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瓜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革[1](2021)在《“十三五”我国西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西瓜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选育一批优质抗逆西瓜新品种的同时,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多组学对西瓜植株和果实等重要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我国在西瓜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代谢品质研究、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我国西瓜遗传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曾文青[2](2021)在《砧用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转录组分析及嫁接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冬瓜枯萎病是由尖刀镰胞菌冬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benincasae Gertagh M&Ester A)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已严重威胁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的生产,解决冬瓜枯萎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则是采用抗病砧木嫁接栽培,但目前关于抗枯萎病的砧用冬瓜品种鲜有报道,急需开展适宜冬瓜嫁接的砧用冬瓜种质资源的筛选与抗性鉴定等工作。本研究以本课题组保存的12份砧用冬瓜种质资源作为材料,筛选出了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最佳接种浓度,并对12份砧用冬瓜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利用Illumina Hi 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接种前后抗、感冬瓜枯萎病种质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得到了部分与冬瓜枯萎病抗性相关性较高的差异基因,并进一步以12份砧用冬瓜种质为砧木,‘黑铁999’为接穗,调查其嫁接苗成活率以及嫁接植株田间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等,为砧用冬瓜抗冬瓜枯萎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嫁接适宜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接种体系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接种浓度为1×106cfu·m L-1,接种量为5m L;采用优化后的体系鉴定的12份砧用冬瓜种质中,两份种质(D01和D02)表现为高感,四份种质(D03、D04、D05和D08)表现为感病,三份种质(D06、D07和DC02)表现为中抗,三份种质(D09、DC01和DC03)表现为抗病,其中DC03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6.25。2.在12份砧用冬瓜种质中有11份种质(D01、D02、D03、D04、D05、D06、D07、D08、D09、DC02和DC03)与冬瓜‘黑铁999’嫁接成活率均高于90%,可作为嫁接砧木候选亲本;嫁接成活率较高的11份种质中,有8份种质(D01、D02、D03、D04、D05、D06、DC02和DC03)的嫁接苗单株产量显着高于CK,与CK相比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78.07%、42.16%、38.31%、10.06%、6.34%、13.84%、46.27%、19.21%和49.62%,可作为增产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4份种质(D01、D03、D05、D06和D08)苗期表现优于自根苗,可作为增强苗期性状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6份种质(D03、D04、D06、D08、D09和DC03)的定植后长势优于自根苗,可作为改善植株长势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8份种质(D02、D03、D05、D06、D07、D08、D09和DC03)嫁接苗的果实营养品质优于自根苗,可用作提高果实营养品质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6份种质(D01、D02、D03、D04、D06和DC02)嫁接苗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于自根苗,可作为改善果实矿质营养含量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3.通过对接种前后抗、感冬瓜枯萎病种质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67.24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5.69Gb,Q30碱基百分比在94.18%及以上。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以及与KEGG数据库的比对,再通过对差异基因的模式聚类和富集分析发现主要的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苯丙素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上。进一步通过q RT-PCR对苯丙素的生物合成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9G003980、Bch03G023730),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3G012960、Bch08G003250),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3G012960、Bch08G003250),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1G013910、Bch10G015290)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基因荧光定量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砧用冬瓜种质枯萎病抗性可能由苯丙素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华云,何毅,陈东奎,覃斯华,黄金艳,李桂芬,李天艳,洪日新,陆杰思,韦志扬[3](2020)在《设施中果型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桂系5号的选育》文中认为【目的】选育适合设施栽培西瓜新品种,丰富广西优质无籽西瓜品种类型,为广西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种支持。