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恒星形成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恒星,星系,射线,光度,伽玛,双星,金属。
恒星形成率论文文献综述
文世铭,孙艳春,邱佳杰,王娇娇[1](2018)在《邻近星系中HCO~+J=3→2和HNC J=3→2发射线强度与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JCMT)的观测数据对邻近星系HNC J=3→2和HCO+J=3→2这2条发射线的强度与星系Hα谱线强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这2条分子发射线的强度与星系Hα谱线强度成较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的结论.有研究表明,星系Hα发射线的强度是跟踪星系内恒星形成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星系的恒星形成率也与这2条谱线的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前国内外缺少对这2条分子发射线的观测,这些结果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给研究星系恒星形成的示踪分子奠定进一步翔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娇娇[2](2016)在《SDSS选星系对的相互作用和恒星形成率对星系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星系并合是星系演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处于并合中的星系对的性质,我们可以分析成员星系间的相互作用对演化的影响,丰富星系演化的图景。首先,根据以往星系对选择的经验及SDSS数据的特点,我们总结出选择物理星(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6-11-01)
郑戊娟[3](2016)在《伽玛射线暴和高红移恒星形成率:引力透镜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一种发生在宇宙任意方向的伽玛射线辐射短时间内突然增强的现象。根据爆发的持续时间,以2秒为界伽玛暴可分为短暴和长暴两类。他们分别被认为起源于双致密星的并合和大质量恒星的塌缩。因而人们常常利用长暴的爆发率来示踪恒星形成率的宇宙学演化,特别是对于高红移情形。Swift时代以来,人们已经测量得到了相当数目的伽玛暴红移,为此项研究奠定了观测基础。一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伽玛暴伪红移样本的构建,以及由此给出的对伽玛暴光度函数的限制。另一方面,本文概述了利用暗物质晕塌缩模型对恒星形成率(包括星族Ⅰ/Ⅱ和星族Ⅲ)的理论计算。此处,本文特别指出,宇宙中分布的大量暗物质晕对伽玛暴特别是高红移伽玛暴的爆发会产生显着的引力透镜作用,从而使观测到的伽玛暴爆发率一定程度的大于其本征的爆发率。在考虑了这一效应的情况下,我们改进了对伽玛暴可观测爆发数的理论计算,进而重新拟合了伽玛暴的伪红移分布,为星族Ⅲ恒星的形成率、其产生伽玛暴的概率以及该类伽玛暴的观测效率等模型参数给出了新的限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于洵,郝彩娜[4](2014)在《基于积分场光谱数据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多波段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多波段数据相结合的恒星形成率定标在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的可应用性,基于窄带Hα成像观测数据、二维积分场光谱数据(IFS)以及Spitzer/MIPS 24μm和Herschel/PACS 70、100、160μm的中远红外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对5个近邻恒星形成星系中119个恒星形成区进行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以由IFS数据测得的巴尔末减缩得到的内部消光改正后的Hα光度为基准,将24、70、100和160μm与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相结合进行定标.结果发现:在1034~1039 erg/s光度范围内,4个红外波段与Hα光度的结合均能很好地示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RMS为0.20~0.27 dex.良好的数据分布表明基于较小样本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和可应用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谈伟伟[5](2014)在《伽玛射线暴与高红移恒星形成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一种伽玛射线辐射突然增强的现象,在宇宙中爆发的方位具有随机性,持续时间从几个毫秒到几千秒不等。早在1967年被美国的军事卫星"Vela"所发现,但出于军事目的,其结果到1973年才公布于众。1991年康普顿卫星的发射,人们开始对伽玛暴有了基本认识。直到1997年"BeppoSAX"卫星的发射与伽玛暴余辉的发现,人们才确认了伽玛暴的宇宙学起源,尤其是光学余辉中超新星成分的发现,更是直接证论了伽玛暴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有关。2004年1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颗专门用于研究伽玛暴的卫星"Swift".由于其快速定位能力,使人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测定伽玛暴的红移。"