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植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被,农业,指数,生物量,彭阳县,径流,陕西省。
农业植被论文文献综述
赵博文[1](2019)在《基于距中植被指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不仅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条件的日益恶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加剧,导致森林火灾、洪涝、低温冻害、病虫害等农业灾害频繁的出现,受灾面积之大,灾损程度之严重,造成了多方面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农业粮食生产安全,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提出并找到有效地农业灾害监测方法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只有及时获取准确的农业灾害信息才会推进灾害的精准预报和预警工作,同时分析农业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成因机理,才会有效地抑制农业灾害的泛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将经济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以前传统的农业灾害监测手段,主要是采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取得数据的过程不仅繁琐而且耗费资源过多,得到的数据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能及时地对灾害信息进行反馈,不能有效地对灾损程度进行评估,会严重拖慢灾害监测的工作进程和灾后救援工作,更加不能对农业灾害进行长时间和大范围的动态监测。遥感技术的出现,不仅规避掉了传统农业灾害监测的弊端,同时利用自身能够实时获取灾害信息、成本低廉、监测范围广、灵活性强、监测精度高等优点,革新了农业灾害的监测方法,成为了农业灾害监测事业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寻找到对大范围农业灾害的长时间序列准确监测方法,以2000年~2017年作物生长关键期内(6月下旬至8月下旬)连续多时相的8 d合成250 m空间分辨率MODIS反射率产品和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业灾害信息数据为来源,针对黑龙江省投保地块内的农业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准确提取出多年同一时相的NDVI中值植被指数为背景值,通过不同时相NDVI值与背景值间的距离建立有效的农业灾害监测模型(R_(NDVI_MED(i))),确定最优阈值并提取出连续3个时相都为受灾的地块,即为当年某一时相的灾害区域。利用农业保险公司上报的灾害信息和同时期或准同时期的HJ-1A/1B影像与本文提取出的受灾区域进行精度验证,结合气象因素和地理环境等条件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灾害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探寻灾害成因特点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如下:(1)准确获取时间序列NDVI数据集。通过MRT、ENVI软件提取出不同时相的植被指数,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多年同一时相的NDVI中值植被指数,来反映当年某一时相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植被指数。(2)建立农业灾害监测模型R_(NDVI_MED(i))。以多年某一时相提取出的NDVI中值植被指数为标准值,用当年同一时相的NDVI值与标准值间的距离大小与标准值间的占比作为参数建立农业灾害监测模型。(3)确定农业灾害监测模型最优阈值。通过不同阈值提取灾害范围与投保地块间的占比来寻找到合适的阈值,提取农业灾害范围。选取与MODIS日期接近的HJ-1A/1B CCD影像作为验证数据样本,在保险公司上报的20个典型灾害检验结果中,平均误差为16.57%,精度高达83.43%,结果证明此模型的监测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可以应用于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动态监测。(4)黑龙江省时空分布特征。依据此模型提取出的2017年作物生长关键期内灾害结果,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如气温、降雨等,分析黑龙江省灾害时空特征并研究其成因机理。研究发现:黑龙江省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易发生干旱灾害,中部地区地势较低,水资源偏多,易积水从而引发洪涝灾害。黑龙江省农业灾害在7月上旬到8月中旬为高发时段。结果表明:选取8 d合成的250 m分辨率的MODIS反射率产品,基于2000年~2017年作物生长关键期时段,建立对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灾害监测模型R_(NDVI_MED(i))提取的结果精度高,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应用于农业遥感灾害动态监测中,为黑龙江省农业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提供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付婧,王云琦,马超,王玉杰,梁丹[2](2019)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削减效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已超过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成为水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拦截农业面源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向水体的排放。通过搜集国内外学者对缓冲带的研究结果,对缓冲带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物能力、缓冲带最佳宽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5 m草本缓冲带对污染物的拦截作用最好,当缓冲带宽度超过5 m时,推荐使用灌草缓冲带,而乔灌草缓冲带需要超过30 m才能发挥作用;(2)当缓冲带宽度相同时,悬浮物和磷素相较于氮素更容易被拦截,悬浮物及磷素去除的缓冲带最佳宽度推荐为15 m(削减率70%以上),但去除氮素的最佳宽度推荐为30 m(削减率为80%);(3)植被缓冲带拦截污染物受缓冲带宽度、坡度及植被类型等因素影响,但缓冲带宽度与削减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呈正比例,当缓冲带宽度增加到一定大小时,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率将不再有明显改变;缓冲带坡度与削减率之间也并不总呈反比例,轻微的坡度能够促进径流下渗作用从而增加缓冲带的削减率。(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永晓,马红云,江志红,保云涛,李海俊[3](2019)在《长叁角地区农业与自然植被镶嵌体的变化对近地面气象场的影响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个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8/Noah/UCM,对长叁角地区近30 a来灌溉水田显着减少,农业与自然植被镶嵌体(以下简称镶嵌体)显着增加这一现象引起的气候效应进行了5 a(2008—2012年)高分辨数值模拟。试验采用了ChinaLC土地覆盖资料,利用MODIS反照率和叶面积指数产品分别验证了ChinaLC在镶嵌体和水田之间的分类可靠性。根据研究区内台站观测资料评估了ChinaLC和WRF模式自带的USGS资料模拟结果,进一步证明土地覆盖资料ChinaLC的分类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模式的模拟性能。通过对长叁角地区镶嵌体面积变化的对比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由灌溉水田转变为镶嵌体后,不仅会使非城市区气象条件改变,同时也会影响临近的城市区,由于非城市区增温幅度大于城市区,会导致城郊温差减弱;镶嵌体增加导致江苏西南部、浙江北部气温上升0.1~0.3℃,风速减弱0.1~0.3 m·s~(-1),比湿降低0.05~0.15 g·kg~(-1),边界层高度上升40 m。在镶嵌体显着增加的南京北部—滁州以及江苏西南部一带降水减少,南京北部—滁州地区月平均降水减少了0.6 mm·d~(-1),马鞍山—溧水降水减少了0.2 mm·d~(-1)。(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官海翔,殷继先,闫岩,于胜男,宗杰贝[4](2018)在《基于植被指数时空间统计特征的农业灾害信息遥感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业灾情信息是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业灾害信息的动态提取方法。以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_NDVI时间序列为数据源,以2013—2015年黑龙江省投保地块为研究区,建立灾害监测模型,对不同物候区内的不同作物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取黑龙江省农业灾害空间信息。将2013年30个已知典型灾害的MODIS监测结果与高空间分辨率HJ-1A/1B CCD影像监测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了模型最优阈值和Kappa系数,并利用该监测模型及阈值对2014—2015年全省农业灾害空间信息进行提取,验证了该农业灾害监测模型的精度。研究成果为区域尺度灾害信息遥感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24期)
