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录,干细胞,端粒,骨髓,间质,基因,细胞。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炜川,陈璐璐,权香兰,李颖,金永民[1](2019)在《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RCA-TERT-Ad35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RCA-TERT-Ad35在靶向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乳腺癌细胞系MCF-7以球体形式在加入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同时构建携带TERT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RCA-TERT-Ad35,并通过溶瘤、MTT及体内抗肿瘤实验观察RCA-TERT-Ad35对干细胞样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与亲代细胞相比,MCF-7球体细胞显示出干细胞特性,且MCF-7球体细胞中hTERT基因过表达,其对细胞毒性剂紫杉醇具有耐药性。溶瘤腺病毒RCA-TERT-Ad35在TERT过表达的细胞中进行复制并抑制细胞生长。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与RCA-Ad35相比,RCA-TERT-Ad35显着抑制肿瘤生长并改善小鼠的存活状态。结论溶瘤腺病毒RCA-TERT-Ad35可优先杀伤TERT过表达的乳腺癌干细胞。(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龚大洁,张利平,李隆[2](2019)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分析hTERT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构域和相互作用蛋白等.得出hTERT是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且无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结构域含有1个端粒酶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RNA结合域以及5个低复杂度区域;序列比对后发现与hTERT同源度最高的是大猩猩和黑猩猩,其基因序列仅相差1%;预测相互作用蛋白可知,许多蛋白如SMG6,AKT1,myc等都与hTERT有关,为hTERT的基因功能及肿瘤细胞永生化和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孙贵军,秦晓东,王世琴,胡慧珍,陆笑颜[3](2019)在《腺病毒介导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牙周膜细胞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腺病毒法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的牙周膜细胞系,以构建腺病毒介导的高效、稳定的hTERT牙周膜细胞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TERT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p Ad-pshuttle-cmv-h TERT,收集腺病毒颗粒后感染人牙周膜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 TERT及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核心结合因子2、骨涎蛋白、骨钙素、骨桥素、Ⅰ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水平,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能力,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含h TERT基因的腺病毒颗粒并感染牙周膜细胞,感染细胞与正常牙周膜细胞形态相似;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 TERT及成骨相关基因在感染细胞中高表达;茜素红染色显示牙周膜细胞系成骨能力强;CCK-8结果示牙周膜细胞系增殖能力强。结论通过腺病毒法成功建立了过表达h TERT的人牙周膜细胞系,其具有较强的成骨分化能力,这为研究牙周膜再生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细胞系。(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平善,刘阳[4](2018)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过表达抑制低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在大鼠心肌低氧/复氧(Hypo/Ro)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将端粒酶催化亚基转染至大鼠心肌细胞;利用慢病毒介导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沉默心肌细胞TERT基因;研究TERT过表达和沉默后对大鼠心肌细胞Hypo/Ro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Hypo/Ro组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TERT过表达组可显着降低Hypo/Ro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过表达的TERT可降低心肌细胞CytC的表达并增强P21的表达(P<0.05)。结论过表达的TERT可抑制Hypo/Ro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21及CytC基因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02期)
窦文广,岳军艳,胡莹,吴清武,陈杰[5](2016)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体外MRI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细胞标记与体外MRI成像联合,可无创性活体标记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存在部位、存在方式及其一些生物学特性。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对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 ERT)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标记后MR成像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将其分为正常神经干细胞组、SPIO标记神经干细胞组、SPIO标记空载病毒组及SPIO标记hT ERT转染组。采用电穿孔法将pcD NA3-hT ERT重组质粒转染至神经干细胞,并进行SPIO标记,当神经干细胞标记成功后即行4.7T MR扫描,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 ER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普鲁士蓝染色显示SPIO对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率为97%;(2)MRI成像显示,与正常神经干细胞组相比,SPIO标记神经干细胞组的T2及T2*弛豫时间均显着下降,相应的弛豫率则显着升高(P<0.01);(3)与正常神经干细胞比较,SPIO标记的3组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相比明显增强,处于G0-G1及S期的比例明显增多;(4)与SPIO标记神经干细胞组、SPIO标记空载病毒组比较,SPIO标记hT ERT转染组hT ERT mR 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5)结果表明,在体外超顺磁性氧化铁能够高效标记神经干细胞,经hT ERT基因修饰后能够稳定表达h TERT基因,细胞增殖能力显着增强,4.7T MR仪能够对标记后的细胞有效进行体外成像。(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6年45期)
孙晶晶,宋乃光,张耀龙,高淑焕,孙彩悦[6](2015)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研究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 ERT)具有加强细胞增殖能力、保持端粒长度恒定、延长体外培养细胞寿命等作用。目的:观察hT 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脑梗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hT ERT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每组20只,分别于尾静脉注射1 m L PBS,1 m L第9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细胞浓度2.5×107 L-1)和第9代h T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细胞浓度2.5×107 L-1)。于移植前及移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学评分,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梗死脑组织中hT ER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TUNEL法测定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hT 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生长周期明显延长,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生长良好,无明显形态改变;hT ERT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的hT ERT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移植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脑梗死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比较,hT ERT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果显示hT 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41期)
