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传输论文-张瑞

太阳能传输论文-张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阳能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TiO_2纳米棒阵列,ZnO

太阳能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19)在《界面调控电子传输层应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等,这主要归因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可调的直接带隙、高吸收系数、高电荷迁移率和长扩散长度等。TiO_2纳米棒阵列(NAs)具有有序的电荷传输通道,已广泛的应用于PSCs。但TiO_2表面的氧空位导致较大的缺陷态限制了能量转换效率(PCE)的提高,而且其依赖的高加工温度工艺阻碍了其对柔性基底的适用性。TiO_2表面调控可解决其表面缺陷的问题,采用高电子迁移率的ZnO可实现低温处理工艺。但ZnO不耐酸的性质对钙钛矿吸收层的破坏极大,同样需要进行界面调控。界面修饰对实现高效稳定的PSCs至关重要,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锐钛矿TiO_2修饰金红石TiO_2 NAs(TCNAs):室温下,在金红石TiO_2纳米棒阵列上溶液浸泡法原位沉积超薄锐钛矿TiO_2,形成界面能级匹配的Type-II壳-核纳米棒结构,有助于加速界面电荷转移并改善缺陷态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基于TCNAs的PSCs具有显着的性能改善,其PCE为11.8%,开路电压(V_(OC))为0.97 V,短路电流密度(J_(SC))为21.8 mA/cm~2,填充因子(FF)为55.8%。无锐钛矿TiO_2修饰的PSCs显示PCE为10.6%,V_(OC)为0.95 V,J_(SC)为21.0 mA/cm~2,FF为55.2%。自组装单分子层(SAM)修饰TCNAs:采用N-[3-(叁甲氧基硅基)丙基]乙二胺的自组装单分子层常温浸泡不同时间于TCNAs的表面,有趣的是,基于0.5小时SAM处理的电池效率提高至14.89%,高于原始器件11.8%。结果表明,SAM控制TCNAs表面浸润性,以改善表面沉积的钙钛矿层的形态和结晶度。此外,来自SAM的电偶极子增加了TCNAs的费米能级,以进一步增强与钙钛矿层的界面能级对准,从而改善界面电荷转移。Nb_2O_5修饰ZnO:采用磁控溅射制备Nb_2O_5/ZnO双层电子传输结构作为PSCs的ETL,防止钙钛矿吸收层与ZnO直接接触造成的不稳定性。探讨不同ZnO厚度对PSCs性能的影响,优化效率达13.8%,此外,Nb_2O_5表面修饰导致形成高度结晶且致密的钙钛矿薄膜,提高钙钛矿薄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Nb_2O_5表面修饰形成了界面能级对齐,提高了电荷传输。(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王传坤,聂奎营,张星,马恒[2](2019)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SnO_2电子传输层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SnO_2材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材料。电子传输层材料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高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SnO_2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透射率及能级和钙钛矿材料相匹配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为此本文主要综述了SnO_2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期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梦涵,万里,高旭宇,袁文博,方俊峰[3](2019)在《D-π-A-π-D型非掺杂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反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叁种以(甲氧基)叁苯胺为给体(Donor,D),苯环为共轭π桥,羰基(或双氰基乙烯基)为受体(Acceptor,A)的D-π-A-π-D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1-T、1-OT和1-OTCN.对叁个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物理以及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将它们作为空穴传输材料运用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研究其光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具有不同给(吸)电子能力的基团,可对材料的光电性质进行有效调控.基于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1-T、1-OT和1-OTCN的非掺杂反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化效率(PCE)分别为13.0%、14.4%以及16.8%.其中,基于甲氧基和双氰基修饰的1-OTCN电池器件,由于空穴传输层与钙钛矿界面发生更有效的电荷跃迁和收集,电荷复合较少,因此器件性能最佳, 1-OTCN的疏水性质使得其对应器件效率和水氧稳定性均优于常用空穴传输材料PEDOT:PSS (PCE:13.0%).(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启华,邓立波,张培新[4](2019)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传输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其中,二氧化锡(SnO_2)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子传输材料.目前采用的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的SnO_2电子传输层结晶性差,电子传输性能低.通过以水作为SnO_2溶胶-凝胶前驱液添加剂提高所制备的SnO_2结晶性,最终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O_2电子传输层,优化了其制备条件.研究发现,以适量的水作为SnO_2溶胶-凝胶的溶剂添加剂,在80℃下配制SnO_2溶胶-凝胶旋涂液并陈化24 h,有利于锡源SnCl2水解,促进SnO_2生成和结晶性提高.最后,利用旋涂退火制备了SnO_2电子传输层薄膜.随着水添加量增加,所制备的SnO_2的结晶性和电子传输性能逐渐提高.当水添加量为150μL时,可获得平整致密的SnO_2薄膜,所制SnO_2的结晶性和电子传输性能都有所提高,短路电流密度达到22. 77 m A/cm~2,开路电压达到1. 037 V,填充因子为0. 492,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1. 617%.水添加量增至300μL时,会导致制备的SnO_2薄膜缺陷增多,效率降低.(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4期)

