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楼梦》翻译中三美的再现

试论《红楼梦》翻译中三美的再现

一、谈《红楼梦》对联翻译中三美的再现(论文文献综述)

刘秉坤[1](2021)在《“三美论”在维吾尔语双部句谚语汉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蒋晓敏[2](2021)在《等值论视域下的《红楼梦》诗词意象转换研究》文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文备众体”的小说。诗词在小说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能够完全融入于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它们与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刻画、情感抒发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红楼梦》两个俄译本(В.А.帕纳秀克1958版和1995版,其中小说主体部分均由帕纳秀克翻译,诗词部分分别由Л.Н.缅希科夫和И.С.戈卢别夫翻译)诗词为语料,以等值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红楼梦》诗词意象转换情况,探索《红楼梦》诗词翻译策略。在《红楼梦》诗词意象转换中需考虑诸多因素。采用意象等换策略、意象移植策略、意象省略策略、意象弥补策略将意象进行转换,可使译诗意象与原诗意象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等值,从而“原汁原味”地传达原诗信息。《红楼梦》诗词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特征,意象对于诗词鉴赏和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意象为切入点研究《红楼梦》诗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胡霞[3](2021)在《历史传记类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曾巩故事》(节选)英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中国文化名人的历史传记易为国外受众接受。本文以历史传记文本《曾巩故事》的翻译为例,以阿皮亚深度翻译理论为指导,运用个案研究法、比较法、例证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兼具文学性与纪实性的历史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同时,希望借助翻译曾巩这个人物的故事,深度展现北宋初期科举制度特点、基层官员职能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背景。研究发现:首先,翻译文化背景丰厚的历史传记需要译者审慎分析原文、尤其注意个别名词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内涵,否则容易造成误译;第二,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需对其文化背景或隐而未表之意做适当补充,即深度翻译,否则容易给缺乏背景知识的译入语读者增加理解障碍;第三,“深度翻译”的出发点是将文本放置在一个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搭建沟通桥梁,译者应把握深度翻译的度,以防“过度解读”给读者带来额外阅读负担,甚至影响文化交流的有效性;第四,译者应该具有文化保护的敏感性与自觉性,应特别注意具有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为中国传统文化加上防伪标志。阿皮亚深度翻译的目的就是帮助目标读者认识他者文化,强调通过一系列方式对文化概念进行补充。本项目通过具体实践,探究深度翻译理论在《曾巩故事》英译中的适用,旨在为历史类传记本文的翻译提供一定参考。

蒋知洋[4](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古丽马亚·忙亚孜[5](2020)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家》维译本审美再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是巴金先生长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家》的维译本由着名翻译家、语言学家哈米提·铁木尔所译,获得一致肯定。从翻译美学视角对经典译作《家》进行审美再现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不仅可以为汉维语翻译理论做出有益补充和丰富《家》译文的相关研究,还可以为汉维语翻译实践提供实例。本文以翻译美学为视角,从文本语言及超文本语言两方面解析《家》在维译本中的审美再现问题。本文选取译作中的典型例句,论证翻译美学相关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有效阐释力。全文共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并对翻译美学的国内外发展研究及《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家》维译本对文本语言的审美再现。主要通过语音层面的审美再现、词汇层面的审美再现、句子层面的审美再现、语段层面的审美再现等几方面对《家》维译本进行审美探究。第三部分《家》维译本对超文本语言的审美再现。通过意象、意境、意蕴三方面对原作品的超文本语言美在维译本《家》中的再现予以揭示。第四部分结语。通过第二、第三部分的探索与发现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朱雪婷[6](2020)在《《水浒传》中涉酒语言现象维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因此涉酒语言现象的翻译质量对酒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在借鉴前人对涉酒语言现象翻译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水浒传》为语料,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重点对《水浒传》中涉酒名称、涉酒熟语和涉酒诗、词、联的维译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研究认为,为再现原文酒文化内涵,译文在翻译《水浒传》中涉酒语言现象时会灵活多变地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涉酒名称以偏正结构词语、短语为主,主要形式为“属名+通名”,属名由实词充当;涉酒名称的翻译是针对属名部分进行,译文的属名同样由实词充当,名称结构与原文基本一致;对以人物名、地名和事物名命名的涉酒名称的翻译,译文采用音译法。《水浒传》中涉酒熟语可分为成语、谚语、惯用语三类,为使译文与原文实现语义对等,译文熟语在翻译时会舍弃原熟语的形式;涉酒成语的翻译多采用意译法,涉酒谚语大多运用直译法,且译文基本呈现句式押韵,具有声韵特点;涉酒惯用语翻译时采用了直译法。涉酒诗、词、联在翻译时灵活运用了意译、直译或增词、注释、引申等翻译技巧,以再现原文的意境。为达到音美效果,译文采用押尾韵的方式,例如隔行押韵(ACBC)或上下押韵(AABB)。本文认为由于词具有句式长短不一的特点,译文涉酒词的翻译较为灵活,在形美上没有涉酒诗、联的表现效果好。