李叁党,刘宏斌[7](2015)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端粒是真核细胞维持自身染色体稳定的重要成分,其DNA序列位于染色体的末端,端粒的长度会随着染色体的不完全复制和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酶相关基因的突变会造成端粒酶活性的降低以及端粒长度缩短,过短的端粒无法保护基因组维持正常的稳定性,最终造成细胞的老化、凋亡或恶变。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 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的活性一致,其表达被认为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步骤。该文就h TERT与肿瘤的关系予以综述。(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5年16期)
白东,周忠笑,张健[8](2015)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细胞增殖和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研究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导入可以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命周期得到显着延长,使其能够继续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取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编码hT 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 Ineo-hT ERT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hT 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按1:1共培养(观察共培养组),同时设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按1:1共培养组(对照共培养组)和肝细胞单独培养组,采用MTT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观察共培养组的肝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共培养组和肝细胞单独培养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观察共培养组的肝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肝细胞单独培养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并促进其增殖,具有改善肝细胞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32期)
刘佳[9](2015)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糖尿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胰腺或胰岛细胞移植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为根治糖尿病带来了希望,但是胰腺或胰岛移植会出现供者缺乏和免疫排异反应问题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发展,因此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D大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反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36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6只作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0只注射链脲霉素(按4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等分为干细胞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干细胞组和糖尿病组。造模后干细胞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干细胞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入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5×1010 L-1)和1 mL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5×1010 L-1)。结果与结论:注射链脲霉素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增加,且高于正常值(6.7 mmol/L);移植后15 d,与糖尿病组相比,干细胞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干细胞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着下降(P<0.05),体质量显着增加(P<0.05),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干细胞组较干细胞组更为明显;移植后45 d,干细胞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干细胞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体质量接近对照组(P>0.05),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干细胞组优于干细胞组,而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较高水平,且体质量持续下降。上述结果提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治疗大鼠糖尿病。(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28期)
刘慧萍,钟晓龙,赵晴,黄文起,安珂[10](2015)在《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修饰的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多向分化及低免疫原性等优点,是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领域中的理想载体细胞,但由于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有限、体外培养的复制性衰老等问题,制约其在镇痛研究中的应用。目的:构建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提供载体细胞来源。方法:构建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慢病毒pL V-Puro-EF1α-h TERT并转染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进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分别采用RT-PCR和TRAP法检测转染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同时观察细胞形态、增殖和诱导分化能力、表面分子以及Nestin、MHC-Ⅰ和MHC-Ⅱ的表达,检测细胞染色体核型和致瘤性。结果与结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体外连续培养超过30代。与未转染的细胞和对照病毒转染的细胞相比,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 NA表达、端粒酶活性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均提高,细胞周期主要处于G2/M以及S期,增殖指数明显升高;细胞表面分子CD29、CD44、CD90表达阳性率大于70%,而CD34、CD45表达阳性率不足5%,胞浆Nestin的表达阳性,而MHC-Ⅰ和MHC-Ⅱ未见表达,保留了干细胞成骨、成脂、成神经的分化能力,细胞形态、染色体核型均正常,裸鼠接种无致瘤性。以上结果提示成功构建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转基因细胞移植用于镇痛研究提供了生物学性状均一、稳定的安全载体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23期)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分析hTERT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构域和相互作用蛋白等.得出hTERT是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且无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结构域含有1个端粒酶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RNA结合域以及5个低复杂度区域;序列比对后发现与hTERT同源度最高的是大猩猩和黑猩猩,其基因序列仅相差1%;预测相互作用蛋白可知,许多蛋白如SMG6,AKT1,myc等都与hTERT有关,为hTERT的基因功能及肿瘤细胞永生化和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炜川,陈璐璐,权香兰,李颖,金永民.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RCA-TERT-Ad35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9
[2].龚大洁,张利平,李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孙贵军,秦晓东,王世琴,胡慧珍,陆笑颜.腺病毒介导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牙周膜细胞系的建立[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
[4].王平善,刘阳.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过表达抑制低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
[5].窦文广,岳军艳,胡莹,吴清武,陈杰.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体外MRI成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
[6].孙晶晶,宋乃光,张耀龙,高淑焕,孙彩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7].李叁党,刘宏斌.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
[8].白东,周忠笑,张健.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细胞增殖和凋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9].刘佳.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糖尿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10].刘慧萍,钟晓龙,赵晴,黄文起,安珂.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修饰的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