王行汉,刘超群,丛沛桐,扶卿华[5](2018)在《基于增强温度植被指数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加剧,中国南方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研究适合特定区域的旱情监测方法意义重大。TVDI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标之一,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农业旱情监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其对于中国南方高植被覆盖区的旱情监测效果不理想。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增强温度植被指数(ETVDI,enhanced 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该方法克服了TVDI在高植被覆盖区植被指数饱和的缺陷,并采用多项式拟合干湿边方程构建特征空间。利用该方法对珠江流域片2015年5月干旱状况进行监测,并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ETVDI监测的旱情空间分布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旱情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不同旱情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2)ETVDI模型中采用的多项式拟合干湿边方程的方法,将原来湿边拟合趋势线可靠性由0.16提高到0.97,提高了模型参数计算的精确度。同时,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是在保障拟合精度的前提下获得模型参数,相对于传统的线性拟合方式,受数据自身的影响较小,能够保证旱情监测结果的精确性。该研究提出的ETVDI模型,为中国南方地区的旱情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段。(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5期)
吴鹏,付永胜,彭勃,王鸿斌[6](2018)在《植被过滤带阻控农业径流污染特性与机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过滤带作为一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在截留泥沙侵蚀、保护河道水质等方面效果显着。该文主要综述分析了国外中试实验(小区实验)研究过滤带截留农业径流污染物(沉积物、N、P营养物、农药等)的效能与机制及其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污染物在过滤带中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探讨分析了小区实验与实际田间过滤带的差异;概述了国内过滤带的研究情况。结合目前过滤带的研究不足点以及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李新尧,杨联安,聂红梅,任丽,胡胜[7](2018)在《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陕西省农业干旱时空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决定了陕西省是旱灾多发区和重发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高效的农业干旱监测和旱情影响分析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植被状态指数(VCI)作为农业生长季节干旱监测指标,探讨了VCI在陕西省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以及与降水的相关性,并利用VCI对陕西省2002年3月—2016年5月农业干旱进行识别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VCI指数在监测陕西省农业干旱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月尺度VCI与降水量并未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表明降水只是影响植被覆盖度和长势的因素之一;VCI相对于降水变化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性,其中关中和陕南地区约为1个月,陕北地区小于1个月;近15年来,陕西省全域性农业干旱事件多发生在3月,其次为10月和11月,连续性农业干旱多发生在春季或秋季,其总体干旱状况有所减轻;秋季农业干旱面积占比最大,频率最高;夏季农业干旱面积占比最小,频率最低;春季农业干旱面积处于夏季和秋季之间;空间分布上,陕北大部分区域易发生春旱和秋旱,关中和陕南仅局部地区发生春旱和秋旱,农业干旱频率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正淑,王继军,刘佳[8](2016)在《退耕地林草植被碳汇及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系——以陕西省县南沟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碳汇方面的工作,而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关联性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作者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结合课题组累积的15年调研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县南沟流域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系,以期为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林草碳汇显着增加,年碳汇增量从2523.17 Mg增加至4562.06 Mg。在碳汇增加的过程中,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以收入结构为表征)的演替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正向效果,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通过扩大林草面积增加碳汇量;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非农收入的增加和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减轻对土地的压力,进而促进和稳固土地利用结构。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系统结构,以促使林草碳汇的稳定增加。