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内压论文-刘强,张军,张慧,乔杰

椎间盘内压论文-刘强,张军,张慧,乔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椎间盘内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椎,椎间盘,椎间盘退变性变,舒筋整复手法

椎间盘内压论文文献综述

刘强,张军,张慧,乔杰[1](2014)在《不同腰椎扳法对椎间盘内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试不同扳法对腰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探讨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截取12具新鲜湿润尸体的腰骶段,包埋所有标本的L1、L2、S1、S2椎体,露出L3~L5。将微型压力传感器植入L3~4、L4~5、L5S1椎间盘,并与压力测试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接,收集不同体位、不同载荷下L3~4、L4~5、L5S13个椎间盘的内压。将腰椎标本固定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上,使用WinTest软件控制扭矩和角度,编写运行程序,模拟坐位和卧位2种体位、4种不同载荷扳法。实验前进行2次加载和卸载循环预处理,在第3次加载时进行测试。测试模拟4种不同扳法的L3~4、L4~5、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和扳法复位后椎间盘内压值;模拟4种不同扳法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L3~4、L4~5、L5S1椎间盘内压值;模拟4种扳法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的腰椎旋转角度。结果:①4种载荷扳法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的比较。4种不同载荷扳法椎间盘内压基线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589±0.1256)MPa,(0.1757±0.0970)MPa,(0.0522±0.0645)MPa,(0.0348±0.0472)MPa,F=17.140,P=0.000;(1.0844±0.2180)MPa,(0.7119±0.2841)MPa,(0.1599±0.1243)MPa,(0.0944±0.0627)MPa,F=72.159,P=0.000;(0.4407±0.1691)MPa,(0.2843±0.1154)MPa,(0.0684±0.0653)MPa,(0.0458±0.0490)MPa,F=34.805,P=0.000)。L3~4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组间两两比较,-500 N载荷组与-3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500 N载荷组高于0 N、+100 N载荷组(P=0.001,P=0.000);-300 N载荷组高于0 N、+100 N载荷组(P=0.009,P=0.002);0 N载荷组与+1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8)。L4~5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组间两两比较,-500 N载荷组高于-300N、0 N、+100 N载荷组(P=0.010,P=0.000,P=0.000);-300 N载荷组高于0 N、+100 N载荷组(P=0.000,P=0.000);0 N载荷组与+1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组间两两比较,-500 N载荷组与-3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500 N载荷组高于0 N、+100 N载荷组(P=0.000,P=0.000);-300 N载荷组高于0 N、+100 N载荷组(P=0.000,P=0.000);0 N载荷组与+100 N载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500 N载荷组内两两比较,L3~4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低于L4~5、L5S1(P=0.000,P=0.021),L4~5椎间盘内压值高于L5S1(P=0.000);0 N载荷组内两两比较,L3~4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低于L4~5、L5S1(P=0.000,P=0.048),L4~5椎间盘内压值高于L5S1(P=0.000)。②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和扳法复位后椎间盘内压值的比较。L3~4、L4~5、L5S1在-500 N、-300 N、0 N、+100N载荷下,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与扳法复位后椎间盘内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2589±0.1256)MPa,(0.2659±0.1238)MPa,t=-0.223,P=0.828;(1.0844±0.2180)MPa,(1.0444±0.2807)MPa,t=0.409,P=0.690;(0.4407±0.1691)MPa,(0.5155±0.3420)MPa,t=-0.633,P=0.539;(0.1757±0.0970)MPa,(0.1747±0.0966)MPa,t=0.207,P=0.839;(0.7119±0.2841)MPa,(0.7128±0.2647)MPa,t=-0.010,P=0.992;(0.2843±0.1154)MPa,(0.3469±0.2551)MPa,t=-0.880,P=0.398;(0.0522±0.0645)MPa,(0.0495±0.0623)MPa,t=0.367,P=0.720;(0.1599±0.1243)MPa,(0.1404±0.1249)MPa,t=0.500,P=0.627;(0.0684±0.0653)MPa,(0.0603±0.0651)MPa,t=0.609,P=0.555;(0.0348±0.0472)MPa,(0.0346±0.0484)MPa,t=0.042,P=0.967;(0.0944±0.0627)MPa,(0.1003±0.0731)MPa,t=-0.314,P=0.760;(0.0458±0.0490)MPa,(0.0575±0.0443)MPa,t=0.204,P=0.842]。③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腰椎旋转角度及椎间盘内压值的比较。25 Nm扳动相腰椎旋转角度大于7.5 Nm预加载相腰椎旋转角度[(19.5692°±0.6969°),(14.6475°±0.6471°),t=-40.694,P=0.000]。在0 N和+1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3~4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 Nm预加载相[(0.1168±0.1153)MPa,(0.1020±0.1091)MPa,t=3.902,P=0.002;(0.0879±0.1107)MPa,(0.0746±0.0962)MPa,t=2.678,P=0.022];在-500 N、-3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3~4椎间盘内压值与7.5Nm预加载相L3~4椎间盘内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18±0.2774)MPa,(0.3228±0.1929)MPa,t=1.704,P=0.116;(0.2916±0.2333)MPa,(0.2379±0.1649)MPa,t=1.982,P=0.073]。在-500 N、-300 N和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4~5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 Nm预加载相[(1.1551±0.3425)MPa,(1.0779±0.3203)MPa,t=2.211,P=0.049;(0.8840±0.3533)MPa,(0.7839±0.3563)MPa,t=2.844,P=0.016;(0.3992±0.2088)MPa,(0.3305±0.2081)MPa,t=7.088,P=0.000];在+1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4~5椎间盘内压值与7.5 Nm预加载相L4~5椎间盘内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765±0.2116)MPa,(0.2639±0.2197)MPa,t=0.207,P=0.840]。在-500 N、-300 N、0 N、+100 N载荷下,25 Nm扳动相L5S1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 Nm预加载相[(0.6980±0.4896)MPa,(0.6245±0.4450)MPa,t=3.585,P=0.004;(0.5212±0.4434)MPa,(0.4599±0.4033)MPa,t=3.023,P=0.012;(0.3186±0.2749)MPa,(0.2650±0.2534)MPa,t=3.975,P=0.002;(0.2252±0.2396)MPa,(0.1786±0.1945)MPa,t=3.158,P=0.009]。7.5 Nm预加载相和25 Nm扳动相的椎间盘内压差与腰椎旋转角度差呈正相关(r=0.919,P=0.000)。结论:无论是坐位还是卧位,椎间盘内压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L4~5、L5S1、L3~4。不同扳法在扳动瞬间均会使椎间盘内压发生显着变化,体位不同、载荷不同对L3~4、L4~5、L5S1扳动瞬间的椎间盘内压影响不同,临床可以根据退变椎间盘的不同节段采用不同方式的扳法操作。腰椎扳法虽然在瞬间增加了椎间盘内压,但增加了腰椎活动度,这可能是腰椎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4年01期)

