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揭示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对于其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污染物吸收太阳光后,可能发生光敏化或光修饰作用,呈现对生物的毒性增强现象,即光致毒性效应。前人针对多环芳烃、取代蒽醌类化合物、部分有机农药的光致毒性开展了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光致生成单线态氧(1O2)是导致光致毒性效应的一种分子起始事件。抗生素和人工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和潜在污染物,然而,对于这两类物质是否具有光致毒性以及光致毒性的机制,缺乏相关的研究。本论文以水生甲壳类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模式生物,针对部分喹诺酮类抗生素、石墨烯及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光致毒性开展了研究,取得如下结论:(1)揭示了洛美沙星对大型溞的急(慢)性光致毒性及效应机制。采用模拟太阳光或白色荧光光源照射实验,研究了洛美沙星对大型溞的存活、繁殖及生长影响;基于荧光探针等技术,测定了大型溞体内活性氧浓度、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相比于白色荧光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可以增强洛美沙星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洛美沙星诱导大型溞体内活性氧浓度升高、脂质发生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光(UV)辐射可延迟大型溞第一次怀卵时间、减少产仔累积数和抑制体长生长,而洛美沙星可以通过光屏蔽作用减轻UV辐射对大型溞繁殖和生长的有害影响。(2)发展了基于分子荧光探针及时间门控成像技术,测定了活体生物大型溞体内光致生成1O2的分布。以2,2,6,6-四甲基哌啶为探针,借助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证实了氨基化石墨烯和羧基化石墨烯能够在水相中光致生成1O2。采用稀土金属铕配合物探针ATTA-Eu3+[4’-(9-蒽基)-2,2’:6’,2"-联三吡啶-6,6"-二甲胺四乙酸-Eu3+]测定了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氨基化石墨烯和羧基化石墨烯在水相中光致产生1O2的动力学,采用时间门控成像技术检测了大型溞体内光致生成1O2的量和分布。模拟太阳光照射1 h,大型溞体内光致生成1O2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5~4.8 μM(洛美沙星)、0.7~4.0 μM(环丙沙星)、0.7~2.0 μM(羧基化石墨烯)、0.9~3.8 μM(氨基化石墨烯)。1O2的荧光信号主要集中在大型溞的肠道末端,在大型溞的肠道、胸肢和后腹部等部位中1O2信号的平均荧光强度随光照时间而增强。(3)采用ATTA-Eu3+探针,测定了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水相中光致产生1O2;基于时间门控成像技术,检测了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大型溞体内光致生成1O2的量和分布。相同颗粒数浓度下,纳米金属氧化物光致生成1O2的量从大到小顺序:nZnO>nSm2O3>nIn2O3>nNiO>nNd2O3>nSnO2>nSiO2>nTiO2>nPr6O11>nAl2O3>nCo3O4>nCr2O3>nGd2O3>nFe2O3>nCeO2>nHo2O3;在大型溞体内检测出了nCeO2,nNd2O3,nPr6O11,nNiO,nSiO2,nSm2O3和nZnO光致生成1O2的信号,且产生的1O2主要集中于肠道部位。nZnO在大型溞体内光致生成1O2的浓度最高,光照1 h后产生的1O2的浓度范围为0.3~4.3 μM。nZnO光致生成的1O2主要集中在大型溞的肠道末端,且肠道、胸肢和后腹部爪等部位中1O2信号的平均荧光强度均随光照时间增强。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洛美沙星对大型溞的急(慢)性光致毒性及其机制;采用ATTA-Eu3+探针结合时间门控荧光成像技术,测定了喹诺酮类抗生素、官能化石墨烯和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活体生物大型溞体内光致生成1O2的量和分布。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喹诺酮类抗生素和人工纳米材料的生态风险。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罗天烈
导师: 陈景文
关键词: 光致毒性,喹诺酮类抗生素,人工纳米材料,大型溞,单线态氧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分类号: X171.5;TB383.1
总页数: 130
文件大小: 10219K
下载量: 187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述纳米材料的生产现状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5)
- [2].我国纳米材料发展问题与前景展望[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3].法国对纳米材料实施申报制度[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 [4].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纳米材料分类新标准[J]. 中国粉体工业 2010(05)
- [5].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1(04)
- [6].我国正式实施七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2)
- [7].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电子工业革命[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1)
- [8].工程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评价[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9].介孔纳米材料在抗衰化妆品中的应用[J]. 新型工业化 2019(10)
- [10].纳米材料对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扩散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5)
- [11].基于纳米材料改良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20(03)
- [12].“纳米材料”专题序言[J]. 材料工程 2020(04)
- [13].纳米材料功能整理纺织品的研究及发展现状[J]. 纺织导报 2020(04)
- [14].纳米材料导论课程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原则实践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2)
- [15].多功能空心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05)
- [16].光热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17].多孔纳米材料固定化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7)
- [18].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制备碳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20(12)
- [19].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因素及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5)
- [20].基于2D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化学传感[J]. 化工科技 2020(03)
- [21].碳基纳米材料: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访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所长荣峻峰[J]. 中国石化 2020(07)
- [22].一维钴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及磁学应用[J]. 稀有金属 2020(07)
- [23].纳米材料定义与分类[J]. 轻金属 2020(05)
- [24].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时间分辨成像[J]. 发光学报 2020(09)
- [25].手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J]. 分析试验室 2020(10)
- [26].丛枝菌根真菌对环境纳米材料的响应及减毒效应[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5)
- [27].纳米材料对底栖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4)
- [28].功能核酸纳米材料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应用[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20(04)
- [29].光功能纳米材料与肿瘤光学治疗展望[J]. 发光学报 2020(11)
- [30].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