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变形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钢铁,理论,机理,晶体,柱体,晶粒。
塑性变形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肖洁,鲁雷[1](2019)在《基于管套连接的滚压塑性变形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滚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滚压加工不再局限于提高产品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方面,为解决汽车拉线配件中转动不灵活情况,提出外圆滚压连接方式,对滚压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规律进行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刘胜伟,杨冲,彭艳,高新亮,吴璐[2](2018)在《基于晶体塑性理论镁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镁及其合金的基本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总结概括了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滑移与孪生两种变形机制,阐述了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是滑移与孪生两种变形机制相互竞争的结果,并对镁合金在塑性变形中孪生与退孪生现象做出了解释。简述了经典的晶体塑性模型及理论,如泰勒(Taylor)模型、萨克斯(Sachs)模型、粘塑性自洽模型(VPSC)以及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CPFE)。分析国内外关于镁合金晶体塑性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塑性变形力学性能的研究、晶体塑性变形过程中各种滑移与孪生机制的开动及织构演化的研究,并利用VPSC和CPFE进行模拟,在宏观、微观、介观尺度上分析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各变形机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8年10期)
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3](2017)在《基于低阶应变梯度理论的Ni微圆柱体塑性变形有限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观机制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包含有高阶应力的高阶应变梯度理论与不包含高阶应力的低阶应变梯度理论。本文基于Taylor位错硬化模型,在常规晶体塑性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应变梯度变化率与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开辟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从高阶到低阶转变的新途径。基于该低阶应变梯度晶体塑性理论,提出了包括应力增量、应变增量以及其它状态变量的显式算法,通过将该算法植入到有限元子程序中,进而模拟了直径处于20μm附近金属单晶圆柱体的轴向压缩过程。将模拟结果分别与常规的晶体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已有的微压缩实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应变梯度效应时,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晶体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有限元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在考虑应变梯度效应条件下,相比较常规晶体塑性有限元预测的微柱体塑性变形形貌,新模型预测结果与微压缩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相似度,这表明微圆柱体塑性变形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应变梯度效应。(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期刊2017-10-20)
[4](2017)在《钢铁材料高温粘塑性变形工艺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近年来,连铸坯断面开始向大型化发展,大断面连铸坯多采用低拉速浇铸,铸坯凝固速率不仅大大降低,而且随着断面的增宽加厚,其内部冷却条件明显恶化,导致铸坯芯部缩孔、疏松及偏析缺陷愈加严重。轻压下技术由于压下能力的限制,无法有效地消除大断面铸坯芯(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7-04-04)
赵国平,范元勋,张立柱,柳胜,李力毅[5](2016)在《高负荷滚珠丝杠副弹塑性变形与失效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高负荷下滚珠丝杠副的失效机理,根据精密滚珠丝杠副在高负载工作条件下滚珠与滚道面接触变形的特点,建立了精密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变形弹塑性线性强化分析模型。依据Hertz接触理论,提出了高负载情况下滚珠与滚道面接触弹塑性变形的计算方法,并据此分析了丝杠副滚道面接触处的弹塑性变形。通过对高负载条件下滚道面摩擦和金属材料塑性流动特点的分析,得出了高负载情况下滚珠丝杠副可能的失效形式和失效破坏机理。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的合理性。为深入开展高承载条件下滚珠丝杠副的失效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6](2015)在《钢铁材料高温粘塑性变形工艺理论及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钢铁材料的内在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海洋、交通运输、能源和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等领域作为钢铁材料开发与应用的发展重点,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5-07-28)
