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段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忆,认知,工作,惠民,银川,活动性,黄河。
分段性论文文献综述
吕澜清[1](2019)在《活动断层分段性对地震滑坡的影响——以龙门山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活动断层所控制的地震滑坡的分布、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有助于活动断层发育区的防灾减灾、工程选址等一系列人类工程活动的开展[1-2]。本文收集了诸多活动断裂带上的地震滑坡的实例,对比分析了附近滑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处于映秀—北川断裂带错列、转折和末端等部位的5个锁固段,在地震发生时形成5个次级震源,产生巨大的地震场地加速度;②5个锁固段的陡峭地势为滑坡的发生埋下了隐患;③由于受到强烈构造活动作用的影响,区内发育多条次级断裂、褶皱,且岩层陡倾,岩体破碎,为滑坡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四川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2期)
宁芳[2](2019)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传统护理措施主要是以常规锻炼指导为主。实验组采取分段性护理指导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突出(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运动参与性、生活质量数据均显着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着,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效果显着,能够有效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2期)
包国栋,陈虹,胡健民,朱桂繁[3](2019)在《银川盆地东缘黄河断裂第四纪活动与分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川盆地位于南北地震带的北段,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断陷盆地,自西向东发育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芦花台断裂、银川隐伏断裂和黄河断裂等四条主要活动断裂。该盆地中记载的历史最大地震是1739年平罗8级地震,其发震断裂一直存在争议,最近研究认为可能是黄河断裂,但是缺乏直接的古地震证据。本文通过对黄河断裂的地貌特征、几何分布、构造变形序列和地震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黄河断裂可以划分为红崖子段、陶乐段、滨河段和灵武段。断裂总体经历了早期由东向西逆冲变形向晚期西倾正断层的转换,构造应力场由NW–SE向挤压转变为EW向伸展,转换时间为晚更新世末。通过断裂不同位置活动性分析发现,黄河断裂在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5次古地震事件,其地震活动间隔约为3 000 a。其中滨河段的最新活动是在4 000 a以前,而陶乐段的最新活动可能在(330±30) a BP之后,对研究1739年平罗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迪,吴智平,李伟,刘华,李趁义[4](2018)在《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夏口断裂带的分段性及其成因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丰富的叁维地震资料,通过对夏口断裂带几何学特征及其生长过程分析,揭示了其发育演化的分段性和阶段性,并就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口断裂带是由NE走向与EW走向交替出现的4个分段连接而成的锯齿状断裂带,受区域地质背景及断裂发育的力学机制控制,其演化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孔店组沉积期仅NE向的第一、叁(西段)、四段活动,EW向的第二段、第叁段的东段尚未开始活动,整个夏口断裂带处于分段独立发育阶段,尚未整体连接;沙四段沉积期随着区域拉张应力开始由NW—SE向近S—N向的转变,先期NE向断层段持续活动,且在侧接带位置形成的转换斜坡上开始发育近EW向断层段,各NE向断层段间发生软连接;沙叁段沉积期在近S—N向的强烈拉张作用下,夏口断裂带发生硬连接,不同走向的各分段断层连接成一整体,形成NE向与EW向交替出现的锯齿形断裂带;沙二段到东营组沉积期为走滑改造作用阶段,在夏口断裂带不同位置发育有帚状构造、走滑双重构造,并在断裂带不同的弯曲段走滑派生出局部的拉张或挤压,体现了拉张背景下的走滑迭加效应。夏口断裂带发育演化的时空差异对于该地区沉降中心、物源通道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8年06期)
马德波,李洪辉,崔文娟,李婷婷,朱文平[5](2019)在《塔北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分段性及石油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岩台缘带类型对储层形成与油气产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利用塔北地区大量最新的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通过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地层厚度变化刻画台缘带平面展布,基于台缘带地层坡度的计算揭示其不同段台缘类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台缘带分段性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具有明显地层加厚的特点,平面上环塔北古隆起呈条带状展布,长约240km、宽约10~20km,面积达2600km~2。②基于台缘带地层坡度的变化,明确了良里塔格组台缘带沿东西方向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分段性。西段为弱镶边型台地边缘,分布在英买力—哈拉哈塘—托普台地区,地震响应为向盆地方向减薄的楔形反射,地层坡度较大,介于1°~3°;东段为宽缓的缓坡型台地边缘,分布在塔河东部—轮古东—于奇地区,在地震剖面上由台地向盆地方向表现为一个波谷同相轴逐渐变细直至消失,地层坡度较小,介于0.2°~1°。③台缘带的分段性造成东、西段储层发育的差异性。西段储层品质好,厚度大,横向变化大;东段储层品质稍差,厚度小,平面分布广。塔北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分段性对于优选有利勘探区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9年01期)
