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硬度与耐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磨性,硬度,磨损,镀层,镀铝,纳米,电子束。
硬度与耐磨性论文文献综述
齐玉明,彭振军,刘百幸,梁军,王鹏[1](2019)在《钛合金表面高硬度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和耐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高硬度、高耐磨的微弧氧化膜,并研究其摩擦磨损性能。方法 采用较高浓度的铝酸盐电解液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膜层的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分析膜层厚度方向的元素变化情况。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膜层硬度,利用摩擦试验机测试膜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通过叁维轮廓仪分析磨痕轮廓。结果膜层主要由Al_2TiO_5和γ-Al_2O_3相构成,有少量的金红石型TiO_2相;随着铝酸盐浓度的增大,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更均匀、一致,内部的孔隙和微裂纹更少。膜层硬度较Ti6Al4V基材有大幅提升,且随铝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最高可达1140HV。膜层在稳定摩擦阶段的摩擦系数介于0.55~0.65之间,随着铝酸盐浓度的升高,磨痕深度减小且磨损率降低。结论高浓度铝酸盐电解液中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在滑动干摩擦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金智文,韩建民,刘云松,尹祯敏,孙玉春[2](2018)在《聚醚醚酮制作可摘义齿人工牙耐磨性及硬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聚醚醚酮制作的可摘义齿人工牙与两种临床常用的可摘义齿树脂人工牙的耐磨性及硬度。方法:用聚醚醚酮制作可摘义齿人工牙(A组),以普通合成树脂牙(拜耳牙,B组)和复合树脂牙(Endura塑钢牙,C组)为对照进行二体磨耗实验和硬度测试。用TCML-II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进行磨耗实验,以滑石瓷为对磨物,加载力50N,循环加载30万次,并经5℃/55℃冷热水循环。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磨耗前后的人工牙形态,计算磨耗前后的体积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磨耗表面。用显微硬度仪测量人工牙的维氏硬度。结果:叁种树脂牙磨耗量分别为A组0.90±0.33 mm~3、B组2.42±0.99 mm~3、C组4.23±1.33 mm~3,叁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叁种树脂牙的硬度分别为A组29.16±2.58 Hv1/15、B组26.89±1.96 Hv1/15、C组35.24±1.90H v1/15,叁者之间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合成树脂牙和复合树脂牙,PEEK树脂牙具有适中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刘畅,刘贯军,李勇峰,马利杰[3](2018)在《W、P含量对Ni-W-P化学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Ni-W-P合金镀层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试验寻找镀层中的最优W、P含量。方法通过改变化学镀液中钨酸钠的加入量(0~75 g/L)制备出不同W、P含量的Ni-W-P镀层。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镀层中W、P的含量,用显微硬度计测试镀层的硬度,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镀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比分析镀层的硬度与镀层中的W、P含量,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进行物相分析,探索W、P含量与镀层中典型物相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其与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关系。并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条件下镀层化学成分与镀层硬度、耐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条件下,当P的质量分数低至6%左右时,镀态镀层硬度最大,耐磨性最好。镀层经过400℃×1h时效处理后,当P的质量分数为8.5%左右、W的质量分数为7.5%左右时,镀层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结论镀态下,镀层的硬度主要随P含量的增大而减小,W含量对其影响不大。时效态下,镀层的硬度主要随W含量的增大而增大,P含量对其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周志明,罗天星,黄灿,黄伟九,刘伟[4](2018)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50BA钢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不同脉冲次数的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作用下50BA钢表面摩擦磨损的变化。结果表明:50次脉冲处理后,50BA钢表面的硬度达到最大,比原始试样提高了20.9%;该试样的表面磨损量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30和50次脉冲处理后试样的相对耐磨性比原始试样的提高都超过了1倍;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50BA钢试样表面磨痕中的剥落现象和撕裂现象逐渐消失,磨损深度逐渐变浅。(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0期)