【方法】2013年春季以四倍体西瓜MT410n-1作母本、HLL40-3作父本,配组选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一代杂交种桂系5号,2014年开始连续在南宁市武鸣区试验基地进行多茬新组合栽培观察及综合鉴定评价,2016—2019年同步进行多点、多造大棚设施环境栽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桂系5号为中果型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果实发育期27~35 d,全生育期春茬85~110 d,夏秋茬65~85 d,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不易早衰,极易坐果;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覆盖墨绿条带,果面光滑有光泽,皮厚0.8~1.0 cm,皮坚韧且硬,抗裂性好、耐贮运,商品率高;果肉大红色,剖面均匀,白秕子少,无籽性状好;肉质脆甜多汁,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5%,果实品质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单瓜重2.54 kg,平均产量57103.5 kg/ha,比对照(蜜童,下同)增产22.5%;区域试验平均单瓜重2.49 kg,平均产量56137.5 kg/ha,比对照增产20.7%;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单瓜重2.40~2.60 kg,平均产量43564.5~53023.5 kg/ha,比对照增产15.7%~23.9%。2019年9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结论】无籽西瓜新品种桂系5号适宜大棚设施栽培,可作精品西瓜生产,种植西瓜的地区均可推广种植。
李超汉,朱丽华,杨红娟,宋荣浩,尤佳琪,顾卫红,倪秀红,陈建才[4](2020)在《西瓜种质资源的枯萎病抗性鉴定》文中指出对6个不同来源的西瓜枯萎病原菌株系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筛选出高致病菌株FON-56;以FON-56为接种菌,采用浸根接种法鉴定了20份西瓜种质资源的苗期枯萎病抗性,并利用病圃重茬栽培,鉴定其大田成株期枯萎病抗性。结果表明:Su-ck-1、W958-3-6和W98-1-4等3份西瓜种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高抗枯萎病;V16-3、V13-1、V13-9、V13-11和W23-18等5份西瓜种质表现中抗;1份西瓜种质表现轻抗,其余11份西瓜种质均表现高感。Su-ck-1、W958-3-6和W98-1-4等3份种质资源可作为抗源,用于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选育及其抗性遗传相关的研究。
冯雪妮[5](2020)在《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文中指出杨凌是我国首个农业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所在地,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分析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与新品种应用现状与问题,对于蔬菜产业发展和引领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官网查询、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杨凌主要蔬菜种植与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的现状与成就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成就与问题:杨凌示范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以茄果类种植面积最大,平均每户栽培番茄约1067.2 m2,且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不同种类蔬菜的投入与经济效益差异很大,番茄栽培平均投入3460元/667m2,平均收入22400元/667m2,叶菜类种植面积最小。蔬菜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资成本高,风险比较大,病虫害严重,栽培蔬菜种类较少,盲目跟风现象严重。(2)杨凌示范区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成就与问题:科研机构与企业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有很大差异。过去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共审定了78个新品种,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共审定约66个新品种。然而,前者推广比例仅占24.4%,而后者推广比例达42.4%,表明科研机构重审定,而企业更重应用。(3)对蔬菜种植建议:(1)政府应尽可能地在农资投入等方面给予农户政策范围内的财政补助,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投入,保护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2)加强系统的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户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3)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减少农业生产中农民的高成本风险;(4)通过科技扶贫的方式,由农林高校种植相关的专家教授对口进行科技帮扶与技术指导,引导其科学种植管理;(5)通过对种植成果突出的种植户进行嘉奖,并邀请其给其他农户讲授种植经验教训,带领技术比较弱的农户共同发展。针对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1)成立有关机构,实现科研部门、种植研发销售单位与农户的有机衔接,实现科研成果快速推广应用;(2)政府部门加大对育种单位的支持力度,鼓励育种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加大科研攻关,选育更多蔬菜新品种;(3)扶持示范园区引进优质栽培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栽培示范与推广,引导农民认识与喜爱更多的蔬菜新品种;(4)加强对已有蔬菜品种的管理,及时进行普查与登记,掌握它的特性和抗病性,通过筛选,推广出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5)建立完善的品种监督机制,掌握品种发展态势,为蔬菜新品种选育创造良好环境,使育种者利益得以保障。本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的蔬菜种植与品种选育及应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为促进杨凌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张沙沙[6](2020)在《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文中提出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瓜类蔬菜,我国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西葫芦产量高,易于管理,具有较好的种植效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西葫芦生产中常常受到病毒病的危害,造成严重的产量与经济损失。