于晓琳,黄希庭,陈有国,邱俊杰[6](2018)在《“现在”有多长:空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体验到的"现在"的限度并非一成不变,与时间知觉具有相同的内涵。为探讨人们对空时距形式呈现的"现在"的限度,本研究采用脑电图(EEG)技术,以theta(4-8Hz)和alpha波(8-12Hz)功率为指标,考察在工作记忆的保持阶段,1~4s空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结果发现:不同时距条件在theta波波幅上无显着差异,而2s、3s和4s时距条件的alpha波波幅却显着低于1s条件,表现出分段性,且分界线为1s,说明人们对空时距形式呈现的"现在"的限度约为1s,短于实时距(2s)。本研究首次从神经表征的层面对空时距进行了探讨,并发现时距类型是影响"现在"的限度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于晓琳[7](2018)在《听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无处不在,却也是难解之谜。对时间的分析是所有现象学问题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它吸引着来自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历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者不断地探寻。其中,心理学在研究时间的问题上具有特殊之处,因为人们对一段时间的心理感知常常与实际的物理时间存在差异。这在汉语中有非常精彩的描述,例如“一日不见,如隔叁秋”,又或“恍若昨日,又似经年”。此外,心理学对时间问题的探讨还具有优势,该学科善于将抽象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这也正是心理学独具魅力和创意之处。由此,心理学家从人的心理,即人的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方面去探讨这一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人类对时间的认知范围十分宽广,从毫秒、秒、分、小时、日、月、年及至更长。鉴于时间表征问题是当代时间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领导的学术团队提出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range-synthetic model of temporal cognition),认为人类加工和表征如此大跨度的时距应该具有不同的方式,即存在分段性,并且先后发现了未来和过去时间的心理结构,二者以现在为中心相互对称,均分为叁个心理时间段,各心理时间段短则以“秒”、“分”为计时单位,长则以“年”为计时单位。不过,当人们论到“过去”和“未来”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在大脑中区分出一个“现在”的概念,作为二者的参照点。现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一种对于“正在发生什么”的整体的、连贯的感觉,被称为“似是而非的现在”(specious present)、“主观的现在”(subjective present)和“心理的现在”(psychological now)等。研究者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后认为,现在具有一定的限度,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范围,平均在2~3秒。一些来自时距复制任务(duration reproduction task)、感觉运动同步任务(sensorimotor synchronization task)、主观节奏任务(subjective rhythmization task)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也聚焦在大约2~3s范围的时距知觉存在分段性,这为目前数秒范围内的时距知觉是否存在分段性的争论提供了重要证据。然而,严格来讲,这些研究尚不足以直接说明导致该分段性的原因与现在的限度有关,也就无法为现在的限度提供直接证据。相关研究的最大难点在于尚未找到直接的研究角度和有效的测量指标,这也成为本研究以期取得突破的方面。此外,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还认为人类对每种时距的认知都具有综合性,即很多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包括时间刺激的物理属性(如通道特点、事件的数量与结构、时序和时点的性质等)、个体的认知特点(如注意资源、编码方式、分段和提取策略以及工作记忆等)、个体的人格特征(如人格特质类型、自我构念类型和时间信念等)以及个体的情绪、疾病、职业特点等。换言之,“现在”的限度也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综上,本研究依据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集中探讨“现在”这一心理时间段,考虑到听觉通道在时间加工中的优势,从时间与工作记忆的密切关系出发,以能够反映信息成功保持的alpha波振荡为指标,采用行为和电生理方法对听时距信息在大脑中的表征特点进行了首次系统性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细化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在“现在”时间范围内的理论观点。本研究拟用叁个研究7个实验考察听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特点。叁个研究分别为:(1)听觉实时距知觉的分段性;(2)听觉空时距知觉的分段性;(3)工作记忆容量对听时距知觉分段性的影响。研究一通过四个实验探讨听觉实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特点。实验1采用时间复制法,比较1~4s范围的视、听实时距的知觉时距差异。结果表明,在该时距范围内存在时距知觉的通道效应,即对于客观相等的时距,听时距总是比视时距知觉为更长。