杨于标[5](2018)在《不同滑动速度和基体硬度对热浸镀铝钢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性能以及密度低、比强度高等优点,利用热浸镀铝(HDA)表面改性方法在钢铁表面制得Fe-Al金属间化合物镀层,可以拓展和完善钢铁材料的应用。目前关于热浸镀铝钢的磨损性能的研究较少,且仅限于高温和室温低速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的研究。那么,研究不同滑动速度及基体硬度对热浸镀铝钢磨损行为的影响,并探索其磨损机理,实用意义重大。本文在不同浸镀工艺及扩散退火条件下在45钢表面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镀层,采用MPX-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针对1050℃扩散退火4.5 h制得的金属间化合物镀层在不同基体硬度及不同滑动速度下进行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热浸镀铝钢的磨损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显微硬度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方法研究了镀层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磨面和亚表面的物相、形貌、成分和性能,探讨了热浸镀铝钢的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浸镀温度及时间下的镀层均由Fe_2Al_5合金层及纯铝层组成,其形貌及厚度受浸镀温度及时间的影响。750℃浸镀5 min的镀层,锯齿分布均匀,镀层紧密,与基体结合良好。850℃及以下扩散退火温度的镀层均含有Fe_2Al_5脆性相,与基体呈现锯齿状结合,1050℃时镀层主要由韧性相FeAl和Fe_3Al组成,与基体的界面平直,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随着扩散时间增加,镀层变厚,Fe_3Al层的比例变大。磨损实验表明,磨损率在0.75-1.5 m/s随着滑动速度的升高显着降低,在1.5-2.68 m/s几乎不变,当速度升高到4 m/s时,磨损率略微升高,且基体硬度和载荷越大,增幅越大。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滑动速度下,热浸镀铝钢磨面均有摩擦层的生成。不同的滑动条件导致摩擦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及性能,故引起热浸镀铝钢的磨损机制改变,并决定着热浸镀铝钢的耐磨损性。基体的硬度反比于组织的热稳定性并对摩擦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其对磨损率影响程度与载荷有关,低载下不明显,50N时随着基体硬度提高,磨损率升高。0.75 m/s下摩擦层含氧化物较少,为金属特性为主的摩擦层,厚度较薄且不连续、硬度低,对基体几乎不起保护作用,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在1.5 m/s、基体硬度为35-40HRC以及2.68-4 m/s时,摩擦层含氧化物多,是以陶瓷特性为主的摩擦层,摩擦层厚且硬度大,对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1.5 m/s、45 HRC下,由于基体热稳定性差,导致摩擦层剥落,镀层发生了较严重脆性断裂,摩擦层呈双层结构,其保护性有所降低,磨损机制为脆性断裂和氧化磨损。(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徐开蒙,彭鹏祥,李凯夫,陈太安,李文伦[6](2018)在《不同地理种源柚木材硬度及耐磨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7个不同地理种源27年生柚木材的叁切面表面硬度、耐磨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不同种源柚木材中的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种源下,横切面硬度(均值759.43 kg/cm~2)>弦切面硬度(均值747.12 kg/cm~2)>径切面硬度(均值707.22 kg/cm~2),以种源1007和1009叁切面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较低,叁切面(横切、径切、旋切)硬度分别为624.11、568.32、639.10 kg/cm~2和689.22、600.15、659.33 kg/cm~2,磨耗值分别为0.081 g/100 r和0.078 g/100 r;以种源3070、3071叁切面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较高,叁切面硬度分别为868.21、828.20、865.51 kg/cm~2和822.14、805.48、842.42 kg/cm~2,磨耗值分别为0.060 g/100 r和0.063 g/100 r。不同种源柚木材中钙元素含量最高,镁、硅和钾元素次之,而钡和铝元素最少。钙、镁元素与柚木表面耐磨性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林产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王慧,于泳,朱鹏程,史春丽[7](2017)在《淬火温度及电流频率对导轨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床导轨主要起导向和承载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要求导轨有高的硬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本文将不同电流频率及淬火温度下的试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下,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淬火温度为950℃,导轨的硬度最高,耐磨性随淬火温度升高逐渐变好,温度为1000℃可获得更好的耐磨性能;在同一淬火温度下,硬度和耐磨性随着电流频率的升高而增加。频率为160 k Hz时,导轨的硬度最高,耐磨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18期)