宋文雄[7](2015)在《CuZr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塑性变形单元及晶化问题的原子尺度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磁学性能,这使得非晶合金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但尺寸问题及塑性变形问题制约着它们的实际应用。为了给寻找尺寸更大、塑性变形能力更好的非晶合金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在原子尺度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塑性变形单元及晶化问题:(1)玻璃形成能力的研究。借助分解的Morse势,本论文首次把合金的混合焓分解为叁部分,!Enn、!Estrain和!Ennn。!Enn反映不同元素间的化学作用;!Estrain反映局部有序结构的结构匹配特性(物理作用);!Ennn反映次近邻以外原子间相互作用。根据“化学作用”、“物理作用”在玻璃形成能力中所占决定性作用的不同,本论文把非晶合金分为“化学作用主导”型和“应变能主导”型。本论文提出!Enn和(!Enn/2+!Estrain)能量判据,它可预测合金体系在A50B50成分点处的玻璃形成能力强弱。(2)塑性变形单元的研究。本论文揭示了非晶处于亚稳态的本质原因:局部化学成分和局部结构的不均匀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呈现出非线性和非谐性特征。体系通过Voronoi cell划分成不同类型多面体。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多面的键长进行统计分布,结果表明越不稳定的多面体其严重压缩键越多(导致其对外界刺激更敏感),且其长键数目也越多(导致其具有大的体积和小的变形能垒)。因此,本论文提出相对更不稳定的多面体是非晶变形单元(deformation units)的结构起源。Cu50Zr50体系压缩模拟结果表明塑性变形集中区域趋向于在这些不稳定的区域形成,进一步验证了此结论。(3)过冷液态合金晶化机理的研究。本论文通过模拟方法具体研究了Ni50Al50、Cu15Zr85和Cu50Zr50叁个体系的晶化过程。Ni50Al50体系晶化是由于强的Ni-Al化学成键作用;无Zr-Cu强化学键作用的Cu15Zr85体系晶化是由体系应变能降低作为驱动力。本论文以Q6、CSRO为反应坐标并通过metadynamics方法模拟了Cu50Zr50非晶体系的晶化过程。通过模拟过程中添加高斯偏势方法,本论文得到了Cu50Zr50非晶体系的晶化能垒和自由能势能面。基于metadynamics方法获得的合金熔点Tm和!Sf并结合热力学积分公式!Sf与Toc的关系,本论文得到了Cu50Zr50体系理想玻璃转变温度Toc。(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5-06-01)
张孝龙[8](2014)在《基于弹塑性变形的曲面造型理论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广泛应用于造型设计中的曲线曲面造型方法,一般是定义在笛卡尔坐标系上,这些造型方法不能很好地表示圆锥曲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柱面坐标系下的造型方法。在分析传统曲线曲面造型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围绕弹塑性变形的曲面造型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定义在笛卡尔坐标系上的造型曲线进行旋转得到旋转的造型曲面,给出了旋转造型曲面的基函数,分析了基函数及造型曲面的性质。对旋转的造型曲面进行推广得到柱面坐标系下张量型Bézier曲面、B-样条曲面和扇形剖分上样条光滑余因子法,解决了旋转造型曲面对称性过于突出而导致的造型没有普适性的问题。在柱面坐标系下张量型造型基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了叁角函数构造了张量型混合基函数,由混合基函数构造的造型曲面整体有很好的光滑性,解决了张量型的造型曲面首尾拼接的难点,为曲面的造型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对称圆形板的研究可以得到环形板在边界和剖分线施加特定载荷下的挠曲面为环形样条。对于扇形剖分上的薄板,通过对边界和剖分线上施加特定的载荷得到了非纯弯曲与纯弯曲的曲面,这些曲面均可以作为扇形剖分下的光滑余因子样条,应用该样条可以给出扇形剖分上光滑余因子样条的力学背景(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4-11-29)
屠冰冰,赵冬[9](2014)在《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的理论研究与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的分布规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多模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ESDOFS)的概念,推导了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需求量及其沿结构各层的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地震作用下结构局部破坏或损伤情况,进行了16种工况下的敏感性分析,得出结构各层参数对累积塑性变形能分布的敏感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变形能分配系数主要由质量(mi)、屈服剪力系数(αi)、刚度(ki)和累积延性系数(ηi)四个因素决定;顶层参数变化对累积塑性变形能分布无明显影响;逐层递减和中间层薄弱情况下,各层分配的累积塑性变形能与αi和ηi呈正相关,与ki呈反相关;中间薄弱层释放的累积塑性变形能按其相邻两层原累积塑性变形能大小之比进行重新分配。(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13期)
