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杏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变化

东北杏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变化

论文摘要

东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是集观赏、经济、用材于一体的重要树种,长期以来主要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鲜有相关研究报道。该研究对东北杏主要分布区内种质资源状况开展了调查,选择来自辽宁、吉林与黑龙江的47份典型种质进行了22个定量描述性状和7个定性描述性状的观测,旨在为该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保护提供重要参考。采用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定量描述性状多样性,使用频率分布等指标分析定性描述性状多样性。通过趋势面方法分析定量描述性状的地理变化规律。利用99对SSR引物对47份东北杏种质进行PCR扩增,应用遗传相似系数分析东北杏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种质进行分类。东北杏不同种质间呈现出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其中19个定量描述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在9.40%–55.98%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小枝长度,变异系数最小的为种仁宽;7个定性描述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0.58–1.22之间。由于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与主要气候因子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东北杏种质的定量描述性状与其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小枝长度呈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小枝粗度、种子质量呈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果柄长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小枝长度、果柄长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小枝粗度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种子质量与海拔相关性很小。基于26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将47份东北杏种质分为4类,分类结果主要体现了东北杏种质特征的差别,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种质产地的效应;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47份东北杏种质也分为4类,分类结果体现了种质产地效应;卡方检验表明,两种聚类结果相关性不显著,外在环境是影响东北杏表型变异的重要因素。

论文目录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表型性状观测内容与方法
  •   1.4 SSR分子标记试验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东北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
  •     2.1.1 定性描述性状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
  •     2.1.2 定量描述性状的分布特征及变异程度
  •   2.2 东北杏种质资源定量描述性状的地理变化
  •     2.2.1 调查区域地理位置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2.2.2 定量描述性状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
  •     2.2.3 定量描述性状与种质产地经度、纬度及海拔的多项式回归分析
  •   2.3 基于表型性状的东北杏种质分类
  •   2.4 表型聚类和SSR分子标记聚类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东北杏种质表型性状呈现出遗传多样性
  •   3.2 东北杏种质定量描述性状的地理变化
  •   3.3 东北杏种质的分类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豪,刘明国,董胜君,吴月亮,张皓凯

    关键词: 东北杏,多样性,表型性状,地理变化,标记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园艺

    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 辽宁特聘教授基金(2012)~~

    分类号: S662.2

    页码: 585-600

    总页数: 16

    文件大小: 1109K

    下载量: 26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东北杏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