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侦探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侦探小说,阿加莎,奥斯陆,克里斯蒂,福尔摩斯,文学,玛丽。
侦探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齐金鑫,李德超[1](2019)在《假作真时真亦假——清末民初第一部伪译侦探小说揭示的文化和文学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的繁荣,代表了时人对侦探小说这种"舶来品"的欢迎程度。通过研究清末民初第一部侦探小说的翻译,本文发现,从语言风格、体裁特征、叙述手法等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分析,该作品应属伪译之作。侦探小说这种异域文学体裁对于当时社会而言属于异质文化,为了能将其引入,张坤德按照传统叙述结构、以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文学规范的语言,名为翻译、实为创作了这篇侦探小说。这与当今普遍认为伪译者会偏离目的语文学规范、夸大源语文本特征相冲突。本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伪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并有助于建构关于伪译这种特殊文学及文化现象的翻译理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翻译》期刊2019年06期)
刘晔[2](2019)在《立象与尽意:论《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中的巧合功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从它的诞生起到现在一直拥有着巨大的魅力。本文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切入,介绍了巧合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主要分析《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中巧合手法的功用。巧合的运用使得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并发生陡转,丰富了小说构架的"象"层面,深度揭示了"意"层面。作者借用巧合手法从容斡旋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之中并实现"自我"幻想。(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0期)
卞潇然[3](2019)在《英国侦探小说与日本推理小说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伦·坡在1841年发表的短篇作品《莫格街血案》,标志着侦探小说在英国范围内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英国的侦探小说具有明显的哥特小说的特征,这一时期侦探小说家多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文化氛围使这些作家信奉唯理论,因此在作品中会蒙上神秘主义的面纱,案件的发生地往往是在孤独的城堡或是僻静的别墅区等阴森恐怖的地方。1877年,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问世,冷(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10期)
文敏[4](2019)在《你,就是理由——读尤·奈斯博侦探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读尤·奈斯博的侦探小说,乐趣即是困惑,与其说找到了悬念中的答案,毋宁说被越来越多的问题所纠缠。如被海藻水母八爪鱼缠身,浑身刺痒难以摆脱,却又情不自禁沉迷于其中的阴沉氲氤与奇特的多声部叙述——死者的阴间自述,凶手的喃喃旁白,在经纬交织的线索中时隐时现,似是干扰,又似佐证。刚上手读《猎豹》,很快就被剧透。"豆瓣·读书"的友邻一上来就掀开底牌:谁谁谁是被误认的罪犯,某某某是幕后推手,奥斯(本文来源于《书城》期刊2019年10期)
陈昶洁[5](2019)在《侦探小说影像化的叙事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侦探片中的推理桥段,由于需要还原或追溯嫌犯之前犯下的罪行,因此在叙事的时间安排、空间设计以及叙述角度上,往往有着独特的手法。但由于电影与小说的表现方式截然不同,在叙事方面必然会用到不同的叙事技巧。本文以英国着名推理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为例,节选其中最具影像表现技巧的推理片段,与原版小说文本进行对比,探究其叙事技巧上发生了哪些改变,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其他侦探片的创作改编提供可鉴之处。(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9年08期)
钟鸣[6](2019)在《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转变孕育了侦探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社会自中世纪开始,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数次工业革命,终于开始了蒙昧到文明的巨大进步。人类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知经历了自我否定到和自我肯定的改变。在这种对于自身价值的颠覆性的认知改变中,侦探小说代表着人们对于自身和自身潜能,能力的肯定,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长盛不衰。侦探小说涵盖了逻辑推理,各种学科知识(医学,犯罪侦查学,化学,物理学等等),以及人性等等。它对人类的智性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4期)
谢鑫[7](2019)在《我为什么要写少年侦探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孩子们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有探索欲望;孩子们有自己的情感和烦恼,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孩子们有倾诉发泄的权利,他们更应该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儿童文学是最美的文学之一,在满足他们要求的同时,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在近20年的儿童文(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6-19)
刘红娟[8](2019)在《理性之上的人性探秘——读杜仑玛特的玄学侦探小说《诺言》》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未知事物的奥秘是人类的天性。侦探小说正是因为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才能在众多文类中存活并逐渐繁荣。杜伦马特的小说《诺言》貌似常见的侦探小说,事实上却是一篇探索人性奥秘的玄学侦探小说,它着眼于以进化论信仰为前提的人类理性的反思,开启了对人性本质与局限的追问。(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鹏[9](2019)在《“从边缘到中心”:清末民初翻译侦探小说文学地位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96年《时务报》刊登的第一篇翻译侦探小说,再到1916年中华书局版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结集出版,短短二十年间,翻译侦探小说很快被清末民初的读者接受,急速地占据了当时通俗文学作品的中心。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侦探小说本身的特质,分析翻译侦探小说文学地位转变的成因、文本特征及影响,认为翻译侦探小说的出现填补了当时中国文学类型的"真空",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促成了中国侦探小说的诞生,应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确立相应的地位。(本文来源于《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剑[10](2019)在《亚·玛丽尼娜侦探小说《问题的价值》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大众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侦探小说自问世以来就深受读者的喜欢,以其缜密的推理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千百万读者,因此侦探小说早就成为俄罗斯图书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翻译侦探小说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是一篇俄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选自俄罗斯侦探小说家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的短篇小说《问题的价值》。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是当代俄罗斯最畅销的侦探小说家之一,其作品语言生动、十分贴近生活。该小说于2017年在俄罗斯出版,在中国暂无译本。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主要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进行分析,对于文章中的难点问题,笔者进行举例分析并加以阐释,在词汇方面笔者采用音译法和意译法,在句子方面采用了增词法、减词法和调整语序。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活动,能够提高翻译水平,积累翻译经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4)
侦探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从它的诞生起到现在一直拥有着巨大的魅力。本文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切入,介绍了巧合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主要分析《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中巧合手法的功用。巧合的运用使得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并发生陡转,丰富了小说构架的"象"层面,深度揭示了"意"层面。作者借用巧合手法从容斡旋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之中并实现"自我"幻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侦探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齐金鑫,李德超.假作真时真亦假——清末民初第一部伪译侦探小说揭示的文化和文学现象[J].中国翻译.2019
[2].刘晔.立象与尽意:论《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中的巧合功用[J].作家天地.2019
[3].卞潇然.英国侦探小说与日本推理小说对比研究[J].唐山文学.2019
[4].文敏.你,就是理由——读尤·奈斯博侦探小说[J].书城.2019
[5].陈昶洁.侦探小说影像化的叙事技巧[J].新闻前哨.2019
[6].钟鸣.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转变孕育了侦探小说[J].青年与社会.2019
[7].谢鑫.我为什么要写少年侦探小说[N].文艺报.2019
[8].刘红娟.理性之上的人性探秘——读杜仑玛特的玄学侦探小说《诺言》[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9
[9].余鹏.“从边缘到中心”:清末民初翻译侦探小说文学地位的嬗变[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周剑.亚·玛丽尼娜侦探小说《问题的价值》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