李婷[10](2014)在《介观尺度下基于晶体塑形理论的2.25Cr1Mo0.25V钢塑性变形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氢反应器是石油工业炼油的核心设备,2.25Cr-1Mo-0.25V钢具有高强度、抗氢腐蚀性和抗高温蠕变性的特点,是石化加氢反应器的首选用材料,鉴于其形状复杂,尺寸偏大等特点,材料成形及改性的任务贯穿了热成形过程,因此对其热变形过程中变形机理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可以从介观尺度模拟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它将传统的晶体塑性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以位错的滑移运动为变形基础,可使模拟结果更加接近塑性变形的物理本质。本文采用ABAQUS软件,通过UMAT子程序实现了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本构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外推手段建立了2.25Cr-1Mo-0.25V钢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确定了其材料参数,并对热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运用Fortran语言编写材料本构关系,并将其通过材料用户子程序UMAT嵌入到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对单晶体拉伸变形模拟,可知晶体旋转角度会随应变的提高而增大,初始取向对宏观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通过与经典变形理论的比较,验证了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对2.25Cr-1Mo-0.25V钢进行压缩试验,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方法,得到高温变形应力应变关系,通过ABAQUS软件对典型试验参数的热压缩过程进行模拟,运用宏观模拟中代表单元的位移差-时间曲线作为多晶体模型的边界条件,将试验曲线与多晶体模拟曲线进行拟合,确定2.25Cr-1Mo-0.25V钢晶体塑性有限元材料参数。在此基础上,对2.25Cr-1Mo-0.25V钢950℃下热变形过程进行介观尺度模拟,获得了晶粒内部变形场量分布特征,确定了典型变形位置处的剪切应变以及形变储存能的分布趋势,并与相应金相组织作对比之后,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变形后力学响应在空间分布不均,大变形区主要分布在晶界处,但在晶粒内部也有分布。同时对不同晶粒尺寸和应变速率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应变速率的降低,塑性变形过程中硬化程度显着。最后讨论了网格划分疏密程度只与计算精度有关。上述研究在模拟宏观变形的同时为研究组织演变和微观机理提供手段,对于控制2.25Cr-1Mo-0.25V钢塑性加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我国大型锻造控制技术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塑性变形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镁及其合金的基本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总结概括了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滑移与孪生两种变形机制,阐述了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是滑移与孪生两种变形机制相互竞争的结果,并对镁合金在塑性变形中孪生与退孪生现象做出了解释。简述了经典的晶体塑性模型及理论,如泰勒(Taylor)模型、萨克斯(Sachs)模型、粘塑性自洽模型(VPSC)以及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CPFE)。分析国内外关于镁合金晶体塑性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塑性变形力学性能的研究、晶体塑性变形过程中各种滑移与孪生机制的开动及织构演化的研究,并利用VPSC和CPFE进行模拟,在宏观、微观、介观尺度上分析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各变形机制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变形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肖洁,鲁雷.基于管套连接的滚压塑性变形理论研究[J].内江科技.2019
[2].刘胜伟,杨冲,彭艳,高新亮,吴璐.基于晶体塑性理论镁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研究概述[J].功能材料.2018
[3].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基于低阶应变梯度理论的Ni微圆柱体塑性变形有限云分析[C].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2017
[4]..钢铁材料高温粘塑性变形工艺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7
[5].赵国平,范元勋,张立柱,柳胜,李力毅.高负荷滚珠丝杠副弹塑性变形与失效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
[6]..钢铁材料高温粘塑性变形工艺理论及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5
[7].宋文雄.CuZr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塑性变形单元及晶化问题的原子尺度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5
[8].张孝龙.基于弹塑性变形的曲面造型理论与方法[D].华北理工大学.2014
[9].屠冰冰,赵冬.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的理论研究与敏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
[10].李婷.介观尺度下基于晶体塑形理论的2.25Cr1Mo0.25V钢塑性变形模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