林珊,史永堂,王盈盈,逄贝莉[5](2019)在《利用石墨烯基空穴传输层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能有效利用太阳能且具有成本低、柔性、便携、质量轻等优势而受到极大关注。有机太阳能电池由叁部分组成,分别为活性层、界面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和电极。界面层的存在对器件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合适的界面层可以有效促进电荷提取和光传输。然而,界面层材料存在制备方法复杂、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因而,设计制备可溶液加工、低成本、稳定的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仍是一项重大的挑战。本研究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材料用作OSCs的空穴传输层,以提高OSCs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并改善器件的稳定性。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电子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方法对GO进行形貌表征和结构分析;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对GO进行光学性能分析;通过J-V测试表征电池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构筑的GO作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以PBDT-BDD:PC71BM为活性层,器件效率为7. 97%,与传统的PEDOT:PSS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效率(7. 9%)相近。同时,以GO作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稳定性较以传统PEDOT:PSS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稳定性明显提高,放置80 d后器件效率维持在原效率的83%,而传统PEDOT:PSS器件效率仅为初始效率的45%。这些结果都说明了GO能够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促进实现高稳定性、低成本的器件。(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春海[6](2019)在《基于TiO_2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器件性能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科研工作者们对钙钛矿薄膜的组分调控、成膜控制,器件的界面修饰,J-V特性的滞后效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系统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意义重大的成果。但是人们对钙钛矿材料的物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器件的工作机理和内部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与证实,水氧和热稳定性亟需提升,商业化应用的道路依然比较漫长而遥远。本论文围绕ITO/TiO_2/MAPbI_3/spiro-OMeTAD/MoO_3/Ag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相关物理问题和无交叉溶剂制备工艺展开。我们在对钙钛矿器件测试及表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奇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钙钛矿材料和电池器件的物性有更深入的了解。1合成了表面无配体的金红石相TiO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得到光电转换效率稳定在13%-15%的器件。在对其进行瞬态光电压的测试中,发现器件开路电压在光照结束时出现异常的提升现象。通过改变测试条件并引入其他参量来对尖峰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能带弯曲模型对其产生原因做出解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瞬态开路电压的尖峰现象源于钙钛矿内部离子移动导致的界面处能带弯曲,使该区域内的光生载流子反向移动产生局域电场,局域电场在光照结束后消失,使开路电压产生了尖峰现象。2在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电容-频率测试时,发现在暗态下对器件施加较大正向偏压时,其电容在低频区(1 kHz以下)会出现负电容效应。根据对器件在光照状态下电容-频率的测试结果,以及对引入PCBM作为TiO_2/MAPbI_3界面修饰层的器件电容的研究结果,发现光照和界面钝化可以抑制负电容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建立了界面传输模型,对负电容效应的产生以及受到抑制的原因进行分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负电容效应源于TiO_2/MAPbI_3界面缺陷对注入电荷的俘获/去俘获作用,光生载流子对界面缺陷的填充和PCBM对界面缺陷的钝化,能够减少界面缺陷,起到抑制负电容效应的作用。3采用气体辅助沉积法,并应用溶剂工程制备钙钛矿薄膜,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单层晶粒贯通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的长颗粒薄膜。将其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在无交叉溶剂处理条件下得到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为16.50%的器件。通过对其性能的表征,并与基于两步法和一步法制备的器件进行对比,证明气体辅助沉积法对两步法和一步法的可替代性,为大面积、工业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的方法。同时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低温下的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发现离子移动是滞后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4)