于影霞,何柏林,吕宗敏,雷思涌,夏崧崧[8](2017)在《超声冲击MB8镁合金的耐磨性与显微硬度试验(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J-III型超声冲击设备对MB8镁合金表面进行冲击处理,利用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超声冲击表层的微观组织及晶粒细化机制。对经超声冲击处理和未冲击处理的MB8镁合金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了超声冲击处理对磨损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冲击使MB8镁合金的表面出现了严重的塑性变形,塑变层深度约为180μm,表面组织明显得到细化。耐磨性能和显微硬度随超声冲击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与未冲击试样相比,在冲击时间为6 min时,冲击电流为1.2 A时,冲击试样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02.8%和51.83%。(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7年07期)
郜聆羽,王洪亮,黄英[9](2016)在《微纳米材料对镀层硬度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制备Ni,Ni-SiC(微米)复合电镀,Ni-SiC(纳米)复合电镀,Ni-CNTs复合电镀,Ni-CNTs-SiC(微米)复合电镀,Ni-CNTs-SiC(纳米)复合电镀六种镀层,研究这六种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并进行对比。分析了碳纳米管、碳化硅颗粒的加入对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电镀层表面平整光滑,其显微硬度、耐磨性也较纯镀镍镀层有显着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12期)
于家豪,徐建峰,朱卫东,张明志,龙玲[10](2016)在《无机纳米材料对水性木器漆耐磨性及硬度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溶剂型木器漆相比,水性木器漆存在着耐磨性差、硬度低等缺陷,在木器漆中引入纳米无机材料是解决这些缺陷的有效方法。笔者对水性木器漆中添加纳米无机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优化,分别选取了3种表面改性纳米无机材料(组合):改性纳米氧化铝、改性纳米氧化硅、改性纳米氧化铝+改性纳米氧化硅,在苯乙烯丙烯酸酯(SAE)水性木器漆的制备过程中进行添加,研究了纳米无机材料的种类、用量及添加方式对水性木器漆耐磨性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1,总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水性木器漆的耐磨性和硬度较高,此时漆膜磨透转数2 000 r,铅笔硬度2 H。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性木器漆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纳米无机材料能很好地提高水性木器漆的耐磨性和硬度。(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硬度与耐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制作的可摘义齿人工牙与两种临床常用的可摘义齿树脂人工牙的耐磨性及硬度。方法:用聚醚醚酮制作可摘义齿人工牙(A组),以普通合成树脂牙(拜耳牙,B组)和复合树脂牙(Endura塑钢牙,C组)为对照进行二体磨耗实验和硬度测试。用TCML-II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进行磨耗实验,以滑石瓷为对磨物,加载力50N,循环加载30万次,并经5℃/55℃冷热水循环。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磨耗前后的人工牙形态,计算磨耗前后的体积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磨耗表面。用显微硬度仪测量人工牙的维氏硬度。结果:叁种树脂牙磨耗量分别为A组0.90±0.33 mm~3、B组2.42±0.99 mm~3、C组4.23±1.33 mm~3,叁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叁种树脂牙的硬度分别为A组29.16±2.58 Hv1/15、B组26.89±1.96 Hv1/15、C组35.24±1.90H v1/15,叁者之间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合成树脂牙和复合树脂牙,PEEK树脂牙具有适中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度与耐磨性论文参考文献
[1].齐玉明,彭振军,刘百幸,梁军,王鹏.钛合金表面高硬度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和耐磨性研究[J].表面技术.2019
[2].金智文,韩建民,刘云松,尹祯敏,孙玉春.聚醚醚酮制作可摘义齿人工牙耐磨性及硬度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8
[3].刘畅,刘贯军,李勇峰,马利杰.W、P含量对Ni-W-P化学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8
[4].周志明,罗天星,黄灿,黄伟九,刘伟.强流脉冲电子束对50BA钢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8
[5].杨于标.不同滑动速度和基体硬度对热浸镀铝钢耐磨性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8
[6].徐开蒙,彭鹏祥,李凯夫,陈太安,李文伦.不同地理种源柚木材硬度及耐磨性差异研究[J].林产工业.2018
[7].王慧,于泳,朱鹏程,史春丽.淬火温度及电流频率对导轨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7
[8].于影霞,何柏林,吕宗敏,雷思涌,夏崧崧.超声冲击MB8镁合金的耐磨性与显微硬度试验(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
[9].郜聆羽,王洪亮,黄英.微纳米材料对镀层硬度耐磨性的影响[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
[10].于家豪,徐建峰,朱卫东,张明志,龙玲.无机纳米材料对水性木器漆耐磨性及硬度的影响(英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