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研究

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研究

黄冰[1]2005年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会计作为一种通用商业语言的国际协调趋势已愈加明朗,会计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各国政府、会计理论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焦点。我国政府对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问题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并有不少会计学者对此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既不能操之过急,全盘照抄照搬国际会计准则,也不能置身事外,无视会计国际协调的历史潮流,而应结合我国具体会计环境的现状,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些实践和研究对指导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工作,开拓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路,加强我国国际经济交往,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从研究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角度,对会计国际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回顾我国和西方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对国际化的影响和由此造成的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重点阐述了今后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范围和时间安排。

王博[2]2004年在《会计国际化策略及经济后果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开展对中国的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对推动我国的国际会计理论研究及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阐述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力及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分析了由于各国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社会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各国的会计实务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程度的差异。指出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会计国际化与中国会计特色的关系,在承认世界会计事务共性的同时,注重会计国家个性。 二、进行了会计标准国际比较。对我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仍然存在的差距。 叁、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以及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的会计国际化的参考体系,针对不同的会计标准差异类别提出了不同的国际趋同策略。会计国际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来加以配合。 四、利用经济后果学说的观点研究我国的会计国际化问题。给予对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分类,借鉴国外研究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提出了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条件模型。分析了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进行经济后果研究的必要性、内容以及难点。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我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大同”,但仍然存在“小异,即存在会计差异。我国需把握分寸、利弊和节奏,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和推动会计的国际化。

李欣[3]2004年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文中研究说明会计国际化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日趋受到关注,要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已经不可避免。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正进入重大的转折时期。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作为经济领域内的重要分支,其会计国际化行为日益受到关注。及时地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与国际上的差距,并缩小差距,与国际接轨,既为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供了方便,也为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近年来,对于金融领域内的会计国际化问题,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问题,学者们虽关注不多,但也逐渐得到了他们的注意和探讨。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商业银行经由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所产生的差异,更使我萌生了以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作为论文题目的想法。而本文的差异比较以及对策的提出,恰恰就是以此为切入点的。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行为,实际上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客观需要。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在《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形成后,历经修改与完善,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到2001年11月,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将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行为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金融业已与国际上完全接轨。依据我国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双重审计制度,以及通过对四家典型的上市商业银行近四年来年报的考核,我总结出造成这四家银行净利润境内外审计结果不同的八个主要方面,也即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处理实务上的国际差异。并逐一分析,提出对策。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对商业银行会计国际化的概述,以金融全球化尤其是跨国银行的发展为背景,描述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阐明会计国际差异的原因,并从监管机构、法律规范以及实务上分别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的国际差异。在实务比较方面,根据《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上市银行应按双重标准披露会计信息,即除了披露符合中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要求的法定财务报告外,还应

徐琪颖[4]2004年在《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会计标准的概念出发,通过与会计国际化的定义进行对比,阐述了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内涵以及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在需求性,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以及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内在决定性和资本计量功效与节约经济资源,说明了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并从资本市场、法律体系、职业界与会计队伍、经济后果等方面揭示了上述差异的形成原因。最后,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建设、改善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我国当前环境下会计标准国际化的现实选择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陈瑜[5]2004年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历程及对策》文中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并且主要体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上,这对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首先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试图在研究方法上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检验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以便较为全面而清晰地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也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未来发展提供现实证据。不可否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许多差异。如何处理这些差异,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应当采取什么立场和发展战略,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最大可能地维护我国的利益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主权和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适当运用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试图系统地阐明国际会计准则的性质及其现时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并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立场和策略。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四: 其一,对会计国际协调的若干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和界定,以便在理论研究上准确把握会计国际协调的涵义。 其二,梳理了会计实务国际协调研究之间的层次,试图在研究方法上为会计实务国际协调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进而对会计实务国际协调的有关量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较为全面的归纳,以利于后续研究的展开。 其叁,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国家利益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结合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有关理论,明确区分了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进而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国家利益问题,对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四,应用博弈论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本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将其区分为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和围绕具体国际会计准则的博弈,进而讨论了应采取的不同策略,对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孙磊[6]2005年在《欧盟会计协调与中国会计国际化》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会计国际化都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即会计国际化,通常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要求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度也越来越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对会计国际化作出更理性的选择和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一方面便于国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国际贸易、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欧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在会计的国际协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许多方面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有着借鉴作用,有选择的吸取欧盟会计协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内容上大体分为叁部分,首先阐述了会计国际化的有关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欧盟会计协调的背景、途径、进程,分析了欧盟会计协调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缺陷,最后,在我国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上,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我国目前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结合欧盟会计协调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为我国会计规范的制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王清刚[7]2004年在《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会计标准走向统一,全球会计准则正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向我们涌来,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相对滞后。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之间还存在着系统的差异,差异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形成了重大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WTO的加入、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等,迫切需要采用全球化会计标准的支持。