刘强[2](2013)在《循环载荷条件下模拟腰椎扳法对椎间盘内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最常见的椎间盘类疾病,是我国的慢性病、高发病之一。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骨伤手法对该病疗效确切,是临床非手术疗法中首选的重要手段,其中扳法又是治疗该病的核心手法之一,操作简便、见效迅捷,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荷兰保健委员会及北美脊柱外科协会临床指南均推荐在没有马尾神经综合症的早期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保守治疗,其中包括手法。众多研究者采用更多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力学、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等多角度阐明扳法的作用,扳法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深层次的扳法研究是具有挑战性的。腰椎间盘退变很多扳法研究并没有紧密结合临床在体测量数据,力学参数也多从文献中汲取,其结果和结论难以充分说明扳法在临床病理状态下作用的力学效应机理。现有研究多采用非力学机制动物造模作为研究对象,较少采用全腰椎标本,模型缺乏脊柱力学作用机制特征,很难接近临床病理状态。本研究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临床实际,采用离体腰椎标本进行研究,以期深入阐释扳法的作用机理及安全性等,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并对指导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来源于2010国家自然基金《模拟斜扳手法对腰椎突出节段内在结构影响的可视化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从病在筋,调之筋”研究按揉理筋手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中的力学机制》。研究分两个实验:首先通过在离体标本上进行循环载荷,以期模拟椎间盘退变或者突出的临床病理状态,通过腰椎CT扫描椎间隙、椎体高度和腰椎叁维运动确认病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模拟扳法旋转时椎体角度位移变化,以阐释手法作用时椎体相关节段的运动方式;然后在此病理状态下通过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进行两种体位、四种载荷的扳法模拟,测试腰椎间盘内压,研究椎间盘退变状态下手法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估。本论文创新是对离体标本施加循环载荷,模拟出腰椎间盘退变病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脊柱在手法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特征;从手法作用力时椎间盘内压的变化,探讨了病理状态下手法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数据和结论更加真实、更具有临床意义,此前国内尚未见同类研究,对现代中医骨科手法的基础研究应有启发和借鉴之处。实验一[研究目的]1、通过循环载荷模拟腰椎间盘退变病理状态,使扳法研究贴近临床实际而更具意义和价值;2、模拟椎间盘退变病理状态下,研究扳法旋转时腰椎共轭运动特征和操作特点。[研究方法]十二具离体腰椎处理后固定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上,利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控制循环载荷。加载方案:结合Adams M A、Hutton W C腰椎节段循环疲劳负荷力学造模方法,对标本进行6小时,60循环/分钟,21600转,300N初始压力,750N峰值压力,8°前屈的循环载荷,以正弦波形加载,初始时循环载荷为轻度,峰值压力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循环载荷前后分别连接力矩加载系统,悬挂加载6Nm扭矩,测试腰椎叁维运动信息和模拟扳法旋转过程。依次进行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弯、右侧弯六个运动方向的测试,每组测试中立位、加载和卸载叁种状态,利用Motion运动捕捉系统采集标本信息,频率60HZ,采集时间1s;全部采集所得运动信息以.p巧保存处理。循环载荷前后对标本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扫描。CT测量L3、L4、L5椎体前、中、后高度;L3-L4、L4-L5、L5-S1椎间隙前、中、后高度;叁维运动分析系统计算L3-L4、L4-L5、L5-S1节段屈伸、侧弯、旋转最大运动范围、中性区;模拟扳法旋转时L3、L4、L5椎体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者,用x±SD表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组间用配对t检验,组内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齐者用S-N-K双侧检验,方差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值小于或者等于0.05将被视为所有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研究结果]1、循环载荷前后12个标本L3-L4、L4-L5. L5-S1共计36个间盘的椎间隙高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椎间隙前高、中高、后高在循环载荷后均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2、循环载荷前后12个标本L3、L4、L5共计36个椎体的高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椎体前高、中高、后高在循环载荷后均有降低趋势,无显着性差异(P>0.05)。3、循环载荷后,L3-L4、L4-L5、L5-S1节段屈伸、侧弯、旋转运动范围、中性区均增加,与加载前进行配对T检验,各节段屈伸、侧弯、旋转运动范围、中性区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左、右侧旋转扳动过程中,L3、L4、L5椎体的运动是共轭运动,旋转同时椎体也进行屈或伸、侧弯运动。右侧旋转斜扳时各间盘组内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轴向旋转角度位移有小于屈伸、侧弯角度位移的趋势;各间盘组间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位移L3>L4>L5依次减小,侧弯角度位移L3>L4>L5,依次减小。左侧旋转斜扳时L5椎体旋转角度位移小于屈伸角度位移,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间盘组内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间盘组间进行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旋转角度位移L3>L4>L5,依次减小。5、左、右侧旋转扳动过程中,不同椎体的角度位移比较。L3椎体在左右旋转时,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配对T检验,左旋转L3椎体侧弯角度位移小于右旋转,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方向的角度位移无显着性差异(P>0.05);L4、L5椎体在左右旋转时,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配对T检验,叁方向角度位移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有效的循环载荷可以模拟椎间盘退变的第二阶段—不稳定期。