王永玲[7](2019)在《高效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制备成本低廉,受到了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PSCs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电子传输层用以传输电子和阻挡空穴,对提升电池效率和缓解磁滞现象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最多,电池效率最好的一类电子传输层材料是TiO2。其中,锐钛矿相TiO2(A-TiO2)是目前高效率电池普遍采用的电子传输层材料,但它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例如较低的电子迁移率,导致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界面处的电子堆积,降低电池效率的同时,也造成磁滞现象。因此,人们尝试了多种手段来改善A-TiO2电子传输层的性能。金红石相TiO2(R-TiO2)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与钙钛矿更优的晶格匹配度。但R-TiO2却鲜有作为电子传输层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另一方面,具有光散射作用的中空球材料也极少用于多孔层研究。综上,针对两方面问题,本文一方面设计制备了金红石相TiO2电子传输层,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电子传输层质量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锐钛矿和金红石相TiO2电子传输层性能的差异。另一方面,制备TiO2中空球的多孔层,系统研究了中空球结构对PSCs的光电性能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成功制备了金红石相TiO2。通过调控沉积时间和烧结温度,调控TiO2的结晶性和表面缺陷态等。经过制备工艺的优化,500℃烧结温度为500℃时获得的R-TiO2电子传输层表现出最强的电子分离能力,实现将光生电子由钙钛矿层快速传输到FTO(F掺杂的氧化锡)层,获得了最高效率为20.8%的PSC。2.相较于A-TiO2,R-TiO2具有与MAPbI3更佳的晶格匹配度,和与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更好的浸润性。R-TiO2的电子迁移率也更高,捕获态密度更低。在IMPS和IMVS测试中,R-TiO2电子传输层的电池的电子寿命更长,激子扩散速率更快。R-TiO2组装的电池获得了更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同时缓解了磁滞效应。3.利用葡萄糖的水热缩合反应,制备了300 nm、400 nm和800 nm的碳球。分别以它们作为模板,制备了50 nm、100 nm和200 nm的TiO2中空球(TiO2 HS)。通过TEM、SEM表征手段发现这些中空球只有薄薄的一层外壳层,其上均匀分布着微孔。XRD图谱显示,中空球均为纯锐钛矿相TiO2。随着中空球尺寸的减小,电池光电性能逐渐增加。50 nm TiO2 HS获得了最优的性能,有效消除了磁滞现象。研究发现,50 nm Ti02 HS制备的电池具有更长的电子寿命,更快的传输速率,它的电子抽离能力也是最强的。此外,50 nm TiO2 HS的空腔结构有效减少了缺陷态密度,减少了缺陷,同时吸附更多的钙钛矿。综上,50 nm TiO2提高效率的同时,有效消除磁滞。(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向俊彦[8](2019)在《叁苯胺类结构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以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光电转换效率(PCE)高(已达24.2%)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空穴传输材料(HTM)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功能层,对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器件成本。传统空穴传输层需要掺杂添加剂以提高迁移率,但添加剂容易潮解,会加速钙钛矿晶体的分解从而影响器件寿命。为了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实用性,提高器件稳定性和降低材料成本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以噻吩环为核心的叁苯胺结构化合物4,4'-((1E,1'E)-(3,4-二甲氧基噻吩)-2,5-二乙烯基-2,1)-二(N,N-二(4-甲基苯基)苯胺)(DMOT-V-MeTPA,HTM1)和4,4'-((1E,1'E)-(3,4-二甲氧基噻吩)-2,5-二乙烯基-2,1)-二(N,N-二(4-甲氧基苯基)苯胺)(DMOT-VMeOTPA,HTM2),以及一个以四苯基联苯二胺(TPB)为核心的叁苯胺结构化合物N,N'-二(4-苄基)-N,N'-二(4-(4-N,N-二(4-苄基)氨基)苯基)乙烯基)-1,1'-联苯-4,4'-二胺(XY1)。利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为了探讨目标化合物结构对材料性质产生的影响,对其光物理性质、分子能级、电化学性质、热性能和薄膜特性进行了研究。叁种材料HTM1、HTM2和XY1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16℃、362℃和399℃,玻璃转化温度为82℃、99℃和101℃,带隙分别为2.72 eV、2.68 eV和2.79 eV,LUMO能级分别为-5.24 eV、-5.19 eV和-5.28 eV,HOMO能级分别是-2.52 eV、-2.51 eV和-2.49 eV,旋涂薄膜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RMS)分别为1.089 nm、0.336 nm和2.193 nm。在此基础上,将合成的叁个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制备了无掺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分别获得了10.58%、12.71%和13.23%的光电转换效率。以XY1为穴传输材料制备的未封装器件,在相对湿度40%时,经过600 h老化,器件的效率保持不变,而以Spiro-OMeTAD为基础的器件在相同时间后PCE下降至70.9%;在一个标准光照条件下,经480 h老化后器件的PCE为69.8%,对比器件仅为24.7%;在85℃高温黑暗条件下,经480 h老化后器件的PCE为58.7%对比器件仅为32.2%。