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莎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2-0312-02
摘要:民族文献是形成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其着力点就是要凸显出民族文献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以及学科特色。高校图书馆可采用直接采购、征集、捐赠、复制以及馆际交换等方式来开展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通过文献宣传、建设民族文献数字资源库以及发挥民族文献教育功能的方式来带动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建设
民族文献是指反映少数民族过去和现在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风俗民情、山川形势、民族迁徙等等方面具有保存和实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献资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献具有着特定的地域性、丰富的文化性以及载体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建设及开发民族文献资源,以满足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便成为了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着力点
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关键是要加强民族文献资源的特色建设。特色才是图书馆的灵魂,特色才是取胜之本。民族文献的特色建设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特色:高校图书馆要建设民族文献馆藏,其重点是要在“民族”二字上下功夫,其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图书馆所收藏的民族文献在整个藏书体系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高校图书馆要广泛收集整理民族文献,使其馆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地方特色:不同的高校都分属不同的省区,不少高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收藏的民族文献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广西地处南疆,其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广西的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各民族文献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收集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文献。这些优秀的地方民族文献是丰富图书馆馆藏,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物质保证。
3.学科特色:由于各高校在专业设置、科研项目等方面有所不同,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形成了自己的学科和特点,为了更好地形成学科优势,图书馆应注意和加强重点学科资料的建设。一些地方高校在研究本地区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时形成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图书馆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二、民族文献资源收藏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首要的前提是做好民族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由于民族文献的载体形式较为多样化,其分布也较为复杂分散,且大多数为非正式的出版物,因此图书馆在收集的过程中就要注重采取灵活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采集。
1.直接采购。
采购可以说是图书馆最为普遍的一种征集方式。对于已出版的正式文献,图书采访人员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本地或外地的图书销售部门或各类书展进行现采;由于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购上都采取招标的形式,中标书商会根据图书馆提供的文献采购范围提供相应书目或是预留新书,采访人员可采取勾单或现采的方式进行筛选。对于许多非正式出版的民族文献,图书采访人员可定期走访相关的编发部门,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研所、群艺馆、文化馆、方志办等进行面购。
2.征集。
图书馆在进行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特定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机关团体作为征集对象,向其发送征集信函,在信函中注明本馆所征集的民族文献的内容范围,或是具体列举一些详细的书目清单,并在适当的情况下,主动上门与征集对象进行交流面谈。
3.接受捐赠。
面向社会募集,向社会各界印发倡议书,宣传地方高校图书馆收集民族文献对当地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社会机构、民间团体以及个人自愿将其所保存的有价值的民族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
4.复制。
对于一些通过正常采集渠道很难获取的有收藏价值的民族文献,如绝版书、手稿、贵重出版物或光盘等,图书馆可考虑采用复制的方式进行收集。
5.馆际交换。
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的人力、物力、经费有限,凭借本馆力量往往也很难收集全大范围内的文献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可以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馆际交换,双方通过提供多余复本或复印本子的方式互通有无、互为补充,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采用零星函购、深入民间采集以及对零散文献进行编辑的方式来加强对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和补充。
三、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收藏并利用文献,文献资源的收集可以说是图书馆情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文献信息的利用则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和原则。高校图书馆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民族文献资源的同时就要加大对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
1.注重宣传,改进服务,提高民族文献的使用率。
高校图书馆应在对本馆收集的民族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著录的基础上加大对民族文献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来吸引读者,从而提高民族文献的使用率。如图书馆采编部和技术部可在本校图书馆网站上推荐阅览书目;流通部在充分了解馆藏民族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制作出专题的图书通报;建立图书联络员制度,定期派出图书联络员深入学院系部,将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包括各类民族文献资源主动介绍给读者。在服务模式上,流通部门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要善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充分了解本院民族文献利用群体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文献需求提供完善的文献参考及咨询服务。
2.加大对民族文献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随着当今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外,网络已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对民族文献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建立起民族文献信息的网络导航。由于目前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都较为无序、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对相关信息的检索利用,图书馆应通过各类搜索引擎将网络上分散的各类民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和分类,进行有效重组,把各种随机、无序、分散的信息序列化,并按规范标准进行分类索引,建立读者导航数据库。其次,实现民族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文献信息的互通有余、资源共享已成为了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共同趋势。同时,它也是避免各图书馆出现资源撞车、确保各馆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信息利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各馆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要摒弃自我封闭式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协调与合作,通过馆际间签署信息资源共享协议的方式,集各成员馆的数字资源于一体,使各类读者都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充分发挥民族文献信息的教育功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除了肩负着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之外,围绕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办学特点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培养相应的专门人才也是高校图书馆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能。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以及校园的文化建设中来。例如,图书馆可与旅游管理系等系部合作,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建立民族旅游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资源,包括各类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图片、影视以及实物等开设导游模拟课堂,通过这一实训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从而为当地少数民族旅游行业培养出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民族旅游管理人才。同时,为了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图书馆还可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围绕不同的主题,如各民族的风情习俗、服饰、建筑或是仪式信仰等等举办相关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刘龙,李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22-25。
[2]杨昌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信息的多样性建设开发效应[J].凯里学院学报,2007(10):118-120。
[3]杨彦春.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以桂中地区为例[J].图书馆界,2010(6):50-55。
[4]杨洪能.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征集工作思路谈[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122-123。
[5]李玉兰.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9):123-124。
[6]王缙.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建设与开发利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87-89。
[7]李安平.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和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65-66。
作者简介:马莎(1975-),女,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