杨诚[7](2020)在《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文中认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是《红楼梦》的一项伟大艺术成就;在红学研究中,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重头戏,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相关翻译研究中却是薄弱环节,研究数量较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少。本论文采用Langacker的认知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视角与突显四个维度对霍克思译本前80回中对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王熙凤的相关描写在微观层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位女性人物各自在译本中的形象变化以及变化的共同特点,并且运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诠释学、操纵学派等翻译理论探讨了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霍克思译本中语言的偏离,论文发现译作中四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均有较大变化。黛玉的悲剧性大为下降。原着中黛玉是典型的悲剧形象。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她与宝玉朦胧纯真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贯穿全书的还泪神话以及围绕她设置的一系列悲剧意象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氛围。霍译在外貌描写上突显的是其优美而非病弱,而她的言语行为均较原着激烈,使其柔弱的形象被削弱;在宝黛爱情描写中,霍译增加了大量解释,导致原文朦胧的爱情描写变得直接,她对宝玉的深情也被淡化;而且霍译忽略了还泪神话在全书的照应,又因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大量悲剧意象在霍译中无法再现,黛玉整体形象的悲剧性也随之降低。宝钗由“冷”变“热”。原着中,宝钗是淑女典范。她思想言行均循规蹈矩;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态度温和但保持距离;同时书中围绕她有意设置了许多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共同构建了其“冷美人”形象。霍译中,她虽然思想更显得正统,行为却有了一份随意与率性;她待人的分寸掌握欠佳,有时更严厉有时又太亲热,未能再现她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冷冰冰的形象;加上一些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在译本中无法再现,其“冷美人”形象在霍译中被消解。探春更加敏感精明。原着中,探春因明敏精干而被赞为“敏”。她精明能干;虽然对生母赵姨娘也有尖刻的言辞,但本质上是大家闺秀,温和文雅,平时对赵姨娘也按礼尊重。霍译中,她作为管理者的精明威严被进一步突显;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敏感尖刻;而她高雅、守礼的闺秀特质却被弱化,她由闺秀中的政治家蜕变为完完全全的精明管理者。熙凤更辣更鲜活。原着中,王熙凤性格中最为突显的特征便是“辣”。她当家理事周到老辣;在贾瑞、尤二姐事件表现得虚伪毒辣;尽管为人圆滑,也不敢越礼,其言行却有着贵族妇女少有的泼辣。霍译中,凤姐变得更精明强干;她对贾瑞、尤二姐更虚伪,因此更反衬出她的毒辣;她更能说会道,更圆滑,也更泼辣凶悍;同时,她说笑的方式也更丰富多彩。整体上,霍译中的凤姐个性更强烈,形象更鲜明。霍译中四位女性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大的方向却基本一致,即均指向闺秀特征的弱化与个人能力与个性特质的强化。原着中,无论是标准淑女宝钗还是有点小性儿的黛玉,也无论是对生母比较尖刻的探春还是个性最张扬的“凤辣子”,本质上都是礼教熏陶出来的大家闺秀,而霍译中她们的守礼言行均有被忽略的趋向,而她们与当时闺秀要求不甚相符的一些特质,如黛玉的聪慧、探春的精明、熙凤的能干与泼辣等,在霍译中均被进一步突显。霍译中女性人物形象之所以会发生以上形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学文本的开放性为译者在译文中重塑人物形象提供了空间。《红楼梦》文本中空白与未定点特别多,模糊的语言表达与难以复制的文学意境客观上为多种诠释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西文化差异使译者无法在译文中还原原着中的人物形象。而中英语言的差异使书中采用的一些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无法再现,文化的差异则造成了中国特有文化意象的流失,它们均导致了人物形变。再次,译者的思想观念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译文中人物形象的改写和重塑。曹雪芹与霍克思时代不同的社会观念通过作者与译者分别影响了原着与译着。霍克思以平等的等级观改写中国传统家庭的森严等级观念,使四位女性人物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倾向;他还以平等的女性观改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顺从形象,霍译中女性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现代女性的影子。研究表明,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察看翻译文本,能帮助我们见微知着,从细微的差别中品味出人物形象变化的趋向,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看出译者对作品人物的态度。经典文学作品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化难以避免,我们既要坦然接受翻译中必然会发生的变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融合,从而缩小翻译中的变形。

