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动能转换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中国对外贸易的动能转换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论文摘要

尽管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变数难测,但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已经释放出强劲动力,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挑战了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异质性主要体现于企业生产率"的基本假设,异质性消费偏好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比较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市场环境。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模式、组织结构与微观主体,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塑了传统世界海运贸易的理论范式,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改变了临海港口的经济模式,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再次,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优势三重叠加,复合比较优势初现,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把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到更高层面。

论文目录

  • 一、 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 分工模式、组织结构和微观主体
  •   (一) 互联网和跨境电商减少了全球价值链各环节间的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 降低了企业间的搜寻-匹配成本
  •   (二) 互联网和跨境电商重构了全球价值链体系的组织结构、要素结构和网络关系
  •   (三) 互联网和跨境电商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中的微观主体及其组织结构
  •   (四) 互联网和跨境电商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 培育了国际贸易的新业态
  •   (五) 互联网促进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高度融合, 促进了企业的价值链升级
  • 二、 中欧班列改变了海运作为国际贸易主通道的格局, 逐步形成了海陆贯通的新型国际贸易模式
  •   (一) 中欧班列具备了海洋贸易模式中所没有的综合分销功能, 重塑了供应链生态体系
  •   (二) 中欧班列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拓展了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
  •   (三) 中欧班列的运输服务优化了企业库存管理体系, 提高了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响应速度, 改变了微观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   (四) 中欧班列改变了临海港口经济及其经济地理, 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口岸化”, 国际陆港具有了更深入的经济辐射功能
  • 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 制度优势三重优势叠加, 复合比较优势初现
  •   (一)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具备很强的“试验优势”
  •   (二)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集聚效应初现, 规模经济和资本要素禀赋引致的内生性比较优势逐渐形成
  •   (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制度比较优势
  •   (四)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三重优势叠加, 复合比较优势开始形成
  • 四、 结论与启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裴长洪,刘斌

    关键词: 互联网与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复合比较优势

    来源: 经济研究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贸易经济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

    基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XTD1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JY003)的资助

    分类号: F752

    页码: 4-15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355K

    下载量: 498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对外贸易的动能转换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