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化群模型论文_余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整化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量子,晶格,矩阵,密度,玻色子,重力坝。

重整化群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余跃[1](2018)在《量子重整化群方法研究磁场中二维和叁维lsing模型的量子相干性、多体纠缠及量子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信息是一门处于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量子信息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利用量子信息领域中出现的量子相干性,量子纠缠和迹距离等概念来研究量子相变并且获得了很有价值的结果。与此同时量子相变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变成了很热的话题并且吸引了凝聚态物理等学科的广泛关注。量子相变中的许多经典的树子,比如已经被大量研究过的1/2-XY自旋链模型,Ising模型以及Heisenberg模型。而Ising模型作为一种与许多重要物理问题相联系的被普遍研究的自旋模型吸引了凝聚态和量子信息等学科的广泛关注。虽然量子相变问题在凝聚态领域中已经被很仔细地研究过并且在传统上它是在序参量和Landau-Ginzberg范式下的对称破缺的框架内被描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从另一个视角看待整个图景。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从量子信息的角度关注整个问题并且研究了在加磁场情况下的二维和叁维Ising模型中的量子相干性和多体纠缠以及量子相变。结果显示,量子相干性和多体纠缠都是用来刻画多体系统中的临界现象并且确定其临界点的一种非常可靠的工具。此外,不论在加磁场的二维Ising模型中还是在加磁场的叁维Ising模型中它们都给出了相同的量子临界点。这篇论文中的基本方法是对重整化群在一维自旋链中方法的推广。我们通过实空间重整化群的理论研究了在外磁场下的二维和叁维Ising模型的量子相干性和多体纠缠等临界行为。通过求出自旋系统哈密顿量的配对常数精确的递推公式,从而计算出了多体系统整体的量子相干性和多体纠缠。研究了量子相干性和多体纠缠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发现在加磁场二维和叁维Ising模型中的量子相干性和多体纠缠量子在临界点附近存在某种突然跳跃性现象。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在加磁场的Ising模型在临界点附近量子相干性的一阶导数的行为,结果也表现出某种奇异性现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周伟,周文慧,谢明轩[2](2015)在《拓展Bose-Hubbard模型的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FS-DMRG),研究拓展Bose-Hubbard模型(即在标准BoseHubbard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最近邻格点间的粒子相互排斥作用V)发生相变的特征。通过计算系统的局域粒子数密度、单粒子能隙以及压缩系数,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得到了不同于标准Bose-Hubbard模型的新量子态——Charge Density Wave(CDW)态。通过分析产生特殊粒子分布方式的原因及其物理性质,得出了发生相变的临界条件。(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顾培英,邓昌,汤雷[3](2014)在《基于重整化群方法的叁棱柱单元整体破坏概率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重整化群方法不适合处理一般水工混凝土结构的问题,以正方体单元岩石破碎模型为基础,提出并建立了基于重整化群方法的叁棱柱单元混凝土结构整体破坏概率模型,通过不动点计算分析,得到导致结构整体破坏的单元破坏概率临界值。迭代计算结果表明,原胞级数即迭代次数取3即可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若3次迭代后整体破坏概率仍较大,则说明单元破坏概率接近临界值,该概率模型可从定量的角度评价混凝土重力坝的整体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4年03期)