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ZYMV)是侵染西葫芦等葫芦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西葫芦植株感染ZYMV后表现为植株矮小、花叶、叶片畸形、果实变色、果肉苦涩僵硬,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轻则减产,重则绝产,给种植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栽培抗病品种是减小生产风险,降低损失的最有效途径,但国内抗病育种技术落后,育种效率低,导致抗病毒病的品种较少,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通过建立西葫芦ZYMV病毒病的苗期接种精准抗性鉴定技术,筛查收集种质材料,获得高抗种质,并利用高抗与高感自交系配制六世代群体,以揭示西葫芦ZYMV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开发获得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技术平台,应用于西葫芦抗病种质创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葫芦材料“08-1”的ZYMV抗性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利用建立的西葫芦ZYMV病毒病苗期接种精准抗病评价技术体系,对收集的20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及主栽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获得高抗ZYMV病毒病材料14份。其中,自交系“08-1”表现为高度抗病,接种ZYMV病毒病后与未接种对照植株无明显差异。利用“08-1”与和高感自交系“纤一白12”配制六世代群体,并对群体单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F1植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BC1P1(F1×08-1)群体均表现抗病,而BC1P2(F1×纤1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1。表明自交系“08-1”的ZYMV抗性性状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2.将ZYMV抗病基因定位在673 Kb的区间内,获得与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西葫芦20条染色体上合成均匀分布的SSR标记1500对,经试验,其中953对可以有效扩增。利用这953对标记在抗、感亲本间进行多态性标记筛查,获得稳定扩增的多态性标记179对。利用多态性标记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SA),筛查与ZYMV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5个与抗病基因CpZYMV连锁的SSR标记,其中SSR103与抗病基因CpZYMV连锁最为紧密,遗传距离仅为0.7 cM,抗病基因另一侧的标记SSR46,遗传距离1.1 cM。进一步利用双亲重测序,在上述两个标记间开发新的InDel标记,缩小目标基因候选区间,最终将抗病基因CpZYMV定位在InDel标记7716与8214之间。该区间包含673 Kb。根据西葫芦基因组注释信息,该候选区域包含40个候选基因。3.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与抗病育种在抗病基因候选区域内合成稳定扩增、多态性好的分子标记ID8013,利用该标记对抗病回交转育的西葫芦植株进行检测选择,在苗期淘汰不含有抗病基因的单株。2018年以来,对27000余株西葫芦抗病转育后代植株进行了检测,部分检测单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分子标记对抗病单株的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9%以上。该技术平台的建立为抗病种质创制及抗病新品种快速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范敏,郭平安,何艳军,孙玉燕,李丽莉,姚依秀,高杰,张慧青,那冬晨[7](2019)在《浙江西瓜研究7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西瓜在蔬菜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浙江省是我国西瓜主产区之一。笔者从种植规模、栽培模式、品种选育与改良等方面全面回顾了浙江省西瓜研究发展史,并对浙江省西瓜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文革,何楠,赵胜杰,路绪强[8](2016)在《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西瓜生产与消费第1大国,2013年我国西瓜播种面积为182.82万hm2。我国的西瓜育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西瓜品种已经实现了至少5次品种更新换代,经历了农家品种、固定品种、杂交1代、抗病育种、品种多元化等西瓜育种时期,采用引种、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利用、多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育种手段,育成了不同时期西瓜主栽品种,基本实现了我国西瓜良种杂交1代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西瓜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的西瓜育种进行回顾和展望,为提高我国的西瓜选育水平提供借鉴。
黄华宁,杨小振,马建祥,张勇[9](2014)在《中国西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我国西瓜生产现状、种质资源、抗病育种、抗逆育种、分子育种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西瓜育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西瓜育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提高国内西瓜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水平有所帮助。
本刊编辑部[10](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二、西瓜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瓜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我国西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瓜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挖掘研究 |
1.1 植株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
1.2 果实外观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
1.3 果肉品质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
1.4 西瓜种子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
2 西瓜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2.1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西瓜果实风味 |
2.2 西瓜中重要代谢物的驯化进程研究 |
3 西瓜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3.1 西瓜转基因技术研究 |
3.2 西瓜基因编辑技术研究 |
4 西瓜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与育种材料创新 |
5 我国西瓜遗传育种前景展望 |
5.1 进一步加强西瓜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和创制 |
5.2 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西瓜育种水平 |
