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56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一、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娜[1](2021)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病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最高,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梗死区或者梗死血管供血的区域会发生出血,被称为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出血性转化在脑梗死确诊患者中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达10%~40%。出血性转化的高峰时期多发生于脑梗死后的36小时~2周内,目前头部CT和MRI常规技术是诊断出血性转化的常用方式,但是仍存在一些症状没有加重的出血性转化被漏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3D梯度回波技术,具有流动补偿特性,分辨力极高,并且可以薄层重建,依靠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性成像,对血液代谢产物、铁离子等均较敏感,在微量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及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另外,SWI对小静脉的显示也较敏感;所以本文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法剖析其在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并对HT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偃师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共285例首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组120例,症状出现后入院先行头颅CT平扫检查排除脑出血,随后48小时内完成头颅MRI、DWI、SWI检查,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随时复查或2周左右复查头颅CT、MRI、SWI检查。发病3个月后患者再次到医院复查/电话回访,记录患者的m R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并作出以下研究分析,观察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1)观察CT、MRI、SWI上首发急性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与否的影像表现: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密度(信号)、周边情况,分析CT平扫、MRI平扫、SWI序列图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T的检出敏感性;(2)分析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SWI图像显示脑微出血存在的例数、数目情况,并分析与HT发生的相关性;(3)观察SWI序列图像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区域小静脉显示情况,分析脑梗死区域小静脉显示与HT关系。(4)对比分析HT患者和非HT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生化指标等情况,探讨与HT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5)大面积脑梗死组中HT、梗死周围引流静脉扩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及非正态分布者组间采用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120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认有出血转化的56例,未发生出血转化64例。(2)CT平扫、MRI常规序列、SWI序列检出HT的敏感度分别为75%(42/56)、64.3%(36/56)、100%(56/56),相比较CT平扫和MRI常规序列,SWI序列能够很好地显示全部的HT病灶,并且SWI序列较CT平扫、MRI常规序列显示HT的范围大。(3)本次研究中,12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首次SWI检查中49例首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实质内存在微出血病灶,其中中-重度16例,12例发生HT,占比75%;轻度微出血灶33例,20例发生HT,占比60.6%;无微出血表现的71例,24例发生HT,占比33.8%;对结果采用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从SWI对梗死区静脉血管显示情况及其与HT的关系分析,68例患者梗死区小静脉显示,HT组与无HT组梗死区小静脉明显显示率为71.4%(25/35)和15.2%(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梗死区小静脉显示明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后容易发生脑出血转化。(5)8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HT组和非HT组预后不良分别36/46(78.3%)、14/35(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梗死周围引流静脉扩张组和无变化组预后不良分别21/26(80.8%)、19/34(5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T组和非HT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的梗死面积、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甘油三酯、心房纤颤、溶栓治疗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WI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HT的检出率优于CT平扫、常规MRI检查;脑实质内存在中重度微出血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出血性转化;SWI序列图像中梗死区小静脉显示明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HT;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脑梗死灶周围的静脉明显扩张,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2)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具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甘油三酯、心房纤颤史、抗凝及溶栓治疗史是HT的相关危险因素。

罗云[2](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张霜梅[3](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齐家[4](2016)在《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急性脑梗塞与急性脑出血隶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风作为中国古代“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以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较低的治愈率成为当今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一系列以中药三七为原料的制剂已应用于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对于其疗效的探索也在进行中。[目的]本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方式,对目前已上市的三七单体成分制剂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性及其他相关指标做出客观评价,为此类治疗方法提供更丰富、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文献综述:综述总结了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进展。文章通过分析病因、病机,引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讨论现代实验研究结果的方式就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的重要性、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优势以及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示三个方面对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进展进行综述。2.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本研究经York University系统评价中心注册,分别评价了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和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研究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了2015年11月26日前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以及相关文本资料中所有有关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出血性中风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和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以及Meta分析,分别汇报结果,最终合并得出结论。[结果]1.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共纳入24篇文献,共计3060名研究对象。纳入文献普遍质量偏低。纳入的24项研究中有22项报告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9项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有6、6、2、4项研究对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6项血液流变指标进行了报道,3项研究对治疗前后NIHSS评分做出报道。同时关于生活能力评分、梗死体积、血清炎性因子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均仅各有1项研究进行报道(仅作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七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725名研究对象。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其中3项研究报告了临床有效率,5项研究报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7项研究报告脑血肿体积。同时关于周围水肿带体积、血清C3含量、血浆D2聚体含量、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有且仅各有一项研究做出报道(仅作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七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三七制剂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恢复相关血液流变指标方面表现优异;对于急性出血性中风,分析结果表明三七制剂对促进患者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缩小周围水肿带方面较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疗效显着。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章质量有限,存在偏倚可能,故本次研究并不能对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予以定论,期待将来能够有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此次评价。