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合成工艺简单,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制备的无掺杂器件有更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艳[9](2019)在《无机空穴传输材料CuInSe_2量子点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问题是现在人类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应用十分广泛。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高吸收系数,直接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长扩散长度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短短的十年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效率从3.8%提高到了23.7%,其效率提升之快是其它太阳能电池无法比拟的。PSCs通常是由空穴传输层(HTL),钙钛矿吸光层和电子传输层(ETL)组成。对于一个高效率的PSCs来说,HTL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传统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Spiro-OMeTAD、PTAA、PANI等有机小分子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通常被用作空穴传输材料(HTM)。但是这些材料制备复杂,价格昂贵,而且一些吸湿性的添加剂的掺杂也降低了电池的稳定性,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低成本,高稳定性的无机空穴材料也逐渐的被广泛研究。CuInSe_2(CISe)是一种常见的Cu基黄铜矿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吸收系数、可调带隙、低毒性、制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经常被用作吸收材料,广泛的应用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但是至今还没有报道过将CISe量子点单独作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到PSCs中,而且合成CISe量子点大多使用溶剂热法,油胺溶剂的大量使用使得量子表面包裹有绝缘的有机长链,降低了量子点的导电性,严重影响了量子点的光电性能。所以在本论文中我们将CISe量子点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到PSCs中,并且将量子点表面的有机长链配体替换成短链,提高量子点的导电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光电性能。基于此,具体研究了以下两部分:(1)首先用热注入法合成颗粒尺寸单一,分散性良好的CISe量子点,然后将CISe量子点作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到平面结构SnO_2/Perovskite/HTM/Au的PSCs中,并且取得了12.8%的效率,这是目前为止以Cu基黄铜矿半导体为空穴传输材料的PSCs得到的最高效率。最重要的一点,与常用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Spiro-OMeTAD相比,CISe量子点作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不仅能够降低电池成本,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PSCs的稳定性。在没有任何封装,湿度为30%-50%的环境中以小分子材料Spiro-OMeTAD为有机空穴传输层的PSCs的平均效率在5天内降到了原来的30%,在相同的环境下以无机材料CISe量子点为空穴传输层的电池的效率仍能保持到原来的75%。这些结果都证明了CISe量子点是一种有前途的无机空穴传输材料。(2)CISe量子点表面的有机长链会影响空穴传输,我们使用双功能分子3-巯基丙酸(MPA)将量子点表面的有机长链配体交换成短链配体,既不影响量子点的分散又提高了量子点的导电性。将它应用到反型p-i-n结构的PSCs中,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发现配体交换后量子点薄膜的光透过率得到了提升,增加了钙钛矿吸光层对光的吸收,并且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作为空穴传输层提高了电池空穴的注入与传输,也有效的抑制了电池内部载流子的复合,提高了电池的性能。配体交换后,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由原来的7.18%提高到了8.59%,提高了19.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量子点配体交换应用到PSCs上,有效地改善了电池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燕燕[10](2019)在《基于CuInS_2无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加剧,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不仅能解决能源危机问题,而且可以有效的解决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中存在普遍性且含量丰富、发展潜力大等优势,被人类广泛关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可直接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之一。PSCs作为一种合适的光电转换器件由于其卓越的性能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效率从2009年的3.8%发展到至今已有23.7%,有望成为下一届新型能源。一般来讲,PSCs的结构主要为ITO玻璃基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Au电极。在PSCs中,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份影响而发生分解,另外最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为有机小分子Spiro-OMeTAD、DM和聚合物PTAA等。