董尚斌[8]2002年在《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早在油田开发建设之初吸收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就初现端倪,并为早期的大庆油田产能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发展到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庆油田会计实现新的国际化已摆到议事日程。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就是石油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界限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大庆油田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排头兵,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市场国际化的结果要求会计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与竞争提供真实、公允、可比,能满足国际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求大庆油田会计必须趋同国际惯例。随着大庆油田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该课题的探讨研究,有助于推动大庆油田国际化进程。 本文共包括七章:第一章,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必要性研究;第二章,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内涵;第叁章,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参照体系:第四章,建立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会计国际化体系初步设想;第五章,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进程与步骤;第六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七章,结束语。

李冰[9]2009年在《试论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惯例尚有较大差距,只有认真分析影响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因素,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范体系,才能实现会计国际化,保证我国的会计事业稳步健康发展。论证了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我国会计发展的进程,指出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问题提出建议。

刘豫[10]2003年在《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加快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审时度势,于本世纪初及时地完成了战略重组,将制定一套单一的、高质量的、全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纳入其战略目标。基于此,本文试将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国际会计准则由于基于一种全球环境下的考虑,其内容覆盖面上远超出我国会计标准涉猎的范畴;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在于确认、计量和披露,强调会计政策选择上的一致性,而我国会计标准则强调会计科目、收入、费用归类口径上的一致,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上则显得有些随意。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会计标准上的不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不同经济体制、社会环境、法律体系、文化背景等环境因素上的差异。那么,会计标准国际化是否应该受制于环境因素?在以前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已找到的大量可能影响各国会计差异的原因,英国着名会计学家克里斯托弗·诺比斯和罗伯特·帕克所着的《比较国际会计》中认为差异的原因来源于外部环境、法律体系、资金提供者等八个方面。人们认为,各国的会计标准间的差异有可能是各国具体环境上的差异造成的。 为此,本文在比较了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会计支撑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说明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各国会计上的差异,影响了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发展。笔者在参考了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假定了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税收制度、职业界、文化环境、偶然性六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会计标准的支撑环境进行分析,并与国际环境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人们研究会计时常常以会计目标或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但是无论是会计目标还是会计假设其实都来自于社会环境。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会计标准的特殊性:(1)受证券市场发达程度所限,造成一些标准的自然空白;(2)由于企业对证券市场筹资的依赖性较弱,导致对于公开会计信息的需求不那么强烈;(3)大陆法系对条文化的注重,使会计标准更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4)会计职业界的地位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5)由于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本的大比重,导致会计信息具有向作为主要投资者的政府服务的倾向;(6)会计法规与税收法规相分离的做法,更好的贯彻了稳健性原则;(7)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集体主义取向决定了会计标准具有的较高权威性。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环境要素会对会计标准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国的会计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 然而,就在世界各国向会计标准国际化纷纷迈进的时候,笔者却发现如何使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本文直接从科斯定理入手,一方面,会计标准是规范会计活动的,会计活动就是在会计标准这一产权制度下的交易活动,会计活动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不同的会计标准下,会计活动的交易费用也不相同,应该选择使会计活动的费用相对最低的会计标准;而另一方面,会计标准本身的制订、实施,也是有成本的,而且,这种制度成本的高低,成为选择制定何种制度、如何制订以及如何实施等的依据。所以,对不同的制度、一种制度的不同设计、要不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要不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制度,是同样存在着选择的必要的。所以,在理想的前景下,某一会计标准内容的确定、会计标准外在形式的选择、会计标准的制订过程等,都应尽量满足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和最低。 再则,自20世纪70年代斯蒂芬·泽弗提出经济后果学说后,会计标准的经济影响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经济后果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对财富的分配。基于各国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税法制度、不同的利益分配制度、不同的资本结构,各国自然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去,并对其施加影响。 最后,本文在前叁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看法: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不仅仅是标准制定这一技术层面的国际化,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来自于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环境下,在市场要素的发育、企业制度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市场经济的理念等方面与发达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基础上,我们要审时度势,在考虑我国现实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做好叁方面的工作:一、从标准本身来看,应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建设。二、发展会计标准的支撑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监督机制与职业界。叁、积极参与国际协调事务,并对其施加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研究[D]. 黄冰. 湘潭大学. 2005

[2]. 会计国际化策略及经济后果研究[D]. 王博.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3].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D]. 李欣. 东北财经大学. 2004

[4]. 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研究[J]. 徐琪颖. 财会通讯. 2004

[5].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历程及对策[D]. 陈瑜. 厦门大学. 2004

[6]. 欧盟会计协调与中国会计国际化[D]. 孙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7].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 王清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8]. 大庆油田会计国际化研究[D]. 董尚斌. 天津财经学院. 2002

[9]. 试论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发展[J]. 李冰. 林区教学. 2009

[10]. 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研究[D]. 刘豫. 江西财经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