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解吸特性论文_彭启超,刘小华,罗培宇,梁伟健,刘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附解吸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甲烷,特性,岩心,生物,无烟煤,黑土。

吸附解吸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彭启超,刘小华,罗培宇,梁伟健,刘宁[1](2019)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叁种不同原料生物炭(玉米秆炭、稻壳炭、稻秆炭)对氮、磷、钾的吸附解吸试验,了解不同材料来源的生物炭对无机养分的吸附和解吸特征,为将其作为添加物来调节有机肥的性质提供参考。【方法】在pH 6.75±0.25、25℃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叁种不同原料生物炭(玉米秆炭、稻壳炭、稻秆炭)氮、磷、钾的等温吸附进行拟合。对吸附养分后的生物炭进行连续5次解吸,前4次采用水浸提,第5次浸提采用1 mol/L KCl浸提氮,0.5 mol/L的NaHCO3浸提磷,1 mol/L的CH3COONH4浸提钾。【结果】1) 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用来拟合生物炭对氮、磷、钾的等温吸附,Langmuir方程对氮、磷的吸附拟合较好,Freundlich方程对钾的吸附拟合较好。对不同原材料而言,稻秆炭对氮、磷、钾的吸附性能均较好,其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2.44±0.15) mg/g、(2.91±0.12) mg/g和(4.97±0.22) mg/g。2)不同原材料生物炭对氮、磷、钾的单次解吸率和总解吸率具有一定的差异。生物炭对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钾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受阳离子交换量和酸性官能团的数量以及pHpzc影响,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主要与阳离子交换量和碱性官能团的数量有关。【结论】所试叁种生物炭对氮、磷、钾的吸附存在单分子层吸附和多分子层吸附,在单次解吸率和总解吸率上不同原料生物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生物炭对氮和钾吸附的总量上,物理性吸附的贡献高于化学吸附;对磷的吸附总量上,化学吸附的贡献高于物理吸附。叁种生物炭对氮、磷、钾的固储和缓释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稻秆炭的保肥供肥能力优于玉米秆炭和稻壳炭。(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瑜,靳开民,沈维克,张东彦[2](2019)在《页岩岩心CH_4吸附/解吸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对CH_4的解吸、吸附作用直接影响页岩气渗流规律,进而影响页岩气井的开采效率。为真实反映储层页岩的吸附/解吸特性,选用相对颗粒更能保持岩层原始地质结构的Ф50 mm×100 mm页岩岩心试样,并在恒定轴压和围压条件下,通过恒温水浴改变试验温度,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储层压力作用下页岩吸附/解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由于页岩原始结构的微裂隙的各向异性,岩心吸附曲线表现出"阶梯状"和"负吸附"特征;②颗粒试样比岩心样品的吸附量更高,并且吸附量随围压变化更均匀,而岩心吸附过程压力与吸附量相关性差,并在极限压力点出现突增现象;③页岩岩心吸附CH_4以微孔和微裂隙填充为主,其次是大孔的单分子层吸附;④吸附势理论模型在描述岩心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比Langmuir模型更合理。(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胡华英,曹升,杨靖宇,张虹,殷丹阳[3](2019)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磷素吸附作用,提高磷在杉木人工林土壤中的利用率,又防止解吸过度引起土壤磷素淋溶造成资源浪费,以杉木树叶和树干为原料,分别在300℃和600℃下制备4种生物炭:300℃杉叶炭(BL300)、600℃杉叶炭(BL600)、300℃木屑炭(BW300)和600℃木屑炭(BW600),分别向土壤中加入0%、2%、4%、8%比例的生物炭,完成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原料和温度对生物炭的成分和性质有决定性的作用,杉叶生物炭pH值、灰分含量、有效磷等的含量显着高于木屑生物炭,且高温炭大于低温炭,其中BL600生物炭pH值、灰分含量及有效磷含量最高;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生物炭添加后红壤磷素的吸附过程,在低磷浓度时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吸附作用的影响不大,高磷浓度时则促进吸附作用;其中杉叶炭促进土壤磷素吸附的作用大于木屑炭,高温炭大于低温炭,2%和4%的生物炭添加量促进土壤磷素吸附,但8%的添加量会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作用;生物炭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磷素的解吸率,其中木屑炭降低的作用大于杉叶炭;因此建议在磷浓度较高的杉木林人工土壤中添加中低量的BL600,在磷浓度较低的杉木林人工土壤中添加大量的BL600,土壤富磷时能够增强吸附作用,减小土壤磷素淋溶风险,土壤缺磷时增加解吸率来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严敏,龙航,白杨,林海飞[4](2019)在《温度效应对煤层瓦斯吸附解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煤体瓦斯吸附解吸扩散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煤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值,利用菲克定律求解煤体瓦斯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和动力学扩散参数,研究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阿伦尼乌斯修正式计算得到煤体瓦斯解吸过程的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煤体瓦斯吸附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及动力学扩散参数与瓦斯解吸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利用阿伦尼乌斯修正式,计算得到实验煤样瓦斯解吸扩散活化能为2. 71 kJ/mol。从吸附热力学、解吸动力学,以及分子活化能3个方面研究了温度效应对瓦斯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3期)

