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才[1]2003年在《滩海油田馆上段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胜利浅海埕岛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渤海湾南部极浅海水域,水深为2—18m,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与渤中坳陷交汇处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自1988年发现以来,到2002年底共发现七套含油气层系,即: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共上报地质储量36546×10~4t,其中馆陶组上段探明地质储量28252×10~4t,占上报探明总储量的89.6%,是该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本文针对埕岛油田一区馆上段油藏开发过程中油藏工程实际,在深入细致的地质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和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适宜于埕岛油田馆上段的各项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天然能量及注水开发的可行性、经济合理井网形式、经济合理井距、压力保持水平及注水时机、经济合理注水方式及注采比等。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油田馆上段开发应以不规则面积注水井网、500米井距;并合理补充地层能量,地层压力降至0.85倍饱和压力附近时开始注水,注采比保持在1.0左右。确定了不同油价下滩海油田的经济界限指标,提出了油田提高经济采收率的途径与方法,为埕岛油田馆上段全面投产与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埕岛油田从1993年到2002年底,已完钻井数290多口,累积动用地质储量17943×10~4t,累积建成产能250.2×10~4t,按当时实际的原油价格计算,自1993年至2002年底,埕岛油田累积生产原油1000多万吨,销售收入已达100多亿元。该课题的研究对埕岛油田的稳产和胜利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而且在形成产业化的过程中还能带动一些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所形成的配套技术可应用于类似油田开发中。
赵红霞[2]2003年在《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工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胜利浅海埕岛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渤海湾南部极浅海水域,水深为2—18m,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与渤中坳陷交汇处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自1988年发现以来,到2000年底共发现七套含油气层系,即: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共上报地质储量36546×10~4t,其中馆陶组上段探明地质储量28252×10~4t,占上报探明总储量的77.3%,是该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本文针对埕岛油田一区馆上段油藏开发过程中油藏工程实际,在深入细致的地质研究暴础上,运用数值模拟和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适宜于埕岛油田馆上段的各项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天然能量及注水开发的可行性、经济合理井网形式、经济合理井距、压力保持水平及注水时机、经济合理注水方式及注采比等。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油田馆上段开发应以不规则面积注水井网、500米井距;并合理补充地层能量,地层压力降至0.85倍饱和压力附近时开始注水,注采比保持在1.0左右。确定了不同油价下滩海油田的经济界限指标,提出了油田提高经济采收率的途径与方法,为埕岛油田馆上段全面投产与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埕岛油田从1993年到1999年底,已完钻井数290多口,累积动用地质储量17943×10~4t,累积建成产能219×10~4t,按当时实际的原油价格计算,自1993年至1998年底,埕岛油田累积生产原油531万吨,销售收入已达57.53亿元。该课题的研究对埕岛油田的稳产和胜利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而且在形成产业化的过程中还能带动一些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所形成的配套技术可应用于类似油田开发中。
周明亮[3]2014年在《埕岛油田南区馆上段开发调整采油工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埕岛南区的开发调整方案,对比埕岛油田主体开发效果,针对目前工艺的适应性评价对采油配套工艺展开优化,采油方式以潜油电泵为主,进行了泵型优选、机采工艺设计,电泵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生产完井管柱优化设计以及采油井口装备等方面的优选设计研究;另外重点研究了防砂工艺的改进,针对目前的防砂工艺和已取得的效果,展开防砂工艺技术的优选和设计,优选压裂充填防砂、循环充填防砂以及水平井裸眼充填防砂和精密滤砂管防砂等防砂方式,以及防砂过程中的配套工艺优化研究;其次是注水工艺的研究,通过近几年的注水效果和各项注水指标展开注水工艺的优选,优选笼统合注管柱注水,测调一体化分层注水,同心双管分层注水等注水工艺,并综合评价各种注水工艺在埕岛南区的适应性。最后对油井的生产测试技术方式方法开展了技术优选设计。