循环载荷后,椎间隙变窄,同时形成生理范围内小关节囊松弛,椎间关节小的异常活动和不稳定。2、屈伸角度位移变化有可能也是扳法治疗脊源性腰腿痛的联合作用机制之一,L3、L4、L5椎体旋转时,伴随更大角度的屈伸;侧弯角度位移在扳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3、临床上在对L3、L4、L5椎体进行旋转扳动时,扳动难度和力量可能会依次逐渐增加;左右两侧扳动的差别部分来自患侧肌肉高应力或者长期肌肉紧张而产生的关节僵硬。实验二[研究目的]1、循环载荷条件下,分析两种体位、四种不同载荷扳法的椎间盘内压特征;2、循环载荷条件下,分析扳法操作的安全性;3、循环载荷条件下,研究扳法的作用机制;4、循环载荷条件下,研究扳法对不同间盘的操作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微型压力传感器(Model060)接驳放大器,通过USB7360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电脑,建立压力测试采集系统;通过已知压力传感器标定微型压力传感器系数备用。十二具腰椎标本在实验一循环载荷后处理后,通过胸椎穿刺针或者直径2mm克氏针将微型压力传感器植入腰椎间盘,连接压力测试采集系统。然后标本固定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上,模拟四种不同载荷扳法:-500N坐位旋转扳法,-300N坐位旋转扳法,ON卧位传统斜扳,+100N卧位斜扳。使用BOSE机Wintest软件控制扭矩和角度,编写运行程序。加载方案:预加载扭矩7.5Nm,扳动扭矩25Nm,扳动时间0.05s、0.10s、0.15s。实验前进行2次加载/卸载小量程预处理,减少腰椎粘弹性影响。每次处理后停留30秒,允许腰椎蠕变,使实验结果稳定,第3次加载时正式测量。采集卧位、坐位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四种不同载荷扳法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和复位值;四种不同载荷扳法预加载相7.5Nm和扳动相25Nm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值;四种不同载荷扳法预加载相7.5Nm和扳动相25Nm腰椎旋转角度;25Nm扳动相时0.05s、O.10s、0.15s扳动时间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值。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者,用x±sD表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组间用配对t检验,组内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齐者用S-N-K双侧检验,方差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值小于或者等于0.05将被视为所有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研究结果]1、四种载荷扳法实施过程中都会使椎间盘内压增高,并且随着旋转角度的不断变化,椎间盘内压呈线性增加;预加载相达到7.5Nm时,出现椎间盘内压短暂平台期,25Nm的扳动相时椎间盘内压快速增加,呈“V”型波谷,椎间盘内压在0.05s、0.10s、0.15s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完成自动复位。2、循环载荷条件下,两种体位间盘椎间盘内压均以L4-L5为最高,坐位椎间盘内压由高到低依次为:L4-L5>L5-S1>L3-L4,有显着性差异(P<0.05);卧位椎间盘内压L3-L4最低,与L4-L5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循环载荷条件下,两种体位对应椎间盘内压均以坐位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3、循环载荷条件下,-300N、-500N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均以L4-L5为最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对应间盘内压基线值比较,-500N载荷组L3-L4、L4-L5压力均高于-300N(P<0.05),而两组间L5-S1间盘内压基线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4、循环载荷条件下,+100N、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均以L4-L5为最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对应椎间盘内压基线值比较,ON载荷组L3-L4、L4-L5椎间盘内压均高于+100N(P<0.05),而两组间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5、循环载荷条件下,L3-L4、L4-5L、L5-S1间盘+100N、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均低于坐位,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L4-L5椎间盘内压基线值-300N、ON、100N载荷组均低于-500N组。6、循环载荷条件下,L3-L4、L4-L5、L5-S1间盘在-500N、-300N、+100N、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与复位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7、25Nm扳动相腰椎旋转角度与7.5Nm预加载相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8、L3-L4椎间盘内压,25Nm在ON和+100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Nm,有显着性差异(P<0.05);L4-L5椎间盘内压,25Nm在-500N、-300N和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Nm,有显着性差异(P<0.05);L5-S1椎间盘内压,在-500N、-300N和ON、+100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Nm,有显着性差异(P<0.05)。9、7.5Nm预加载相和25Nm扳动相椎间盘内压差和旋转角度差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9,呈显着相关。10、不同扳动相时间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种不同载荷扳法各椎间盘内压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循环载荷条件下,腰椎间盘内压特征:坐位椎间盘内压均高于卧位,两种体位椎间盘内压L4-L5最高,L3-L4最低;2、扳法操作过程中,椎间盘内压增高,会加重退变间盘形变,使操作安全性降低。3、从体位上看,扳法操作时卧位较坐位椎间盘内压低,ON卧位传统斜扳、+100N卧位斜扳更安全。4、牵引下扳动可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尤其对L3-L4、L4-L5间盘退变类疾病;坐位旋转扳时应减少前屈,给予200N的牵引,可以增加手法安全性。5、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类疾病的机制应是椎间盘内压快速升高和腰椎活动度增大的联合作用。6、临床上不同节段退变间盘可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扳法进行操作。L5-S1间盘四种载荷扳法均可采用;L4-5椎间盘-500N、-300N坐位旋转扳法和ON传统斜扳均有作用;L3-L4椎间盘ON传统斜扳和+100N牵伸斜扳更有针对性。7、在0.15s扳动时间以内,椎间盘内压都会产生变化显着,更大范围的有效扳动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3-05-31)

