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动态论文_薄晶晶,王俊,付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分动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分,牧草,产量,土壤,动态,草甸,植被。

养分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薄晶晶,王俊,付鑫[1](2019)在《两种绿肥腐解及其碳氮养分释放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长武怀豆和黑麦草两种绿肥在黄土旱塬区农田土壤中的腐解状况,应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在不同氮肥条件下两种绿肥翻埋后的腐解规律碳、氮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对土壤耕层有机碳、全氮影响。试验设计施氮区长武怀豆(N1B)、施氮区黑麦草(N1R)、施氮区裸地(N1CK)、不施氮区长武怀豆(N0B)、不施氮区黑麦草(N0R)、不施氮区裸地(N0CK)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0—105天是长武怀豆、黑麦草腐解的快速上升时期,105—238天进入缓慢腐解阶段,238—281天为中低速增长时期,试验结束时(281天)N1B、N0B、N1R、N0R的累积腐解率分别达到83.84%、82.64%、81.91%和81.04%。绿肥碳、氮均在翻埋后快速释放,其中碳在33天累积释放率达70.04%—74.13%,而氮在前15天释放较快,累积释放率为49.50%—60.04%。在0—20cm土层各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差异,但翻埋绿肥显着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与裸地对照相比,翻压长武怀豆能使土壤0—20cm土层氮含量提高40.57%—41.51%;而翻压黑麦草可提高18.87%—19.81%。农田施肥管理能在腐解前期加快绿肥腐解及氮释放速率,却不影响土壤氮累积。长武怀豆更适合作为该地区土壤培肥夏闲绿肥的选择。(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璐,姜英君,张清华,王崇军[2](2019)在《扎兰屯市耕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扎兰屯市为研究对象,对第2次土壤普查(1982~1985年)、2003年、2017年3个时期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和有机肥投入不足是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2017年有22%的样本有效磷含量超过阈值。应继续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10期)