于小荣[5](2014)在《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出血性脑梗死(H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后因梗死区血液再灌注等原因所致梗死区内继发出血的现象,临床也称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HT),它是脑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转归,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故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对预防和及早诊治,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李可建[6](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胡苏布道[7](2020)在《萨病(缺血性)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萨病(缺血性)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发生的危险因素。了解萨病(缺血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改善萨病患者的预后。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及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住院治疗依据《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头部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萨病且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68例作为出血性转化(HT)组。选取同期住院的缺血性萨病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总结纳入病例的基本资料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个人史:饮酒、吸烟史;既往史:脑卒中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房颤史;临床资料:发病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mRS评分;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像学资料:梗死面积或体积,脑白质疏松(分级)等;治疗方法: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探讨有关萨病后出血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HT组和非HT组在性别、年龄、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抗凝治疗、吸烟和饮酒等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房颤病史、NIHSS评分和mRS评分在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血常规资料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分析结果发现,HT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HT组(P>0.05)。(3)萨病后24小时(≤24)内发生出血性转化者10例,占比为14.71%。24小时至7天(24<时间<7)出血性转化者44例,占比为64.7%,7天后(≥7)出血转性转化者14例,占比为20.59%。出血性转化组中临床症状加重者21例,占30.88%。治疗后,症状加重者4例,占19.05%,临床症状好转者12例,占57.14%,症状无变化者5例,占23.81%。出血转化组溶栓治疗15例,溶栓率为22.06%,对照组溶栓治疗9例,溶栓率7.76%,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4)以萨病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高血压、梗死面积、脑白质病变等因素均为萨病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等因素不是萨病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高血压、梗死面积、脑白质病变等因素均为萨病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房颤病史、NIHSS评分和mRS评分较高的患者萨病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显着增高。

林秀梅[8](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申志杰[9](2019)在《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出血性转化(HT)是一种可能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并发症。20%-4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的最初1周内可发生HT。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HT的发生率更高,往往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关于溶栓治疗、房颤、心源性脑栓塞作为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甚多,但关于未溶栓治疗,非心源性栓塞的大面积脑梗死发生HT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目的:1.观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测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提供新思路;2.探究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后如何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达到良好预后,为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的安全、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患者200例,发生出血性转化(HT组)100例为实验组,同期未发生出血性转化(非HT组)100例为对照组。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史、糖尿病);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梗死性质、临床疗效及预后);实验室指标(Ca2+离子、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影像检查资料(梗死直径大小、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入院时、发生HT时、出院时NIHSS评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变量行χ2检验,计量变量行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HT组和非HT组各100例,两组基线特征的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Ca2+离子浓度、住院天数、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2.07mmol/L)、高甘油三酯(TG>1.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将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2.07mmol/L)与正常水平组比较,P<0.05,OR=3.613、Ca2+离子浓度,P<0.05,OR=0.035。HT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大于非HT组患者(P<0.05)。3.HT组患者中以出血性转化分型(HI型、PH型)、TOAST分型(LAA、SUE)、发生HT时NIHSS评分、发生HT后是否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为自变量,短期临床结局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H型组P<0.05,OR值=2.983,发生HT时NIHSS评分P<0.05,OR值=1.159。结论:1.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Ca2+离子浓度降低、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2.07mmol/L)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脑梗死后HT发生率。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发生HT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延长,增加经济及时间负担。3.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HT患者中,PH型出血性转化、发生HT时高NIHSS评分易导致不良临床结局,治疗效果差;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与否与临床结局无显着相关。

