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冷空气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季节性,检修维护,伤损,质量鉴定,转换期,排查,应急抢修,东北地区,雾天,动车组
冷空气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郑晨[1](2019)在《铁路强化设备检修维护全力抓好季节性安全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0月17日电 (郑晨)10月份处于季节转换期,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铁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紧盯季节性安全,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为“叁保叁增”提供可靠的设备保障。受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地区近期气温下降明显,并伴有大风,(本文来源于《人民铁道》期刊2019-10-18)
韦志刚,朱献,董文杰,刘雅静,陈广宇[2](2019)在《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中国一次寒潮过程及其欧亚冷空气活动的预报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CFSv2预报长度为9个月的业务化预报资料、美国NOAA气候预测中心(CPC)的全球逐日最高和最低地表气温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NCEP/DOE再分析资料,评估了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21—27日发生在中国的寒潮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分辨率较高的CPC资料和分辨率比较粗的NCEP/DOE资料对这次寒潮过程的演变特征、降温幅度和温度距平都展现的很清楚,这次寒潮过程造成的降温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同时里海和黑海以北地区也明显降温,降温明显的还有亚洲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西伯利亚到我国东部地区比常年明显偏冷,西欧地区和伊朗高原气温偏低,欧亚大陆其他区域特别是北部地区气温是偏高的;CFSv2对这次速冻寒潮过程的整体降温和温度距平提前0,5,10和15天的都有一定得预报能力,但提前20天时预报能力已经较差,整体来讲,CFSv2对寒潮降温过程空间形势分布的预报比温度距平场的好,但与观测值的绝对误差比温度距平场的大; CFSv2对这次寒潮过程造成的我国华北华南及附近区域的降温预报偏低,而对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温预报偏高,此外对里海和黑海以北地区的降温预报也明显偏低; CFSv2对整个欧亚陆地主体区域寒潮过程温度距平的预报偏低,而对周边海洋区域及其邻近海岸地区的预报偏高。(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4期)
彭晶晶,马红云,朱歆炜,蔡海朝[3](2019)在《1961~2017年湖南省冷空气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把握湖南省冷空气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利用1961~2017年湖南省88个地面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的均一化资料,通过线性回归、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湖南省冷空气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冷空气活动与地形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弱冷空气在武陵山、雪峰山一带偏多,洞庭湖平原地区偏少,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在南岭以及雪峰山、幕阜山、连云山一带偏多,寒潮在南岭、幕阜山、连云山一带偏多。弱冷空气趋势增多,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277次·(10 a)~(-1),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寒潮趋势减少,年际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7、-0.166、-0.11次·(10 a)~(-1)。极端冷事件趋势减少,年际变化倾向率为-3.36 d·(10 a)~(-1)。弱冷空气在湘中、湘东等大部分地区趋势增多,较强冷空气在湘西、湘西南地区趋势减少,强冷空气在湘北、湘东北大部分地区趋势减少,寒潮在湘东北、湘西南、湘东南等大部分地区趋势减少。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林业、水利、生态以及气象预报预测预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郁淑华,高文良[4](2018)在《冷空气对夏季高原涡移出高原后长久与短期活动影响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NCAR-FNL再分析资料、历史天气图和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通过分析1998~2016年高原涡活动情况,对在高原以东活动时间大于96h的高原涡(长持续涡)和在高原以东活动时间不大于30h的高原涡(短持续涡),进行了环流与冷空气活动特征与位涡诊断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长、短持续涡的环境场、冷空气活动特征,揭示了冷空气活动、高空锋区对长、短持续涡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持续涡移出高原后是在受较明显冷空气影响情况下加强并持续的,短持续涡则没有明显受冷空气影响。长持续涡所处的低槽较深,槽后的冷温度槽较明显,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偏南;短持续涡处在分裂槽中,有冷舌,副高偏北;说明影响低涡活动的天气系统强,槽后的冷温度槽明显,副高偏南是低涡能较长时间持续的重要环流条件。(2)长持续涡不仅受到较强冷平流的影响,还处在有狭长的干冷与暖湿空气相遇的地带,使涡区极易产生对流不稳定和低涡扰动,利于低涡加强并持续,短持续涡则远不及长持续涡。(3)长持续涡移出高原后受两个不同方向冷空气影响,涡区内一般伴有两个高位涡中心区,而短持续涡的只有一个高位涡中心区,且位涡值比长持续涡小,长持续涡活动过程中的斜压性也比短持续涡强。另外,长持续涡活动过程中相应的高空急流较强,在增强、东伸、南压作用下,造成200 hPa高空有高位涡下传到低涡,而短持续涡所伴的西风急流平直、弱,造成了短持续涡只受到400 hPa高位涡下传的影响。(4)冷空气影响高原涡维持的作用有:使影响高原涡活动的天气系统加强;使高原涡斜压性增强、对流不稳定增强;使高空有高位涡下传至低涡附近层次,造成低涡区域正位涡异常,垂直涡度发展,低涡加强。(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张依[5](2018)在《铁路部门加大电煤等重点物资组织力度促装车上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1月6日电 (张依)11月份以来,铁路部门克服施工、恶劣天气等影响,加强日常运输组织,货运装车保持良好态势。随着天气转冷,各地用煤需求上升,铁路部门及时对接沟通,做好运力调整,加大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组织力度,在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本文来源于《人民铁道》期刊2018-11-07)
