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词,负载,汉语,文化,新语,跨文化,政治。
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霞[1](2019)在《简析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文化负载及其翻译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新词新语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那么跨文化、跨国际间的交流活动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交活动。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有新词新语的出现,政治新词新语的翻译不同与其他文学内容,因为这些政治新词新语在富含政治内涵的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这些政治新词新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不仅可以将正确翻译出原语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会避免因为文化缺省而导致的翻译不当,致使产生一些误会或是造成一定的交际障碍,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才能使的我国政治精神在国际中得到高效传播。政治新词新语的准确翻译也向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近年来所取得的重大变化。那么鉴于中国政治新词新语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因此翻译政治新词的难度也相对更大,那么本文选取政治新词新语的文化负载为主题,基于科学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翻译政治新词新语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4期)
杨红燕[2](2018)在《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文化负载及其翻译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汉语政治新词新语时,译者既要充分理解原语的政治内涵,又要正确把握原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遵循恰当的翻译原则,使译语既能彰显原语的文化和风格特征,又能避免由于文化缺省对原语文化内涵的误读和意识形态的不恰当转换导致的交际障碍,实现中国政治术语的高效语际传播。(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期刊2018年11期)
王梅,方丽君,何娟[3](2014)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文化负载新词折射出当今中国的变迁,其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从而维护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本文以"中国梦"的英译为例,通过生态翻译学中"叁维"转换的方法来分析如何实现最佳翻译。(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魏琳[4](2014)在《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翻译——从归化与异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文化负载新词最能体现中国时代文化特色。对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翻译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保留和传播新时期中国的文化特色,加深国际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周玺[5](2013)在《汉语文化负载新词接受与生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语言接触角度出发,以汉语文化负载新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影响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生命力的因素。总所周知,改革开放叁十年中国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举世瞩目,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负载新词作为社会发展的记录载体,通过语言接触的形式,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词汇的发展记录着整个社会的演变。任何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新思想的出现,都能在汉语新词的出现中得到最迅速和最直接的反映。第一章简要论述了汉语文化负载新词出现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以及结构,旨在给予读者本文最基本的框架。第二章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本课题的以往研究以及语言接触理论展开。首先本文对以往研究的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素材进行了整理和评价,并随着讨论语言接触与跨文化交际、中国英语的关系以及语言接触的特点来说明其重要性。语言接触作为不同语言人群的语音系统相互互动和影响的方式,在交流中影响并改变着其他语言的词汇等层面。紧接着是从叁个方面阐述从前人研究中得到的启示:跨文化意识,独特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注意中式英语、中国英语与汉语文化新词的区别与联系。第叁章将系统地介绍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概况,包括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定义,分类,构成方式以及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能够大致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汉语文化新词的综合情况,为第四章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四章以实验的方式就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理解度及接受度来展开调查,以便分析出影响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生命力的原因,并通过分析结果得出了四个影响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生命力的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不断变化发展和个人情况的迥异性,所得实验结果只能为大致参考。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得出哪些新词会“存活”而哪些新词有可能会“消亡”,旨在探索汉语文化新词的生命力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杨跃珍[6](2011)在《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汉语文化负载新词为例,探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其英译的可行性,指出为了保留中国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特点、准确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在对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进行英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只有当运用语义翻译策略会产生译语读者理解困难、引起交际误解时,才考虑使用交际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周洪洁[7](2003)在《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英译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负载词是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也是一个民族语言系统中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该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的语言层面。近二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汉语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负载新词。这些新词新语不仅从词汇这一层面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事物和概念。研究这些文化负载新词语,不仅有助于语言学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本文从文化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文化与语言,以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文化的个性导致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衍生出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因此,译者应从文化交流这个角度来研究汉语文化负载新词,并找出有针对性的办法来解决如何翻译好汉语文化新词这一难题。本文作者以详尽权威的例证为基础,分析探讨了“异化”、“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对于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翻译的意义,指出:这两种策略均有其存在的价值,二者是辨证与互补的关系。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翻译问题。在当今“全球化”国际环境下,“异化”翻译是一种总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保存汉语的文化韵味,从而达到对外汉语推广,树立民族形象的目的。而“归化”翻译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模式,则有利于缓和文化冲突,增进相互理解,实现跨文化交际。最后,作者归纳出在“异化”、“归化”两种翻译策略下的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04-18)
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翻译汉语政治新词新语时,译者既要充分理解原语的政治内涵,又要正确把握原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遵循恰当的翻译原则,使译语既能彰显原语的文化和风格特征,又能避免由于文化缺省对原语文化内涵的误读和意识形态的不恰当转换导致的交际障碍,实现中国政治术语的高效语际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论文参考文献
[1].张霞.简析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文化负载及其翻译原则[J].校园英语.2019
[2].杨红燕.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文化负载及其翻译原则[J].陕西教育(高教).2018
[3].王梅,方丽君,何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4].魏琳.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翻译——从归化与异化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周玺.汉语文化负载新词接受与生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杨跃珍.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J].中州大学学报.2011
[7].周洪洁.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英译初探[D].重庆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