5.3 拓展育种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
5.4 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培育西瓜新品种 |
(2)砧用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转录组分析及嫁接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冬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
1.1.1 冬瓜枯萎病病原菌研究 |
1.1.2 冬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
1.1.3 冬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
1.2 嫁接对瓜类作物的影响 |
1.2.1 嫁接对瓜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嫁接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1.2.3 嫁接对作物抗病性的影响 |
1.2.4 砧木嫁接的选择 |
1.3 转录组测序分析在研究瓜类病害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抗冬瓜枯萎病砧用冬瓜种质资源筛选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试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冬瓜枯萎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 |
2.3.2 尖刀镰胞菌冬瓜专化型接种体系的确定 |
2.3.3 不同砧用冬瓜种质资源对冬瓜枯萎病的抗性 |
2.4 讨论 |
第三章 砧用冬瓜种质资源嫁接适用性评价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砧木种质与冬瓜的嫁接亲和性 |
3.3.2 不同砧木种质对定植前嫁接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3 不同砧木种质对定植后20 天的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4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单株产量的影响 |
3.3.5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果实表型性状的影响 |
3.3.6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7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果实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 |
3.3.8 不同砧木种质与冬瓜亲和性综合评价 |
3.4 讨论 |
第四章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数据质控 |
4.2.2 不同种质接种冬瓜枯萎病后不同部位的差异基因分析 |
4.2.3 差异基因的KEGG注释 |
4.2.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5 高表达差异基因 |
4.2.6 转录组数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设施中果型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桂系5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母本选育及特性 |
1.2 父本选育及特性 |
1.3 选育过程 |
1.4 品种比较试验 |
1.5 区域试验 |
1.6 生产示范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
2.2 区域试验结果 |
2.3 生产示范试验结果 |
2.4 主要生物学及特征特性 |
2.5 栽培技术要点 |
2.5.1 播种育苗 |
2.5.2 移栽定植 |
2.5.3 田间管理 |
2.5.4 水肥管理 |
2.5.5 病虫害防治 |
2.5.6 适时采收 |
3 讨论 |
4 结论 |
(4)西瓜种质资源的枯萎病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供试西瓜种质资源 |
1.2苗期枯萎病抗性接种鉴定方法 |
1.2.1西瓜枯萎病病原菌高致病株系的筛选 |
1.2.2苗期接种最适孢子液浓度的筛选 |
1.3苗期枯萎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及抗性分级评价标准 |
1.4大棚病圃重茬栽培枯萎病抗性鉴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来源西瓜枯萎病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
2.2不同来源西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性表现 |
2.3不同接种孢子液浓度的致病性表现 |
2.4不同西瓜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枯萎病表现 |
2.5不同西瓜种质资源的大棚病圃抗病性表现 |
3讨论与结论 |
(5)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 |
1.1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
1.1.1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
1.1.2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
1.2 国内外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
1.2.1 我国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
1.2.2 国外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
1.3 杨凌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和发展概况 |
1.3.1 杨凌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 |
1.3.2 杨凌示范区农业发展状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现状及问题 |
2.1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现状 |
2.1.1 蔬菜种植规模和方式 |
2.1.2 蔬菜种类的品种结构 |
2.2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 |
2.3 小结 |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应用 |
3.1 主要蔬菜品种选育情况 |
3.2 主要蔬菜品种应用情况 |
3.3 蔬菜品种选育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对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和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 |
4.1 对蔬菜种植的建议 |
4.2 对蔬菜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品种与生产状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10-2018)选育新品种 |
附录3 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选育新品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侵染葫芦科的植物病毒 |