汪可可[10](2018)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文中提出目的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风险预测,找出决策因素,根据决策路径对决策因素进行干预,减少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方法将2012年01到2017年0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周内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性转化组与非出血性转化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病例信息,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疾病史及药物史、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治疗方案。选择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合既往研究结果确定模型输入变量,选择出血性转化作为目标变量,按照训练集与测试集7:3的比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及CART、QUEST、C5.0决策树模型,并比较模型的预测性能。 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性转化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梗死病史、抗血小板药物史、大面积脑梗死、脑白质疏松、早期CT低密度影、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患者比例及其NIHSS评分、白细胞和PT-INR水平显着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白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低于非出血性转化组。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梗死病史、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治疗以及白细胞为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甘油三酯为出血性转化的保护因素。3对314例训练集样本与146例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78.3%和69.2%,灵敏度分别为75.8%和75.4%,特异度分别为81.0%和63.6%,Kappa指数分别为0.567和0.387,AUC分别为0.784和0.695;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72.6%和74.7%,灵敏度分别为87.6%和88.4%,特异度分别为56.9%和62.3%,Kappa指数分别为0.448和0.500,AUC分别为0.719和0.754;CART决策树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70.7%和72.6%,灵敏度分别为70.2%和76.8%,特异度分别为71.2%和68.8%,Kappa指数分别为0.414和0.454,AUC分别为0.707和0.728;QUEST决策树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76.8%和76.0%,灵敏度分别为85.1%和84.1%,特异度分别为68.0%和68.8%,Kappa指数分别为0.533和0.524,AUC分别为0.765和0.764;C5.0决策树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6.5%和80.1%,灵敏度分别为98.1%和82.6%,特异度分别为94.8%和77.9%,Kappa指数分别为0.930和0.603,AUC分别为0.965和0.803。4在训练集中,C5.0决策树模型AUC显着高于其他四种模型;在测试集中,C5.0决策树模型AUC显着高于QUEST决策树模型、CART决策树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与RBF神经网络模型间AUC比较无显着差异。因此,C5.0决策树模型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CART、QUEST决策树模型,为最优风险预测模型。5C5.0决策树模型一共生成14条决策路径,决策因素为NIHSS评分、PT-INR、甘油三酯、脑梗病史和抗血小板治疗等,其中NIHSS评分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结论1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梗死病史、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治疗以及白细胞为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甘油三酯为出血性转化的保护因素。2 C5.0决策树模型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CART、QUEST决策树模型,为最优风险预测模型。3 C5.0决策树模型一共生成14条决策路径,决策因素为NIHSS评分、PT-INR、甘油三酯、脑梗病史和抗血小板治疗等,其中NIHSS评分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可以根据决策因素及决策路径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二级预防与治疗。

二、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1.5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1 前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2.2.2 数据收集
        2.2.3 数据的定义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八、小结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四、网状Meta证据图
    五、网状Meta结果图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三、局限性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4)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1.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的重要性
    2. 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优势
    3. 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示
    4.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前言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2 资料检索
        1.3 文献选择方法
        1.4 质量评价
        1.5 信息提取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方法
        2.3 结局指标
        2.4 质量评价
        2.5 结果分析
        3. 小结
        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2 临床作用评价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2 资料检索
        1.3 文献选择方法
        1.4 质量评价
        1.5 信息提取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方法
        2.3 结局指标
        2.4 质量评价
        2.5 结果分析
        3. 小结
        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2 临床作用评价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约克大学评价中心系统评价注册认证回执
附录2: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纳入排除表
附录3: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纳入排除表
附录4:信息提取表1
附录5:信息提取表2
致谢
个人简历

(5)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根据脑梗死类型分组:
    2.2 出血发生时间及血肿形态:
3 讨论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7)萨病(缺血性)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定义与标准
    2.4 评价指标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患者生化指标分析
        3.2.1 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3.2.2 实验室检查血脂指标比较
    3.3 影像学资料分析
        3.3.1 HT与非HT梗死部位
        3.3.2 HT分型及症状
    3.4 出血性转化的时间
    3.5 出血性转化与溶栓治疗
    3.6 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出血性转化与高血脂的关系
    4.2 出血性转化与高血压的关系
    4.3 出血性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
    4.4 出血性转化与房颤、mRS、NIHSS评分关系
    4.5 出血性转化与梗死部位、分型、梗死面积
    4.6 出血性转化与尿蛋白、MMP-9关系
    4.7 出血性转化与溶栓及抗凝治疗
    4.8 出血性转化与时间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萨病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结局
        1.1.3 诊断标准
        1.1.4 资料收集与整理
        1.1.5 研究方法
        1.1.5.1 筛选输入变量
        1.1.5.2 危险因素分析
        1.1.5.3 建立风险预测模型
        1.1.5.4 比较不同模型预测性能
        1.1.6 统计分析方法
        1.1.7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2.2 单因素分析
        1.2.3 输入变量的选择
        1.2.4 危险因素分析
        1.2.5 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
        1.2.6 RBF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模型
        1.2.7 CART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
        1.2.8 QUEST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
        1.2.9 C5.0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
        1.2.10 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比较
        1.2.10.1 训练集模型预测性能比较
        1.2.10.2 测试集模型预测性能比较
    1.3 讨论
        1.3.1 危险因素分析
        1.3.2 风险预测模型及性能比较
        1.3.3 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1.3.4 研究展望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出血性转化及决策树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2.1 出血性转化
        2.1.1 出血性转化概述
        2.1.2 出血性转化机制
        2.1.3 出血性转化分型
        2.1.4 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
        2.1.5 出血性转化预测研究进展
        2.1.6 出血性转化的预后
    2.2 决策树
        2.2.1 决策树概述
        2.2.2 决策树原理
        2.2.3 决策树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2.3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陈旭娜.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2]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3]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 齐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J]. 于小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03)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萨病(缺血性)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D]. 胡苏布道.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D]. 申志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D]. 汪可可.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56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