实验2采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技术结合matching-to-sample任务考察听觉实时距信息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分段性特点。结果发现,听觉实时距知觉具有分段性,分界线为2s,这是采用听觉通道以实时距形式呈现的“现在”的限度。具体表现为alpha波在2s及以下时距保持期间明显增强,而在2s以上时距保持期间明显下降甚至消失。在实验3基于韦伯定律改进了任务设置条件达到不同时距条件的任务难度相同后,实验4继续采用EEG技术,在排除任务难度的干扰之后再次证实了听觉实时距知觉具有2s分界线的发现。这也表明,与最近视觉实时距所发现的3s分界线相比,听觉实时距的表征分界线更短,很可能与时距知觉的通道效应有关,即听觉实时距比视觉实时距知觉为更长,其能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限度相应更短。并且,该分段性结果与时距长度有关,与任务难度无关。研究二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听觉空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特点,以此探讨由研究一所发现的影响时距知觉分段性的因素能否迁移到除不同感觉通道以外的不同时距类型之间。实验5采用时间复制法,比较1~4s范围的听觉实时距和空时距的知觉时距差异。结果表明,在该时距范围内存在实时距错觉(filled duration illusion,FDI)现象,即对于客观相等的时距,实时距总是比空时距知觉为更长。实验6采用EEG技术结合matching-to-sample任务考察听觉空时距信息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分段性特点。结果发现,听觉空时距知觉也具有分段性,分界线为1s,这是采用听觉通道以空时距形式呈现的“现在”的限度。具体表现为alpha波在1s时距保持期间明显增强,而在1s以上时距保持期间则明显下降甚至消失。这也表明,与听觉实时距的2s分界线相比,听觉空时距的表征分界线更短,不适合用知觉时距差异来解释,更可能与连续/离散的时距呈现方式有关,即人们更容易将标记听觉空时距开始和结束的两个刺激知觉为两个独立的事件,导致听觉空时距在工作记忆中被保持为一个整体单元的难度更大,其能在工作记忆中得到保持的限度则更短。研究叁从个体的认知差异角度,初步选取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WMC)这一通常被视为区分个体之间差异的重要认知变量作为考察对象,探讨不同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在听时距知觉分段性上的差异。实验7a采用以听时距信息为刺激材料的matching-to-sample任务筛选具有高、低听时距工作记忆容量的被试,实验7b采用EEG技术结合matching-to-sample任务对不同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的听时距知觉分段性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听时距知觉的分段性存在个体差异。其中,高听时距工作记忆容量个体的时距表征分界线更长(为3s),即3s及以下的听时距保持在工作记忆期间的alpha波活动明显增强,超过3s则无明显alpha波活动。与之相比,低听时距工作记忆容量个体的时距表征分界线更短(为1s),即1s听时距保持在工作记忆期间的alpha波活动明显增强,超过1s则无明显alpha波活动。这表明,工作记忆容量是影响听时距知觉分段性的因素。工作记忆容量越大,所能保持的时距限度越长,反之则越短。这对应的是“现在”的限度。本研究依据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通过采用创新性的研究角度和技术分析手段,首次对听时距知觉的分段性进行了系统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细化了该模型在“现在”时间范围内的理论观点,并基于alpha波的功能为“现在的限度”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测量指标。本研究还分别从刺激的物理特征角度和个体认知差异角度证明了该时距范围的表征分界线(即现在的限度)并非一成不变,会受到时距呈现的感觉通道、时距的呈现方式以及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由此提出的时距知觉的分段性受多因素影响的模型(包括知觉时距差异和连续/离散的呈现方式等因素)为解释该范围的时距知觉分段性机制、理解“时间在人类大脑中如何表征”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思路。未来还需深入探讨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及其适用条件,并扩展到医学、航天和人机交互等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3-01)
于晓琳,陈有国,邱俊杰,黄希庭[8](2017)在《“现在”有多长:空时距认知分段性的EEG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不假思索地使用"现在"这个词,但"现在"到底有多长?该问题与时间知觉具有相同的内涵,可从探讨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中能保持多长的时间信息进行考察。然而,"现在"的限度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因此,本研究利用脑电图技术的优势,首次从神经表征的层面探讨空时距认知的分段性,即人们体验到的由空时距形式呈现的"现在"的限度有多长,为时距类型影响"现在"的限度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本研究采用matching-to-sample任务,共有23名被试参加。听觉空时距刺激采用两个持续50ms的纯音(1000Hz,响度适宜约80d B,各有10ms的淡入淡出)标记时距的开始和结束。空时距的长度界定为第一个声音消失到第二个声音刚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分别为1s、2s、3s、4s。被试首先听到一个空时距刺激,经过3s后(延迟/保持阶段),呈现第二个空时距刺激,时距长度均为1~4s随机。当屏幕中央出现问号时,被试需估计第二个空时距刺激的长度是短于、等于或长于第一个刺激。根据以往研究,将电极点分为九个区域,考察theta和alpha振荡在上述区域上的活动情况。