这些有机物不仅本身存在降解,而且使用过程中的添加剂有极强的吸水性,这些极大地影响了电池的稳定性,缩短了使用寿命。因此研究者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例如:使用全无机钙钛矿材料、掺杂钙钛矿材料、封装钙钛矿太阳电池以及制备无机空穴传输层隔绝空气中水份接触钙钛矿材料等。针对提高电池稳定性的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部分工作:(一)氧气钝化钙钛矿薄膜,减小表面缺陷态,提高了电池效率和稳定性:;(二)使用无机空穴传输材料,探究最佳的制备条件,改善电池稳定性。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将电池在手套箱中制备,隔绝空气中的水份和氧气对钙钛矿薄膜的影响。但是,在手套箱中这种相对无水无氧的条件下制备钙钛矿薄膜,极大地增加了器件的合成成本,阻碍了器件的工业化应用,所以在空气中制备钙钛矿薄膜将是更廉价,更有吸引力的制备方法。为了促进PSCs的工业化应用,简化电池的制备条件,在本章节中我们主要研究了空气中的氧气对钙钛矿薄膜特性的影响。将钙钛矿薄膜在氩气手套箱中制备,然后放置在除水的空气条件下使钙钛矿薄膜充分的接触空气中的氧气,钝化薄膜表面的缺陷。将放置不同时间的钙钛矿薄膜制备成平面结构的PSCs,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电池的J-V特性曲线得到最优的氧化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我们得到了最优的光电转化效率为21.07%。更重要的是,电池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把电池在空气中放置100天之后效率相对于初始值只降低了 17%。这项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有助于钝化钙钛矿表面缺陷,提高PSCs的效率和稳定性。第二部分:合成无机空穴传输材料,探究最佳的制备条件。尽管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高达23.7%,但是,就商业化应用来讲就必须解决高成本和低稳定性的问题。其中最有效的发展途径之一是在PSCs中发展无机空穴传输材料(HTMs)。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用修改后的热注入法合成CuInS2量子点(CIS QDs)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在PSCs中。经过不断的优化后,在太阳能电池中用CIS QDs做空穴传输材料,电池的效率达到了 18.8%,这一结果非常接近于用Spiro-OMeTAD做HTMs的器件的效率(19.2%)。更重要的是,用CuInS2做HTMs的电池的稳定性相比于Spiro-OMeTAD有明显的提高。基于CuInS2的太阳电池在30天之后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于初始值只降低了 9%,然而,以Spiro-OMeTAD为基底的电池效率在15天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效率相比于初始值降低了 33%。这项工作的结果表明,在PSCs中用CuInS2做HTMs对提高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太阳能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nO_2材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材料。电子传输层材料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高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SnO_2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透射率及能级和钙钛矿材料相匹配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为此本文主要综述了SnO_2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期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阳能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瑞.界面调控电子传输层应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2].王传坤,聂奎营,张星,马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SnO_2电子传输层应用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

[3].王梦涵,万里,高旭宇,袁文博,方俊峰.D-π-A-π-D型非掺杂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反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9

[4].李启华,邓立波,张培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优化[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5].林珊,史永堂,王盈盈,逄贝莉.利用石墨烯基空穴传输层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J].材料导报.2019

[6].李春海.基于TiO_2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7].王永玲.高效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

[8].向俊彦.叁苯胺类结构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9].张艳.无机空穴传输材料CuInSe_2量子点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9

[10].刘燕燕.基于CuInS_2无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D].河南大学.2019

标签:;  ;  ;  ;  

太阳能传输论文-张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