张巧莹[4]2010年在《海上埕岛油田馆上段提液技术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胜利油区埕岛油田单井液量低、产油量低的问题展开提高采液量研究。应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油藏的提液潜力和适合该油藏的提液时机及提液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具备提液的潜力和提液条件,在含水达到70%~80%时提液效果最佳,提液条件是恢复地层压力到原始压力的0.85倍,恢复压力的最佳注采比为1.1,提液最大生产压差为3.5 MPa。矿场应用取得了提液增油的明显效果,对海上同类型油田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聂鑫[5]2014年在《埕岛油田东区馆上段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东区馆上段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综合地质研究,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阐明了构造断裂系统、沉积微相类型,搞清砂体空间分布及油水分布规律;采用确定性方法建立东区油藏叁维地质模型,并进一步落实地质储量;应用动态资料、数值模拟技术,再现生产历史,研究该区的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综合分析油藏潜力;利用研究成果进行区块综合调整。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海上老区改善开发效果,增产稳产,进一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次采用储层逐级细分对比方法,对东区馆上段1-6砂层组进行了沉积时间单元的划分对比,共划分出30个小层、52个时间单元;开展精细构造、微构造研究,搞清了东区构造和断裂系统格局;利用埕岛油田主体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在东区划分了主河道、河道边缘、天然堤以及决口扇等七种沉积微相;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结果进行了砂体精细描述,落实储层发育特征;研究油层发育特征,明确油气水关系;结合测井约束反演砂体和沉积规律采用确定性方法建立叁维地质模型,同时将叁维数据体输入油藏数值模拟,实现了建模数模一体化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注采非主流线区域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层间上主力层水淹明显,但剩余可采储量仍然较大;层内底部高渗段水淹明显,顶部中低渗段剩余油富集。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生产中,进行东区综合调整部署。通过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确定经济界限、开发方式、层系井网,并计算合理注采参数,进行水平井可行性研究,部署完成东区调整方案,并对调整效果进行对比预测和风险分析。
胡奇[6]2014年在《埕岛油田西北区馆上段油藏开发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埕岛油田西北区馆上段油藏2000年投入开发,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开发,2003年转注水开发,目前采出程度仅为9.2%,采出程度较低。按照陆上油田开发经验和埕岛油田整体规划调整安排,对馆上段油藏开展全面、系统研究,确定开发调整技术政策为层系细分,井网加密,油井提液,水平井应用等,从2006-2012年分年度完成了埕岛油田中区、埕北22G-25G井区等六个井区的调整方案,下一步将对西北区实施开发调整。本文开展了埕岛油田西北区馆上段的油藏开发潜力研究,对西北区馆上段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根据西北区内的测井数据资料对比沉积旋回、对比主力层划分,充分考虑含油砂层组,把该区馆上段分为7个砂层组,3套层系,其中Ng(1+2)~3砂组分为第一套系,Ng4砂组为第二套层系,Ng5~6砂层组为第叁套层系,7砂组大部分为水层未细分。通过对储层发育状况的研究,利用油藏叁维地质模型描述,重新核算地质储量,明确油藏主力层系及主力层采出程度。通过对基础方案的开发效果评价,总结目前开采存在问题及原因,对比已经调整区块的开发状况,为开发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剩余油潜力,平均剩余油含油饱和度为0.57,剩余油地质储量较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下一步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研究,确定经济界限参数,开发方式、层系划分与组合方式、调整储层、调整井网井距、水平井的可行性等,建立了系统的调整方案并最终预测调整效果,对比基础方案预计15年后采出程度能达到32.3%,累积产油389×104t,为埕岛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保障。
晁静[7]2009年在《埕岛油田馆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馆上段是埕岛油田的主要含油层位,曲流河沉积,砂体变化快,常规小层对比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地层层序。运用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在馆上段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12个短期旋回,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均为非对称旋回,以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为主。以短期旋回为基本单元,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储层进行精细对比,分析了各中期旋回储层的发育特征。
参考文献:
[1]. 滩海油田馆上段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高明才. 西南石油学院. 2003
[2]. 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工程优化研究[D]. 赵红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3]. 埕岛油田南区馆上段开发调整采油工程技术研究[D]. 周明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4]. 海上埕岛油田馆上段提液技术政策研究[J]. 张巧莹. 海洋石油. 2010
[5]. 埕岛油田东区馆上段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研究[D]. 聂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6]. 埕岛油田西北区馆上段油藏开发潜力研究[D]. 胡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7]. 埕岛油田馆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 晁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