分别以时距条件(1s, 2s,3s, 4s)和脑区(左-额叶,中-额叶,右-额叶,左-中央,中-中央,右-中央,左-后部,中-后部,右-后部)为被试内变量,对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开始后1~3s内theta和alpha振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EEG结果显示,theta波在时距保持阶段仅脑区主效应显着,发现大脑后部叁区的theta波在时距保持阶段的激活相对较大,并未表现出分段性。而alpha波在保持阶段的时距、时距与脑区的交互作用均显着,表现为在大脑后部叁区,1s条件下的alpha波显着高于2s、3s和4s条件,存在分段性,,分界线为1s。综上,本研究首次对空时距的神经表征进行了探讨,为空时距认知存在分段性提供电生理学依据,并发现人们体验到的由空时距形式呈现的"现在"的限度约为1s。此外,"现在"的限度很可能与时距类型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9](2017)在《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的分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不同。以往研究对1s范围时距认知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此在规避以往研究局限基础上设计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心算任务对100ms和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选择性干扰,结果表明,心算任务影响了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心算加工负荷越大,75%差别阈限越大,但对1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没有影响。两项实验支持了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均具有分段性。(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10](2016)在《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的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以往研究者对1 s以上时距认知的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了探讨这一主题,本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采用时间复制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复制1 s、2 s的平均复制时距、复制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复制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复制时距显着更长、复制比率显着更高、变异系数显着更小。实验2采用时间产生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也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产生1 s、2 s的平均产生时距、产生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产生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产生时距显着更短、产生比率显着更低、变异系数显着更小。这意味着1~6 s的时距认知存在分段性,大约2~3 s可能为分段临界点。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可以用时间工作记忆说解释,该假说是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解释短时距加工分段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分段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传统护理措施主要是以常规锻炼指导为主。实验组采取分段性护理指导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突出(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运动参与性、生活质量数据均显着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着,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效果显着,能够有效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段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吕澜清.活动断层分段性对地震滑坡的影响——以龙门山地区为例[J].四川有色金属.2019
[2].宁芳.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3].包国栋,陈虹,胡健民,朱桂繁.银川盆地东缘黄河断裂第四纪活动与分段性研究[J].地球学报.2019
[4].王迪,吴智平,李伟,刘华,李趁义.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夏口断裂带的分段性及其成因机制[J].地质论评.2018
[5].马德波,李洪辉,崔文娟,李婷婷,朱文平.塔北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分段性及石油地质意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
[6].于晓琳,黄希庭,陈有国,邱俊杰.“现在”有多长:空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于晓琳.听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8
[8].于晓琳,陈有国,邱俊杰,黄希庭.“现在”有多长:空时距认知分段性的EEG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9].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的分段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7
[10].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J].心理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