董健,车武,李熙雷,林红,周晓岗[3](2012)在《CoflexTM对腰椎坚强固定邻近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内压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量,评价棘突间弹性内固定CoflexTM对腰椎坚强固定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活动度及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男性成人尸体腰椎标本,截取L_3~S_1节段,固定于夹具。沿腰椎轴线加载700N的预载荷,分别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检测以下3组的前屈、后伸、侧屈时的L_(3-4)活动度及L_(4-5)椎间盘内压:完整标本组,L_(4-5)椎弓根螺钉固定(PLIF)坚强固定组,L_(4-5)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联合L_(3-4)棘突间Coflex组。结果:坚强固定节段上方相邻节段(L_(3-4))在前屈、后伸、侧屈方向上的位移明显增加。节段运动的增加与椎间盘内压升高成正相关。L4/5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联合LL_(3-4)棘突间Coflex组活动度明显减小,尤以后伸方向明显。结论:对坚强固定的上位节段应用棘突间弹性固定可以明显减小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减小椎间盘内压力。生物力学证据支持CoflexTM对坚强固定相邻节段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24)

姚女兆,王文军,金大地[4](2011)在《新型人工髓核置换对邻近上节段叁维运动与椎间盘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果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植入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与腰椎前路融合比较,探讨其对邻近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人体腰椎标本(L3~L5)在机器人脊柱测试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正常椎间盘、CoPP人工髓核置换和腰椎前路cage植入3种状态下L4/5和L3/4的运动范围以及L3/4椎间盘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在L4/5手术节段,CoPP组与完整椎间盘组的角位移除左侧屈运动方向差异有显着性外(P<0.05),其他方向两者之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而cage组与完整椎间盘组或CoPP组之间,在所有的运动方向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相邻上节段L3/4,CoPP组与完整椎间盘组的运动范围除左侧屈运动方向差异有显着性外(P<0.05),其他方向两者之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而cage组与完整椎间盘组或CoPP组之间,在所有的运动方向,L3/4运动范围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CoPP组与完整椎间盘组的椎间盘内压在所有的运动方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cage组与完整椎间盘组或CoPP组的椎间盘内压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屈运动方向两者之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两者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 CoPP人工髓核植入能保留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稳定脊柱;相对腰椎融合手术,CoPP对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无明显影响,从而可降低或避免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1年01期)

王斌,王欢[5](2010)在《俯卧位与可调节斜卧位对腰椎间盘切除术中腹内压及出血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俯卧与可调节斜卧手术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过程中腹内压力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全麻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患者78例(A组),可调节斜卧位患者78例(B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后(仰卧位)5min、摆放体位后5min和手术结束时测量两组患者气道阻力值,通过尿管测量膀胱内压力来间接反映腹内压力值,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平均单位时间出血量分别为74.4±13.8min、288.7±105.9ml和3.8±0.7ml/min,B组分别为59.2±10.0min、178.1±58.6ml和3.0±0.5ml/min,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A组术前仰卧位时的腹内压平均值为765±167Pa,摆放体位后为1063±194Pa,手术结束时为1074±191Pa;B组分别为788±170Pa、809±176Pa和817±186Pa。A组术前仰卧位时的气道阻力为14.1±1.2cmH2O,摆放体位后为17.3±1.9cmH2O,手术结束时为17.6±2.0cmH2O;B组分别为14.2±1.5cmH2O、14.9±1.5cmH2O和15.0±1.6cmH2O。两组术前仰卧位时的气道阻力及腹内压无明显差异(P>0.05);A组摆放体位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腹内压力及气道阻力明显大于术前仰卧位(P<0.05),同时A组摆放体位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腹内压及气道阻力明显大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与摆放体位后腹内压力有显着相关性(r=0.772,P=0.000),而B组术中出血量与摆放体位后腹内压力无显着相关性(r=0.287,P=0.174)。结论:采用可调节斜卧位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可以降低术中胸腹部受压的几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0年07期)

戎利民,张非[6](2008)在《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消融时间与椎间盘内压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消融时间与椎间盘内压变化之间的量效关系,并观察消融后椎间盘髓核、终板形态学改变,探讨最佳的消融时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月龄的小型猪6只,平均体重22.5kg,雌雄不拘,选取L1-S1共6个椎间隙进行消融,按消融时间的长短分10个不同时段测定消融后椎间盘内压,找出消融时间/椎间盘内压变化曲线。于不同消融时段随机从动物活体取出单个完整椎间盘,对髓核及终板进行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动物正常椎间盘内压为(24.45±1.04)mmHg,椎间盘内压力符合正态分布,P>0.05。椎间盘内压随消融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消融70s后椎间盘内压达到平衡,70s后椎间盘内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显示消融后髓核组织出现空洞,消融至120s时软骨终板完整,未见明显损伤。结论:椎间盘内压测量可以作为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椎间盘内压变化的监测手段,椎间盘内压变化与消融时间存在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消融70s时椎间盘内压达到平台期,超过70s后椎间盘内压的减少不再明显,消融区域未见扩大,软骨终板未见明显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8年10期)