刘真娟[5](2019)在《有机质对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质是土壤磷吸附-解吸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对土壤磷吸附-解吸影响的研究结论分歧较多。本文在兼顾内、外源有机质的前提下,系统地探究了有机质对典型东北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从而为阐明土壤磷的供应和贮存机制、实现减肥增效和有机物料的循环再利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可行的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选择典型黑土采样点(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学试验田、吉林省公主岭定位观测站、辽宁省昌图市、吉林省榆树市和黑龙江佳木斯市)采集黑土,并对五种黑土进行批量吸附解吸试验,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吸附磷的能力越弱。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机质含量适中的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学试验田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化学浸提的方法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再结合吸附-解吸试验,研究土壤内源有机质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土壤相比,有机质的去除提高了土壤颗粒的最大吸附量,降低了土壤颗粒的亲和力常数和最大缓冲容量,但同时降低了土壤吸附磷的解吸率,其中磷的最大缓冲容量下降了32%左右,磷的解吸率下降了61%,二者综合来看磷的固持能力还是以提高为主,有机质的去除减弱了磷的供应能力,间接说明土壤有机质的存在能够提高磷的供应能力。(2)在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学试验田土中掺杂外源有机物料牛粪和活性污泥,按5g/kg、10g/kg、20g/kg叁个梯度添加,培养30d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牛粪和活性污泥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磷的吸附能力随有机质的增加反而降低,最大吸附量下降18%-46%;同时解吸率大于未施加外源有机物料的对照土壤。因此外源有机质对土壤的磷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土壤磷的解吸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磷的供应能力。(3)外源有机物料掺杂24h后进行玉米盆栽试验,考察外源有机物料对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有机物料牛粪和活性污泥的施入,土壤有机质和Olsen-P均有所提高,植株总磷吸收和净磷吸收亦增加;同时随植物的生长,土壤中Olsen-P/TP比也有所提高;且盆栽试验前后土壤的磷吸附解吸试验发现,盆栽后对照土壤的磷最大吸附量增大,但有机质添加后土壤的磷最大吸附量降低,且有机质添加越多的土壤、其磷最大吸附量降低的幅度越大、土壤磷解吸率的增加幅度也逐渐增加,说明有机质的添加增强了土壤的供磷能力,从而增加了植株的磷吸收。综上,无论是施加外源有机物料短期增加土壤有机质、还是土壤有机质本身就相对较高的土壤,其对磷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但解吸能力较强。因此可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通过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其他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提高磷的解吸能力,进而提高土壤中磷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吕乾龙,刘伟,宋奕澎,武德尧[6](2019)在《无烟煤对CO_2和CH_4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2种变质程度不同的无烟煤样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解吸情况,选取白芨沟煤矿和阳煤五矿2种变质程度不同的无烟煤样对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进行吸附解吸实验,采用恒容和恒压2种实验方法,测试了在不同压力点下,2种煤样吸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附量,以及在连续阶梯压力点下吸附解吸的特征,分别与Langmuir模型和本课题组提出的"■"式进行拟合,Q为吸附量,t为解吸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进行恒压吸附时,2种煤样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总是大于对甲烷的吸附量;进行阶梯压力实验时,2种煤样对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附规律与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解吸规律与"■"模型的拟合情况很好;二氧化碳吸附速率大于甲烷吸附速率。(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5期)