(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廖谌婳,封志明,李鹏,张景华[9](2015)在《基于Landsat的老挝北部刀耕火种农业动态监测及植被恢复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Swidden agriculture is an age-old, widespread but controversial farming practice in Montane Mainland Southeast Asia(MMSEA). In the uplands of northern Laos, swidden agriculture has remained a predominant human-dominated land-use type for centuries. However, swidden system has undergone dramatic transformations since the mid-1990 s. Debates on changes in swidden cultivation are linked to globally critical issues, such as land use/cover changes(LUCC), biodiversity loss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REDD),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o swidden agriculture in the tropics. However, knowledge of the explicitl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widden agricultur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transitions at macroscopic scale is surprisingly scarce. In this study, the intensity of swidden use and fallow forest recovery in northern Laos in 1990, 2002, and 2011 were delineated by means of Landsat Thematic Mapper(TM) and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 imagery(30 m) using a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widden agriculture. Next, annual successive TM/ETM+ images during 2000–2010 were used to delineate the dynamics of the burning and cropping phase. Subsequently, the burned pixels identified in 2000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following years(2001–2011) to investigate temporal trends, land-use frequency, and the swidden cycle using time-series Landsat-ba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data. Finally, as the swidden cycle changed from 1 to 11 years, the fallow vegetation recovery proces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from 1990 to 2011, the area of swidden agriculture increased by 54.98%, from 1.54×105 ha to 2.38×105 ha in northern Laos. The increased swidden cultivation area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Luang Prabang and southern Bokeo, whereas the decreased parts were mainly found in Phongsali;(2) swidden agriculture increased mainly at elevations of 500–800 m, 300–500 m, and 800–1000 m and on slopes of 10°–20° and 20°–30°. Over 80% of swidden fields were transformed from forests;(3) during 2000–2011, the frequency of swidden use in northern Laos was about two or three times.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successive utilization of a swidden ranged from one to seven years. Comparison of swidden cycles and the related proportions of swidden farming in 2000, 2003, and 2007 revealed that swidden cycles in most areas were shortened; and(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0.97) between fallow vegetation recovery and the swidden cycle. The NDVI of regenerated vegetation could approach the average level of forest when the swidden cycle reached 10 year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5年10期)
张平,崔万杰,毛建东[10](2015)在《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一文中研究指出这里是曾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年年干旱,山光秃秃,地不长庄稼。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移民、污染减排等措施,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多年不见的飞禽走兽(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5-09-01)
农业植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已超过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成为水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拦截农业面源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向水体的排放。通过搜集国内外学者对缓冲带的研究结果,对缓冲带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物能力、缓冲带最佳宽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5 m草本缓冲带对污染物的拦截作用最好,当缓冲带宽度超过5 m时,推荐使用灌草缓冲带,而乔灌草缓冲带需要超过30 m才能发挥作用;(2)当缓冲带宽度相同时,悬浮物和磷素相较于氮素更容易被拦截,悬浮物及磷素去除的缓冲带最佳宽度推荐为15 m(削减率70%以上),但去除氮素的最佳宽度推荐为30 m(削减率为80%);(3)植被缓冲带拦截污染物受缓冲带宽度、坡度及植被类型等因素影响,但缓冲带宽度与削减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呈正比例,当缓冲带宽度增加到一定大小时,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率将不再有明显改变;缓冲带坡度与削减率之间也并不总呈反比例,轻微的坡度能够促进径流下渗作用从而增加缓冲带的削减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植被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博文.基于距中植被指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灾害遥感监测[D].东北农业大学.2019
[2].付婧,王云琦,马超,王玉杰,梁丹.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削减效益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19
[3].梁永晓,马红云,江志红,保云涛,李海俊.长叁角地区农业与自然植被镶嵌体的变化对近地面气象场的影响评估[J].气象科学.2019
[4].官海翔,殷继先,闫岩,于胜男,宗杰贝.基于植被指数时空间统计特征的农业灾害信息遥感提取[J].现代农业科技.2018
[5].王行汉,刘超群,丛沛桐,扶卿华.基于增强温度植被指数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6].吴鹏,付永胜,彭勃,王鸿斌.植被过滤带阻控农业径流污染特性与机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7].李新尧,杨联安,聂红梅,任丽,胡胜.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陕西省农业干旱时空动态[J].生态学杂志.2018
[8].王正淑,王继军,刘佳.退耕地林草植被碳汇及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系——以陕西省县南沟流域为例[J].草地学报.2016
[9].廖谌婳,封志明,李鹏,张景华.基于Landsat的老挝北部刀耕火种农业动态监测及植被恢复研究(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5
[10].张平,崔万杰,毛建东.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N].中国环境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