李建江,赵合元,王志彬,白人骁[7](2007)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3~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各活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比较完整对照组、L4/5单间隙固定组和L3~L5双间隙固定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对运动学指标(ROM)和椎间盘内压(IDP)增量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结果:施加内固定后,上方相邻节段在各方向上的位移都明显增加,且随着固定范围的增大而更为明显,下方相邻节段仅在旋转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增加。比较而言,不论单间隙固定组还是双间隙固定组,也不论在何种运动方向上,椎间盘内压的变化量都极其细微。节段运动的增加与椎间盘内压升高成正相关关系。ROM增加比大于IDP增加比。结论: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现象是其运动学改变和椎间盘内压升高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活动代偿增大和稳定性丢失是坚强内固定所带来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导致退变加速的生物力学改变。椎间盘内的压力也可因内固定而继发升高,但可能只是一个次要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姜宏[8](2007)在《射频热凝对颈椎间盘内压影响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椎间盘性疼痛(discogenic pain)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如椎间盘突出和纤维环撕裂所引起的慢性疼痛,常与椎间盘退变有关。由于其发病率高,不仅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也是医学领域面对的巨大挑战。保守治疗无效者传统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椎体融合术(fusion)。不仅适应症严格谨慎,而且成功率报道不一(50~80%)。尽管相关文献较多,但无长期随访观察报告。面对传统治疗的局限性,以减压为目的的椎间盘内治疗技术相继诞生。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椎间盘性疼痛,均显示出减压作用,成功率为51~94%。由于靶点选择性受限及髓核去除量难以控制,不仅出现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信号减低(MRI)等退变现象,而且存在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相对于这些微创技术,射频(radiofrequency,RF)热凝是一种椎间盘内治疗新技术。因其具有去神经化作用,而被临床广泛用于椎间盘性疼痛的去神经化治疗,有效率为50-100%。但目前尚无射频热凝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文献报告。研究发现保留中央髓核不仅能改善椎间盘内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而且还能减少退变发生。与其它间盘内微创技术比较,RF热凝具有更好的靶点选择性、可控性和安全性。其技术特点可完全保留中央髓核,减轻退变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关于温度对椎间盘内压影响的研究表明髓核受热脱水将会引起椎间盘压力降低。然而,关于射频热凝对椎间盘内压影响的程度及稳定性等相关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一步评估其椎间盘减压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实验材料1.实验模型新鲜的绵羊颈椎节段10个,每个节段包括2个椎体和1个椎间盘,其中<2年羊5个,>5年羊5个。2.实验器材Leksell LNG30-1射频热凝仪(ELKERTA,瑞典),22G×14.4cm套管针(ELKERTA,瑞典),工作端2mmRF电极(ELKERTA,瑞典),20G×15mm椎间盘测压针(Smith&nephew,美国),CDS system间盘测压系统(Smith&nephew,美国),台钳一台。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2年羊的颈椎节段作为年轻椎间盘,>5年羊的颈椎间盘作为退变椎间盘。前者作为年轻组,后者作为老龄组。2.实验步骤每个实验模型固定于台钳上。经椎间盘侧前方将测压针刺入髓核内并与CDSsystem间盘测压系统相连,注入2ml生理盐水后,测压并记录(原始压)。在对侧旁开2cm处将RF热凝套管针刺入髓核内。拔出针芯,插入RF电极,设定85℃、120秒后进行热凝治疗,拔出套管针和RF电极,再次测压并记录(治疗压)。每次测压前解除固定。3.统计处理压力下降程度以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压力下降率=(原始压-治疗压)/原始压×100%,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1为显着差异。实验结果85℃、120秒治疗后,年轻组压力为20.24±0.54589psi,老龄组为18.9600±1.17388psi。年轻组压力下降率为48.3600±0.64653%。老龄组压力下降率为32.3000±1.36565%。两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85℃、120秒RF热凝能有效的降低颈椎间盘内压,其降压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程度负相关。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2-3年绵羊9只,雄性6只,雌性3只。2.实验设备DSA(SHIMADAZU,日本),Leksell LNG30-1射频热凝仪(ELKERTA.瑞典),22G×14.4cm套管针(ELKERTA.瑞典),工作端2mmRF电极(ELKERTA.瑞典),20G×15mm椎间盘测压针(Smith&nephew,美国),CDS system间盘测压系统(Smith&nephew,美国)。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9只羊随机分为2周、4周和6周组,每只羊2个椎间盘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2.实验准备禁食水8小时,肌注氯氨酮10mg/kg,安定1mg/kg,剪除颈前部(C_1-T_1)和右后腿根部羊毛。侧卧置于DSA床上,拍颈椎X线片,选2个椎间隙正常间盘。再取仰卧位固定于床上,局部消毒后将RF回路电极固定于右后腿根部。3.测压方法局麻后,在透视下经颈动脉鞘和气管间将测压套管针穿刺至间盘中后1/3处,将测压针与CDS system间盘测压系统连接(原始压),注入2ml生理盐水后,测压并记录(原始压)。分别于拔出RF电极后即刻(0天)、2周、4周和6周测压(治疗压)。每个间盘只测压两次。4.RF热凝局麻后,在透视下经颈动脉鞘和气管间将RF套管针穿刺至近测压针处。手术组行85℃、120秒治疗;假手术组不行治疗。5.统计处理压力下降程度用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压力下降%=(原始压-治疗压)/原始压×100%。组间压力下降率配对进行t检验,应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P<0.01为显着差异。结果手术组间盘内压力在RF热凝后6周内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21.55±0.81445%(0天)、61.92±1.25033%(2周)、55.17±1.43643%(4周)、54.93±2.02574%(6周);假手术组间盘内压力分别下降了4.88±0.98658%(0天)、8.53±0.20000%(2周)、30.89±1.06667%(4周)、5.32±0.77675%(6周)。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85℃、120秒射频热凝能有效地降低绵羊的颈间盘内压并在6周内保持稳定。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组共31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1岁(25~64岁),平均病程14.5个月(5个月~60个月),突出间盘35个,C_(3~4)两个,C_(4~5)四个,C_(5~6)十二个,C_(6~7)九个,C_(4~6)两个,C_(5~7)两个。2、主要仪器岛津DSA(Pros,日本)、Leksell LNG30-1射频热凝仪(ELERTA.瑞典)、22G×14.4cm套管针(ELERTA.瑞典),工作端2mmRF电极(ELERTA.瑞典)3、射频热凝术前10分钟肌注安定10mg,取仰卧位于DSA床上,颈下垫一薄枕,在透视下确定穿刺点并标记。局部消毒铺单,1%利多卡因局部皮下麻醉,推移开气管和颈动脉鞘。在侧位透视监视导向下将套管针从标记点处气管和颈动脉鞘间刺入间盘内。突出位于偏左/中央部从右前侧穿刺,否则从左前侧穿刺。在正位透视配合下确定穿刺针尖端位于靶点处(突出间盘的椎体后缘)。拔出套管针芯置入RF电极,并与射频仪联接。测量靶点阻抗(impedance)以确定电极位于髓核内(150-250Ω)。先予高频(100Hz,0.8~1.0mA)电流进行生理刺激无剧烈疼痛表明毁损区内无感觉神经存在,再予低频(3Hz,1.1-3mA)电流刺激,无肌肉抽搐表明毁损区内无运动神经存在。设定85℃后进行120秒治疗。治疗后拔出电极和套管针,局部轻压3-5分钟,贴一无菌敷料贴,平卧3小时,口服抗生素1周。4、评估方法应用疼痛视觉评分系统(Visual Analoguse Scale,VAS)对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进行即刻评估。随访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优:疼痛和麻木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原有症状大部消失,能做轻体力工作。可:症状有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差:能有神经根受压症状、体征,需进一步治疗)。MRI评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程度变化。5、统计分析在Sps511.0统计软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配对t检验,p<0.01为统计与差异。结果1.临床疗效术前VAS评分为5.59±0.42分,术后即刻降到1.95±0.66分,与术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2.影象学变化9例MRI随访,突出程度明显减轻者6例。椎间盘中心部信号强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射频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7-03-01)