康艳[8](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小说中穿插诗词的写法是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手法,有其深刻悠久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特征。《红楼梦》中的小说诗词就数量和功能而言又有别于一般的小说诗词,其翻译难度非同一般。考察红诗的英译史可以发现,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百年来中外译者却仍然前赴后继地在做出努力和尝试。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十二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做全面系统的对比和研究。本研究作者希望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红楼梦》多个译本中诗词英译的特征,其中既包括语言特征的整体趋势,也能体现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本研究主要试图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红楼梦》英译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的译者在翻译诗词时,在内容上做了哪些取舍,采用的翻译策略如何;2.各个诗词译文在宏观的语言维度上有什么样的特征或倾向;具体而言,主要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进行分析;3.从文学审美角度来看,《红楼梦》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等文学和审美价值传达效果如何。《红楼梦》中的诗歌皆因人物和情节而创,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作者手段高超,诗词穿插在小说中非但不多余,反而使情节更加紧凑合理,诗词韵文是小说情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考察红楼梦诗词的翻译简史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红楼梦》的英译本中的诗歌翻译篇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全,其中编译本是市场普及度最高的译本,其对象为普通读者,为了提高可读性,所选择诗词篇目最少,因此可以视为一个例外。在定量研究部分,作者主要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在宏观层面考察各个译本的高频词、类符形符、词汇密度、词汇级别、平均词长、平均句长、主题词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把握各个译本的语言特征。通过定性考察英译诗词在保留诗歌的特有形式、音韵效果、处理修辞格、传达诗词的隐喻含义、再现原文意象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很难完美的传递《红楼梦》诗词的文学特色,译本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译者的文学素养、文化敏感度以及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以《红楼梦》诗词为窥视孔考察该小说的英译史可发现,《红楼梦》经过了百年的传播才在西方世界中逐步显现出完整的面貌;各种译本的共存使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红楼梦》真实的面目,以往在节译本、编译本中被误译、删改、扭曲的形象,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多个译本而得到修正。多个译本的共存也帮助建构出真实多面的《红楼梦》诗意的世界。本研究排除主观和经验主义的预设,利用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和采集,根据量化数据做出合理的阐释与推断,从而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翻译语料新。本研究共涉及12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涵盖面较广。2)研究方法新。将所有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创建语料库,通过系统的数据对比分析,描写多个译本的翻译风格。3)研究视角广,从历时角度考查社会历史文化对译者和译本风格的影响,从而拓宽和挖深《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

王革[9](2016)在《“三美论”视角下的《红楼梦》对联翻译——以霍克斯的译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标准,对联属于诗歌中的一种,因此也适用该翻译理论。《红楼梦》中的众多对联,既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水平,又对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联的翻译体现了译者的水平。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使得对联的翻译要达到"三美"并非易事。

薛莉[10](2016)在《《红楼梦》中对联翻译的“三美”体现》文中指出作为诗歌的变体——对联,同样富有音、形、意三美。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对联为例,讨论对联翻译如何体现原文的"三美"。

