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单硬脂酸酯论文_田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油单硬脂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油,硬脂酸,甘油酯,硼酸,硅油,乳状液,乳化剂。

甘油单硬脂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1](2013)在《聚甘油异硬脂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聚甘油异硬脂酸酯的合成方法,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从理论角度研究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甘油聚合原理,为优化聚甘油异硬脂酸酯的合成条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聚甘油异硬脂酸酯作为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制得的乳液滋润保湿性能良好。采用甘油聚合和直接酯化的方法,对聚甘油异硬脂酸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1)对甘油聚合过程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通氮气保护的过程中,使用1.8%的催化剂K,在245~250°C下进行甘油聚合反应,催化效率高,产品质量好。(2)对聚甘油和异硬脂酸的直接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通氮气保护的过程中,使用1.6%的催化剂NaOH,在230~235°C进行反应,聚甘油的酯化率高,产品性能好。将产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MS和HPLC方法进行结构检测,产品为目标产物。用量子化学方法,对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甘油聚合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1)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结构与其HLB关联性强,得到了两者的最佳关系式,并检验了通过聚甘油脂肪酸酯结构推测其HLB值的快速和精确性。(2)分别对甘油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的脱水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得出了提高甘油脱水产物丙烯醛和二聚甘油质量的关键控制步骤和催化剂的选择因素,为实验条件的选择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研究了聚甘油异硬脂酸酯的乳化性能,以及在乳液方面的应用。(1)对合成的异硬脂酸聚甘油脂在大豆油-水相体系中进行乳化性能研究,通过油水相分离时间以及界面的清晰度研究不同聚合度、不同酯化度的聚甘油异硬脂酸脂的乳化性能。(2)将聚甘油异硬脂酸酯作为乳化剂应用于乳液配方中,并通过表/界面张力、粒径分析、感官测试等测试验证了其良好的乳化性能,使用聚甘油异硬脂酸酯作为乳化剂的乳液产品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3-01-01)

姚黎成,陈洪龄[2](2011)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 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着,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周燕霞,王义,崔正刚[3](2009)在《纳米碳酸钙/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报道一种碳酸钙纳米颗粒与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SWA-10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协同效应。SWA-10D具有较强水溶性,当浓度接近或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稳定O/W型乳状液,对液体石蜡―水体系,单一纳米碳酸钙稳定O/W型乳状液,加入微量SWA-10D有利于提高乳状液稳定性;对大豆油―水体系,单一纳米碳酸钙稳定W/O型乳状液,加入微量SWA-10D导致乳状液稳定性下降;这一现象系为SWA-10D在碳酸钙表面吸附,使碳酸钙表面亲水性增加所致。该研究在超稳定食品乳状液制备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09年06期)

谷玉杰,吕剑[4](2006)在《酸催化异亚甲基甘油硬脂酸酯的水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硬脂酸甘油酯(MST)是一种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制药、日化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直接酯化法只能得到含量为40%-60%的单甘酯,采用丙酮保护甘油中的两个羟基后,与硬脂酸进行酯化反应,再酸催化脱除丙酮,可以得到高纯单硬脂(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9-01)

尹红娜,朱靖,何娟,王宏雁,弓彦忠[5](2006)在《选择性合成高纯度甘油单硬脂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硬脂酸甲酯和保护甘油的3-位羟基选择性地进行酯交换反应,再经过水解得到高纯度甘油单硬脂酸酯。探讨了除水方式、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及原料配比对缩酮和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合适的反应条件为:保护甘油与硬脂酸甲酯的摩尔比1.5∶1,催化剂K2CO3/硬脂酸甲酯1%(W/W),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40℃。在较佳反应条件下产率达到91.2%。在酯交换反应后处理过程中选用乙酸乙酯代替乙醚做溶剂,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06年05期)

罗根祥,刘春生,秦永航,陈平,赵宇[6](2001)在《SnCl_4·5H_2O催化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硼酸保护的条件下 ,以SnCl4 ·5H2 O为催化剂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方法 ,着重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催化剂种类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SnCl4 ·5H2 O对此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甲苯作带水剂 ,n(甘油 )∶n(硼酸 )∶n(硬脂酸 ) =2∶1∶2 ,催化剂 1g ,反应温度为 1 60℃时 ,其最高产率可达 96%。所得产品经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检测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本文来源于《抚顺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王振庆,柳群[7](2000)在《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开发与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合成方法与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展望了聚合甘油酯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00年04期)

黄世文,单自兴,赵德杰[8](1999)在《甘油单硬脂酸酯的合成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一种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新方法。甘油和硼酸以物质的量比为2∶1 反应生成硼酸双甘油酯(Ⅰ),Ⅰ与硬脂酸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得到产率为95 % 的双酯( Ⅱ) ,Ⅱ在稀盐酸中水解获得甘油单硬脂酸酯,产率为95% 。(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1999年05期)

张贵彬[9](1998)在《新型高效乳化剂——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文介绍了该产品的生产方法、规 格,以及在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1998年22期)

蔡云升[10](1998)在《新型冰淇淋乳化剂──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聚甘油脂肪酸酯简称聚甘油酯是一种高效乳化剂。适用面广,可应用于各类食品生产中,尤其适用于冰淇淋生产,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日本、欧洲共同体等国家和WHO/FAO(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列入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在美国(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1998年01期)

甘油单硬脂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 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着,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油单硬脂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田静.聚甘油异硬脂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

[2].姚黎成,陈洪龄.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周燕霞,王义,崔正刚.纳米碳酸钙/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协同效应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9

[4].谷玉杰,吕剑.酸催化异亚甲基甘油硬脂酸酯的水解[C].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5].尹红娜,朱靖,何娟,王宏雁,弓彦忠.选择性合成高纯度甘油单硬脂酸酯[J].中国油脂.2006

[6].罗根祥,刘春生,秦永航,陈平,赵宇.SnCl_4·5H_2O催化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1

[7].王振庆,柳群.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开发与应用前景[J].辽宁化工.2000

[8].黄世文,单自兴,赵德杰.甘油单硬脂酸酯的合成新方法[J].精细化工.1999

[9].张贵彬.新型高效乳化剂——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

[10].蔡云升.新型冰淇淋乳化剂──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J].食品工业.1998

论文知识图

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生产...淀粉-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合物...1.14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TG...2化妆品用乳化剂使用频率柱状图由图...℃放i6b的可可脂结晶形态

标签:;  ;  ;  ;  ;  ;  ;  

甘油单硬脂酸酯论文_田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