于滨生,刘少喻,李佛保,ABUMI,Kuniyoshi,梁春祥[9](2005)在《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椎间盘内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上位相邻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10具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3~S2用于实验。完整脊柱测试后,在每个标本的L4/L5椎间用椎弓根钉随机顺序地进行矢状面叁种角度的固定:①原位(前凸10°)。②后凸位(后凸5°)。③超前凸位(前凸25°)。每组分别行载荷量为6N·m的前-后屈曲试验,记录相邻节段L3/L4椎间盘内压,并加以比较。结果在前屈试验中,所有固定组的相邻间盘内压均显着高于完整脊柱组,后凸位固定组的椎间盘内压最高。在后屈试验中,后凸位固定的L3/L4椎间盘内压显着高于其他固定组;但完整脊柱、原位固定和超前凸固定组间无显着差异。结论脊柱固定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并且矢状面异常固定角度会更加破坏其生物力学环境。在腰椎稳定重建中,应该获得正常椎间前凸角。(本文来源于《脊柱外科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李建江[10](2004)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间盘内压的影响,并根据二者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各自在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3-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各活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和间盘内压,比较完整对照组、L4/5单节段固定组和L3~L5双节段固定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施加内固定后,上方相邻节段在各方向上的位移都明显增加,且随着固定范围的增大而更为明显,下方相邻节段仅在旋转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增加。比较而言,不论单节段固定组还是双节段固定组,也不论在何种运动方向上,间盘内压的变化量都极其细微。相关分析显示节段运动的增加与间盘内压升高成正相关关系。 结论 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间盘退变加速现象是其运动学改变和间盘内压升高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活动代偿增大和稳定性丢失是坚强内固定所带来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导致退变加速的生物力学改变。间盘内的压力也可因内固定而继发升高,但可能只是一个次要方面。(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4-05-01)