二、谈《红楼梦》对联翻译中三美的再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红楼梦》对联翻译中三美的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2)等值论视域下的《红楼梦》诗词意象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等值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等值理论的来源
    第二节 等值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等值理论与诗词翻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意象转换研究综述
    第一节 意象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学界对意象转换的研究
    第三节 西方学界对意象转换的研究
    第四节 意象与诗词翻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楼梦》诗词意象转换策略
    第一节 “文化重叠”下的意象等换
    第二节 “文化平行”下的意象移植
    第三节 “文化杂糅”下的意象省略
    第四节 “文化缺失”下的意象弥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历史传记类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曾巩故事》(节选)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深度翻译理论对《曾巩故事》翻译的指导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确定与研读
        2.1.2 平行文本研究与术语库制作
    2.2 译中难点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原文本特征分析
    3.1 词汇特点
        3.1.1 文言文、四字格的使用
        3.1.2 科举词汇、官职名称的使用
    3.2 句式特点
        3.2.1 第三人称的使用
        3.2.2 修辞的使用
    3.3 篇章特点
        3.3.1 句间逻辑隐身
        3.3.2 长段落的使用
    3.4 文体特点
        3.4.1 诗词的引用
        3.4.2 文学性的凸显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
        4.1.1 科举词汇、官职名称的翻译
        4.1.2 服饰、建筑词汇的翻译
        4.1.3 称谓的翻译
        4.1.4 四字格的翻译
    4.2 句子层面
        4.2.1 修辞传递
        4.2.2 隐性内容挖掘
    4.3 篇章层面
        4.3.1 逻辑词补充
        4.3.2 灵活增删
        4.3.3 段落结构调整
    4.4 文体层面
        4.4.1 文学性再现
        4.4.2 人物风格与语气传递
第五章 总结
    5.1 翻译实践收获与发现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译文对照
附录二 术语表
致谢