聂兆君,秦世玉,王媛,刘红恩,赵鹏[7](2019)在《施氮量对石灰性潮土锌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吸附等温线法,设置8个锌水平(0、0.5、1、5、10、50、100、1 000 mg·L~(-1))和3个氮水平(0、20、40 mg·L~(-1)),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石灰性潮土锌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锌的吸附曲线在3个施氮处理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都吻合,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7 8、0.944 7和0.992 7。而土壤锌的吸附曲线采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拟合,R~2分别为0.939 1、0.934 1和0.761 0,其适应性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N_(40)处理下不适宜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3个施氮水平下,随着平衡液锌质量浓度的增加,土壤锌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Zn_(1000)水平下达到最大值(1 232~1 693 mg·kg~(-1)),而锌吸附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在Zn_(10)水平下达到最大值(98.0%~99.1%)。3个施氮处理下,土壤锌的最大吸附量Q_m分别为1 662.4、1 513.2和1 262.1 mg·kg~(-1),吸附强度因子K_L分别为0.069 1、0.053 5和0.041 6 L·mg~(-1),表明与不施氮(N_0)处理相比,2个施氮处理(N_(20)和N_(40))的Q_m和K_L降低了。同时,N_(20)处理下的吸附平衡常数K_F(244.6 (mg·kg~(-1))·(L·mg~(-1))~(1/n))和n(3.52)也低于N_0处理下的K_F(276.7 (mg·kg~(-1))·(L·mg~(-1))~(1/n))和n(3.56)。N_(20)和N_(40)处理也降低了不同施锌水平下的吸附量和吸附率。3个施氮水平下,土壤锌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随着平衡液锌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最大解吸量(472~553 mg·kg~(-1))和解吸率(32.0%~44.5%)均出现在Zn_(1000)水平下。N_(20)和N_(40)处理对土壤锌的解吸量和解吸率的影响取决于施锌水平。3个施氮水平下,土壤对锌的解吸量均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加,且锌解吸量小于锌吸附量。因此,施氮可以抑制土壤对锌的吸附,影响土壤对锌的解吸,进而提高土壤锌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燕玲[8](2019)在《农田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磷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叁大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综述了农田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水平和土壤理化性质,旨在为实际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高效利用和防止环境污染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志军,朱治观[9](2018)在《基于NMR技术的微波辐射对煤体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主研制的微波辐射装置处理煤样,然后基于NMR实验分析微波辐射对煤体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原煤相比,微波辐射后煤样微小孔数量和孔体积减小,中孔数量和孔体积增大;随着微波辐射能的增大,微小孔数量和孔体积持续减小,中孔数量和孔体积持续增大。结合液氮分形理论分析得知,煤样微小孔分形维数和整体分形维数基本会随着微波辐射能增加而持续增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8年23期)

费志军,何锦林[10](2018)在《贵州喀斯特农业土壤中镉的吸附解吸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镉(Cd)在农业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镉在贵州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镉在贵州不同地区农田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镉在不同地区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为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24h后达到平衡,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描述其动力学过程。9个地区土壤对镉的吸附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其吸附反应△G~o<0,吸附反应自发进行,镉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存在滞后效应,存在一定环境风险。在不同pH条件下,土壤对Cd的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且溶液中Cd吸附量增加与其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吸附解吸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页岩对CH_4的解吸、吸附作用直接影响页岩气渗流规律,进而影响页岩气井的开采效率。为真实反映储层页岩的吸附/解吸特性,选用相对颗粒更能保持岩层原始地质结构的Ф50 mm×100 mm页岩岩心试样,并在恒定轴压和围压条件下,通过恒温水浴改变试验温度,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储层压力作用下页岩吸附/解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由于页岩原始结构的微裂隙的各向异性,岩心吸附曲线表现出"阶梯状"和"负吸附"特征;②颗粒试样比岩心样品的吸附量更高,并且吸附量随围压变化更均匀,而岩心吸附过程压力与吸附量相关性差,并在极限压力点出现突增现象;③页岩岩心吸附CH_4以微孔和微裂隙填充为主,其次是大孔的单分子层吸附;④吸附势理论模型在描述岩心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比Langmuir模型更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附解吸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彭启超,刘小华,罗培宇,梁伟健,刘宁.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特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赵瑜,靳开民,沈维克,张东彦.页岩岩心CH_4吸附/解吸特性试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9

[3].胡华英,曹升,杨靖宇,张虹,殷丹阳.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4].严敏,龙航,白杨,林海飞.温度效应对煤层瓦斯吸附解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

[5].刘真娟.有机质对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6].吕乾龙,刘伟,宋奕澎,武德尧.无烟煤对CO_2和CH_4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J].煤矿安全.2019

[7].聂兆君,秦世玉,王媛,刘红恩,赵鹏.施氮量对石灰性潮土锌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8].杨燕玲.农田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9

[9].王志军,朱治观.基于NMR技术的微波辐射对煤体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10].费志军,何锦林.贵州喀斯特农业土壤中镉的吸附解吸特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阳泉3号煤等温吸附解吸特性曲线阳泉3号煤干燥煤样等温吸附-解吸特性实...煤样工业分析结果<2nm孔容与累计解吸量的关系曲线3.4不同柱型的吸附解吸特性...

标签:;  ;  ;  ;  ;  ;  ;  

吸附解吸特性论文_彭启超,刘小华,罗培宇,梁伟健,刘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