俞联平,李昀,李新媛,陈兴荣,俞慧云[3](2019)在《合作市山地草甸草场植被盖度、产草量及养分含量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生态,以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山地草甸草地为对象,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山地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和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变化,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结果表明:2017年6—8月合作市山地草甸植被盖度及盖度级别、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和总鲜草产量均以7月增幅较大。盖度级别以Ⅰ级和Ⅱ级为主,8月盖度最高(77.10%),Ⅰ级盖度占比最大(64.12%)。鲜草产量从6月的1 500~4 500 kg/hm2产量级为主,向7月的1 500~6 000 kg/hm2产量级、8月的1 500~4 500 kg/hm2产量级转变,平均鲜草产量7月达最高值4 097.03 kg/hm2。以7月总鲜草产量为基础的山地草甸暖季草场承载力为0.76万个羊单位,冷季草场承载力为6.75万个羊单位,四季草场承载力为6.38万个羊单位。可食牧草粗蛋白和磷含量随牧草生长期延续而降低,而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增加。单位面积粗蛋白、粗脂肪和磷产量7月最高,分别为171.55、39.63和0.028 kg/hm2,钙产量8月达最高值(0.073 kg/hm2)。(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雍强,陈彪,林波,邓殷,苏寒[4](2019)在《雷州半岛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养分归还及分解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雷州半岛地区桉树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养分归还及分解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对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进行为期12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枝叶年总凋落物量表现为5 a>9 a>7 a>1 a,不同人工林叶片凋落物量随季节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但枝条凋落物量随季节变化无明显规律可循。4个林龄叶片、枝条的氮、磷、钾总归还量表现为9 a>5 a>7 a>1 a。叶片失重率变化趋势在各林龄间差异不大,出现较明显的两个分解阶段,但枝条失重率并未出现明显阶段差异。同时,枝条的分解系数表现为1 a>7 a>9 a>5 a,叶片的分解系数则表现为7 a>9a>1 a>5 a,说明在5 a林分内,凋落物叶片及枝条的分解速率均小于其他各林分,在该林分中分解半衰期和周转期均长于其他林分。(本文来源于《桉树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张艺,杨晓彤,廖丹,蔺瑶瑶,黄成东[5](2019)在《养分优化和播期管理对间作西瓜生长动态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养分供应水平和作物播期如何影响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中西瓜的生长动态和品质,为间作西瓜的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的田间试验设计,共设置3个处理:农户传统管理(Con)、养分优化管理(Opt1)和综合优化管理(Opt2)。结果表明:1)较农户传统管理(Con),养分优化管理(Opt1)降低了间作西瓜主蔓及侧蔓长度、叶片数和开花数,但西瓜单瓜重和中心糖度显着提高,分别提高了10.8%和10.5%;2)较养分优化管理(Opt1),综合优化管理(Opt2)在西瓜移栽20和40 d时,其主蔓及侧蔓长度、叶片数和开花数(除侧蔓开花数)均低于养分优化处理(Opt1),而在西瓜移60 d时,均高于养分优化处理(Opt1),单瓜重增加12.4%,同时提高了西瓜糖度含量,西瓜中心糖度达到13.4%。因此,在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中,养分优化和播期调整不仅提高间作西瓜的产量,而且促进西瓜品质的提升,达到提质增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虎兵,曹红霞,郝舒雪,潘小燕[6](2019)在《水肥耦合下温室番茄养分动态变化及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膜下滴灌技术,探究不同水肥耦合下温室番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为当地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小区试验,灌水以2次灌水间隔期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计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3个灌水量:1.0E(W1)、0.75E(W2)、0.5E(W3);设3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320-160-320 kg·hm~(-2)(F1),240-120-240 kg·hm~(-2)(F2)和160-80-160 kg·hm~(-2)(F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番茄总产量和干物质量受灌水和施肥影响显着,均随灌水量和施肥量增加而增大,高水W1处理较W3处理总产量和干物质量均平均增加16.5%,高肥F1处理较F3处理总产量和干物质量分别平均增加8.0%、9.6%。植株氮含量在1.81%~3.47%间变化,随生育期逐渐降低,磷含量在0.48%~0.78%呈"锯齿状"波动,钾含量在2.80%~4.79%间变化,随生育期先升高后降低。灌水施肥对植株氮、磷(定植后51、63 d)、钾含量影响显着,增加灌水施肥对植株氮、钾含量有明显提高,在高水W1下较低水W3处理植株氮、钾含量分别提高7.4%~20.0%、5.6%~25.7%,高肥F1水平较F3水平植株氮含量分别提高3.3%~20.8%、3.3%~26.4%。番茄植株氮、钾含量与干物质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总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灌水量越大,植株养分吸收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越大,养分利用效率越小;施肥量越大,氮利用效率越小。(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飞翔,黄璜,陈灿,常培恩,欧林志[7](2019)在《稻鳖共作模式中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产量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稻鳖共作模式中的土壤养分变化及产量形成规律,选取湖南地区常用的两个水稻品种黄华占(H)及Y两优800(Y),设置稻鳖共作模式(T)及常规单作模式(N),以头季稻+再生稻(R)两季种植的方式,通过定时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模式中全氮、全磷含量呈"峰"型变化,N模式全程为缓慢下降趋势,相对平均差值为全氮15.3%、全磷16.35%;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机质等指标在不同模式间变化趋势相似,相对平均差值为碱解氮5.3%、有效磷6.97%;T模式中有机质含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相对平均差值为6.7%。T模式头季稻平均增产9.75%,再生稻平均增产10.05%。(本文来源于《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杨飞翔,黄璜,陈灿,常培恩,欧林志[8](2019)在《稻鳖共作模式中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产量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稻鳖共作模式中的土壤养分变化及产量形成规律,选取湖南地区常用的两个水稻品种黄华占(H)及Y两优800(Y),设置稻鳖共作模式(T)及常规单作模式(N),以头季稻+再生稻(R)两季种植的方式,通过定时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模式中全氮、全磷含量呈"峰"型变化,N模式全程为缓慢下降趋势,相对平均差值为全氮15.3%、全磷16.35%;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机质等指标在不同模式间变化趋势相似,相对平均差值为碱解氮5.3%、有效磷6.97%;T模式中有机质含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相对平均差值为6.7%。T模式头季稻平均增产9.75%,再生稻平均增产10.05%。(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马丹丹[9](2019)在《养分供应比例和动态对植物相对生长速率(RGR)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依托观赏凤梨目前已成熟的育苗和栽培技术,筛选形态和个体大小都较为均一的组培幼苗,在实验温室内以模拟降雨的手段进行养分添加,开展连续2年的长时间多因子养分控制实验,以弥补前人实验的欠缺之处,并为积水凤梨养分供应方式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积水凤梨对养分脉冲式供应生长更为适应,随着个体的增大,凤梨幼苗对水分和养分储藏能力的提高,其资源获取趋于稳定,RGR也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8期)

