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要素界面行为的微生物影响研究

生源要素界面行为的微生物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异化铁还原菌(Dissimilatory iron reducing bacteria,DFeRB)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影响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开展生源要素界面行为的微生物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以碳氮磷的水-沉积物界面行为模拟实验为基础,探讨了两种菌对生源要素释放的影响机制,对比了两种菌在冰封期和非冰封期对生源要素释放影响的差异,阐释了微生物作用下碳氮磷的耦合关系。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季节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尽管冰封期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低且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释放速率显著低于非冰封期(p<0.05),但DFeRB和SRB在冰封期对生源要素的释放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沉积物在冰封期释放的生源要素对来年藻类的爆发有至关重要的启动作用。2.本实验条件中,非冰封期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释放通量、总氮和铵态氮以及总磷和无机磷的浓度变化,其结果均为:灭菌加菌组>灭菌不加菌组。揭示了相同条件下,DFeRB和SRB均能促进氮磷的释放,表明微生物对生源要素界面行为的影响是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灭菌加DFeRB培养体系中,上覆水DOC浓度与铵态氮、总氮以及有机磷浓度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DFeRB在利用DOC作为营养源的生理过程中,会促进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分解以及含铁矿物表面的含磷物质的释放,导致上覆水中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磷浓度的升高;在灭菌加SRB培养体系中,上覆水中DOC浓度与总磷、总氮和铵态氮浓度正相关,可能是SRB在还原硫酸盐过程增强了有机质的矿化降解,使上覆水中DOC、总氮和总磷浓度升高。4.本实验条件下,在微生物活性较高的前期,灭菌加SRB组DOC、总氮和总磷的浓度变化显著高于灭菌加DFeRB组(p<0.05)。表明相同条件下,SRB对生源要素的界面行为影响更为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   1.2 沉积物内源污染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中有机质污染研究现状
  •     1.2.2 沉积物中氮污染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物中磷污染研究
  •   1.3 DFeRB和SRB的研究进展
  •     1.3.1 异化铁还原菌的研究进展
  •     1.3.2 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选题
  •   1.5 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异化铁还原菌对碳氮磷界面行为的影响
  •   3.1 沉积物中碳氮磷的释放
  •     3.1.1 DFeRB对碳的影响
  •     3.1.2 DFeRB对氮的影响
  •     3.1.3 DFeRB对磷的影响
  •     3.1.4 上覆水中碳氮磷的相关性研究
  •   3.2 沉积物中碳、氮、磷的相关性研究
  •     3.2.1 有机碳和氮的相关性研究
  •     3.2.2 有机碳和磷的相关性研究
  •     3.2.3 氮和磷的相关性研究
  • 第四章 硫酸盐还原菌对碳氮磷界面行为的影响
  •   4.1 沉积物中碳氮磷的释放
  •     4.1.1 SRB对碳的影响
  •     4.1.2 SRB对氮的影响
  •     4.1.3 SRB对磷的影响
  •     4.1.4 上覆水中碳氮磷的相关性研究
  •   4.2 沉积物中碳氮磷的相关性研究
  •     4.2.1 有机碳和氮的相关性研究
  •     4.2.2 有机碳和磷的相关性研究
  •     4.2.3 氮和磷的相关性研究
  • 第五章 微生物对碳氮磷的释放对比研究
  •   5.1 DFeRB和SRB对碳的影响
  •   5.2 DFeRB和SRB对氮的影响
  •   5.3 DFeRB和SRB对磷的影响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吕思杰

    导师: 何江

    关键词: 生源要素,季节差异,微生物影响,界面释放行为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内蒙古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163006,41763014)

    分类号: X52;X172

    总页数: 73

    文件大小: 2913K

    下载量: 76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洋沉积物/颗粒物在生源要素循环中的作用及生态学功能[J]. 海洋学报 2018(10)
    • [2].2015年春季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和来源[J]. 海洋科学 2017(12)
    • [3].北黄海典型断面生源要素四季变化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4].汕头南澳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及其污染评价[J]. 生态科学 2012(03)
    • [5].河流颗粒态生源要素和输送泥沙探讨[J]. 广东科技 2014(18)
    • [6].潜流带胶体特征及对生源要素迁移的影响机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7].GIS分析在鸭绿江口生源要素研究中的意义[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01)
    • [8].三岔河梯级水库生源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球与环境 2019(06)
    • [9].黑潮与邻近东海生源要素的交换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海洋与湖沼 2017(06)
    • [10].河流筑坝对生源物质循环的改变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2)
    • [11].台湾以东黑潮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对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J]. 海洋学报 2019(02)
    • [12].柘林湾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01)
    • [13].粤西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与污染评价[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03)
    • [14].海洋酸化对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20(10)
    • [15].九龙江口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空间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2012(11)
    • [16].夏季黄渤海生源要素的平面分布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 2015(03)
    • [17].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研究:Ⅱ生态环境模拟与生源要素循环[J].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4)
    • [18].广西海岸带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环境演变的沉积记录[J]. 沉积学报 2012(02)
    • [19].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及生源要素分布特征[J]. 海洋科学 2017(07)
    • [20].纳米TiO_2对海洋生源要素含量及威氏海链藻生长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2(05)
    • [21].香溪河沉积物中碳·氮元素分布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5)
    • [22].底播增殖菲律宾蛤仔碳、氮、磷收支[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4)
    • [23].70年来中国化学海洋学研究的主要进展[J]. 海洋学报 2019(10)
    • [24].环北部湾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5)
    • [25].奠基海洋化学研究,助推海洋科学发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70年[J].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26].渤海中南部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J]. 海洋科学 2010(11)
    • [27].银川平原芦苇湿地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生源要素垂直分布特征[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1)
    • [28].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及生态风险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3)
    • [29].广西龙门岛潮间带近150年来环境演变的沉积记录[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1)
    • [30].三门湾近五十年来富营养化的沉积记录[J]. 沉积学报 2011(02)

    标签:;  ;  ;  ;  

    生源要素界面行为的微生物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