(4)《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心智哲学理论
        3.1.1 意识
        3.1.2 意向性
        3.1.3 心物随附性
        3.1.4 感受质
    3.2 构式语法理论
        3.2.1 构式的界定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2.1 理解阶段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4.3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2.1 C/H数异指均无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3.1 C/H数异指均无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6.1.2.2 C/H的低专指性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2.1 S’的静态本质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7.2.1.1 A’N的超常性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翻译美学视角下《家》维译本审美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翻译美学
        1.2.2 审美再现
        1.2.3 文本语言
        1.2.4 超文本语言
    1.3 研究综述
        1.3.1 翻译美学国外研究综述
        1.3.2 翻译美学国内研究综述
        1.3.3 《家》的相关研究综述
    1.4 语料来源及介绍
2 《家》维译本对文本语言的审美再现
    2.1 语音层面的审美再现
        2.1.1 对音韵美的感知与再现
        2.1.2 对节奏美的感知与再现
    2.2 词汇层面的审美再现
        2.2.1 对文化词的理解和再现
        2.2.2 对熟语的理解和再现
    2.3 句子层面的审美再现
        2.3.1 对句式的感知与理解
        2.3.2 对辞格的感知与再现
    2.4 语段层面的审美再现
        2.4.1 对人物情感描写的把控与再现
        2.4.2 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与再现
        2.4.3 对人物形象描写的感知与理解
        2.4.4 对景物描写的感知与理解
    小结
3《家》维译本对超文本语言的审美再现
    3.1 意象美的审美再现
        3.1.1 自然意象的再现
        3.1.2 人造意象的再现
    3.2 意境美的审美再现
    3.3 意蕴美的审美再现
4.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水浒传》中涉酒语言现象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涉酒语言现象的翻译研究
        二、《水浒传》的翻译研究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语料来源、研究内容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水浒传》中涉酒名称的翻译
    第一节 酒名的翻译
        一、以色味命名
        二、以质料命名
        三、以器皿命名
        四、以品质命名
        五、以功用命名
    第二节 酒店名称的翻译
        一、以处所命名
        二、以姓名命名
        三、其他酒楼名称
    小结
第二章 《水浒传》中涉酒熟语的翻译
    第一节 涉酒成语的翻译
        一、涉酒成语简介
        二、涉酒成语翻译分析
    第二节 涉酒谚语的翻译
        一、涉酒谚语简介
        二、涉酒谚语翻译分析
    第三节 涉酒惯用语的翻译
        一、涉酒惯用语简介
        二、涉酒惯用语翻译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水浒传》中涉酒诗、词、联的翻译
    第一节 涉酒诗的翻译
        一、涉酒诗简介
        二、涉酒诗翻译分析
    第二节 涉酒词的翻译
        一、涉酒词简介
        二、涉酒词翻译分析
    第三节 涉酒楹联的翻译
        一、涉酒楹联简介
        二、涉酒楹联翻译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译本选择与研究范围
        1.2.2 人物选择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红楼梦》原着人物形象研究
    2.2 《红楼梦》英译人物形象研究
        2.2.1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红译研究
        2.2.2 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红译研究
    2.3 认知识解理论: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2.3.1 认知识解理论
        2.3.2 认知识解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3.3 认知识解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2.4 小结
第3章 林黛玉:悲剧形象淡化
    3.1 柔弱形象弱化
        3.1.1 娇弱变强壮
        3.1.2 多愁善感减弱
    3.2 宝黛爱情朦胧美消失
        3.2.1 含混描写变明晰
        3.2.2 深情变平淡
    3.3 闺秀形象模糊化
        3.3.1 聪慧形象加强
        3.3.2 守礼形象削弱
    3.4 悲剧性减弱
        3.4.1 还泪神话隐没
        3.4.2 悲剧意象消失
    3.5 小结
第4章 薛宝钗:冷美人形象“热”化
    4.1 思想行为发生裂变
        4.1.1 思想正统化
        4.1.2 行为随意化
    4.2 与他人距离感缩小
        4.2.1 对下人更随性
        4.2.2 对同辈更热情
        4.2.3 对尊长更率性
    4.3 “冷美人”形象消融
        4.3.1 “冷”的意象消失
        4.3.2 “冷”的行为隐没
    4.4 小结
第5章 探春:“敏”形象突显
    5.1 威严形象强化
        5.1.1 态度更严厉
        5.1.2 处事更精明
    5.2 敏感的个性加强
        5.2.1 言行更显敏感
        5.2.2 称谓更加尖刻
    5.3 闺秀形象削弱
        5.3.1 烘托高雅的意象消失
        5.3.2 体现高雅的描写淡化
    5.4 小结
第6章 王熙凤:“辣子”形象更鲜明
    6.1 精干形象进一步强化
        6.1.1 处事更能干
        6.1.2 心机更深细
    6.2 虚伪的表现增强
        6.2.1 对贾瑞更热情
        6.2.2 对尤二姐更友好
    6.3 泼悍鄙俗的形象发生裂变
        6.3.1 言行泼悍加剧
        6.3.2 鄙俗言语减少
    6.4 虚荣要强的个性加强
        6.4.1 要强的形象强化
        6.4.2 虚荣的形象裂变
    6.5 守礼的形象削弱
        6.5.1 恭顺变放肆
        6.5.2 对长辈称呼失礼
    6.6 鲜活的形象突显
        6.6.1 言语更加圆滑
        6.6.2 鲜活描写增多
    6.7 小结
第7章 霍译中女性形象重塑的整体趋向与探因
    7.1 霍译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共同趋势
        7.1.1 闺秀形象弱化
        7.1.2 才能个性强化
    7.2 霍译中女性人物形变探因
