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做题的三板斧

“懒人”做题的三板斧

王瑞涛

摘要:每当做数学题的时候总有些懒人不愿计算,希望自己能一眼看出结论.懒其实并不是错,有多少人因为懒,才不断有新的发明。做数学题“懒”也不是错事,因为“懒”才能发现做题的捷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给大家总结出“三板斧”,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学;懒人做题;“三板斧”

每当做数学题的时候总有些懒人不愿计算,希望自己能一眼看出结论。懒其实并不是错,有多少人因为懒,才不断有新的发明.李开复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时,正是因为懒,不想去自动售货机买饮料时白跑一趟,于是给这些自动售货机装上芯片,并连上局域网,这样在宿舍就知道哪个售货机还有多少饮料,无疑李开复的“懒”方便了广大学生。

做数学题“懒”也不是错事.看完题目就知道答案,这多好啊,还节约时间。这样的好事有吗?

当你看到一道题,首先试试我们的“三板斧”,说不定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三板斧之一:数形结合“绕开算”

大家都听过爱迪生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吧。灯泡是象梨一样的不规则几何体,那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助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列出密密麻麻的计算式,仍没有算出来。而爱迪生把灯泡内灌满水然后倒入量杯就轻松得到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另辟蹊径。或许有些题目本身就不用算。

首先看一个例子:

题目看似需要解方程,然而我们只看函数图象,立马得出结论。这就是数形结合的威力。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华罗庚先生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本身研究的就是数和形,有些题目用代数计算的方法,既繁琐,又容易出错,而从几何图象中找规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板斧之二:以偏概全“简单算”

地质专家在找矿的时候并不是把地表的岩石都全都翻开才找到地下的煤和石油等,只需要选几个位置,打少数几个井眼,便可推知地下矿藏的情况。有些数学题也可以这样,不用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计算,而是通过特值法、极端值估计法等,再结合少量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当不得不进行计算的时候,我们就要想法减少计算量,一方面是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减少因计算而犯错的机会,增加做题的胜算.

三板斧之三:刨根究底“平时算”

先看一个例子。

《庖丁解牛》一文中写到庖丁之刀“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正是因为他通过几年的磨练深入了解了牛的结构,已经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才能做到每一刀都“切中肯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平时的做题中,不要仅仅满足于算出结果,要不断地深入探究,总结反思,发现数学中深层次规律,到时候才能游刃有余。这就是我们三板斧中的第三招:刨根究底。

我们的“三板斧”并不能保证对所有题目有效,大多数数学题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计算。不过可以看得出,我们的“懒”也是有前提的,必须脑子“不懒”,甚至更勤快。要么想出更好的方法不算(第一招)或少算(第二招),要么平时下更多的功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第三招)。“懒”是在长期“不懒”的积累中厚积薄发的结果。相信大家多多反思,有更好更“懒”的方法,把数学学得更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金战.数学是怎样学好的:王金战教你玩转数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252600

标签:;  ;  ;  

“懒人”做题的三板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