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平(江苏省吴江市芦墟中心卫生院江苏吴江215211)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41-01
【摘要】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分别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通过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得出结论:阿奇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副反应少,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优先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
儿童支原体肺炎由于其肺部体征不明显导致病情迁延,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我们使用阿奇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与红霉素治疗组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儿科自2005年10月到2006年12月收住院的肺炎患儿,根据症状、体征、胸片等临床特点,并对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1],进行Mp-IgM检测,确诊儿童支原体肺炎66例。随机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共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8.2±4.7,病程9.4±6.8天。红霉素治疗组,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9±5.1,病程9.0±7.3天。二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相配。
1.2方法阿奇霉素治疗组:先静滴阿奇霉素(商品名:普阳,沈阳新马制药有限公司)10mg/kg·d,1次/d,连用5天,停用4天,转换为阿奇霉素糖浆(商品名:希舒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mg/kg·d,1次/d,连用3天。红霉素治疗组:红霉素针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25-30mg/kg·d,1次/d,连用5天,转换为红霉素片剂(哈药集团制药六厂)25-30mg/kg·d,3次/d,连用7天。如胃肠副作用大可适当对症处理。副反应观察: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肝功能异常。并发症观察:出院后门诊随访半年,观察与本次支原体肺炎相关的慢性咳嗽和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1.3疗效判断参照相关文献[2](1)痊愈:症状(咳嗽)、体征(发烧)、实验室(全血细胞分析)和胸部X线均恢复正常;(2)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上述项目有一项未完全恢复;(3)好转:用药后有好转,但不明显;(4)无效:用药72小时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以痊愈加显效统计为临床治疗优良率。
1.4统计方法进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阿奇霉素组优良率为94.44%,红霉素治疗组为83.33%,阿奇霉素治疗疗效虽然高于红霉素,但无统计学差异。
2.2临床治疗副反应红霉素治疗组副反应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2.3肺外并发症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随访,其肺外并发症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流行的倾向。
目前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最常用的药物,红霉素作为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经典代表,疗效肯定,但存在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患儿及家长大多不能耐受和忍受。阿奇霉素是从红霉素改造而来的,是15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药物动力学呈多房室模型,具有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阿奇霉素生物利用度好,当它被巨噬细胞摄入后由巨噬细胞转运至炎症组织,故其在炎症组织的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出15~20倍。阿奇霉素口服副作用轻微,在胃酸中稳定,有更好的组织穿透性,更长的半衰期,且在肺的浓度高(高出血中的50倍),阿奇霉素长达70小时的半衰期,并且有抗生素后效应,服用3天相当于7~10天的作用。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断使用,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临床均可见程度不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1)靶位改变;(2)主动外排;(3)细菌产生灭活或修饰酶。而有关支原体的耐药机制国内外报道不多,主要可能与靶位基因的突变有关。
抗生素转换疗法是指经短期静脉给抗生素治疗,待病情改善后转为口服给药的方法。支原体肺炎早期症状重,病原体大量存在,患儿有程度不同的支原体血症。此时静脉给药可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使感染部位也相对较快地达到较高药物浓度,从而迅速杀灭病原体。临床症状在短期内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小,用药方便,小儿依从性好。我们使用阿奇霉素转换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与红霉素治疗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阿奇霉素转换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总体优良率优于红霉素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半年在头痛伴脑电图异常、关节疼痛、粒细胞减少、荨麻疹等肺外并发症和慢性咳嗽方面二组也无差别。但由于阿奇霉素治疗过程中在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肝功能异常等副反应方面明显较少,因而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仍可优先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04-1205.
[2]詹三华,彭卫东.社区获得性肺炎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5,22(4):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