方,李苗苗,张学峰.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联合CpG和肿瘤抗原治疗肿瘤的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1

[5].王松梅,韩波,黄俊谦.健脾补肾颗粒对CAA患者血清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

[6].那丽,徐萍,杨薇,刘丽梅,雍延礼.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7].Christopher,P.WASHBURN,Margaret,A.COOPER,周仁平.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5及其配体ephrin-A5在小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英文)[J].NeuroscienceBulletin.2007

[8].李爱敏,张继红,张锦华,张可仞,荣道建.酪氨酸激酶受体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对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6

[9].殷胜勇,胡晨,李锦军,葛超,郑树森.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及其配体SCF在正常肝及肝癌组织中的共表达[J].肿瘤.2006

[10].郑灿辉,陈军,李卡.配体诱导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的结构基础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

标签:;  ;  ;  ;  

样酪氨酸激酶配体论文-秦杰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