椎间盘内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最常见的椎间盘类疾病,是我国的慢性病、高发病之一。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骨伤手法对该病疗效确切,是临床非手术疗法中首选的重要手段,其中扳法又是治疗该病的核心手法之一,操作简便、见效迅捷,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荷兰保健委员会及北美脊柱外科协会临床指南均推荐在没有马尾神经综合症的早期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保守治疗,其中包括手法。众多研究者采用更多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力学、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等多角度阐明扳法的作用,扳法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深层次的扳法研究是具有挑战性的。腰椎间盘退变很多扳法研究并没有紧密结合临床在体测量数据,力学参数也多从文献中汲取,其结果和结论难以充分说明扳法在临床病理状态下作用的力学效应机理。现有研究多采用非力学机制动物造模作为研究对象,较少采用全腰椎标本,模型缺乏脊柱力学作用机制特征,很难接近临床病理状态。本研究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临床实际,采用离体腰椎标本进行研究,以期深入阐释扳法的作用机理及安全性等,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并对指导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来源于2010国家自然基金《模拟斜扳手法对腰椎突出节段内在结构影响的可视化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从病在筋,调之筋”研究按揉理筋手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中的力学机制》。研究分两个实验:首先通过在离体标本上进行循环载荷,以期模拟椎间盘退变或者突出的临床病理状态,通过腰椎CT扫描椎间隙、椎体高度和腰椎叁维运动确认病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模拟扳法旋转时椎体角度位移变化,以阐释手法作用时椎体相关节段的运动方式;然后在此病理状态下通过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进行两种体位、四种载荷的扳法模拟,测试腰椎间盘内压,研究椎间盘退变状态下手法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估。本论文创新是对离体标本施加循环载荷,模拟出腰椎间盘退变病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脊柱在手法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特征;从手法作用力时椎间盘内压的变化,探讨了病理状态下手法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数据和结论更加真实、更具有临床意义,此前国内尚未见同类研究,对现代中医骨科手法的基础研究应有启发和借鉴之处。实验一[研究目的]1、通过循环载荷模拟腰椎间盘退变病理状态,使扳法研究贴近临床实际而更具意义和价值;2、模拟椎间盘退变病理状态下,研究扳法旋转时腰椎共轭运动特征和操作特点。[研究方法]十二具离体腰椎处理后固定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上,利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控制循环载荷。加载方案:结合Adams M A、Hutton W C腰椎节段循环疲劳负荷力学造模方法,对标本进行6小时,60循环/分钟,21600转,300N初始压力,750N峰值压力,8°前屈的循环载荷,以正弦波形加载,初始时循环载荷为轻度,峰值压力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循环载荷前后分别连接力矩加载系统,悬挂加载6Nm扭矩,测试腰椎叁维运动信息和模拟扳法旋转过程。依次进行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弯、右侧弯六个运动方向的测试,每组测试中立位、加载和卸载叁种状态,利用Motion运动捕捉系统采集标本信息,频率60HZ,采集时间1s;全部采集所得运动信息以.p巧保存处理。循环载荷前后对标本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扫描。CT测量L3、L4、L5椎体前、中、后高度;L3-L4、L4-L5、L5-S1椎间隙前、中、后高度;叁维运动分析系统计算L3-L4、L4-L5、L5-S1节段屈伸、侧弯、旋转最大运动范围、中性区;模拟扳法旋转时L3、L4、L5椎体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者,用x±SD表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组间用配对t检验,组内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齐者用S-N-K双侧检验,方差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值小于或者等于0.05将被视为所有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研究结果]1、循环载荷前后12个标本L3-L4、L4-L5. L5-S1共计36个间盘的椎间隙高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椎间隙前高、中高、后高在循环载荷后均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2、循环载荷前后12个标本L3、L4、L5共计36个椎体的高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椎体前高、中高、后高在循环载荷后均有降低趋势,无显着性差异(P>0.05)。3、循环载荷后,L3-L4、L4-L5、L5-S1节段屈伸、侧弯、旋转运动范围、中性区均增加,与加载前进行配对T检验,各节段屈伸、侧弯、旋转运动范围、中性区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左、右侧旋转扳动过程中,L3、L4、L5椎体的运动是共轭运动,旋转同时椎体也进行屈或伸、侧弯运动。右侧旋转斜扳时各间盘组内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轴向旋转角度位移有小于屈伸、侧弯角度位移的趋势;各间盘组间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位移L3>L4>L5依次减小,侧弯角度位移L3>L4>L5,依次减小。左侧旋转斜扳时L5椎体旋转角度位移小于屈伸角度位移,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间盘组内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间盘组间进行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旋转角度位移L3>L4>L5,依次减小。5、左、右侧旋转扳动过程中,不同椎体的角度位移比较。L3椎体在左右旋转时,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配对T检验,左旋转L3椎体侧弯角度位移小于右旋转,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方向的角度位移无显着性差异(P>0.05);L4、L5椎体在左右旋转时,屈伸、侧弯、旋转角度位移配对T检验,叁方向角度位移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有效的循环载荷可以模拟椎间盘退变的第二阶段—不稳定期。循环载荷后,椎间隙变窄,同时形成生理范围内小关节囊松弛,椎间关节小的异常活动和不稳定。2、屈伸角度位移变化有可能也是扳法治疗脊源性腰腿痛的联合作用机制之一,L3、L4、L5椎体旋转时,伴随更大角度的屈伸;侧弯角度位移在扳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3、临床上在对L3、L4、L5椎体进行旋转扳动时,扳动难度和力量可能会依次逐渐增加;左右两侧扳动的差别部分来自患侧肌肉高应力或者长期肌肉紧张而产生的关节僵硬。实验二[研究目的]1、循环载荷条件下,分析两种体位、四种不同载荷扳法的椎间盘内压特征;2、循环载荷条件下,分析扳法操作的安全性;3、循环载荷条件下,研究扳法的作用机制;4、循环载荷条件下,研究扳法对不同间盘的操作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微型压力传感器(Model060)接驳放大器,通过USB7360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电脑,建立压力测试采集系统;通过已知压力传感器标定微型压力传感器系数备用。