        7.2.1 开放多解的文学文本
        7.2.2 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7.2.3 难以抑制的译者观念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现状
        1.3.1 《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概况
        1.3.2 《红楼梦》诗词英译较早时期研究概况
        1.3.3 《红楼梦》诗词英译新世纪研究概况
        1.3.4 《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倾向和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描述翻译研究
        1.4.2 语料库翻译研究
        1.4.3 译者风格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实证分析法
        1.5.2 描写法
        1.5.3 文本细读法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2章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
    2.1 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的传统
        2.1.1 萌芽: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2.1.2 发展:唐宋时期
        2.1.3 成熟:宋元时期
        2.1.4 盛极而衰:明清时期至五四运动
    2.2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及功能
        2.2.1 代拟诗——按头制帽,模拟声腔
        2.2.2 诗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楼梦》英译史中的诗词翻译简述
    3.1 《红楼梦》诗词零星摘译
        3.1.1 德庇时:1829 年《汉文诗解》
        3.1.2 梅辉立:1867 年《浪漫小说》
        3.1.3 翟里斯:1901 年《中国文学史》
    3.2 节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2.1 包腊:前八回节译本《红楼梦》
        3.2.2 乔利:五十六回节译本《红楼梦》
    3.3 编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3.1 王际真编译本中的诗词
        3.3.2 麦克休姐妹转译本中的诗词
    3.4 全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4.1 邦斯尔译本中的诗词
        3.4.2 霍译本中的诗词
        3.4.3 杨译本中的诗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定量研究
    4.1 全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1.1 语料库创建说明
        4.1.2 词表和高频词
        4.1.3 形符、类符和类符/形符比
        4.1.4 词汇级别
        4.1.5 平均词长
        4.1.6 主题词
        4.1.7 平均句长
    4.2 节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2.1 语料库创建说明
        4.2.2 高频词
        4.2.3 类符形符比
        4.2.4 词汇级别
        4.2.5 平均词长
        4.2.6 主题词
        4.2.7 平均句长
    4.3 编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3.1 王际真译本中的诗词
        4.3.2 麦克休姐妹译本诗词
    4.4 摘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4.1 德庇时英译《西江月》
        4.4.2 梅辉立英译《红楼梦》诗词
        4.4.3 翟里斯《中国文学史》中英译的诗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译《红楼梦》诗词的定性研究
    5.1 诗歌形式的保留
    5.2 音韵效果的保留
    5.3 修辞格的处理
        5.3.1 对偶
        5.3.2 典故
    5.4 隐喻意义的传达
    5.5 意象的再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历史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英译
    6.1 摘译本:去工具化的开始
        6.1.1 德庇时:见诗词而不见《红楼》
        6.1.2 梅辉立:见诗词且见《红楼》
        6.1.3 翟里斯:小说初现轮廓
    6.2 节译本:逐渐显现真实面貌
        6.2.1 包腊:第一次严肃的译介
        6.2.2 乔利:第一个单行本出版的英译本
    6.3 编译本:通俗文学作品
        6.3.1 王际真:出版社赞助的译本
        6.3.2 麦克休:巨大的市场成功
    6.4 全译本:建构真实多面的诗意世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9)“三美论”视角下的《红楼梦》对联翻译——以霍克斯的译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美论”概述
二、对联特点及在《红楼梦》中的反映
三、《红楼梦》对联的英译
    (一)对联音美的再现
    (二)对联意美的再现
    (三)对联形美的再现
四、结语

(10)《红楼梦》中对联翻译的“三美”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联的特点
三、《红楼梦》中的对联翻译
    1. 意美的体现
    2. 音美的体现
    3. 形美的体现
四、结语

四、谈《红楼梦》对联翻译中三美的再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美论”在维吾尔语双部句谚语汉译中的应用[D]. 刘秉坤.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等值论视域下的《红楼梦》诗词意象转换研究[D]. 蒋晓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历史传记类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曾巩故事》(节选)英译为例[D]. 胡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翻译美学视角下《家》维译本审美再现研究[D]. 古丽马亚·忙亚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6]《水浒传》中涉酒语言现象维译研究[D]. 朱雪婷. 喀什大学, 2020(07)
  • [7]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D]. 杨诚. 湖南大学, 2020
  • [8]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D]. 康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三美论”视角下的《红楼梦》对联翻译——以霍克斯的译文为例[J]. 王革.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10]《红楼梦》中对联翻译的“三美”体现[J]. 薛莉. 文教资料, 2016(24)

标签:;  ;  ;  ;  ;  

试论《红楼梦》翻译中三美的再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