Swift"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它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伽玛暴红移样本,从此奠定了伽玛暴作为宇宙学工具的基础。本文以"Swift"卫星已知红移的伽玛暴样本为基础,第二至四章将研究伽玛暴峰值光度与峰值能量之间的相关性,计算伽玛暴的伪红移,研究伽玛暴光度函数的演化效应,并预言星族Ⅲ恒星存在的可能。此外,本文第五章通过对宇宙红外背景辐射的研究,将进一步对高红移恒星形成率进行限制。Swift上天后,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伽玛暴光度函数的演化问题,但始终没有定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伽玛暴红移样本的大小。因此,本文第二章主要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伽玛暴红移的测量无非是通过余辉或是宿主星系,然而,就目前而言BAT所触发的近八百个暴中只有不到两百个暴是有观测红移的。显然,这对于研究不同红移范围内伽玛暴的光度函数而言,这个样本仍然太小。本文第二章首先通过已知红移的伽玛暴样本,研究它们某些量之间的经验关系。我们发现,伽玛暴的峰值能量与峰值光度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根据这个经验关系,我们估算了近五百个Swift暴的伪红移。第叁章,通过这个“扩大”的红移样本拟合不同红移范围内的光度分布,我们发现伽玛暴光度函数与红移之间有明显的演化效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发现伽玛暴的爆发率与恒星形成率之间的比例系数随红移增大而减小,这完全颠覆了人们之前的认识。高红移恒星形成率一直是天文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第四和第五章将主要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两个出发点出发:(1)第四章中,首先利用恒星形成率的半解析模型计算星族Ⅰ/Ⅱ和星族Ⅲ的恒星形成历史,通过拟合伽玛暴伪红移分布,对高红移恒星形成率进行限制。然后,根据恒星形成率与CMB光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星族Ⅲ恒星形成率进行讨论研究。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星族Ⅲ恒星伽玛暴存在于Swfit样本中的可能,并估计大概只有1%的星族Ⅲ伽玛暴能被Swift观测到。(2)第五章中,我们先从表象上假设高红移恒星形成率的演化形式与低红移处有类似的情况∝(1+z)a,通过模型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星族Ⅰ/Ⅱ与星族Ⅲ恒星占总恒星形成率的比例。而观测上发现近红外波段的背景辐射存在一定的超出现象,目前认为这些超出部分很可能来自高红移的星族Ⅰ/Ⅱ恒星和星族Ⅲ恒星。据此,我们将高红移恒星形成率限制在一个比较平的平台范围内,幂指数0(?)α(?)1。(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郝景萌[6](2013)在《伽玛射线暴与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中的伽玛射线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的现象。伽玛暴自从1967年首次被探测到以来,就成为了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四十多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伽玛暴的探测,特别是在Swift和Fermi卫星的发射之后,对伽玛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被认识清楚,包括伽玛暴的中心引擎问题等本质问题。本文基于最新的伽玛暴观测数据,利用伽玛暴与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对伽玛暴的前身星的性质给出了最新的限制。我们首先在第一章简单的回顾了伽玛暴的研究历史,然后在第二章介绍了伽玛暴及其宿主星系的主要观测特征,在第叁章介绍了描述这些观测结果的基本的理论模型。在第四和第五章分别详细介绍了我在博士期间做的探讨长暴和短暴前身星性质的两个研究工作。第一个工作是对长暴的前身星的金属丰度的限制。基于由最新观测到的162个长暴所组成的大样本和一个简单的金属丰度演化模型,我们分析了不同的金属丰度截断和各种恒星形成率模型(包括两个经验模型和一个自洽的解析模型)对长暴率的影响。通过与观测的比较,我们发现了一个相当高的金属丰度截断(Zth>0.6%),这与之前要求有一个很强的金属丰度截断(~0.1-0.3Z(?))的研究结果不同。特别是对解析的恒星形成率模型来说,从其得到的长暴率与观测符合的非常好,而金属丰度截断的影响是完全不需要考虑的。我们的这些分析结果显示长暴可能其实并不倾向于在低金属丰度的环境中产生,相反他们可以在任何类型的恒星形成星系中发生,这与之前的研究不同。这些结果还显示,从这种与恒星形成率的比较中所得出的金属丰度倾向,强烈的依赖于所采用的恒星形成率模型。在宿主星系的观测中发现的这种低金属丰度倾向很可能只是一种选择效应,因为我们发现,如果假设有相当一部分长暴是在暗弱星系里面发生的,也可以自然的解解长暴率与恒星形成率的差异,但这个结论还有待更多观测的验证。第二个工作是对短暴前身星的延迟时间的限制。基于30个Swift短暴所组成的样本(目前为止最完整的),我们拟合了短暴的光度函数。利用这个光度函数,我们分析了各种参数化的时间延迟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或幂律分布)。通过与观测样本的比较,最后我们发现,幂律分布的延迟模型和特征时标为T*=3Gyr的窄对数正态分布延迟模型都可以与观测符合得很好。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不同。特别是,幂律分布的延迟时间强烈的肯定了“原初”双中子星系统作为短暴的前身星系统的可能性。由于特征时标为T*=3Gyr的对数正态分布延迟模型也与观测数据符合得很好,其他具有更长的延迟时间的前身星系统(例如“动力学”双中子系统和中子星-黑洞系统等)仍然不能被排除,但这个延迟时标是远小于之前工作中的基于很小的样本所得到的结果。我们的这个分析给短暴的延迟时间提供了更好的限制。在最后一章,我们总结了一下本论文的结果并列举了一些关于伽玛暴的未决问题。文中所用的宇宙学常数如下:Ωm=0.266, Ω∧=0.734, Ωb=0.0449,h=0.71和σ8=0.801。(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05-01)