十二具腰椎标本在实验一循环载荷后处理后,通过胸椎穿刺针或者直径2mm克氏针将微型压力传感器植入腰椎间盘,连接压力测试采集系统。然后标本固定在BOSE动/静态材料试验机上,模拟四种不同载荷扳法:-500N坐位旋转扳法,-300N坐位旋转扳法,ON卧位传统斜扳,+100N卧位斜扳。使用BOSE机Wintest软件控制扭矩和角度,编写运行程序。加载方案:预加载扭矩7.5Nm,扳动扭矩25Nm,扳动时间0.05s、0.10s、0.15s。实验前进行2次加载/卸载小量程预处理,减少腰椎粘弹性影响。每次处理后停留30秒,允许腰椎蠕变,使实验结果稳定,第3次加载时正式测量。采集卧位、坐位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四种不同载荷扳法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和复位值;四种不同载荷扳法预加载相7.5Nm和扳动相25Nm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值;四种不同载荷扳法预加载相7.5Nm和扳动相25Nm腰椎旋转角度;25Nm扳动相时0.05s、O.10s、0.15s扳动时间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值。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者,用x±sD表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组间用配对t检验,组内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齐者用S-N-K双侧检验,方差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值小于或者等于0.05将被视为所有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研究结果]1、四种载荷扳法实施过程中都会使椎间盘内压增高,并且随着旋转角度的不断变化,椎间盘内压呈线性增加;预加载相达到7.5Nm时,出现椎间盘内压短暂平台期,25Nm的扳动相时椎间盘内压快速增加,呈“V”型波谷,椎间盘内压在0.05s、0.10s、0.15s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完成自动复位。2、循环载荷条件下,两种体位间盘椎间盘内压均以L4-L5为最高,坐位椎间盘内压由高到低依次为:L4-L5>L5-S1>L3-L4,有显着性差异(P<0.05);卧位椎间盘内压L3-L4最低,与L4-L5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循环载荷条件下,两种体位对应椎间盘内压均以坐位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3、循环载荷条件下,-300N、-500N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均以L4-L5为最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对应间盘内压基线值比较,-500N载荷组L3-L4、L4-L5压力均高于-300N(P<0.05),而两组间L5-S1间盘内压基线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4、循环载荷条件下,+100N、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均以L4-L5为最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对应椎间盘内压基线值比较,ON载荷组L3-L4、L4-L5椎间盘内压均高于+100N(P<0.05),而两组间L5-S1椎间盘内压基线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5、循环载荷条件下,L3-L4、L4-5L、L5-S1间盘+100N、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均低于坐位,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L4-L5椎间盘内压基线值-300N、ON、100N载荷组均低于-500N组。6、循环载荷条件下,L3-L4、L4-L5、L5-S1间盘在-500N、-300N、+100N、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基线值与复位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7、25Nm扳动相腰椎旋转角度与7.5Nm预加载相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8、L3-L4椎间盘内压,25Nm在ON和+100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Nm,有显着性差异(P<0.05);L4-L5椎间盘内压,25Nm在-500N、-300N和O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Nm,有显着性差异(P<0.05);L5-S1椎间盘内压,在-500N、-300N和ON、+100N载荷组椎间盘内压值高于7.5Nm,有显着性差异(P<0.05)。9、7.5Nm预加载相和25Nm扳动相椎间盘内压差和旋转角度差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9,呈显着相关。10、不同扳动相时间L3-L4、L4-L5、L5-S1椎间盘内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种不同载荷扳法各椎间盘内压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循环载荷条件下,腰椎间盘内压特征:坐位椎间盘内压均高于卧位,两种体位椎间盘内压L4-L5最高,L3-L4最低;2、扳法操作过程中,椎间盘内压增高,会加重退变间盘形变,使操作安全性降低。3、从体位上看,扳法操作时卧位较坐位椎间盘内压低,ON卧位传统斜扳、+100N卧位斜扳更安全。4、牵引下扳动可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尤其对L3-L4、L4-L5间盘退变类疾病;坐位旋转扳时应减少前屈,给予200N的牵引,可以增加手法安全性。5、扳法治疗椎间盘退变类疾病的机制应是椎间盘内压快速升高和腰椎活动度增大的联合作用。6、临床上不同节段退变间盘可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扳法进行操作。L5-S1间盘四种载荷扳法均可采用;L4-5椎间盘-500N、-300N坐位旋转扳法和ON传统斜扳均有作用;L3-L4椎间盘ON传统斜扳和+100N牵伸斜扳更有针对性。7、在0.15s扳动时间以内,椎间盘内压都会产生变化显着,更大范围的有效扳动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间盘内压论文参考文献

[1].刘强,张军,张慧,乔杰.不同腰椎扳法对椎间盘内压的影响[J].中医正骨.2014

[2].刘强.循环载荷条件下模拟腰椎扳法对椎间盘内压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董健,车武,李熙雷,林红,周晓岗.CoflexTM对腰椎坚强固定邻近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内压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2

[4].姚女兆,王文军,金大地.新型人工髓核置换对邻近上节段叁维运动与椎间盘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1

[5].王斌,王欢.俯卧位与可调节斜卧位对腰椎间盘切除术中腹内压及出血量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

[6].戎利民,张非.消融髓核成形术中消融时间与椎间盘内压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

[7].李建江,赵合元,王志彬,白人骁.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

[8].姜宏.射频热凝对颈椎间盘内压影响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

[9].于滨生,刘少喻,李佛保,ABUMI,Kuniyoshi,梁春祥.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椎间盘内压的影响[J].脊柱外科杂志.2005

[10].李建江.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

标签:;  ;  ;  ;  

椎间盘内压论文-刘强,张军,张慧,乔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