1.2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 |
1.2.1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结构特点及危害 |
1.2.2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传播特点 |
1.2.3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鉴定与检测 |
1.2.4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防治方法 |
1.2.5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抗病机制研究 |
1.3 分子标记在瓜类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3.2 瓜类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1.3.3 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4 鉴定品种纯度 |
1.3.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4 南瓜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处理 |
2.1.3 植株培养 |
2.1.4 病毒接种 |
2.1.5 西葫芦ZYMV病情指数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3 西葫芦叶片DNA提取 |
3.1.4 PCR扩增 |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样品质量检测 |
3.2.2 分子标记扩增有效性分析 |
3.2.3 抗、感亲本间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查 |
3.2.4 抗病基因初步定位 |
3.2.5 候选基因分析 |
3.2.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与抗病育种应用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PCR扩增 |
4.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效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 |
4.2.2 西葫芦ZYMV抗病种质创制 |
4.2.3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7)浙江西瓜研究7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西瓜70年发展回顾 |
1.1 西瓜种植规模 |
1.2 新品种不断涌现,设施优质品种‘早佳’主导市场20余年 |
1.3 栽培模式 |
1.4 品种选育与改良 |
1.5 确保西瓜品质,注重品牌效应 |
1.6 整合市场资源,浙江瓜农外出经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1.7 西瓜瓜农专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
2 浙江西瓜产业发展展望 |
2.1 改进种植模式,延长市场供应期 |
2.2 推广优良品种,促进品种种类多样化 |
2.3 机械化、简约化、智能化综合发展 |
2.4 特色西瓜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
2.5 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营销联合体,拓展流通渠道 |
2.6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形成全国西瓜一盘棋 |
(8)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家西瓜品种时期 |
2 固定西瓜品种时期 |
3 第1代杂交西瓜品种时期 |
4 第2 代杂交西瓜品种时期(抗病育种) |
5 新世纪的西瓜育种多元化时期 |
5.1 优质早熟西瓜品种选育 |
5.2 中晚熟西瓜品种选育 |
5.3 小果型有籽西瓜品种选育 |
5.4 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选育 |
5.5 功能性西瓜品种选育 |
5.6 籽用西瓜选育 |
6 科技进步加快我国西瓜育种进程 |
7 我国西瓜品种选育展望 |
7.1 基于西瓜全基因组序列的新1 代分子标记技术应用 |
7.2 西瓜核心种质库与品种标准核酸指纹库的构建 |
7.3 加强西瓜单倍体育种 |
7.4 加强多倍体西瓜育种 |
7.5 选育适合简约化栽培和机械化栽培的西瓜新品种 |
7.6 加强适应不同生态区优良西瓜品种的选育 |
7.7 功能性西瓜新品种选育 |
7.8 加强籽瓜新品种选育 |
(9)中国西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瓜生产现状 |
1.1 种植现状 |
1.2 品种类型 |
1.2.1 小礼品型 |
1.2.2 早熟型 |
1.2.3 中熟型 |
1.2.4 晚熟型 |
1.2.5 无籽型 |
2 西瓜育种研究进展 |
2.1 种质资源研究 |
2.1.1 西瓜生态型分类 |
2.1.2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鉴定 |
2.1.3 种质资源的创新 |
2.2 抗病虫育种 |
2.2.1 抗病育种 |
2.2.2 抗虫育种 |
2.3 抗逆育种 |
2.3.1 耐旱育种 |
2.3.2 耐冷性育种 |
2.4 倍性育种 |
2.5 分子育种 |
3 西瓜育种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新品种选育 |
3.1 育种主要成果 |
3.2 新品种选育概况 |
4 问题与展望 |
4.1 我国的西瓜种质资源评价与鉴定在深度和广度上尚需加强 |
4.2 加强抗逆育种和抗虫病育种 |
4.3 加强生物技术在西瓜育种方面的应用 |
四、西瓜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三五”我国西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刘文革. 中国瓜菜, 2021
- [2]砧用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转录组分析及嫁接适应性研究[D]. 曾文青. 广西大学, 2021(02)
- [3]设施中果型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桂系5号的选育[J]. 解华云,何毅,陈东奎,覃斯华,黄金艳,李桂芬,李天艳,洪日新,陆杰思,韦志扬. 南方农业学报, 2020(12)
- [4]西瓜种质资源的枯萎病抗性鉴定[J]. 李超汉,朱丽华,杨红娟,宋荣浩,尤佳琪,顾卫红,倪秀红,陈建才. 上海农业学报, 2020(04)
- [5]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D]. 冯雪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D]. 张沙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7]浙江西瓜研究7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 范敏,郭平安,何艳军,孙玉燕,李丽莉,姚依秀,高杰,张慧青,那冬晨. 中国瓜菜, 2019(08)
- [8]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刘文革,何楠,赵胜杰,路绪强. 中国瓜菜, 2016(01)
- [9]中国西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黄华宁,杨小振,马建祥,张勇. 北京农业, 2014(12)
- [10]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