樊东鑫,李金荣,潘治政,史菲,方官文[7](2012)在《星系中恒星形成率指针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赫歇尔空间望远镜的H-ATLAS(Herschel Astrophysical Terahertz Large Area Survey)SDP(Science Demonstration Phase)天区从紫外到亚毫米波段数据,结合星族合成方法和尘埃模型,计算了星系的红外总光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强恒星形成星系和弱恒星形成星系,研究了利用紫外光度、红外光度和Hα谱线计算得到的恒星形成率(Star Formation Rate,SFR)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内在物理起因.发现对于恒星形成活动强的星系,这3种恒星形成率指针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弥散较小、只是在高恒星形成率端,利用紫外光度算得的恒星形成率比利用Hα谱线流量算得的恒星形成率略微偏小;而在低恒星形成率端,紫外光度指针偏大于Hα谱线指针;红外光度指针与Hα谱线指针在两端无明显偏差.对弱恒星形成星系,紫外光度、Hα谱线和红外光度3种恒星形成率指针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弥散较大.利用紫外光度和Hα谱线计算得到的恒星形成率的弥散和系统偏差随着星系年龄、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系统偏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利用紫外连续谱斜率β定标恒星形成活动较弱星系的消光时,高估了这些星系的紫外消光,使得消光改正后的紫外光度偏大.另外,MPA/JHU(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据库中弱恒星形成星系的恒星形成率SFR(Hα)比真实值偏低.(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奉辉[8](2011)在《双星对恒星形成率的影响和新一代的演化星族合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星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演化星族合成模型。演化星族合成模型是建立在恒星演化基础上的,而现在所有的演化星族合成都是建立在单星演化基础上的。观测发现场星中50%以上属于双星或多星系统,因此需要在演化星族合成模型中考虑双星。基于以上我们建立了双星族的演化星族合成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期刊2011-10-30)
梁艳春[9](2004)在《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和金属丰度》一文中研究指出Collaboration withF. Hammer, H. Flores, F. Assemat, X.Z at Paris-Meudon Observatory; D. Elbaz, D. Marcillac(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6-30)
恒星形成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星系并合是星系演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处于并合中的星系对的性质,我们可以分析成员星系间的相互作用对演化的影响,丰富星系演化的图景。首先,根据以往星系对选择的经验及SDSS数据的特点,我们总结出选择物理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恒星形成率论文参考文献
[1].文世铭,孙艳春,邱佳杰,王娇娇.邻近星系中HCO~+J=3→2和HNCJ=3→2发射线强度与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王娇娇.SDSS选星系对的相互作用和恒星形成率对星系演化的影响[C].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
[3].郑戊娟.伽玛射线暴和高红移恒星形成率:引力透镜效应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于洵,郝彩娜.基于积分场光谱数据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多波段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谈伟伟.伽玛射线暴与高红移恒星形成率[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郝景萌.伽玛射线暴与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7].樊东鑫,李金荣,潘治政,史菲,方官文.星系中恒星形成率指针的比较研究[J].天文学报.2012
[8].张奉辉.双星对恒星形成率的影响和新一代的演化星族合成模型[C].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2011
[9].梁艳春.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和金属丰度[C].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