杜笑村,李昀,俞慧云,李霞,王学良[10](2019)在《合作市高寒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定合理的高寒草甸保护利用规划,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摸清甘肃省合作市高寒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7年6—8月植被盖度及盖度级别,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和总鲜草产量均随生长期延续而增大。6、7、8月植被平均盖度分别为55.79%、72.69%和78.89%,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1 214.85、4 797.75和5 550.90 kg/hm~2,以7月增幅较大。6月Ⅱ级盖度草地占79.05%,7月Ⅱ级盖度下降52.61%、Ⅰ级盖度占比增加到45.03%,8月Ⅰ级盖度草地占77.34%;鲜草产量从6月的<1 500 kg/hm~2为主,向7月的3 000~4 500 kg/hm2和8月的4 500~6 000 kg/hm~2产量级转变。以8月总鲜草产量为基础的高寒草甸适宜载畜量为20.80万个羊单位。高寒草甸可食牧草CP和P含量随牧草生长期延续而降低,而EE、NDF、ADF和Ca含量增加。单位面积CP、EE、NDF、ADF产量7月最高,分别为165.51、27.77、569.40和246.02 kg/hm~2;Ca产量7—9月变化幅度较小,在0.052~0.059 kg/hm~2之间,P产量8月达最高,为0.024 kg/hm~2。(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养分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扎兰屯市为研究对象,对第2次土壤普查(1982~1985年)、2003年、2017年3个时期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和有机肥投入不足是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2017年有22%的样本有效磷含量超过阈值。应继续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分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1].薄晶晶,王俊,付鑫.两种绿肥腐解及其碳氮养分释放动态特征[J].生态科学.2019

[2].王璐,姜英君,张清华,王崇军.扎兰屯市耕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J].中国农技推广.2019

[3].俞联平,李昀,李新媛,陈兴荣,俞慧云.合作市山地草甸草场植被盖度、产草量及养分含量动态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4].雍强,陈彪,林波,邓殷,苏寒.雷州半岛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养分归还及分解动态研究[J].桉树科技.2019

[5].张艺,杨晓彤,廖丹,蔺瑶瑶,黄成东.养分优化和播期管理对间作西瓜生长动态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6].王虎兵,曹红霞,郝舒雪,潘小燕.水肥耦合下温室番茄养分动态变化及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7].杨飞翔,黄璜,陈灿,常培恩,欧林志.稻鳖共作模式中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产量形成[C].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2019

[8].杨飞翔,黄璜,陈灿,常培恩,欧林志.稻鳖共作模式中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产量形成[J].作物研究.2019

[9].马丹丹.养分供应比例和动态对植物相对生长速率(RGR)的影响[J].广东蚕业.2019

[10].杜笑村,李昀,俞慧云,李霞,王学良.合作市高寒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动态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模型中水文过程、作物/植被生长、~...模型中水文过程、作物/植被生长、...图示SWIM模型中水文过程、作物/植被生...一10草本植物恢复过程中变性土N素养盐渍化弃耕地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不同利用年限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

标签:;  ;  ;  ;  ;  ;  ;  

养分动态论文_薄晶晶,王俊,付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