[6](2018)在《未来十天冷空气活动频繁 东北等地降水明显偏多》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天气过程10月26日-27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大风降温及降水过程,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可达10℃;长江以北大部地区还将伴有4-6级偏北风;此外,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雨夹雪或雪,东北地区南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8年38期)
郁淑华,高文良[7](2018)在《冷空气对夏季高原涡移出高原后长久与短期活动影响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近十年来,高原涡东移出高原及其机理方面的己有较多研究,它丰富了对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但对高原涡移出高原后持续活动的机理研究还很缺乏。高原涡移出高原后是什么原因能使它持续活动,值得探讨。为此,本文选取了高原外持续时间长的与短的个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冷空气对高原涡移出高原后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8](2018)在《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 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期天气预报未来一周,西北地区东部、东北、西南地区大部、江南南部、华南等地累计降雨量有25-50毫米,其中华南及四川盆地、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60-100毫米;上述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4成,全国其他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未来一周,影响我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8年32期)
郭璇,陈权亮,罗海明,李红英,季芬[9](2018)在《四川省冷空气活动频次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四川省1980—2013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34年来四川省冷空气活动频次年际变化的地区差异。对四川省进行分区,着重研究冷空气的总体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冷空气活动平均年频次由西到东逐渐减少,意味着冷空气活动由西到东活动递减;受到环流形势以及地貌地势的影响,在冬半年,四川西部比中部和东部冷。随着时间的推移,冷空气产生的次数呈上下波动的态势,总体上有减弱的趋势,偶尔有突变。(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姚愚,陶云,邢冬,段长春,陈艳[10](2018)在《1961-2014年冬半年云南冷空气活动气候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云南122个测站的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1961-2014年间冬半年影响云南的叁类冷空气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气候变暖,影响云南的叁类冷空气近54年的总趋势为一致性减少,减少最显着的是一般冷空气。从空间上看,这种减少趋势为全省一致性的。减少突变点一般冷空气发生在2002年附近,强冷空气出现在1994年附近,寒潮在1978年附近。(2)叁类冷空气的空间分布不尽相同。一般冷空气从西北向南减少;强冷空从北向南,自东向西减少;寒潮自东向西减少。(3)叁类冷空气主要集中在12月、1月和2月,其中1月最多。冬季低温型多于降温型,春季和秋季降温型多于低温型。(4)云南叁类冷空气发生频次皆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一般冷空气和强冷空气还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5)叁类冷空气最早初日总体皆呈由西北部和东部向南和向西逐步延迟的分布特征,最晚终日跨度较大,总体呈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推后。叁类冷空气维持时间相差较大。(6)叁类冷空气与气温变化均呈反相关关系,即气温偏高(低),则叁类冷空气频次偏少(多)。(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8年01期)
冷空气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择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CFSv2预报长度为9个月的业务化预报资料、美国NOAA气候预测中心(CPC)的全球逐日最高和最低地表气温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NCEP/DOE再分析资料,评估了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21—27日发生在中国的寒潮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分辨率较高的CPC资料和分辨率比较粗的NCEP/DOE资料对这次寒潮过程的演变特征、降温幅度和温度距平都展现的很清楚,这次寒潮过程造成的降温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同时里海和黑海以北地区也明显降温,降温明显的还有亚洲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西伯利亚到我国东部地区比常年明显偏冷,西欧地区和伊朗高原气温偏低,欧亚大陆其他区域特别是北部地区气温是偏高的;CFSv2对这次速冻寒潮过程的整体降温和温度距平提前0,5,10和15天的都有一定得预报能力,但提前20天时预报能力已经较差,整体来讲,CFSv2对寒潮降温过程空间形势分布的预报比温度距平场的好,但与观测值的绝对误差比温度距平场的大; CFSv2对这次寒潮过程造成的我国华北华南及附近区域的降温预报偏低,而对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温预报偏高,此外对里海和黑海以北地区的降温预报也明显偏低; CFSv2对整个欧亚陆地主体区域寒潮过程温度距平的预报偏低,而对周边海洋区域及其邻近海岸地区的预报偏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空气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郑晨.铁路强化设备检修维护全力抓好季节性安全工作[N].人民铁道.2019
[2].韦志刚,朱献,董文杰,刘雅静,陈广宇.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中国一次寒潮过程及其欧亚冷空气活动的预报评估[J].高原气象.2019
[3].彭晶晶,马红云,朱歆炜,蔡海朝.1961~2017年湖南省冷空气活动特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郁淑华,高文良.冷空气对夏季高原涡移出高原后长久与短期活动影响的对比分析[J].大气科学.2018
[5].张依.铁路部门加大电煤等重点物资组织力度促装车上量[N].人民铁道.2018
[6]..未来十天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等地降水明显偏多[J].中国农资.2018
[7].郁淑华,高文良.冷空气对夏季高原涡移出高原后长久与短期活动影响的对比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8]..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J].中国农资.2018
[9].郭璇,陈权亮,罗海明,李红英,季芬.四川省冷空气活动频次的特征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8
[10].姚愚,陶云,邢冬,段长春,陈艳.1961-2014年冬半年云南冷空气活动气候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