麻永俊[4](2014)在《一维量子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renkel—Kontorova(FK)模型出现在1938年,它是由处于周期性外势中的、存在近邻相互作用的粒子构成的一维链。作为非线性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许多非线性现象都可以在该模型中找到,比如混沌、孤子、扭结和呼吸子等等。如今这一模型及其推广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物理系统的研究中,比如像晶体位错动力学、公度-不可公度相变、电荷密度波、Josephson结阵列和干摩擦等等。相比较而言,量子FK模型的研究工作要晚很多,直到1989年才出现第一篇有关一维量子FK的工作。由于涉及到复杂的量子多体计算,相关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但是近年来,随着光格子中冷原子、冷离子体系的出现以及相应量子操控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量子FK模型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兴趣,因为这些新的物理系统可以比较干净地用量子FK模型来描述。为了更好地了解一维量子FK模型的基态和激发态性质,本论文利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density-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的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作为目前计算一维强化关联系统最有效的数值计算的方法,DMRG给出了比以前利用变分法和蒙特卡洛方法更精确的数值结果或得到以前难以计算的物理量比如能隙和粒子关联的含时演化等。相应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通过把DMRG对一维谐振子链基态能量、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隙的数值计算结果和相应的精确解相比较,我们对影响DMRG计算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计算的误差和要处理的系统的大小、希尔伯特空间的基矢保留数目以及目标态数目密切相关。为了更快地得到收敛的数值结果,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处理。2.不可公度的一维量子FK模型的基态性质尤其是相变性质的研究。基态性质主要研究了系统的纠缠、基态能量以及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隙随量子涨落的变化。在外势比较大时,如果不断增加量子涨落,系统会经历一个从钉扎态到滑移态的转变。并且中间还会有一个类似于“玻璃态”的过渡态。和前人的工作不同的是,在我们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据证明所找到的相变是连续或者二级相变。3.探讨了可公度的一维量子FK模型的纠缠、基态能量以及能隙随着量子涨落的增加所发生的变化。在经典情况下,不管外势有多小,可公度的系统的基态只能是钉扎态的。当量子涨落足够大时,和不可公度系统一样,也会发生从钉扎态到滑移态的转变,但少了中间的过渡态。通过对纠缠的分析,我们还给出了其在不同参数下的相图。4.系统的含时演化问题。处理强相互作用的多体系统的含时间薛定谔方程,是一个具有非常挑战性的工作。利用自适应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adaptive-tDMRG),我们初步演示了量子FK模型中的关联函数随时间演化的情况。5.除了FK模型,我们还以Tavi-Cumming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与一个单模L-光子相干态光场非对称相互作用的纠缠动力学。(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陈泽章[5](2012)在《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研究一维Hubbard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的两种算法与步骤,并通过求解一维Hubbard模型,比较了两种算法的精确度与保留态数目m及扫描次数n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周文慧,王佳,符力平[6](2011)在《玻色哈伯德模型的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FS-DMRG)研究一维光格子中超冷玻色原子模型—Bose-Hubbard模型在绝对零度下发生超流(SF)—Mott绝缘(MI)相变的特征。通过计算粒子局域密度,单粒子能隙和压缩系数,分析体系分别处于两种状态下的特征,并利用相图曲线得到体系发生相变的临界值。运用该数值算法得到的结果比现有其他解析解更准确。(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石少波[7](2009)在《二维正方晶格上一种新的自回避行走模型的重整化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回避行走模型(飞蚁模型),用重整化群方法计算了该模型的临界值和分形维数,分别为Kc=0.511 938,df=0.879 199,并和真实自回避行走(TSAW)模型的结果相比较,证明了所得结果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王恒[8](2009)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在自旋—玻色子模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旋—玻色子模型(spin-boson model)是研究量子耗散的理想模型,其由一个两能级系统与频率连续分布的声子库组成,而两能级系统与不同频率的声子模之间分别存在相互作用。由于变分法等解析近似方法和数值重整化群之间对自旋—玻色子模型在sub-Ohmic耗散时的性质有不同的解读,我们于是使用别一种数值方法,即密度矩阵重整化群,对自旋—玻色子模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验证自旋—玻色子模型在sub-Ohmic耗散时是否存在非局域化—局域化相变,另外亦推广旧有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使其能应用于自旋—玻色子模型这类声子模频率连续分布的模型上。在我们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中,我们使用了优化声子块方法,对系统块和环境块进行了分开热身,而来回扫描过程中使用一个中间格点,这使我们的算法可以计算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声子模。因为算法的局限,声子频谱要通过线性离散化生成,我们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无法算出自旋—玻色子模型的临界行为。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模仿了数值重整化群的方法,设计了DMRGflow并从中提取出量子相变点,并将其外推至热力学极限,无论在Ohmic还是sub-Ohmic耗散,都得出和数值重整化群高度符合的量子非局域化—局域化相变边界图。(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刘小妹,娄平[9](2008)在《用重整化群流方程研究重费密子系统的重整杂化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整化群流方程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理论研究工具,它可以用于各种物理系统中,求取系统的能谱和期望值,由此获得系统的一些属性.用该方法研究重费密子系统推广后的重整杂化带模型,求得相应的两支准粒子能带,这些结果与用常规的格林函数方法求得的结果完全一致.(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尹训昌,孙光厚,祝祖送[10](2008)在《一种等级晶格上Gauss模型的重整化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Gauss模型的自旋可以连续取值,因此,研究该模型的相变对于更好地理解铁磁体的临界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实空间重整化群的方法,研究了一种等级晶格上推广的Gauss模型的相变和临界性质,求出了系统的临界点K=b33。根据RG变换理论,求得系统比热临界指数和关联长度的临界指数分别为容上的电荷清除掉,如图2(c)所示。α=0.758和v=0.414。(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重整化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FS-DMRG),研究拓展Bose-Hubbard模型(即在标准BoseHubbard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最近邻格点间的粒子相互排斥作用V)发生相变的特征。通过计算系统的局域粒子数密度、单粒子能隙以及压缩系数,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得到了不同于标准Bose-Hubbard模型的新量子态——Charge Density Wave(CDW)态。通过分析产生特殊粒子分布方式的原因及其物理性质,得出了发生相变的临界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整化群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余跃.量子重整化群方法研究磁场中二维和叁维lsing模型的量子相干性、多体纠缠及量子相变[D].浙江大学.2018

[2].周伟,周文慧,谢明轩.拓展Bose-Hubbard模型的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顾培英,邓昌,汤雷.基于重整化群方法的叁棱柱单元整体破坏概率模型[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

[4].麻永俊.一维量子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陈泽章.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研究一维Hubbard模型[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周文慧,王佳,符力平.玻色哈伯德模型的有限系统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算法[J].量子光学学报.2011

[7].石少波.二维正方晶格上一种新的自回避行走模型的重整化群方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王恒.密度矩阵重整化群在自旋—玻色子模型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9

[9].刘小妹,娄平.用重整化群流方程研究重费密子系统的重整杂化带模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尹训昌,孙光厚,祝祖送.一种等级晶格上Gauss模型的重整化群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论文知识图

研究对象(叶轮室与弯管式进水流道组成...开敞式进水池示意图湍流模型靶场中间层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和网格单头螺旋槽管结构图

标签:;  ;  ;  ;  ;  ;  ;  

重整化群模型论文_余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